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腹直肌肌皮瓣在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及放射性溃疡胸壁切除重建中的应用.方法全麻下行胸壁复发灶、放射性溃疡软组织广泛切除加部分全层胸壁切除,切取带有腹壁上动静脉血管蒂的纵行腹直肌肌皮瓣修复胸壁缺损,重建胸壁.结果应用3例,其中胸壁复发全层胸壁切除2例,均Ⅰ期甲级愈合、放射性溃疡1例,术后Ⅱ期愈合,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腹壁疝发生.结论带血管蒂腹直肌肌皮瓣移植用于乳腺癌术后难治性胸壁复发及放射性溃疡胸壁切除重建,具有抗感染能力强、覆盖面大的优点,重建后的胸壁稳定,不需额外支持物.  相似文献   

2.
胸壁肿瘤病灶切除后,如果遗有组织缺损而不能采用游离皮片修复时,近年来多采用带蒂肌皮瓣转移至缺损区可达到一期修复,效果较传统的皮瓣转移为好。我们曾对一例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造成的胸壁缺损,采用腹直肌转移肌皮瓣修复获得成功。手术操作首先切除局部病灶,修剪溃疡边缘。然后根据缺损的大小、形状以及从腹壁到受瓣区的距离,设计并划出腹直肌皮瓣后,即可作切口。先作皮瓣外侧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腹直肌  相似文献   

3.
李狄航  陈坤  孔勇 《癌症进展》2016,14(11):1102-1104
目的 比较乳腺癌乳房切除术后两种不同即刻再造方法 的并发症和患者的生存情况.方法 选取女性乳腺癌患者128例,根据治疗方法 不同将患者分为带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组(腹直肌组)和带蒂横行背阔肌肌皮瓣组(背阔肌组),每组各64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转移、全身多处转移、局部复发及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腹直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局部复发率均低于背阔肌组(P<0.05);两组患者的骨转移率、全身多处软组织转移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乳房切除术后带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即刻乳房重建术较背阔肌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Wang SY  Lu Z  Cheng XD  Zhang RX  Zhang ZX  Tian HG  Han FS  Deng J 《癌症》2004,23(1):56-59
背景与目的:改良根治术目前已成为早期乳腺癌主要外科治疗方法之一,但术后如何重建乳房及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研究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改良根治术——Ⅰ期腹直肌肌皮瓣重建乳房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行皮下乳腺切除,腋窝淋巴结清除,腹直肌肌皮瓣Ⅰ期乳房再造,最大限度地保留乳房皮肤以及乳头乳晕复合体。结果:应用该方法治疗10例早期乳腺癌,术后随访24~48个月,所有病例均无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重建乳房外形良好,乳头乳晕区皮肤无坏死,皮肤无明显萎缩、变硬,半年后乳头感觉恢复,供区无腹壁疝形成。结论: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Ⅰ期腹直肌肌皮瓣重建乳房,外形效果良好,对早期乳腺癌要求保持乳房外形的患者可能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因本研究例数较少,该技术的疗效有必要行更大样本的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不同方法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优缺点.方法:本组37例乳腺癌患者,分别采用横形腹直肌肌皮瓣带蒂转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吻合血管游离移植、背阔肌肌皮瓣带蒂转移、单纯乳房假体置入以及不同方法相结合进行术后即刻乳房再造.结果:除2例单纯TRAM皮瓣患者近腋窝皮瓣局部坏死,1例TRAM+DIEP联合皮瓣患者下腹正中局部皮瓣脂肪液化外,余34例皮瓣全部成活,形态满意.随访5个月-10年,无腹部薄弱或腹壁疝等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均得到提高.结论:乳腺癌术后即刻再造安全可行,不同的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患者本人的方法进行乳房再造.  相似文献   

6.
乳腺肿瘤术后即刻修复与重建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减少女性乳腺肿瘤术后局部畸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2003年以来,我们多中心课题组通力合作,对23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术后即刻修复与再造(其中良性肿瘤6例,囊性肉瘤1例,乳腺癌16例),分别采用水平双蒂巨乳缩小方法、背阔肌肌皮瓣带蒂转移、乳房假体植入、横形腹直肌肌皮瓣带蒂转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吻合血管游离移植。手术前后进行心理问卷调查;比较住院时间及费用;观察对辅助治疗及复发的影响。结果:23例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方法修复,除1例术后吻合口出现静脉栓塞外,余皮瓣全部成活,形态满意。随访2~18个月,无腹部薄弱或腹壁疝等并发症;患者术后显示较强的自信,恢复正常学习和工作。结论:乳腺肿瘤术后即刻修复与再造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适应症为良性乳腺肿瘤及有强烈乳房再造要求的Ⅰ、Ⅱ期乳腺癌患者;Ⅲ期以上乳腺癌患者,可权衡病人的全身状况,不是绝对禁忌症。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患者本人的方法进行乳房再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转移皮瓣在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中的安全性和整形效果。方法2004年3月—2010年6月,对37例乳腺肿瘤患者,行乳房切除术后带蒂背阔肌或TRAM皮瓣乳房再造。其中Ⅰ期再造34例,Ⅱ期再造3例;对其中15例TRAM皮瓣再造的供区下腹部应用涤纶补片加强腹壁。结果1例TRAM皮瓣小部分坏死,6例Ⅰ期再造术后乳房本体皮肤坏死。3例背阔肌皮瓣再造发生背部皮下血清肿;3例TRAM皮瓣下腹中段脂肪液化,无腹壁膨隆或腹壁疝发生。随访2月—72月,1例肿瘤局部复发,1例肝转移。乳房外观评价,总体可接受度94.59%。 结论背阔肌或TRAM带血管蒂转移皮瓣再造是乳房切除术后行全乳再造的有效和安全的方法,应用涤纶补片加强腹壁可以有效预防腹壁软弱和腹壁疝形成。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1例左前胸壁平滑肌肉瘤多次手术复发患者。行广泛切除胸壁全层缺损10×11lcm~2范围后,在无法运用附近肌皮瓣或皮瓣情况下,试用带蒂大网膜从腹部经胸骨后拉向胸壁修补缺损后,即时游离植皮,一期成活并愈合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术后一期乳房再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背景与目的:乳房再造使乳腺癌全乳切除患者重获完整的乳房外形。本文介绍乳腺癌术后应用带蒂背阔肌肌皮瓣联合或不联合假体和带蒂横向腹直肌肌皮瓣(TRAM)行一期乳房再造的经验,并探讨适合中国乳腺癌患者的乳房再造方式。方法:2000年1月-2005年7月,74例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后,应用背阔肌肌皮瓣或带蒂TRAM行一期乳房再造。结果:再造手术均取得成功,背阔肌肌皮瓣再造62例(83.8%),其中联合假体13例、带蒂TRAM再造12例、联合假体1例。经过2~66个月随访,局部区域复发率4.1%。患者满意度高,可接受度96%。而且这两种自体再造方式在是否需要联合假体上没有差别(P=0.440)。结论:乳腺癌术后一期乳房再造能同时满足肿瘤治疗和形体美容的要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背阔肌肌皮瓣再造对中国女性适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不同方法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优缺点。方法:本组37例乳腺癌患者,分别采用横形腹直肌肌皮瓣带蒂转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吻合血管游离移植、背阔肌肌皮瓣带蒂转移、单纯乳房假体置入以及不同方法相结合进行术后即刻乳房再造。结果:除2例单纯TRAM皮瓣患者近腋窝皮瓣局部坏死,1例TRAM+DIEP联合皮瓣患者下腹正中局部皮瓣脂肪液化外,余34例皮瓣全部成活,形态满意。随访5个月-10年,无腹部薄弱或腹壁疝等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均得到提高。结论:乳腺癌术后即刻再造安全可行,不同的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患者本人的方法进行乳房再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带血管神经蒂的背阔肌肌皮瓣在三角肌区软组织肉瘤广泛切除后重建肩关节外展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总结2005年应用带血管神经蒂背阔肌肌皮瓣修复三角肌区软组织肉瘤广泛切除术后组织缺损患者12例,全部病例均行广泛切除手术治疗,切除缘为肿瘤外3cm,软组织缺损面积为(7-10)cm×(14-22)cm,行对血管神经蒂背阔肌肌皮瓣移植重建三角肌.皮瓣切取面积为(7-12)cm×(18-32)cm .手术重建以肩胛下动脉和胸背神经为蒂,将背阔肌倒转移位至肩外侧,按三角肌正常起止点缝合固定.结果:随访时间平均33个月,1例因远处转移死亡,其余均存活,均无复发.移位肌皮瓣全部成活,肌力Ⅳ级8 例,Ⅲ级4例;肩主动外展90°7例,80°3例,70°2例.结论:带血管神经蒂的背阔肌肌皮瓣不但可以修复三角肌区肿瘤切除术后的组织缺损,还可以重建肩外展功能,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即刻乳房再造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5年10月至2009年2月共完成了2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即刻乳房再造手术,其中10例为局部晚期乳腺癌。即刻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12例,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8例,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皮下乳腺全切假体植入乳房再造术5例,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皮下乳腺全切背阔肌肌皮瓣结合假体植入乳房再造术1例。结果全组手术切缘病理均达到阴性,皮瓣全部成活,无假体相关并发症,亦无腹壁疝发生。再造乳房形态满意,肌皮瓣再造乳房可以安全地耐受术后放疗,随访1~40个月无局部复发病例。结论即刻乳房再造手术从根本上改善了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手术中,肌皮瓣乳房再造还可以为足够的切除范围提供安全保障,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国人乳腺癌术后修复重建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1年1月海南省农垦总医院收治的15例乳腺癌术后自体组织修复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手术患者中,即刻修复5例(4例为即刻修复临床Ⅳ期乳癌术后胸壁创面),延期修复10例。单纯应用背阔肌肌皮瓣带蒂转移3例(2例为即刻修复保乳术后局部缺损),背阔肌肌皮瓣带蒂转移加乳房假体3例,乳腺瓣修复保乳术后局部缺损1例,内窥镜辅助背阔肌肌瓣带蒂转移修复保乳术后乳腺局部缺损1例,组织扩张术行局部皮瓣转移2例。随访2~15个月,皮瓣全部成活,创面愈合良好,形态满意。结论 自体组织修复保乳术后的局部缺损对于乳房普遍较小的中国患者实用方便,设计灵活,可同时修复腋窝缺损,不影响放疗和化疗的及时进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根治术后乳房再造4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应用上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或游离腹部皮瓣Ⅰ、Ⅱ期乳房再造的适应证、方法、效果及可行性.方法:本组选择性地对45例乳腺癌患者,在根治术的同时或术后应用上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或游离腹部皮瓣进行乳房再造.结果:随访2~44个月,再造乳房自然、柔软、外观形态良好.Ⅰ期乳房再造满意率96.30%、Ⅱ期乳房再造满意率88.89%.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乳房再造既达到了治疗的目的,又弥补了因乳房切除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精神创伤和形体缺陷,是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保留部分前鞘的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即刻乳房重建在乳腺癌根治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14例患者(Ⅰ、Ⅱ期9例,Ⅲ期5例),于根治术即刻采用保留部分前鞘的TRAM皮瓣重建乳房.所有患者术后均常规行放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结果:本组14例皮辩均成活,无并发症.随访2~2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未见腹壁疝和腹壁膨出发生.重建乳房外形可,与健侧对称性可,弹性好,患者自我满意度高.结论:部分筋膜法TRAM皮瓣即刻再造重建,可保持传统TRAM皮瓣手术的效果并降低术后腹壁并发症的发生率.放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不影响皮瓣的成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早期乳腺癌(Ⅰ、ⅡA期)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r complex, 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应用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转移乳房重建的可行性.方法: 26例临床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同时应用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转移乳房重建.结果: 26例均获成功,除1例患者出现部分皮瓣血运欠佳外,其余均无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58个月(平均26个月),重建乳房效果良好,均无癌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临床早期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同期应用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转移乳房重建安全可行,可同时满足肿瘤治疗和形体美两方面的要求,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秦涛  周顶斌  缪爱林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12):1764-1766
目的:探讨头颈癌放疗后因肿瘤复发进行挽救性手术,带蒂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手术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7例头颈部恶性肿瘤进行了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复发或颈淋巴结转移,通过手术切除病灶,颈淋巴结清扫,同侧带蒂胸大肌肌皮瓣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7例移植的带蒂胸大肌肌皮瓣全部成活,有2例出现切口裂开,愈合困难。结论:在头颈癌放疗后手术中,带蒂胸大肌肌皮瓣移植是修复手术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21例乳腺癌采用不同部位的自体肌皮瓣移植,在改良根治术同期或术后Ⅱ期乳房重建,21例乳房重建均获成功,结果表明乳房重建以根治性手术同期腹直肌肌皮瓣移植重建较为理想,常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巨大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和修复方法。方法回顾本科2006年3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8例巨大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其中6例为原发肿瘤,2例为复发肿瘤,对其手术和修复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8例患者的胸壁软组织缺损均选用皮瓣及肌皮瓣修复,其中3例行全层胸壁切除,均用钛网修复骨性缺损。本组患者术后皮瓣均存活良好,无重大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3例全层胸壁重建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正常,未出现反常呼吸。结论大部分巨大晚期乳腺癌的患者可以手术治疗,创面修复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往往需要包括整形外科在内的多学科协作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创造综合治疗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头颈癌放疗后因肿瘤复发进行挽救性手术,带蒂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手术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7例头颈部恶性肿瘤进行了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复发或颈淋巴结转移,通过手术切除病灶,颈淋巴结清扫,同侧带蒂胸大肌肌皮瓣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7例移植的带蒂胸大肌肌皮瓣全部成活,有2例出现切口裂开,愈合困难。结论:在头颈癌放疗后手术中,带蒂胸大肌肌皮瓣移植是修复手术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