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原 《科学养生》2009,(8):22-23
俗语说,十人九痔。可见它的危害之广。痔疮是肛肠痔瘘病的俗称.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有关普查数据显示,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占所有肛肠疾病中的87.25%,而其中又以内痔最为常见.占所有肛肠疾病的52.19%。男女均可得病,女性的发病率为67%.男性的发病率为53.9%.以女性的发病率为高;  相似文献   

2.
简析中医在治疗痔疮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肠痔瘘病俗称痔疮,是人类特有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有关普查资料表明,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占所有直肠疾病的87.25%,占所有肛肠疾病的52.19%。男女均可发病,女性的发病率为67%,男性的发病率为53.9%,以女性发病率为高;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其中20~40岁的人较为多见,并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重,故有“十人九痔”之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结扎术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肛门疾病术后并发静脉曲张性内痔嵌顿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结扎术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肛门疾病术后并发静脉曲张性内痔嵌顿,局麻或骶管麻醉后用止血钳钳夹痔核的基底部,用7号丝线在痔核的基底部做圆形结扎,剥离干净血栓及静脉球,修剪两侧的皮瓣。同法结扎其他痔核,结扎痔核时应注意保留各个痔核之间的皮肤和黏膜桥。术后第2天清洗创面后在创面局部外敷敛痔散,1d2次,直至创面愈合。结果:22例全部痊愈,总有效率100%。结论:结扎术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肛门疾病术后并发静脉曲张性内痔嵌顿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痔是肛肠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对于其发病率文献报道不一。我国于1975~1977年普查肛门直肠疾病总发病率为59.1%,其中痔病占肛门直肠疾病的87.25%。在痔的发病人数中,混合痔占24.13%。湿热下注型是混合痔的一种中医证型,临床较为常见。自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我科应用止痛如神汤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痔是发生于肛门内外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占肛门疾病的87.25%~([1])。痔病尤以内痔为最多,占59.86%~([2]),2016年6月—2016年12月笔者运用艾灸联合普济痔疮栓治疗内痔,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研究病例均为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肛肠科门诊就诊未曾经手术治疗的内痔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相似文献   

6.
肛门直肠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包括痔(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直肠脱垂、直肠息肉和肛管直肠癌等.我院1997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住该类患者3286例,通过10a的临床观察,积累了较丰富的护理经验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概况肛肠痔瘘病俗称痔疮,是人类特有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占所有肛肠疾病中的87.25%,而其中又以内痔最为常见,占所有肛肠疾病的52.19%。  相似文献   

8.
肛门直肠疾病300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强 《西部中医药》2000,13(5):41-42
笔者对1993年3月至1998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3002例肛门直肠疾病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痔1381例,占46%,其中内痔13.4%,混合痔65.9%,多见41 ̄60岁者,男性多于女性;肛裂336例,占11.2%,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约2:1,且以21 ̄49岁最多;肛周脓肿、肛瘘475例,占22.5%,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4:1;肛门其他疾病130例,占4.3%。  相似文献   

9.
消痔灵治疗25例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据我国一些地区普查,直肠脱垂在肛肠疾病中发病率为0.58%,国外为0.4%。以患者大便、劳动或增加腹压时直肠脱出肛门外为主要症状,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影响工作和健康。我们根据中国广安门医院史兆歧教授发明的消痔灵治疗内痔方法,并根据消痔灵的药理作用,对直肠脱垂进行治疗收到良好效果。临床资料男20例,女5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47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30年。多有内服中药、针灸治疗史,均未治愈。根据Beahre二型Ⅲ度法,我们治疗的患者都为二型Ⅱ度,直肠脱出4~6cm。治疗方法以直肠周围高位注射辅以直肠粘膜与  相似文献   

10.
潘芳杰  马超 《新疆中医药》2014,32(5):122-122
肛肠痔瘘病俗称痔疮,是人类特有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有关普查资料表明,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占所有直肠疾病的87.25%,占所有肛肠疾病的52.19%.男女均可发病,女性的发病率为67%,男性的发病率为53.9%,以女性发病率为高;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其中20~40岁的人较为多见,并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重,故有"十人九痔"之说[1].  相似文献   

11.
狼山野艾属菊科小叶野艾,又名五月艾,俗称蒿子草。笔者从1983年起采用以狼山野艾为主要成份的不同制剂治疗肛肠疾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狼山野艾注射液治疗内痔,该制剂为一种剥脱剂。注射于内痔后痔体自行萎缩,通过每日排便而剥脱。一般13天可全部脱落。15天左右粘膜自行修复如初。不留硬结块。使用方法:手术前1天晚饭后服牛黄解毒片2片,术前排空大便。用1%呋喃西林液清洗肛门。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以1%普鲁卡因作齿线外侧浸润麻醉,轻轻按摩肛门,使痔核暴露。用18cm弯血钳提起内痔核,以4号细针尖刺入痔体粘膜下层,抽吸无回血,即可注入野艾注射液,以药液充分充盈痔体为度,  相似文献   

12.
肛门疾病包括痔,肛裂,肛门脓肿,肛瘘等。临床上大多数需手术治疗。2年来我科手术治疗肛门疾病患者120例,现将护理体会浅谈如下。1 临床资料120例肛门疾病手术患者中,内痔19例,外痔13例,混合痔66例,肛门脓肿22例;男83例,女37例;年龄18~76岁,平均47.2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30年,平均8.42年,治愈率97.3%。2 护理要点及体会2.1 饮食护理向患者讲清营养与疾病的关系。肛门疾病多以下焦湿热为主证。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肥甘厚味及温燥之品。便秘者可用番泻叶、大黄…  相似文献   

13.
魏志军 《新中医》1998,30(2):48-48
双柏膏治疗肛门疾病68例魏志军笔者应用双柏膏治疗肛门疾病68例,获得良好的疗效,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68例患者中,男47例,女21例;年龄最小者19岁,最大者82岁。其中内痔脱出急性水肿者7例,血栓性外痔者13例,炎性外痔者13例,嵌顿痔15例,肛...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环状混合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肠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据我国局部地区5万余人的调查,发病率达59.1%,其中痔占87.25%。环形混合痔为痔中最复杂者,临床手术颇为讲究,其术式有痔环切术,由Whitehead首创,目前该术式已基本被淘汰。环状混合痔分段齿形结扎法:1982年丁泽民采用此法治疗,在内痔部分根部的痔动脉区,用圆针丝线贯穿结扎。金定国嘲混合痔外剥内扎保留齿线法:若为环状混合痔,可分为4个方位,在痔上动脉区以肠线贯穿结扎两针,齿线下1cm处伤口缝合,术后5~7天拆除缝合线。  相似文献   

15.
消痔灵注射液乃北京广安门医院肛肠科教授史兆崎所创制,兹介绍在肛肠科、皮肤科的应用情况。1在肛肠科的应用主要用于内痔各期、混合痔的内痔部分、直肠粘膜脱垂、肛门及直肠息肉病证。其药理作用是注射后使痔血管收缩、对痔血管产生栓塞、痔间质纤维化,故用消痔灵四步...  相似文献   

16.
消痔灵注射治疗内痔1 0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学军 《山西中医》2006,22(1):23-24
目的:观察消痔灵注射液治疗内痔的疗效。方法:对1000例内痔患者采用消痔是二步注射法治疗。结果:一次注射治愈863例,经二次注射治愈121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为100%(95%CI=93.80%~100.00%)。结论:消痔灵注射液二步注射法治疗内痔,方法简单,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痔疮是人体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亦称痔,又名痔核、痔病、痔疾等.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黏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中药外用治疗痔疮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痔疮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分为外痔、内痔和混合痔3种,是指肛门黏膜及肛门直肠底部静脉丛曲张后形成的多个或一个静脉团。内痔是指发生于直肠下端的痔疮,外痔指发生于齿状线外端,即肛管部位的痔疮。肛肠疾病中,内痔发病率为52%左右[1],患者往往胀痛、出血、疼痛、脱垂等,治疗不及时易出现肛门感染、痔核脱出及继发性贫血等,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笔者通过对该院收治的52  相似文献   

19.
痔是最常见、最多发的肛肠疾病,据国内1975—1977年对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76692人的普查资料表明,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占所有肛肠疾病中的87.25%,而其中又以内痔最为常见,占所有肛肠疾病的52.19%。男女皆可得病,女性的发病率为67%,男性的发病率为53.9%,以女性发病率为高,任何年龄都可发病,  相似文献   

20.
肛门裂简称肛裂,在中医文献中称之为钩肠痔、担肠痔、脉痔、裂肛痔等。据有关资料统计,成年人肛裂的发病率占4%~6%,占肛门直肠疾病的第三位,在肛肠科疾病就诊中占13.9%。作者自1986年以来,采用侧位粘连部分内括约肌及林膜挑出切断缝合,治疗1期、Ⅱ期肛裂62例,临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2例,男23例,女39例;年龄18~57岁;病程l~5个月。裂口部位:前位32例,后位18例,前后位12例,并肠息肉3例,肛乳头肥大4例。1.2手术方法:患者取截五位,肛门用洗必泰叮消毒,局麻下,肛管直肠用达金液消毒。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