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新平 《华夏医学》2005,18(3):435-436
脑出血是脑卒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尤其是出血量>30ml者极易发生脑疝,病死率极高,其中半数是在病后2d内发生死亡。我院自2000年3月至2003年7月使用一次性YL-I型颅内血肿粉碎针微创引流脑出血84例。笔者就其监护治疗效果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按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证实,出血量由多田氏公式计算,脑叶出血≥30ml,基底节出血≥30ml,丘脑出血≥10ml,小脑出血≥10ml,脑室出血引起阻塞性脑积水者入选,男53例,女31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8.7岁。95%以上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2临床表现与检查入院时意识…  相似文献   

2.
甘露醇是治疗脑出血后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的首选药物,但能引起急性肾功能损害,影响疾病的转归,已日益受到临床重视。现就我科1996年9月~1999年9月对甘露醇治疗脑出血176例引起肾功能损害的43例病例资料加以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3例中男30例,女13例,年龄58~81岁,平均年龄61.8岁。43例均经颅脑CT证实,出血灶位于脑叶5例,基底节区35例,混合性3例,破入脑室者4例;出血量≤30ml者15例,>30ml者28例。有高血压史34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8例,全部病例既往均无肾脏病史,治疗前查尿常规、血尿毒氮(BUN)、肌酐(Cr)均在正常范围。1…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脑血管病后脑出血(QHCT)系指既往曾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病而后发生脑出血,本文对1993年8月~1994年11月我院108例均为CT检查证实的缺血性脑血管后脑出血中的朋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8例,男22例,女6例;年龄为47~49岁1例,50~54岁3例,55~59岁6例,60~64岁7例,70岁以上3例。既往高血压,动脉硬化者16例,糖尿病者5例,原发性低血压者3例,冠心病者2例,健康者1例。出血部位:内囊外侧型12例,内囊内侧型7例,混合型6例,小脑出血2例,桥脑出血1例。出血量:1.71~10ml者8例,11~20ml者10例,20~30n。匕例,30ml以上者…  相似文献   

4.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1年3月~2009年7月急诊收治高血压脑出血经微创治疗患者54例,男30例,女24例,年龄39~78岁.均经CT检查确诊;高血压病史3~25年;出血部位:脑叶10例,外囊11例,基底节及内囊28例,丘脑及其他部位5例,出血量50~110ml.  相似文献   

5.
彭茜苑 《海南医学》2001,12(3):88-88,75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 ,不但发病率、死亡率高 ,而且致残率亦高 ,本科 1997年 4月至 1999年 7月共收治 86例 ,结合我们的护理实践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6例中男性 49例 ,女性 37例 ,平均 5 7.4岁。收缩压最高达 30 . 5 kpa,最低 2 2 kpa.平均 2 4.5 kpa,均有高血压病史。全部病例均经CT检查证实 ,其中基底节区出血 5 2例 ,丘脑出血 2 0例 ,脑叶出血 9例 ,脑干出血 2例 ,小脑出血 3例 ,出血量 <30 m l38例 ,30 - 5 0 m l31例 ,>5 0 ml 17例 ,其中神志清者 18例 ,嗜睡 2 4例 ,浅昏迷 2 7例 ,中昏迷 11例…  相似文献   

6.
探讨西宁地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我科收治的21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磁敏感加权成像图像观察,将其中有微出血灶者60例作为CMBs组,154例未发现有微出血灶者作为无CMBs组,两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合并脑微出血与高龄、高血压、脑出血病史、腔隙性脑梗死数目有相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高血压、脑出血病史、腔隙性脑梗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合并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我院2001年9月~2004年8月,共收治脑出血患者81例,经过治疗护理获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81例患者中,男42例,女39例;年龄26~80岁,平均年龄为53岁。均经CT检查证实为重症脑出血,其中基底节区出血58例,脑叶出血23例,出血量均在50ml以上;发病后处于昏迷状态者46例。所有病例  相似文献   

8.
刺五加治疗小量脑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2002年1月至今本科收治经头颅CT确诊30 mL以下脑出血患者,选出经常规治疗10 d后复查头颅CT 血肿吸收慢仍存在脑水肿患者60例。入选患者均神志清楚,舒张压<120 mmHg,排除脑干出血、伴发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排除病因高度怀疑动静脉畸形及动脉瘤、长期大剂量服用抗凝药者。60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男 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2岁;外囊出血24例,丘脑出血3例,脑叶出血3例。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0岁;外囊出血26例,丘脑出血2例,脑叶出血2例;两组患者年龄及病程、病情经齐性检验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9.
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常见并发症之一,常需要积极救治,否则后果严重。本文主要讨论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的原因及临床救治。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50~72岁17例,40~50岁9例,30~40岁3例,30岁以下1例。1.2出血情况:基底节区出血15例,丘脑出血及破入脑室7例,小脑出血3例,原发脑室出血2例,脑干出血2例,脑叶出血1例。幕上血肿50ml以上的5例,30~50ml12例,20~30ml8例;幕下血肿10ml以上2例,10ml以下3例。昏迷17例,嗜睡8例,清醒5例。24h内出现消化道出血的12例,占40%;24h~3d内出血10例,占33.3%;3d~1周…  相似文献   

10.
脑出血是卒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高病死率可能与脑出血继续出血有关,继续出血可使血肿进一步增大,导致临床症状的进行性恶化甚至死亡。脑出血继续出血目前国内报道较少。现总结我院1995~1998年410例脑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脑出血继续出血的时间、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292例,女118例。年龄36~81岁,平均(64.1±10.8)岁。均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出血诊断标准[1]。出血部位:壳核176例,丘脑183例,桥脑18例,小脑22例,脑叶11例。出血量9.2~74.5ml,平均38.1ml。1.2 …  相似文献   

11.
脑出血致多器官功能损害11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出血致多器官功能损害 (MOF)的发生率较高 ,且随着损害器官数目的增多病死率增加。我院 1990年~ 1999年收治脑出血中并发 MOF115例。本文着重分析脑出血致 MOF和累及脏器损害与预后的关系。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脑出血 115例均经 CT或 MRI证实。男 6 9例 ,女 46例 ,年龄 2 5~ 91岁 ,平均为 6 6 .5± 14.5岁 ,其中内囊出血 71例 ,脑叶出血 14例 ,脑室出血 9例 ,桥脑出血 11例 ,小脑出血 10例。1.2  MOF的诊断标准 脑出血患者在肢体及言语功能障碍、昏迷、抽搐基础上 ,合并≥ 1项者可考虑为 MOF:(1)呼吸功能损害 ,吸氧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CT特征与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CT影像资料及其他资料,观察高血压脑出血CT特征(包括出血部位、血肿形态、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等),根据m 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对CT特征与预后相关性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高血压脑出血CT特征:基底节区出血占57.3%,血肿形态规则占81.3%;出血量30ml以下占46.7%,出血量60ml以上占18.7%;出血破入脑室占30.7%。30ml以下出血量患者发病3个月m Rs评分明显低于30-60ml、60ml以上(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患者年龄、脑出血量、出血破入脑室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T影像特征可作为高血压脑出血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出血是高血压常见和最严重的突发症,属中医“中风”范畴,其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笔者对6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加味四物汤和牵正散治疗,并与单纯西药治疗56例进行比较,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18例为1998~2006年患者,均在发病24小时内入院,经颅脑CT检查诊断为脑出血,治疗组62例,平均年龄63岁,对照组56例,平均年龄61.8岁,其两组性别、出血量、出血部位比较见表1。表1两组治疗前的情况资料比较(例)组别出血部位5~10ml10~20ml20~30ml30~50ml治疗组基底节区41018脑叶4494脑干486对照组基底节区4612脑叶4646脑干4602…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急性自发性脑出血(以下简称脑出血)伴消化道出血的病情、发病机制和预后。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元月至2004年12月收住院的脑出血患者。结果在182例脑出血患者中伴有消化道出血者36例(19.8%),死亡24例。其中基底节区出血24例,死亡16例;脑于出血4例,死亡3例;脑室出血3例,死亡2例,混合性出血4例,死亡3例。出血量大于30ml者死亡21例。结论急性脑出血伴消化道出血预后差、病死率高,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相关。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急症之一 ,其病死率与致残率极高。我院 1995年 10月~ 1997年 6月间 ,采用细孔钻颅内血肿引流治疗脑出血 13例 ,效果较好 ,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3例脑出血患者均符合 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并经颅脑 CT证实。其中男 8例 ,女 5例 ;年龄 5 3~ 72岁 ,平均 (6 3± 2 .5 )岁。出血部位 :基底节出血 6例、丘脑出血 4例 (其中 3例破入脑室 )、脑实质出血 3例。出血量 :30~ 40 ml 4例 ,41~ 5 0 ml 7例 ,5 1~6 0 ml2例。 SSS评分 2 0~ 30分 4例 ,31~ 45分 …  相似文献   

16.
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最严重者,发病急、进展迅速,死亡率、病残率高。为降低死亡和病残率,自1995年2月~1997年10月,采用CT引导下钻颅穿刺治疗147例早期脑出血患者,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脑出血患者共147例,男94例,女53例,年龄34~74岁,55岁以上113例(77%),高血压病史超过5年者,55岁以上组98例(867%),55岁以下组全有高血压病史(不包括疑脑血管畸形转外科手术治疗者)。发病至手术开始时间在7h内53例,7~12h85例,12~24h9例。脑叶出血大于30ml者66例,占45%;大脑半球深部出血大于30ml者81例,占55%,其中破入脑…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消化道出血,是颅脑损伤后机体在应激情况下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患者在昏迷、脑内出血量大、出血破入脑室及脑干损伤时容易合并胃—脑综合征。本文将45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2003年12月至200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CT或MRI扫描证实的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45例,男32例、女13例;年龄41~82岁,平均58岁。其中脑出血36例、脑梗死9例;脑干出血5ml以上、脑梗死面积>2cm2者11例、意识障碍者41例。患者表现为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排柏油样便,脑出血病情平稳后出现血压突然下降、…  相似文献   

18.
杨智  马涛  李红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1):1566-1567
临床资料 本组8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均系我院内科2001年2月至2005年9月收住.其中,男56例,女30例,均在发病后1周内经CT确诊。发病年龄45~74岁,平均59.4岁。其中45~49岁14例,50~59岁42例,60岁以上30例。出血时血压:Ⅱ级高血压34例,Ⅲ级52例。出血部位与出血量,基底节区出血31例,丘脑出血18例,脑出血14例,小脑出血10例,其他部位出血13例。出血量〈20ml者32例,20~40ml者42例,〉40ml者12例。  相似文献   

19.
一些临床酷似缺血性中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自 CT 扫描技术应用以来,证实却是小量脑出血。观将我院1988年1月至1990年7月收治的经 CT 证实为出血量不足23ml 的25例小量脑出血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5例中男17例,女8例。年龄41~74岁,平均为32.6岁,以50~70岁最多共18例(72%)。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23例(80%),最长20年,最短2年;冠心病  相似文献   

20.
我院2001年1月~2004年11月应用β-七叶皂甙钠与甘露醇联合治疗脑出血40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0例脑出血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检查确诊,对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脑出血昏迷及无神经功能缺损者不列入。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40~80岁,平均65岁;基底核区出血20例(其中破入脑室8例),丘脑出血11例,小脑出血5例,脑叶出血4例。对照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42~85岁,平均63岁;基底核区出血21例(其中破入脑室11例),丘脑出血12例,小脑出血3例,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