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巴盟牧区蒙族106例汉族100例正常女性骨盆临床及 X 线测量研究,并与柯氏报道的华北地区汉族妇女骨盆相比较,发现蒙族骨盆在形态上有其独特性:即假骨盆的髂棘间径和髂嵴间径转宽大,X 线测量上真骨盆入口横径和出口横径均较宽大而入口平面前后径方面四条径线均较缩短,使骨盆呈扁而宽。骶骨宽而短,并有适当的弧度。骨盆类型以混合型为主,标准女型比值低,无猿型。蒙族身材较矮小。  相似文献   

2.
通过藏族女性与汉族女性骨盆各径线数值的比较,发现形态、大小差异显著.其原因可能与民族、地理环境、生活习性、劳动方式及营养状况等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新疆维吾尔族及生长于新疆的汉族各100例女性骨盆进行了临床及X线测量,将X线测量值做了相互比较并和天津组对比。结果表明:女型骨盆天津组高于新疆汉族,后者高于维吾尔族。男型与扁型骨盆维吾尔族显著高于汉族及天津组;骨盆入口前后径维吾尔族与天津组相近,汉族高于天津组;横径维吾尔族与汉族相近,明显高于天津组;中骨盆各径线维吾尔族、汉族间无差异;前后径天津组明显高于本组,横径无差异;骨盆出口维吾尔族、汉族无差异,横径均比天津组大,耻骨弓角度新疆汉族大于维吾尔及天津组;骨盆高度天津组高于本组,维吾尔族与汉族无差异;骶骨节数维吾尔族、汉族相近与天津组差别显著。结果表明,骨盆发育与地理条件、生活习惯及种族有关。  相似文献   

4.
黔南毛南族、布依族、苗族和汉族发旋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少数民族的发旋分布情况,本文对贵州省南部地区1751名毛南族、布依族、苗族和汉族发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苗族顺旋出现率明显低于毛南族、布依族和汉族(P<0.01),汉族和苗族男性双旋出现率显著高于本民族女性(P<0.01),毛南族女性顺旋高于布依族(P<0.05),说明发旋分布存在民族差别。通过发旋家族系谱分析发现发旋同为顺(或反)旋父母其子代的发旋顺(或反)旋率明显偏高(<0.01),提示发旋分布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人体站立时骨盆形态计量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站立时的骨盆,左右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处于同一垂直额面状态。这个状态若从骨盆侧面看,在髋臼中心的垂直线的耳状面中心,这是站立时从运动学或静力学上最合理的排列.目前尚缺乏与其相关位置形态计量上的比较研充人体站立时观察其骨盆的状态,并通过对骨盆的形态计量研究比较,了解髋臼中心垂直线上的位置、部位的特征。就其研究状况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黔南地区水族、苗族、布依族三种少数民族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为民族地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1980年1月—2014年7月诊断的497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按民族分为水族组186例,苗族组146例,布依族组165例。分别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宫颈形态、病理分期、病理分型及组织学分级等并进行分析。结果水族组宫颈癌患者临床症状、避孕方法及性传播病史、宫颈形态、病理分期、病理分型、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管累及情况分别与苗族组和布依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苗族组与布依族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黔南地区水族、苗族、布依族三种少数民族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具有各自的特点,临床诊疗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分析单核苷酸多态在布依族、苗族和汉族个体preproEGF基因第20、21外显子及其内含子中的分布状况。方法 设计合成11条引物分别以布依族、苗族和汉族各个体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大片段PCR扩增;DNA测序各PCR扩增产物;以GenBank资料库相应的核酸序列为参照分析比较布依族、苗族、汉族个体和外国人种的单核苷酸多态分布。结果布依、苗和汉族个体基因组样本的PCR扩增均得到一条长约4.5kb的DNA片段,其长度复盖preproEGF基因的第20、21外显子及第20内含子;与汉族个体相比较,布依族个体DNA测序结果显示有两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存在,一个位于preproEGF基因序列的第84329bp(T/C),另一个位于第83634bp(T/-);而苗族个体则仅存在一段长约20bp的套峰区,其中可见两个明确的套峰,分别位于第84583bp(N)和84597bp(N);与GenBank的DNA序列对比分析发现布依族个体的(T/C)多态位点在资料库中虽已报道见于其它民族群体,但在布依民族则未见报道。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了在布依族个体第20内含子区段存在一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84329bp(T/C);另一个多...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广西壮、汉族妇女生理骨盆进行临床测量及X线测量,比较其生理骨盆的差别,大部分指标无显著意义.但与华北地区妇女的生理骨盆比较,则大部分指标的差别有显著意义.其主要差别是:广西妇女的骨盆由入口至出口,横径偏大而前后径偏短,耻骨弓角度大及骶骨宽,与各平面横径偏大相符合.骨盆入口呈扁女型者明显多于华北地区.广西妇女骶骨多为5节,故骶骨较短,骨盆侧壁呈外展者多于华北地区.  相似文献   

9.
刘颖  程朱 《中外医疗》2011,30(33):188-188
人体站立时的骨盆,左右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处于同一垂直额面状态。这个状态若从骨盆侧面看,在髋臼中心的垂直线的耳状面中心,这是站立时从运动学或静力学上最合理的排列,目前尚缺乏与其相关位置形态计量上的比较研究。人体站立时观察其骨盆的状态,并通过对骨盆的形态计量研究比较,了解髋臼中心垂直线上的位置、部位的特征。就其研究状况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半骨盆切除加人工半骨盆置换治疗骨盆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半骨盆切除加人工半骨盆置换保肢治疗骨盆肿瘤的手术适应征、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2例骨盆肿瘤患者采用半骨盆切除加人工半骨盆置换保肢治疗,观察人工半骨盆置换的效果。结果2例中1例成功,可扶拐做家务劳动;1例失败,最终行髂股离断术。结论半骨盆切除加人工半骨盆置换保肢治疗骨盆肿瘤恢复了骨盆的解剖形态,可获得满意的肢体长度和外形,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贵州省汉族、苗族、布依族人群载脂蛋白M(Ap0M)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1)应用ABC双抗夹心法检测血浆ApoM含量。(2)/fl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1)3个民族人群的血浆ApoM含量与TG、TC均呈显著负相关。(2)汉族人群ApoM含量明显低于苗族和布依族人群,TC含量明显高于苗族和布依族人群。结论ApoM含量改变影响脂质代谢。血浆ApoM含量降低使TG、TC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2.
黔南地区布依、苗、汉族群体血型基因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贵州南部地区布依、苗、汉族群体ABO血型基因频率的分布.方法用玻片凝集法对布依、苗、汉三个民族共4 445人进行ABO血型鉴定,然后根据Hardy-Weinberg定律推算A、B、O基因频率.结果黔南地区布依族ABO血型中A、B、O基因频率分别是0.1500、0.2062、0.6438;苗族A、B、O基因频率分别是0.1658、0.1866、0.6476;汉族A、B、O基因频率分别是0.1643、0.1505、0.6852.结论三个民族群体O基因频率都比较高.布依族和苗族ABO血型中A、B、O基因频率的分布特征是r>q>p,汉族是r>p>q.  相似文献   

13.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6,19(4):254-257
民族学研究贵州布依族、侗族、水族和毛南族头面部形态特征比较研究………………余跃生张勋赵明未等(1):1贵州仡佬族、土家族和回族头面部形态特征研究张勋余跃生张艳丽等(2):65……………………贵州南部地区苗族、畲族和汉族头面部形态特征调查……………孙思何学华曹显明等(3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广西壮、汉、仫佬、侗、瑶5个民族的500名妇女的生理骨盆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临床、X线测量等47个项目。各项测量数据均在5个民族间进行两两比较。发现壮、汉两民族X线测量除入口前后径壮族略小于汉族外,其余各项指标无显著区别。而仫佬、侗、瑶3个民族又有其共同特点,如骨盆由入口→出口三个平面的横径、中部前后径、骨盆前部高度,3个民族间无明显区别,但此5条径线均明显大于壮、汉两民族。此外,仫佬、侗、瑶3民族的骶骨明显弯曲。骨盆入口形态后段呈扁形者5个民族的出现率均高,而仫佬、侗、瑶3民族骨盆入口前段呈猿形者又高于壮、汉两民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贵州布依族中Rh血型的分布及基因频率,为布依族Rh溶血症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贵州布依族封闭群体、汉族对照组中的无关个体进行Rh血型鉴定和分析,推算Rh基因频率.结果:共筛查布依族4404人,汉族对照4851人.发现布依族Rh(D)阴性个体16名,汉族Rh(D)阴性个体16名,布依族d基因频率0.0602、Rh(D)阴性率为0.36%.汉族(对照组)d基因频率0.0574、Rh阴性率为0.33%.结论:贵州布依族中Rh新生儿溶血症发生率不高,与汉族相当.  相似文献   

16.
标准步态下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构建及其生物力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包含骨盆肌肉及头臼作用力的标准步态下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选择标准成年男性志愿者行骨盆CT扫描成像得到骨盆每层横截面图像,运用Mimics软件行三维重建,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ATRAN 2005R2构建髋臼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将标准步态中肌肉收缩力及头臼作用力也设计到该模型中.结果:所构建髋臼模型共划分为113 028个结点、137 524个单元,模型模拟了骨盆皮质骨、松质骨、关节软骨以及股骨头结构的材料特性. 所建模型结构完整,空间结构测量准确度高,单元划分精细,重点突出,尤其肌肉及头臼作用力加载模拟形象、逼真,客观反映髋臼真实解剖形态结构和生物力学特点.结论:构建的髋臼三维有限元模型为正常髋臼或异常髋臼力学研究提供可循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我国贵州省汉族、苗族、布依族3个民族人群载脂蛋白M(apolipoprotein M,apoM)基因rs707922位点的多态性及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1)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233例贵州汉族人,140例苗族人和140例布依族人apoM基因rs707922位点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2)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1)汉族人群rs707922位点的GG基因型明显高于布依族(P<0.05),汉族的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苗族(P<0.05)与布依族(P<0.05);苗族与布依族之间未见差异(P>0.05)。(2)rs707922位点的GT+TT型血浆apoM浓度水平明显低于GG型(P<0.05);GT+TT型血浆TC含量明显高于GG型(P<0.05)。结论在apoM基因rs707922位点民族之间存在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rs707922位点的GT+TT型引起血浆apoM浓度降低,apoM水平改变影响脂质代谢,使TC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8.
徐斌  瞿玉兴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2):248-250,254
脊柱矢状位形态对维持正常的脊柱生物力学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研究脊柱矢状位平衡变化时必须包括骨盆的形态研究,正常的脊柱和骨盆形态曲线使得身体处于最佳平衡状态并消耗最小的能量。骨盆在矢状面形态发生的变化,通过脊柱上静态负荷的变化来调整保持姿势的肌群活动,从而影响到能量的消耗,当骨盆形态变化打破了最佳平衡,则导致躯干在矢状面的失平衡和能量消耗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国布依族、苗族人群线粒体DNA Region V区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对布依族(96份)及苗族人(90份)样本线粒体DNA Region V区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在布依族及苗族样本中只发现标准型和短型两种多态,短型多态(即9 bp缺失)频率在布依族、苗族人群中分别为31.1%和33.3%。结论:中国布依族、苗族人群线粒体DNA Region V区有相似的多态性,而与其他民族或人种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0.
杨予 《吉林医学》2011,32(25):5275-5276
目的:探讨苗族和布依族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的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危险因素和临床资料的差异。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贵州省惠水县住院的278例苗族和322例布依族男性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分析两民族代谢综合征患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①布依族组MS危险因素吸烟、饮酒、喜欢高盐食品、缺乏运动及家族史等方面与苗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布依族组临床资料BMI、DBP、WHR、Wc、TG、HDL、LDL、FBG及HOMR-IR方面与苗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布依族组高血压和高空腹血糖病例与苗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布依族代谢综合征患病比苗族明显高,应及早对代谢综合征采取多因素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