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阿伐他汀口服及饮食控制,观察时间为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量颈动脉IMT和斑块面积。结果治疗组中血脂降低水平同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软斑和混合斑的面积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减少(P<0.05),IMT在治疗后比治疗前有明显的减少(P<0.05);而对照组以上指标无明显的变化。结论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烟酸缓释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 方法 7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对照组(38例),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2)治疗组(38例),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和烟酸缓释片1000mg/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的改变;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厚度(Tmax)、颈动脉斑块面积(Smax)变化.结果 (1)经过6个月治疗,两组TC、TG、LDL-C均有明显下降(P <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01).治疗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20.7%,对照组无明显变化.(2)治疗后,治疗组的 IMT、Tmax、Smax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P>0.05). 结论 烟酸缓释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疗效较单独使用阿托伐他汀好,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昭华  钟远伦 《西部医学》2009,21(7):1180-118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4例,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每日晚1次;对照组51例,服用肠溶阿司匹林75mg,每日1次,疗程3个月。于治疗前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及斑块大小。结果治疗组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及斑块大小治疗后明显减小(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明显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可作为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门诊或住院患者102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服用阿托伐他汀;对照组50例,服用肠溶阿司匹林。于治疗前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大小。结果治疗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大小治疗后明显减小(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明显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可作为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5.
焦岩  徐江涛 《重庆医学》2012,41(6):550-55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变化、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颈动脉IMT变薄、斑块面积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减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缩小斑块面积,调节血脂,预防卒中事件复发。  相似文献   

6.
阿伐他汀(atorvastatin,80mg/d)较普伐他汀(pravastatin,40mg/d)更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水平,并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症,这可以通过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的降低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高血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8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血脂患者予晚上临睡前服阿托伐他汀,剂量20 mg,共24周,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LDL-C)、动脉硬化指数(TC-HDL-C)/HDL-C、脂蛋白a[Lp(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能明显消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IMT),治疗后为(0.68±0.18)mm,与治疗前(1.26±0.02)mm比较,P<0.05,降低TC、LDL-C、TG、(Tc-HDL-C)/HDL-C、LP(a)水平(P<0.05),升高HDL-C水平,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消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效降低血脂水平,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对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门诊及体检中心,经颈动脉彩色超声证实有颈动脉斑块,自愿参加临床观察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d,合并应用肠溶阿司匹林75 mg/d,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75 mg/d。并根据病情给予降压、降糖等药物,两组均进行饮食控制。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两组血脂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总数、斑块厚度及斑块性质的变化,并记录两组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1)治疗组服用瑞舒伐他汀12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由(4.93±1.12)mmol/L降至(3.80±0.9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由(3.80±1.73)mmol/L降为(2.38±1.18)mmol/L(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三酰甘油(TG)水平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期内各项血脂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2)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斑块数未见明显变化,斑块的厚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月本院门诊诊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45例进行阿托伐他汀治疗及护理.结果:颈动脉IMT、斑块面积治疗前后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显著,护理干预同样重要,能够有效地提高对阿托伐他汀药物依从性,积极配合饮食、运动护理干预能够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肠溶阿斯匹林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的大小,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IMT、斑块最大厚度(Tmax)、横切面最大面积(Smax)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斑块数量无变化,且治疗后IMT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后IMT、Tmax、Smax等指标也较治疗前有改善,但无显著性(P>0.05),斑块数目未发生改变。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稳定颈动脉斑块的作用,可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匹伐他汀钙与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联合应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天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口服匹伐他汀钙2mg,每晚1次,总疗程为12个月。检查治疗前后血清TC、TG、LDL—C、HDL—C水平及其颈动脉中膜厚度(IMT)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TC、TG、LDL—C水平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匹伐他汀钙能显著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血脂水平,缩小斑块面积,减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对降低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作用. 方法 入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122例,入院后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62例,A组)和常规治疗组(60例,B组).在常规降压,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阿托伐他汀组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1次.共20周,观察治疗前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记录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 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能明显消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IMT[(1.24±0.13)比治疗后(0.98±0.19)]mm,P均<0.05.降低TC,TG,LDL- C水平(P<0.05),升高LDL-C水平.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改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消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效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3.
背景 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局部表现,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阿托伐他汀钙片通过降脂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但其作用缓慢。近年来中医药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临床上对于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研究并不是很深入。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AS的疗效,分析血浆正五聚蛋白3(PTX3)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8年2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CAS患者15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8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片/次,1次/d,连续用药2周。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3次/d,连续用药2周。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浆PTX3、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素-1(E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栓素B2(TXB2)〕,并记录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内径(CAD)、颈动脉硬化斑块面积(CASPA)和斑块积分〕指标;观察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u=2.020,P=0.043);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PTX3、TC、TG及LDL-C均低于治疗前(P<0.05),HDL-C高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PTX3、TC、TG及LDL-C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O高于治疗前,ET-1、sICAM-1及TXB2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NO高于对照组,ET-1、sICAM-1及TXB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MT、CAD、CASPA及斑块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IMT、CAD、CASPA及斑块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不仅能够有效改善CAS患者血浆PTX3水平,而且能够稳定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及斑块参数。  相似文献   

14.
杨桂玲  程正伟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4):1776-1777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各40例,试验前测血脂、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和粥样硬化斑块大小。A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每晚1次;B组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每晚1次。治疗6个月后检测CIMT和颈动脉斑块变化。结果 2组均可降低CIMT和消退颈动脉斑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B组较A组CIMT和斑块消退更显著。结论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可显著降低CIMT并可消退颈动脉粥样斑块,可作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优选他汀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他汀类药物是近年出现的新型降血脂药物 ,它们的应用使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目前国内已有报道 ,但阿伐他汀 (立普妥 )治疗的报道较少 ,因此 2 0 0 1年 6月~ 2 0 0 2年 8月用立普妥治疗高脂血症 30例 ,对其进行临床观察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本组 30例均来源于我院门诊及住院的高脂血症患者。男 2 0例 ,女 1 0例。年龄49~ 72岁 ,平均 ( 62 5± 3)岁。其中冠心病 1 3例 ,高血压病 1 2例 ,糖尿病 5例。所有患者肝肾功能均正常 ,受试前均未服用任何降血脂药物。1 2 方法 入选后每晚服用立普妥 1 0 …  相似文献   

16.
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蕾  高励 《四川医学》2010,31(2):194-196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25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常规治疗加口服阿托伐他汀),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回声性质、大小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6个月IMT分别为(0.914±0.069)和(1.1±0.141),12个月IMT分别为(0.829±0.076)和(1.114±0.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数量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的大小低于治疗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斑块的厚度较对照组和治疗前均有变薄,治疗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软斑数量治疗组较对照组也有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隐定和缩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能减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而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抗动脉粥样硬化及稳定斑块的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阿伐他汀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伐他汀和吉非罗齐治疗12周。结果:阿伐他汀治疗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显著降低,但降低TG作用,吉非罗齐优于阿伐他汀。结论:阿伐他汀可用于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治疗,对于严重单纯高甘油三脂血症病人仍建议首选贝丁酸类降脂药。  相似文献   

18.
随着老龄化日益严重,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的变化,在广大高血脂病人中,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比例越来越高,产生的粥样硬化斑块对病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他汀类药物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及血清总胆固醇(TC),阻止、逆转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对心血管系统起到保护作用。本文研究了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经超声检查发现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顿服.对照组采用饮食控制或服用烟酸、非诺贝特等非他汀类药物.分别于入院时、治疗6、12个月动态监测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颈动脉斑块积分.比较两组患者血脂和颈动脉斑块积分的变化.结果 所有116例患者完成了1年的治疗.血脂水平:治疗组与用药前相比,治疗6、12个月时TC、TG、LDL明显降低,HDL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6、12个月时治疗组TC、TG、LDL明显低于对照组,HD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斑块积分:治疗组在6、12个月复诊时左、右侧颈动脉斑块积分与用药前相比有显著性降低(P<0.01),对照组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12个月时治疗组左、右侧颈动脉斑块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除有良好的降脂作用外还有延缓甚至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蔡敏  马璟曦  罗春阳  彭雪梅 《重庆医学》2012,41(7):656-657,66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n=30)和治疗组(基础治疗及阿托伐他汀治疗,n=30),共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检测患者血脂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结果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及颈动脉IMT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明显降低(P<0.05),而其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通过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对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