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探讨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泌免疫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对乳腺增生病的红外光扫描诊断、病理分类、内分以期能够使微观医学与宏观辨证相结合,以开拓中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指出辨证论治的原则是:掌握规律,提纲挈领,灵活运用;抓住主证,逐层剖析,治病求本;处方遣药,考虑人、地、时。辨病施治运用原则是:症状不典型者;症状或体征单一者;无应状、无体征可辨证者。  相似文献   

3.
辨病与辨证施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辨病是将某一疾病 ,根据不同的证候群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型 ,每一类型选用某种方药治疗。如 :喘咳病分为偏寒、偏热、肺虚、脾虚、肾虚 5型 ,分别治以苏子降气汤、定喘汤、玉屏风散、补脾益气汤、金匮肾气丸 (摘自《新编中医概要》)。中医的辨证施治是根据患者出现不同症状的时期 ,适时辨出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属性以及疾病的所在部位 ,进而推导发病机理 ,灵活采取不同的理法方药施治。如同是喘咳病 ,又见小便不利 ,发热恶寒 ,说明外寒内饮相持于肺 ,治以小青龙汤 ,散外寒以逐内饮。如喘咳日久 ,又见食少、便溏 ,伤及脾肾 ,宜用参苓白术散…  相似文献   

4.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理论与方法。辨证就是要辨别某一疾病的具体证候,只有首先着眼于证的分辨,才能有针对性地正确施治。"辨证"关键在"证"字上,"证"指的是病在某一阶段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5.
<正>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理论与方法。辨证就是要辨别某一疾病的具体证候,只有首先着眼于证的分辨,才能有针对性地正确施治。"辨证"关键在"证"字上,"证"指的是病在某一阶段的主要矛盾,也是病在发展阶段中对病因、病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利弊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芝兰 《中医教育》2001,20(2):57-58
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是当今中医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之一,也是研习中医学者必须了解和非常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辛铭金  王德敬 《陕西中医》2009,30(1):103-104
在临床实践中,笔者注重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病相结合,用中药治疗胃脘痛(主要是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所致者),取得了满意疗效,许多胃脘痛得以根治。现将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9.
孙振祥 《中医药学刊》2006,24(3):508-509
中医学虽无心力衰竭之概念,但据症可知,多属于咳嗽、喘证、水肿、胁痛等病范畴,甚时可见厥脱等凶险证候之变。病症虽见不同,但其病机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若能详审其因,抓住共性,提纲携领,运用辨病和辨证相结合,则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救病人于危重。现就对本病治疗的肤浅体会,略陈管见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虽无心力衰竭之概念,但据症可知,多属于咳嗽、喘证、水肿、胁痛等病范畴,甚时可见厥脱等凶险证候之变.病症虽见不同,但其病机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若能详审其因,抓住共性,提纲携领,运用辨病和辨证相结合,则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救病人于危重.现就对本病治疗的肤浅体会,略陈管见如下.  相似文献   

11.
辨证与辨病     
所谓辨证 ,即辨别证候。就是中医用四诊 (望、闻、问、切 )的方法 ,收集病人的一系列症状、体征、病史 ,再运用中医理论加以分析 ,综合和归纳 ,找出各个症状、体征、病史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判断疾病发生的原因 (外感六淫 ,内伤七情 ,饮食劳倦等 ) ,疾病的部位(在表、在里 ,以及卫气营血 ,经络脏腑等 ) ,疾病的性质 (属阴、属阳、及寒热虚实等 ) ,以此得出“证候”的概念。所以 ,中医的“证” ,不同于症状 ,症状是个别的 ,孤立的临床表现 ,不能说明疾病的本质 ,仅是疾病的现象 ,因而也就不能制定相应的治疗法则。“证”虽然也从症状着手 ,但…  相似文献   

12.
13.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展开的各个篇章,白底黑字明明白白是以病为基础的。病在《金匮要略》中更加容易理解,散开来有四五十种之多,而《伤寒论》的六经,我们今天已经习惯于称辨证,很多人几乎忘记了它原来也是病的概念。六经篇名称病,但是原文中或称证,如太阳证、少阳证等,更多的是方证的表述,此亦为大家所熟知和常用,如原文所称的桂枝、柴胡证。仲景的书中尚未使用现在的“症”字,但具体症状的描述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4.
辨证的证,证据之意,是医者赖以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的各种证据,它不只是一个症状或一个综合征候群,而是概括了产生疾病的各方面因素和条件,这些因素结合着不同体质而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证,虽然中医也有病的名称,如消渴、咳嗽等,但中医之认识疾病基本上从证入手,而西医的辨病,则是通过先进的现代化设备,进行全面,系统检查,从宏观到微观,乃至细胞的组织结构,病理  相似文献   

15.
辨证的证,证据之意,是医者赖以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的各种证据,它不只是一个症状或一个综合征候群,而是概括了产生疾病的各方面因素和条件,这些因素结合着不同体质而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证,虽然中医也有病的名称,如消渴、咳嗽等,但中医之认识疾病基本上从证入手,而西医的辨病,则是通过先进的现代化设备,进行全面,系统检查,从宏观到微观,乃至细胞的组织结构,病理变化,新陈代谢的相对平衡等多方面入手,进行动态分析,所以辨病是西医的特长,辨证与辨病的有机结合实质就是中西医理论的结合,创造出单独中医或西医单独所不能达到的疗效,在临床上,怎样才能做到二者有机地结合呢?  相似文献   

16.
王付  金培祥 《四川中医》1999,17(12):8-9
通常认为:《伤寒论》中育太阳中风,即是指太阳中风卫强管弱证;言桂枝汤,即是指其为太阳中风卫强营弱证而特设。纵览细审仲景论太阳中风者,并非尽论太阳中民卫强营弱证;言桂技汤者,并非专为太阳中风卫强营弱证而用。于此试将太阳中风含义与桂技汤主治的不等关系浅析于次。1辨太阳中风,其含义有三1.1言太阳中风者,论太阳中风卫强营弱证亦即外感风寒表虚证者也。如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级者,名为中风。”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白发,阴弱者,开自出,啬啬恶寒,渐渐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  相似文献   

17.
慢性咳嗽的病位主要在肺,但原因又非单独在肺脏,与肾、肝、脾、胃、心等脏腑功能失调也密切相关,风邪占有重要地位。临床上温肺散寒之品亦为慢性咳嗽之主药,尤其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或反复使用清热苦寒之品治疗咳嗽罔效者,加用辛温之剂而收功者颇为多见。慢性咳嗽以干咳多见,干咳的病因责之于肺、肝,或肺阴虚而失于滋润,或肝火旺而木火刑金。治肺之法以养肺阴、润肺燥为主法,方以沙参麦门冬汤和清燥救肺汤加减。而治肝之法当以清肝、泻肝、凉肝、柔肝为主。慢性咳嗽多见邪实正虚,或滋阴润肺,或培土生金,或补肾纳气,扶正驱邪,治宜兼顾。  相似文献   

18.
六经辨证起于<伤寒论>,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之渊薮."四象医学"的辨象论治是在<伤寒论>辨证论治体系基础上发展而来,其主要理论基础是"四元构造论"和"人类中心论",为韩医学之核心.二者理论基础均为个体化论治,这正是东方医学的核心所在.辨象与辨证均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比较其异同,取长补短,有助于中韩医学乃至世界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1 微观辨病与宏观辨证的偏差微观辨病就是辨别某一类有共同基本特征的疾病 ,它有相对固定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等病理演变过程 ,并有相同的微观病理变化和特异理化指标 ,这些都是由所患病种所决定的。这个病理变化过程一般地说在每个患者身上的表现是基本相似的 ,不同的只是持续时间和反映程度有所差别而已。治疗上只重视局部的治疗及微观的治疗 ,不重视整体的治疗。如面部痤疮 ,辨病治疗只注重局部皮肤 ,而不重视降低体内激素水平 ,治后较易复发。中医则强调“有诸内必形诸外”,抓住整体进行治疗 ,促使体内过高的激素水平降低 ,达到清除痤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重点论述辨证与辨病问题,指出把证归属于病是战略上的失误,并在文中回顾了中、西医辨病论治的历史经验,提出证是医学对象的整体边界效应,辨证建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的观点。这对辨析“病”、“证”含义,无疑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