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syndrome,AIDS) ,它使人体免疫功能产生缺陷 ,丧失对微生物的抵御能力 ,是一种致死性疾病。 AIDS及 HIV感染可在咽部出现各种临床症状、体征、微生物及病理学改变。在非洲博茨瓦纳 Princess Marina医院和 Nyangangwe医院我们对 89例 HIV感染的青年人进行咽部临床观察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HIV阳性患者 89例中 ,男 40例 ,女 49例 ,年龄 18岁~ 36岁 ,平均年龄 2 7岁。发病至确诊时间 1个月~ 4年。均为博茨瓦纳…  相似文献   

2.
HIV阳性孕妇鼻出血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 odeficiencyVirus,HIV)占世界感染HIV总人数的一半左右,黑人妇女感染率更高,可达60%~70%左右,在我国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妊娠期妇女因鼻腔局部因素和内分泌的变化鼻出血并不少见,但HIV阳性妊娠妇女鼻出血的情况较少见。作者1999年9月~2  相似文献   

3.
爱滋病(AIDS)是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卡波济肉瘤(Kaposi's sarcoma,KS)可作为HIV感染的肿瘤(AKS),是爱滋病相关特征性疾病之一,约40%位于头颈部。现将1997年8月至1999年10月在赞比亚麦纳索科(Maiasoko)军医院授外工作中收治的AKS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T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严重传染病.我国自1985年检出首例AIDS患者以来,HIV感染及AIDS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近年来其流行在中国已进入快速增长期[1].我科发现国人艾滋病喉部表现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滋病(acquired immune der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患者的CD4阳性T淋巴细胞受HIV病毒特异性侵犯,使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以致低下,导致机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其中真菌感染相当严重,疾病的表现形式日趋复杂.现报道1例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Marneffei,PSM)累及咽部,表现为咽部肿物的艾滋病患者诊治经过.  相似文献   

6.
HIV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可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它使人体免疫功能缺陷,丧失对微生物的抵抗力而发生各种病毒、细菌、霉菌、寄生虫等所致的涉及全身的机会性感染和继发性肿瘤.笔者在非洲博茨瓦纳医院工作期间,遇到12例耳带状疱疹患者,其中7例HIV阳性,5例HIV阴性,进行临床观察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1985年报道首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HIV感染人数迅速增加,AIDS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云南省是全国HIV感染高发的省份,我院地处云南边陲,住院患者来自整个滇南地区,其HIV感染机会大于他处。我科2009-01-2011-04期间因耳鼻咽喉头颈疾病收治了31例HIV感染者,现将其临床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ificiency syndrome,AIDS),它使人体免疫功能产生缺陷,丧失对微生物的抵御能力,是一种致死性疾病,AIDS及HIV感染可在咽部出现各种临床症状,体征,微生物及病理学改变,在非洲博茨瓦纳Princess Marina医院和Nvangangwe医院我们对89例HIV感染的青年人进行咽部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病毒进入人体后 ,侵入体内各种细胞 ,最主要的靶细胞是 T4 淋巴细胞 ,当 T4 淋巴细胞减少 ,人体免疫系统严重破坏 ,产生免疫缺陷 ,容易遭受某种机遇性感染和引起一些不常见肿瘤 ,如卡波氏肉瘤 (Kaposis sarcoma,KS)及 B细胞淋巴瘤。笔者于 1996年 6月至 1999年 6月在非洲博茨瓦纳首都玛丽娜公主医院及佛朗西医院工作期间 ,发现艾滋病卡波氏肉瘤17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7例 ,男 7例 ,女 10例 ,年龄 18~ 38岁 ,平均年龄 2 8.5岁 ,均为黑色人种。发现 HIV阳性为…  相似文献   

10.
<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种由细胞介导的免疫抑制反应引起机会获得性感染和(或)恶性肿瘤的疾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已知的导致该病的病原体。HIV对神经系统有天然的亲和力[1]。Levy等学者报道近20%的]AIDS患者以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2。现将我科收治的2例以双耳急性感音神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识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阳性患者在咽喉部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总结了86例HIV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86例患者根据实验室等检查结果给予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和对症支持治疗。结果:随访观察4~20个月,好转59例,无效24例,死亡3例。结论:HIV感染阳性患者局部感染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应熟知其临床表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耳鼻咽喉科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筛查实验阳性患者情况,并探讨其临床特性.方法:对2005-2010年耳鼻咽喉科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筛查HIV阳性患者,进行免疫印迹试验确认试验,分析其HIV阳性结果和临床表现.结果:经HIV筛查,阳性患者10例,确认阳性9例,符合率为90.00%.结论:近年来耳鼻咽喉科HIV抗体筛查实验阳性患者有增加趋势,有假阳性患者.HIV/AIDS患者临床表现因急性期、无症状期及艾滋病期不同表现出临床多样性,重视HIV/AIDS诊断对预防医源性感染、医疗人员职业暴露和减少医患纠纷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侵入人体后,使辅助性/诱导性T淋巴细胞(T_4)亚群耗竭,免疫防御机能崩溃,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AIDS患者中约40%的病例可出现头颈部表现。本文对HIV的病原学特征、传播途径、与耳鼻咽喉科的相关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等做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14.
鼻和鼻窦炎在人类免疫缺陷病病毒(HIV)感染病人中常见,多有鼻充血和粘稠的后鼻孔分泌物。作者对23例随机分为愈创木酚甘油醚(GF)治疗组(GG)和安慰剂对照组(PG)。GG12例GF每日1 200mg,分二次服10天,PG11例服安慰剂,用双盲法研究。查T淋巴细胞(CD_4)。结果:CD_4平均值在GG 9例中为  相似文献   

15.
[英]/LeeKC…//ENTJ.-1995,74(6).-395~399近10年来,结核病随移民人口及HIV感染增加而复苏。尤其是HIV感染者,因细胞介导免疫缺陷,易遭受分支杆菌感染为正常人群的100倍。Abrams(1988)报告AIDS患者50%~67%有肺外结核感染,以颈淋巴结及骨髓最常见。由于肺外结核感染大部分见于头及预部,如颈淋巴结、喉、中耳,但其原因仍不明,故ENT医师需特别关注。Dom等(198)报告60年代以前头颈部结核大多伴有全身症状及肺结核。新近资料相反,全身症状仅占16~38%,而胸X线异常者低于15%。大多数颈淋巴结核为多发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突发性聋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HIV感染患者突发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症状、体征、血清学检测及疗效。结果 2例患者分别以突发右耳听力下降6小时和12小时入院,无其他症状,全身体检无异常,入院诊断均为"右耳突聋",血清学检测均发现HIV抗体阳性。经给予营养神经及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听力无明显改善。2例均经北京市疾控中心确诊为HIV感染者后,转至传染病专科医院继续治疗。结论 HIV感染患者可以以突发性聋或耳鸣首发起病,临床上易漏诊;对于突发性聋患者,应常规行感染性疾病筛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以咽痛和(或)发热为首诊症状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分析,提高耳鼻喉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 对首诊于耳鼻喉科的6 例HIV感染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者中3例为扁桃体炎,2例为口腔念珠菌感染,1例为咽喉部Kaposi肉瘤。结论 以咽痛为首诊的艾滋病患者,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血清学检查可确诊,耳鼻喉科医生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有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后耳科学表现的报告急剧增多,而且该耳科学表现似乎已成为艾滋病的初发症状。但至今尚无HIV司感染后内耳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报告。应用透射电镜研究了8例艾滋病患者颈骨的病理学变化,以了解该类患者之内耳是否存在HIV-l病毒以及由病毒所引起的超微结构变化。患者之年龄为对~62岁,均有明确的HIV-1感染,且均死于艾滋病的相关并发症。结果:①细胞外电镜发现,在内淋巴间隙及血管腔内经常见到与经感染HIV-l淋巴细胞培养的可识别的HIV-1颗粒相似的病原颗粒。该HIV-l样颗粒在盖膜…  相似文献   

19.
文章报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颜面神经麻痹1例。患者男,37岁。主诉两侧颜面麻痹。于1990年前后,发生婚外异性间性交。其后3~4天发热38~39℃。1995年时又婚外异性间性交。自1998年春前后出现全身倦怠感,未见体重减轻和盗汗。同年8月3日夜间发热38~39℃,持续3天,伴全身倦怠感、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中耳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在坦桑尼亚姆希比利大学医学院医疗中心工作期间收治的20例AIDS合并中耳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IDS合并中耳感染患者服中药和全身用抗生素,局部用抗生素滴耳,Ⅱ期患者的症状暂时可得到缓解;Ⅲ~Ⅳ期患者中,2例死于颅内感染,1例死于肺结核,余者均进行性加重.结论AIDS合并中耳感染的患者发病急,病程短,发病后症状严重,伴有多脏器感染.虽有严重感染,但WBC不升高者,需查HI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