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药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毒副作刚小、安全有效的抗肿瘸药物为近年的研究热点。对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抗肿瘤作用可通过细胞毒性作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节细胞信号传导、抗氧化作用、诱导细胞分化等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初,肿瘤仍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最严重的一类疾病。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药理学对肿瘤本质和作用机制方面的阐述,中药抗癌的研究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并展示出了广阔的前景。其在抑制、杀伤肿瘤细胞,改善症状与体征,以及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中药抗肿瘤的主要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刘佳维  宋高臣  石秀梅  耿显瑜 《医学综述》2012,18(17):2782-2784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疾病之一,化疗药物的治疗常常伤害正常细胞且伴随免疫功能下降。中药多糖具有肯定的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和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是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近年来,中药多糖已成为抗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从中药多糖的直接作用抑杀肿瘤细胞、调节机体免疫力和增效减毒作用等方面对中药多糖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中药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因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扶正固本等功效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可作用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多个环节,具有多靶点、多环节、多效应的特点。主要从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等方面对中药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中药抗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中药抗肿瘤的有效部位筛选,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以及中药抗肿瘤的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几年中药抗肿瘤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并分析。结果 :中药抗肿瘤研究目前已初具规模,在抗肿瘤的部位筛选、有效成分及抗肿瘤药理研究中已取得一定的成绩。结论:应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中药抗肿瘤进行研究。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肿瘤的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这对中药抗肿瘤的研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中药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天然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情况作一概述。国外报道从中药中提取的生物碱 ,如汉防己碱 ,华木防己碱 ,小檗碱等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使人白血病HL 60细胞发生凋亡[1] 。中药莪术的提取物榄香烯也能诱导HL 60细胞凋亡 ,其机制可能是影响细胞周期及有丝分裂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2 ] 。刘德军[3] 谢冰芬[4 ] 等报道 ,茶叶中的茶多酚和儿茶素可以对多种癌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 ,可以抑制致癌物如亚硝酸胺类在体合成 ,抑制致癌物如菌曲霉素B1等的致癌作用 ,并抑制癌细胞增长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尤其绿茶富含茶多…  相似文献   

7.
吴唐维  宁勇  陈卫群 《重庆医学》2013,42(13):1536-1538
微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已有研究认为,miRNA可作为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参与到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转移和血管生成等过程,并可能为癌症治疗提供理想而有效的靶点。中草药及其提取物因毒副作用小,药理作用独特,已成为重要的抗肿瘤药物,但其抗肿瘤机制仍不明确。近些年的研究报道提示,miRNA广泛参与到中药抗肿瘤的作用过程中。中药作用后,癌基因性miRNA表达降低,抑癌基因性miRNA表达增加,上调或下调的miRNA通过进一步促进其靶基因降解或抑制其靶基因的翻译来发挥中药抗肿瘤的实质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9.
肿瘤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新的肿瘤治疗途径及靶点的发现,为中药肿瘤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方法,作用机理得到进一步阐明。本文依其对癌细胞作用途径和方式以及产生疗效的特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药重楼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云华 《医学综述》2013,19(13):2358-2360
重楼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类中药,可用来治疗恶性肿瘤。现代医学研究在体内外实验中证实,重楼具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并且在中医临床复方中应用于各种肿瘤的治疗。从中药重楼中分离出来的一部分化学成分也显示出了极大的抗肿瘤潜力。对于中药重楼抗肿瘤作用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大部分研究较为粗浅。因此,中药重楼抗肿瘤的成分以及抗肿瘤作用机制应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吕贺 《医学综述》2011,17(19):3004-3006
近年来,中药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已逐渐被现代医学的不断研究所揭示。研究已经证实,中药可在不同程度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端粒酶的活性也已成为治疗肿瘤的一个新靶点;同时,中药在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细胞转移等方面也都有进一步的研究和进展。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药多靶点抗肿瘤的机制,将使中药得到更深入的开发与利用,并有希望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的退热机制.方法:检索有关中医药退热方面的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单味中药、中药组方对于发热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优越性,中药解热药种类繁多,资源丰富.结论:中医药退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李京 《中国病案》2011,12(3):61-62
中医学作为必修科目纳入西医院校教学内容之中,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医学的基本思想和诊疗疾病的基本方法。教学中应让学生们认识到传统中医具有许多区别于西方医学的特色,其理论形式反映出独特的人文属性。讲授中应强调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结合临床典型病例,让学生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病例体会证与证的区别,以及正确辨证治疗后立竿见影的临床疗效。课堂上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在最短的时间内既能将一门学科的精华部分展示给学生,同时又能使学生对中医理论产生兴趣和继续探索、学习的欲望,这是目前高等西医院校中医教学应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权红 《中国病案》2012,13(2):39-40
对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现存的问题进行思考,针对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课时少、内容深奥难理解等问题,提出首先要强化思维模式,培养学生逐步建立起中医宏观、整体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根据不同对象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应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及方法;开展灵活多样的临床实习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医与痔     
徐伟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8,40(11):1352-1354
痔疮是人类的常见疾病。中医学认为痔疮的病因,主要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逸失当、体质虚弱、痰血阻滞等导致人体脏腑受损,阴阳失调,气血不畅,从而产生肛肠疾病。中医主张痔的治疗应是针对引起痔的内因、外因,辨证施治,内治与外治并重,既根治痔又调整机体的全身性失调,才能取得良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综述近10年来中医药防治瘢痕形成的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检索近10年来中药防治瘢痕形成机制的中医药相关研究文献,从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两方面对中医药防治瘢痕的机制作一总结。[结果]中医药防治瘢痕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对成纤维细胞,及其分泌的胶原的相关研究。其具体机制有中药可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从而达到减少瘢痕组织的产生和并控制感染等并发症;另外,中药通过对Ⅰ、Ⅲ型胶原水平调控,调节胶原的合成,减少瘢痕成,并提高创面修复质量。[结论]中医药具有抗瘢痕的作用,在防治瘢痕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有待于进一步规范研究方法,拓宽研究思路,使中医药在抗瘢痕的临床应用上有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7.
俞雯雯 《医学综述》2014,20(21):3843-3846
炎症性疾病是一类极为常见且危害极大的疾病,以中药抗炎来减轻或治疗炎症性疾病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分子机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泛素是一类极为保守的小分子功能蛋白,其通过对关键信号分子蛋白的泛素化修饰过程,而对炎症等生理和病理活动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从泛素/去泛素角度来探究中药对炎症信号途径的调控作用,将为中药抗炎机制研究提供崭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不良反应的对策。方法中药的不良反应包括:变态反应,肾脏毒性,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肝脏毒性。其引起的主要原因为超量使用,个体差异,药物自身因素,人为因素,剂型因素。结果国家已采取成立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等措施,对中药不良反应进行管理、监测和预防。结论中医认为病人的身体状况与正常人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对症下药,可以避免大部分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中医药立法制约因素浅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了解我国中医药立法现状,分析我国中医药法出台难的制约性因素。认为我国中医药立法的制约因素有:中医在全社会的认同度、关注度不够;人们对中医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规律和重要问题的认识不够清楚透彻;法律的实施条件尚待完善。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与文化关系的国外研究概况及其启示、中医文化研究特定视角的择取、中医文化研究概况与成果等三个方面,对中医文化研究进行了回顾总结,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