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患者因服用2种仙丹1月余所致疾病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催化极谱法、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仙丹及患者血液、尿液进行分析。结果灰色仙丹含铅(以氧化铅计)质量百分比为23.00%,黄色仙丹含汞(以氧化汞计)质量百分比为18.00%;患者停服仙丹37 d后,血铅0.06 mg/L,尿铅0.24 mg/L;血汞0.013mg/L,尿汞0.180 mg/L。对患者进行驱铅、汞及对症支持治疗,康复治疗后,其血液、尿液铅、汞达到正常值,恢复健康,已上岗正常工作。结论根据患者血液、尿液中铅、汞检测结果,确认该患者所患疾病为严重铅、汞中毒引起。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汕头市小学生尿铅的参考值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165名7~13岁(一至六年级)的在校小学生,搜集第一次晨尿,用双硫腙比色法测定尿铅,制定95%参考值上限。同时采集学生相关信息进行多元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的尿铅总体呈负偏态分布,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尿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7岁组儿童的尿铅最高(0.13±0.10mg/L),其次是10岁组[(0.13±0.07)mg/L],从7~13岁,尿铅[(0.11±0.06)mg/L]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尿铅95%参考值上限为0.12mg/L。出身于工人家庭,走路上学,爱吃猪肉对尿铅的增加作用明显。结论汕头市小学生尿铅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在筛查铅中毒时,建议不同年龄组使用不同的尿铅参考值。  相似文献   

3.
1989年,永嘉县山区陆续发生四例产妇因饮用黄酒后出现典型铅中毒。四例产妇的尿铅的浓度分别:0.20,0.12,0.37及0.22mg/L。据文献报导,当尿铅浓度达0.097mg/L时,提示接近铅中毒,达0.175mg/L时,为危险浓度;大于0.352mg/L时,为严重中毒。结合临床症状和病史,该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溧阳市涉铅企业在职工人尿铅水平状况。方法 2011年对溧阳市379名涉铅企业职工,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尿铅水平检测。结果尿铅均值为0.08 mg/L,超标率为11.87%;其中,男职工117人,尿铅均值为0.09 mg/L,超标率为17.09%,女职工262人,尿铅均值为0.07 mg/L,超标率为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较长职工尿铅超标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期接触铅可导致铅在人体内的蓄积量增加,做好防护工作,定期检查,及时治疗,可减轻铅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某厂三名工人从事氯化塔内壁涂铅作业20天,吸入高浓度铅烟(空气中铅烟浓度14.5mg/m~3)相继出现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症状。网织红细胞分别为2.4%、3.0%、1.8%;尿铅分别为0.34mg/L,0.38mg/L,0.28mg/L;尿紫质均为强阳性(卅)。根据职业史及检查结果,诊断为职业性亚急性中度铅中毒,经用6个疗程的驱铅治疗,  相似文献   

6.
本文调查了278名接铅工人(其中吸烟者172人,不吸烟者106人)的尿铅值,最高为0.14mg/L,平值为0.0287mg/L。通过分析,接铅工人吸烟与不吸烟者的尿铅含量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上海市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人群尿中持久性有毒重金属及微量元素铜的负荷水平。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1 183名非职业暴露人员,对其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所得尿液中6种主要重金属水平进行分析。 结果 尿砷、铜、铅、锰、汞平均值分别为0.14 μmol/L、0.07 mg/L、0.106 μmol/L、0.011 mg/L、0.013 μmol/L,均在现有参考值范围内。尿铬平均值为0.031 mg/L,高于现有参考值。尿铅水平P95(0.177 μmol/L)、尿锰水平P95(0.012 mg/L)明显低于现有正常参考值。尿铬水平P95(0.181 mg/L)明显高于现有正常参考值。尿砷、铬、铜、铅、锰、汞水平在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铬、铅、锰、汞水平在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重视铬在本地区人群的负荷水平。在职业健康检查或职业病诊断中采用各年龄段和性别间统一的尿铬、铅、锰、汞参考值是可行的;应进一步验证尿砷、尿铜在男女性别间的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8.
对110名铅作业工人健康调查,其中冷铅作业50人,热铅作业60人,现场空气中铅含量均值为0.016mg/m~3和0.031mg/m~3。检查结果:冷、热铅作业轻度贫血检出率为22.0%和23.0%,尿卟啉阳性(+~++)率为20.0%和51.7%(P<0.01),尿铅均值为0.0142mg/L和0.0215mg/L(P<0.05),尿铅在0.05mg/L者4例,经驱铅试验诊断为铅吸收3例,其中:冷铅作业1例(占2.0%)、热铝作业2例(占3.3%)。作者认为:在职业性体检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本市山区陆续发生产妇因饮用黄酒后出现急性铅中毒。中毒病例尿液,经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尿铅含量分别为:0.20、0.42、0.37、0.22mg/1。目前国内尿铅正常值为<0.080mg/L。当尿铅浓度达0.097mg/1时,提示接近中毒;0.175mg/1时,为危险浓度;大于0.35mg/1  相似文献   

10.
2001年8月,一位来自农村的17岁男性患者以腹痛、乏力为主诉来我所就诊。此前患者已在乡卫生院多次治疗未愈。经检查发现:患者就职于村办的蓄电池制造厂,有铅接触史,化验尿铅0.24mg/L,贫血……,各种指标表明。患者为铅中毒。经驱铅治疗,患者痊愈出院。后对该蓄电池厂职业卫生监测发现:该厂粉碎、装粉、切缝工段铅尘浓度全部超过国家标准,最高浓度达12.0mg/m~3。熔铅、焊接等工段的铅烟浓度也无一低于国家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其最高浓度达0.48mg/m~3。对厂里27名作业工人(有些工龄仅1a、0.5a)职业健康体检发现:尿铅有14人超标,最高浓度达0.48mg/L。以上情况仅是一村办蓄电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34岁,某颜料厂烘磨车间操作工,接变。触硝酸铅、铬酸铅一年。平时经常感头痛、头昏、乏力,近因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一天,伴恶心、呕吐急诊入院。入院时腹部及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验尿铅2.55mg/L,δ—ALA74mg/L、尿棕色素( )点彩红细胞160只/50视野、碱粒凝集试验18%。诊断为慢性中度铅中毒。 入院后即行驱铅治疗。驱铅药物为依地酸二钠钙(EDTA)0.25g,静脉注射,每日二次。每周用药三天,停药四天为一疗程。共用药二个疗程。于第二疗程始查脑电图示中度不正常。脑电图特征主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某蓄电池厂工作人员血铅、尿铅及指甲铅水平的分析, 探讨三者在职业病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留取该企业203名作业工人静脉血标本、尿标本以及指甲标本,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尿铅以及指甲铅水平, 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该企业铅烟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为(0.31 ±0.37) mg/m3, 铅尘CTWA为(0.28 ±0.50) mg/m3。员工血铅均值为(280.37 ±164.86)μg/L, 异常率为22.7%;尿铅均值为(0.035 ±0.042) mg/L, 异常率为11.3%;指甲铅均值为(1 407.96 ±2 625.26)μg/g。男性工人血铅、尿铅、指甲铅水平均高于女性工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或0.05)。不同工龄组工人血铅、尿铅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铅、尿铅水平和指甲铅水平均存在相关关系(r=0.544、0.546, P < 0.01)。
结论 该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血铅、尿铅、指甲铅均有异常, 指甲铅和血铅水平有较好的相关性。指甲铅水平可作为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的一个辅助指标, 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患儿为5月龄男婴儿, 因数日来哭闹不安,不肯吮乳就诊。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g%,嗜碱粒细胞0.83%,尿铅0.18mg/L。其母曾参加土炉化钳工作。经化验其母尿铅为0.28mg/L,母乳中铅为0.15~0.30mg/L,  相似文献   

14.
尿铅含量常作为铅吸收和中毒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卫生部1965年曾规定尿铅正常值为0.08mg/L,但各地报道不一(见表1)。本文试图了解本地尿铅正常值水平,并对现行尿铅正常值的有些问题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15.
本刊创刊号俞筱芬同志在“现行尿铅正常值的商榷”中建议全国统一尿铅测定方法。统一,当然很好。不过,关于尿铅的诊断价值,测定方法不统一只是问题之一,另外还有正常值的计算方法等几个问题值得讨论。例如俞文表中所列各地区尿铅的正常测定值,都以mg/L计算,有时可以导致不正确的诊断。今年夏季高温时期,我们病房中旧铅中毒及铅吸收等患者,每天(24小时)尿量大多在500ml左右,个别人因为上海水质不好而不愿喝水者只三百多毫升;与春秋冬三季相比,尿量相差三、四倍,尿铅以mg/L计要商出二、三倍。这个情况,每年夏季都有发生。很多南方同志同我讨论过,都认为尿铅(及尿汞等)用mg/L计算,至少在夏季是容易造成错误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2004—2008年玉溪市内4所冶炼厂103名员工尿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铅中毒防治方法 ,为今后职业中毒提供防治经验和方法。方法尿铅测定采用中国卫生标准汇编职业病诊断卷——双硫腙比色法测定。尿铅判定标准:有密切铅接触史,无铅中毒的临床表现,尿铅含量超过0.07mg/L为铅中毒观察对象;尿铅≥0.12mg/L,且具有腹部隐痛、腹胀、便秘等症状,为轻度中毒;在轻度中毒的基础上出现腹绞痛、贫血、轻度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可诊断为中度中毒。结果 103名冶炼厂工作人员尿铅有37人超出铅吸国家限制(0.07mg/L),超标率35.92%(37/103)。其中铅吸收观察对象15.53%(16/103),铅中毒20.39%(21/103)。超标人员中以炉前工为主。结论应加强监督执法,增强厂家的职业卫生法制意识,提高工作人员在生产中自我防护意识,这样就可以减低铅中毒的发病率,保障员工健康。  相似文献   

17.
张文远  杨堃 《中国校医》2010,24(10):736-737
目的了解某市铅作业工人健康状况,分析产生铅危害原因,制订消除铅危害措施。方法对4个电源厂和1个铅回收厂363名接铅工人及142名管理和后勤人员进行体检,并对空气中铅浓度进行了监测。结果车间空气中铅浓度,共监测50个点,24个点超标,其中熔炼车间铅烟最高浓度达12.8 mg/m3,超标142.2倍。对363名接铅工人进行了尿铅、血铅测定,最高值分别达到0.71 mg/L、1.29 mg/L。接铅工人头痛、头晕、失眠、多梦、乏力、腹痛等自觉症状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腱反射异常、鼻咽部异常等临床症状出现率也高于对照组(P<0.01);铅中毒患病率为22.86%。结论接铅工人工作场所铅浓度严重超标,改善工作环境、加强通风、排除铅烟铅尘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江俊生 《职业与健康》2010,26(14):1577-1578
目的了解广州某区铅接触企业作业人员的尿铅水平,为今后的铅中毒防治监测提供参考。方法调阅2004—2007年该区职业健康检查时尿铅检测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尿铅检测均采用无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在271份尿样检测结果中,尿铅值≥0.07mg/L,占4.8%,尿铅值0.07mg/L,占95.2%;尿铅值≥0.07mg/L有13人,其中7人为蓄电池企业化成岗位人员,占11.9%;3人为蓄电池企业涂片岗位人员,占4.6%;3人分别为蓄电池企业干燥岗位、司机岗位和电镀厂电镀岗位各1人,共占4.6%,(χ2=8.90,P0.01),各岗位间尿铅超观察值的构成比有差异。结论大多数尿铅超标的是蓄电池企业人员,其中化成和涂片岗位超标占较大比率,提示今后广州市某区蓄电池企业的铅中毒防制应为重点,铅作业工人尿铅水平仍处较高水平,应加强对这部分人群的职业健康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9.
尿铅的准确测定除了检测方法外,尿比重电是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71名尿铅测定,用尿比重校正作前后比较,结果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尿样来源:本院收治的铅中毒病人及工矿企业部分铅接触者,取晨尿作分析。2.尿铅分析方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3.尿比重校正计算公式尿铅校正后结果(mz/L)=实测结果(mg/L)×(1.020-1.000)/(尿比重-1.000)二,结果分析尿样进入实验室后及时作尿铅分析,结果见附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江苏某电池厂工作人员体内血铅、尿铅和唾液铅水平。方法通过对该电池厂的201名工作人员进行体检,测定血铅、尿铅和唾液铅的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01名调查对象中,血铅异常者46例,尿铅异常者22例。当血铅分别大于等于和小于400μg/L时,两组尿铅和两组唾液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当血铅400μg/L时,血铅与尿铅、唾液铅均存在相关性(r分别为0.737、0.166,P0.05),尿铅与唾液铅无相关关系(r=0.095,P0.05);当血铅≥400μg/L时,血铅与尿铅存在相关性(r=0.434,P0.05),血铅与唾液铅无相关性(r=0.218,P0.05),尿铅与唾液铅存在相关关系(r=0.351,P0.05)。结论血铅与尿铅的相关性较其与唾液铅的相关性好;血铅正常人群血铅与尿铅的浓度相关性最好。该厂部分员工已出现血铅、尿铅异常,需注重治疗并对此现象予以重视,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