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荧光膀胱镜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的白光膀胱镜检查一直以来都是膀胱肿瘤的诊断和术后随访所普遍采用的方法。但是,白光膀胱镜下往往难以发现膀胱粘膜的微小病变,如细小的乳头状肿瘤、扁平的原位癌和不典型增生,可能导致经尿道切除术后肿瘤复发和演进的危险性增加。近年来,荧光膀胱镜检查以其能早期发现膀胱粘膜微小病变的优势,而受到广泛的重视和研究。并且,随着新型光敏剂的问世,使其对膀胱肿瘤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因此,荧光膀胱镜检查有着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膀胱憩室癌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憩室癌的临床特征,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对5例膀胱憩室癌患者均行CT和膀胱镜检查确诊。3例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手术.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结果:病理诊断移行细胞癌2例,鳞状细胞癌2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3例于术后2个月内死亡,均为非移行性细胞癌;另外2例术后随访10个月,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CT和膀胱镜检查是确诊膀胱憩室癌的重要方法;膀胱憩室癌的临床分期不同,预后明显不同,非移行细胞癌病理类型有早期浸润行为.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女性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全切后用肠管代膀胱并原位与尿道吻合即新膀胱术式已广泛运用于男性,而近年来新膀胱术式逐渐运用于女性患者,下面介绍我科在此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采用由窥视下经尿道用微波治疗膀胱疾病84例,其中膀胱肿瘤26例、膀胱粘膜溃疡42例、腺性膀胱炎8例、输尿管口囊肿5例、尿道内口息肉3例。结果显示术后无1例发生大出血或膀胱穿孔。随访24个月,除2例膀胱肿瘤和1例腺性膀胱炎复发外,其余效果良好。因此认为经膀胱镜用微波治疗膀胱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操作简便,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出血少,视野清晰,病人痛苦少。  相似文献   

5.
胃代膀胱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代膀胱术从实验设计到临床应用,至今已经历了40余年。40年来,很多学者对胃代膀胱术进行了实验和临床研究[1~19],在解剖生理基础、病理生理变化、手术改进、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现将胃代膀胱术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历史沿革膀胱因肿瘤等多种疾病行膀胱全切除术后,需要寻找某种器官或组织替代,以便能完成正常的贮尿及排尿功能。过去一直应用肠道代膀胱,有结肠代膀胱和回肠代膀胱,但此种术式有两个主要问题困扰着泌尿外科医生,一是高氯性酸中毒和低钾血症等血液生化改变,二是上行性感染…  相似文献   

6.
保留膀胱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需尿流改道,且影响性功能,给患者带来生活质量下降,为了避免全膀胱切除术,对浸润性膀胱癌可选择性行保留膀胱的方法,本文对保留膀胱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乙状结肠新膀胱术初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乙状结肠新膀胱手术方法。方法 浸润性膀胱癌患者4例。均为男性。年龄58—74岁,平均65岁。手术采用气管内全麻、膀胱截石位、头低15℃,下腹部置入5根套管,腹压设定12mmHg(1mmHg=0.133kPa)。在髂总动脉分叉处剪开腹膜,找到输尿管向下游离至膀胱,剪开髂血管鞘,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游离输精管及精囊,切开狄氏筋膜分离狄氏间隙;分离膀胱前间隙,切开两侧盆筋膜反折和耻骨前列腺韧带,缝扎阴茎背深静脉复合体;切断输尿管及膀胱前列腺侧血管蒂;剪断阴茎背深静脉复合体及尿道,将前列腺及膀胱一并切除。距肛门15cm处切开乙状结肠,将标本经该开口从肛门取出;隔离15cm乙状结肠,将肠道吻合器经肛门插入,乙状结肠近远端作端端吻合。在隔离乙状结肠肠管的中点作一小切口,将该口与尿道断端吻合;插入Foley导尿管,左右输尿管种植在乙状结肠肠管两端,将输尿管末端插入乙状结肠内1cm,4-0可吸收线固定4—6针。关闭乙状结肠两端开口,用剪刀小心剪开前结肠带,形成去带乙状结肠膀胱。结果 手术时间7—9h,出血量200~350ml,术后第3天肛门排气,第2周拔除导尿管。术后1—3个月恢复控尿功能,膀胱容量200—300ml,无上尿路梗阻及返流,无明显围手术期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技术可行,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膀胱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膀胱腺癌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膀胱腺癌14例,全膀胱切除 尿流改道术4例,膀胱部分切除6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3例,姑息性尿流改道术1例;脐尿管腺癌7例,扩大膀胱部分切除术4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 尿流改道术2例,放弃治疗1例。结果5年生存率18%(3/16)。结论原发性膀胱腺癌宜采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脐尿管腺癌宜采用扩大膀胱部分切除术,综合性治疗有助于提高复发、转移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5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均通过膀胱镜检查获得定位诊断并均经手术治疗,其中4例行膀胱部分切除,1例行全膀胱切除术。结果:5例获随访,时间2个月~9年。3例痊愈,2例分别于术后2个月、5年死于脑溢血。结论:膀胱镜是最主要的定位检查手段,术前准备与其他部位嗜铬细胞瘤同样重要,术式选择应依据病灶大小及部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改良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膀胱癌患者行逆行和顺行相结合的全膀胱切除方法,截取40cm带蒂回肠,对肠系膜纵行剖开后W形折叠,缝制成新膀胱,输尿管以乳头法种植于膀胱“三角区”,将贮尿囊完全置于腹膜外;术后随访患者恢复和排尿情况,定期复查生化指标、B超和膀胱排尿造影。结果患者术后均康复,平均随访18个月,白天控尿良好20例,夜间控尿良好18例;5例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和肾功能异常,其中1例出现双肾积水,均行膀胱排尿造影除外返流;无低钾血症和酸中毒。结论改良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膀胱术,具有手术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及代膀胱功能良好的特点,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卡介苗膀胱灌注防治膀胱癌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尿道电切膀胱肿瘤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首选方法,但术后复发率为60%~70%。卡介苗(BCG)膀胱灌注可使复发率降至10%~20%。对膀胱原位癌、膀胱内残留小肿瘤以及其它化疗药物无效者疗效满意[1],是目前最有效的膀胱灌注制剂之一[2]。我院1994~1997年用BCG膀胱灌注28例。主要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8例中男20例,女8例,年龄50~70岁,平均62岁。28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Ⅰ-Ⅱ级22例,地级6例。21例在肿瘤切除2周后开始BCG膀胱灌注,7例在灌注丝裂霉素失败,肿瘤复发再次手术后改用BCG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膀胱灌注卡介苗(BCG)与羟基喜树碱(HCPT)预防国人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检索国内已公开发表的关于BCG与HCPT膀胱灌注治疗国人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研究资料,并应用Revman4.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杲共有10个研究符合标准被纳人,Meta分析结果提示BCG与HCPT膀胱灌注都可降低膀胱肿瘤复发风险;9个研究报道了主要副作用膀胱刺激症/化学性膀胱炎的比较,Meta分析结果提示HCPT膀胱灌注所致膀胱刺激症/化学性膀胱炎发生率较低。结论与BCG相比,HCPT不仅能有效降低膀胱肿瘤术后复发,而且副反应更低。  相似文献   

13.
胃代膀胱术24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991年5月-1994年12月行胃代替膀胱术24例,其中膀胱移行细胞癌21例,结核性膀胱挛缩2例,膀胱平滑机肉瘤1例。肿瘤患者行全膀胱切除术,19例行胃膀胱成形术,3例行可控性低压胃膀胱术,结核性膀胱挛缩2例行胃扩大膀胱术,随访4-39个月,3例死于肿瘤转移,21例饮食健康良好,恢复工作。18例经尿道排尿,每24小时5-10次,每次尿量350-800ml,剩余尿0-30ml,2例超过50ml。肾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女性控尿机制解剖学的深入研究使女性新膀胱术得以广泛开展,相对于男性,女性新膀胱术后排空障碍更为常见。手术中保留合适的尿道长度,保护女性控尿的神经机制及维持新膀胱尿道的正常角度可以明显改善女性新膀胱术后的控尿功能。  相似文献   

15.
非肠管化升结肠膀胱重建术的初步探讨(附1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非肠管化升结肠膀胱重建术的临床效果,对10例多发性或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和2例晚期结核性膀胱挛缩患者在行全膀胱切除术后施行非肠管化升结肠膀胱重建术,结果手术完成顺利,12例均获随访,除1例后6个月死亡外,其余11例营养状况良好,无明显的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无上尿路积水和新膀胱返流,膀胱平均容量600ml,基本无残余尿,夜尿平均1~2次。术后6个月基本无遗尿现象,认为非肠管化结肠膀胱重建术是一种  相似文献   

16.
膀胱腹膜反折修补复杂性膀胱阴道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1991年1月开始选用患者自身的膀胱腹膜反折作为修补材料治疗复杂性膀胱阴道瘘8例,均获痊愈,观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例,年龄16~61岁,平均37.5岁。发病原因为产伤所致4例,手术损伤2例,会阴部外伤1例,宫颈癌术后阴道放射治疗所致1例。外院手术修补失败1次5例,2次3例。瘘孔孔径为25~3.5cm,其中6例瘘孔位于膀胱三角区。1.2修补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常现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耻骨上正中切口,将膀胱腹膜反折从膀胱前壁、膀胱顶部至膀胱子宫陷凹处锐性分离,使膀胱腹膜反折附带少许膀胱肌肉。切开膀俄,显露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工程膀胱进行膀胱替代修复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自体肌卫星细胞(MDSC)和猪膀胱无细胞基质(PBAM)构建兔组织工程膀胱。应用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培养兔MDSCs,采用去污剂洗涤法对新鲜猪膀胱进行脱细胞处理获得PBAM。MDSCs接种于PBAM表面并进行短暂体外培养,获得组织工程膀胱。雄性新西兰兔行膀胱大部分切除术,分别采用PBAM及构建的组织工程膀胱进行替代修补,每组6只,1、4、8、12周后进行膀胱造影并取材观察修复组织再生情况。结果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所得细胞纯度〉90%。酶消化法能有效去除膀胱中细胞成分,光镜及电镜观察无细胞成分残留,细胞毒性测定为1级,细胞相容性好。1周后所构建组织工程膀胱修补吻合区生长良好,12周后修补区组织结构基本接近正常膀胱。容积达到正常膀胱的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DSC及PBAM构建的组织工程膀胱是理想的膀胱替代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18.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4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定期用THP(30mg/40ml)作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共1年。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40min。结果:经10-12个月随访,无肿瘤复发32例,复发2例,复发率为5.9%;未见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仅5例患者出现轻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得发近期疗效满意,副作用轻,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膀胱的腹腔镜手术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有较快发展,本文就腹腔镜下膀胱颈悬吊术,膀胱损伤修补,膀胱憩室切除,膀胱扩大成形,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肠道扩大膀胱成形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采用膀胱次全切除、回肠扩大膀胱成形术治疗7例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结果:2例术后排尿通畅,剩余尿消失;3例术后曾有排尿困难,经尿道膀胱颈电切后排尿通畅,无尿失禁,最大尿流率分别为27、16和18ml/s;1例术前曾采用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无效,行本手术后剩余尿消失,但仍有尿失禁,后在超声引导下于尿道周围注射硅酮后,尿失禁症状明显改善;余1例术后仍有排尿困难。结论:该手术方法对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