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新药物制剂的研究开发 随着药物科学的发展,药物制剂己经由普通的注射剂、片剂、胶囊剂等进入新释药系统(DDS)时代。自本世纪七十年代出现控释、缓释系统,八十年代靶向给药系统问世,目前正在研究开发中的所谓第四代释药系统,是一种闭环模式控释系统,即可以根据病情变化(例如血糖高低)来增加或减少药物的输送。 新药物制剂的研究开发,不仅可以提供疗效高、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的药品,而且还可能改善药物本身的固有缺陷;再加上近年来新化学实体(NCE)开发的投资和难度日益加大,目前包括世界上大型制药公司在内的制药企… 相似文献
2.
新药研究与开发途径的第1阶段是发现先导化合物。所谓先导化合物又称原型药,它具有某种生物活性但因诸多缺点不能作为药物应用;先导化合物优化是新药开发的第2阶段,是针对第1阶段发现的先导化合物存在的缺点进行化学结构的优化从而筛选得到新药。 相似文献
3.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进展与新药开发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高新技术和科学研究成果在医药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生命科学技术、化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新药研究与开发中提出了大量新的课题,极大地促进医药研究的进程。但新技术的应用,必须及时调整研究策略,才能真正发挥新技术的作用。本文讨论了计算机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组合化学合成技术、组合生物合成技术以及高通量筛选技术在药物发现中的作用和特点,探讨了新的药物发现的规律和特点,提出新技术应用条件下药物发现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4.
新药研究与开发的进展(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新药研究与开发 由于新药研究是属于高科技领域,因此世界各国对市场的竞争体现在高科技的投入上.据统计,1981年全世界对R&D投入为52亿美元,至1996年已达到450亿美元.虽然新药研究开发的投入逐年增加,但每年上市的新的一类新药(NCE)却逐年减少,60年代初期,每年上市的NCE约100个,1996年仅40个,因此平均每一个新药的成本亦大幅度的增加.与此同时,组合化学、超高通量筛选(SHTS)、后基因组计划的启动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联合应用,使创新药的研究与开发可以减少风险、加快速度、降低费用. 相似文献
5.
6.
7.
寻找新药的捷径—组合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总体程序及运作方式的角度比较了组合化学与经典药化及活性筛选的主要区别。从中可以看出组合化学在合成,筛选及活性组织识别方面的巨大优势;并预示它作为一个捷径,可能会使新药开发上的过高,过长的代价投入得以改观。 相似文献
8.
医院制剂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我国,基本上有医院就有医院制剂的存在。在大中型医院的品种多达300余种,可见医院制剂具有相当的广泛性。医院制剂在配合临床治疗上具有及时、灵活的特点,可进行一些无法大规模社会化生产的临时处方制剂的生产。同时,医院制剂还为工业制剂提供一批疗效肯定、安全性好、稳定性高的新制剂,是我国新药开发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目前药物制剂剂型、品种和规格均少,因此加强对药物制剂研究,乃是我国今后新药研究的方向之一。作为药物制剂重要组成分支——医院制剂,应在新药开发工作中发挥其特点和作用,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新药研究体制中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当前 ,国际竞争的重点已转移到科技经济领域 ,以高科技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向 2 1世纪迈进。以高技术、高内涵、高活性、治疗用途广、疗效确切的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新药的发展 ,将对我国医药工业和临床治疗是一个重要的机遇和挑战。1 生物技术新药的发展趋势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物技术分析以及生物工程学的发展 ,生物新药研究与开发 (R&D) ,已成为 2 1世纪发展的新的领域。由于生物工程技术 (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 )的发展 ,进而发展了基因重组DNA技术、分子克隆技术、细胞融合技术、杂交技术、反义技…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我国自1985年实施《药品管理法》以来 ,新药 (西药 )研究与开发已逐渐走上法制化、标准化的轨道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医药科技产业的发展。笔者以《中国新药杂志》公布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新药”为依据 ,对1996年~2001年我国批准的新药 (西药 )进行统计、分析 ,以期为我国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1]。1资料与方法1 1资料资料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1996年第4期~2002年第2期公布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新药” ,6年间共批准新药3870个 (批文号 ) ,具体数据见表1。表11996年~2001年… 相似文献
19.
多肽分子大多为天然的内源性配体,与受体的亲和力强,选择性好,是一类比较容易成为先导化合物及药物的分子。许多药物都是从多肽分子进行结构优化改造而得,如降压药物卡托普利、抗丙肝药物特拉匹韦等。目前多肽分子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稳定性差、半衰期短、血浆清除率高等低成药性缺陷;通常只能注射使用,患者的依从性较差;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因此,对多肽分子进行合理的修饰和改造既可以降低肽类分子的生产成本,又可以改善肽类分子的成药性。本文从改善肽类分子成药性的角度综述了肽类分子结构修饰与改造策略,根据是否对肽链骨架进行修饰,将修饰策略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肽链骨架的改造,包括非天然氨基酸修饰、伪肽化策略、逆肽策略、环化策略、末端结构修饰等;另一类是在多肽骨架不变的基础上,引入其他基团进行结构优化和性能改造,包括高级脂肪酸修饰、聚乙二醇修饰、蛋白融合策略、胆固醇修饰等。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