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资料记载,症状性颈内动脉(ICA)疾病年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率为1%~2%。已知这种卒中危险率上升的相关因素是ICA狭窄或管腔缩窄≥80%。最近,对症状性及无症状性ICA疾病病人行经颅多普勒  相似文献   

2.
有症状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脑梗死亚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有症状颈内动脉(ICA)病变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脑梗死亚型的关系。方法:113例有症状ICA病变患者行头颅CT平扫、CT灌注成像(CTP)和CT血管造影(CTA)检查。根据CTA结果将患者分为颅外段ICA闭塞组(36例)、重度狭窄组(44例)和轻中度狭窄组(33例)。根据CT平扫结果对患者脑梗死进行分型。根据CTP明确血流动力学状况。分析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脑梗死亚型的关系。结果:ICA闭塞组(16例)血栓栓塞性脑梗死明显多于重度(2例)或轻中度狭窄组(2例)(P< 0.001)。ICA闭塞组(36例)、重度狭窄组(36例)脑血流灌注降低病例明显多于轻中度狭窄组(9例) (P<0.001)。结论:脑血流灌注降低与ICA狭窄程度密切相关,在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有症状ICA重度狭窄伴有脑血流灌注降低者应给予积极的干预,以避免发生和加重脑梗死。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分析颅外段颈内动脉(ICA)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与颅内段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外科因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住院的患者。入院后常规行颈动脉CDFI检查,经DSA证实为单侧颅内段ICA狭窄或闭塞患者共288例,并根据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70%狭窄组(136例)、70%~99%狭窄组(86例)、闭塞组(66例)3组;选择同期DSA证实无颅内段ICA病变的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为对照组(122例)。比较4组间颅外段ICA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血管阻力指数(RI)的差异性,分析4组间颅外段ICA CDFI频谱特征。结果410例患者检测结果分析显示:(1)ICA颅内段70%~99%狭窄组、闭塞组患者的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70%狭窄组、对照组[分别为73.3%(63/86)、95.5%(63/66)、31.6%(43/136)、26.2%(32/122);均P<0.01]。(2)ICA颅内段70%~99%狭窄组和闭塞组患者的患侧ICA颅外段PSV、EDV明显低于<70%狭窄组[PSV:(41±14)、(40±13)cm/s比(86±15)cm/s;EDV(13±7)、(10±4)cm/s比(33±8)cm/s],而RI值明显升高[(0.69±0.12)、(0.77±0.05)比(0.62±0.06)],闭塞组患者ICA颅外段EDV明显低于70%~99%狭窄组,RI明显高于70%~99%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70%~99%狭窄组和闭塞组颅外段ICA CDFI血流频谱呈现低速高阻力性血流改变特征,闭塞组患侧ICA颅外段表现为舒张期血流消失者占1.5%(1/66例),舒张期血流方向逆转者占48.5%(32/66)。结论ICA颅内段70%~99%狭窄或闭塞时,颅外段ICA CDFI频谱特征呈现低速高阻力性血流动力学改变。ICA颅外段出现“振荡”频谱时,高度提示ICA颅内段闭塞。  相似文献   

4.
作者就头颅CT扫描与卒中病因如心原性栓塞和颅外大动脉病变间关系对200例可逆性脑缺血和缺血性卒中病人进行了前瞻性研究。 患者年龄17~84岁,平均58.5岁,其中男122例,女78例。头颅CT扫描均在卒中发作后1周内进行。将CT扫描图象分为①软脑膜动脉梗塞;②小的深部梗塞(腔隙性梗塞);③低灌性(边缘带)梗塞;④未分类的缺血性损害和⑤正常。所有患者都经过颅外及经颅多普勒、经胸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以及心电图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卒中机理分为3组。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内分水岭梗死与颈内动脉(ICA)串联狭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55例经头部MRI+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证实为内分水岭梗死患者,均行颅外段ICA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颅内血管MR血管成像检查。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将55例内分水岭梗死患者分为单发内分水岭梗死(IWSI)组和伴有同侧皮质分水岭梗死的内分水岭梗死(C-IWSI)组,分析两种类型内分水岭梗死与ICA串联狭窄的关系。结果 (1)55例内分水岭梗死中,包括IWSI组24例(43.6%),C-IWSI组31例(56.4%)。病灶侧血管狭窄:ICA 20例(36.4%,其中颅外段11例,颅内段17例),大脑中动脉(MCA)44例(80.0%),ICA串联狭窄15例(27.3%)。(2)病灶侧ICA串联狭窄:IWSI组2例(颅内段ICA+MCA 2例);C-IWSI组13例(颅外段ICA+颅内段ICA+MCA 4例,颅外段ICA+颅内段ICA 1例,颅外段ICA+MCA 2例,颅内段ICA+MCA6例)。(3)与IWSI组相比,C-IWSI组患者病灶侧ICA狭窄、ICA串联狭窄发生率均较高[分别为54.8%(17例)比12.5%(3例),41.9%(13例)比8.3%(2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和0.006),其中颅外段和颅内段ICA狭窄发生率均高于IWSI组[35.5%(11例)比0,45.2%(14例)比12.5%(3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3和0.009)。结论不同类型内分水岭梗死ICA串联狭窄发生率不同,伴有同侧皮质分水岭梗死的内分水岭梗死患者,常伴有颈内动脉串联狭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Wingspan支架治疗重度症状性颅内段椎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安全性及短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13年2月,因药物治疗无效而选择Wingspan支架置入治疗的椎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患者40例(共42处狭窄)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析椎动脉狭窄形态、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临床及影像随访结果。结果①本组患者支架成形术的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平均狭窄率[中位数(M),范围]从75.4(54.3~99.0)%下降至10.0(0~40.0)%。②所有患者获得[中位数(M),范围]30.5(2~72)个月的临床随访,其中19例获得平均9个月(0.5~47)个月的DSA造影随访,14例获得平均8(2~35)个月的CT血管造影或MR血管造影随访。3例(7.5%)患者于30 d内发生了卒中,其中1例为术后24 h内发生的非致残性小卒中,1例为24 h内的栓塞事件所致的致残性卒中,1例为术后1周的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所致的致残性卒中。1例(2.5%)患者发生30 d后非致残性的小卒中。随访中4例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12.9%,4/31),其中3例位于入颅段,1例为症状性再狭窄。结论 Wingspan支架治疗重度症状性颅内段椎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技术成功率高,治疗相对安全,中短期疗效较好。但支架置于入颅段椎动脉狭窄处,再狭窄率较高,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和颈动脉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a attack,TIA)的诊断价值.方法 74例TIA患者中,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9 ICA)系统TIA45例,椎基底动脉(vertebrobasilar artery,VBA)系统TIA 29例,均行DSA检查以了解两系统颅内外动脉狭窄情况,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以了解动脉斑块分布情况.结果 DSA检查显示,ICA系统TIA患者血管狭窄检出率为84.4%(38例),重、中、轻度狭窄分别为31.1%(14例)、26.7%(12例)和11.1%(5例),其中颅内动脉狭窄为44.4%(20例),显著高于颅外动脉狭窄的22.2%(10例)(P<0.001);VBA系统TIA患者血管狭窄检出率为65.5%(19例),重、中、轻度狭窄分别为17.2%(5例)、27.5%(8例)、20.7%(6例),其中颅外动脉狭窄为44.8%(13例),显著高于颅内动脉狭窄的13.8%(4例)(P<0.001).颈动脉超声检查显示,ICA系统TIA患者ICA斑块检出率为44.4%(20例),高于VBA系统TIA患者的24.1%(7例);VBA系统TIA患者锁骨下动脉起始段斑块检出率为44.8%(13例),显著高于ICA系统TIA患者的13.3%(6例)(P<0.001).结论 ICA系统和VBA系统TIA患者颅内外血管病变和动脉硬化斑块分布存在差异,前者以颅内病变多见,后者则以颅外病变多见.  相似文献   

8.
乙酰唑胺可通过引起小动脉扩张而增加脑血流量。作者对20例血管造影证实的正常颈动脉及单侧颅外颈内动脉(ICA)严重狭窄或闭塞而无卒中证据的病人,在乙酰唑胺注射前后,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量双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CAV),借以确定颈动脉闭塞病人与颈动脉正常者相比,脑灌流储备(CPR)是否减少,以及颈动脉闭  相似文献   

9.
作者选择由于大脑中动脉近端闭塞所致急性卒中病人19例,应用尿激酶显示有积极的治疗效果。 病例选择符合以下条件:(1)入院时卒中症状稳定至少4h;(2)Orgogozo卒中指标积分<50,且在血管造影前无改善;(3)由患者或家属签字同意;(4)头颅CT无出血,占位效应或腔隙梗塞;(5)血管造影显示颈内动脉(ICA)或大脑中动脉(MCA)主干完全闭塞;(6)症状发生距溶栓治疗6h内。造影前给予胶体扩溶和肝素。尿激酶通过导管末端进入血栓。尿激酶500 IU混合在0.2ml盐水球囊中,以2.5·10~4IU/min速度输入,分别于输入3·10~5、6·10~5、9·10~5IU后造影,总剂量不超过9·10~5IU;再通后  相似文献   

10.
无创性经颅多普勒(TCD)超声检查颅内动脉血流值可以发现临床上无症状的脑血栓形成。业已证明有症状的高度(≥70%)颈内动脉(ICA)狭窄高发脑微血栓,有ICA疾患的病人无症状性微血栓形成可能是卒中的危险因素,作者分析了高度ICA狭窄时有症状及无症状情况下脑微血栓发生率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狭窄与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的关系。方法入选一侧颅内或颅外ICA狭窄≥70%、对侧ICA狭窄50%患者115例,根据ICA狭窄同侧分布区内是否有急性脑梗死或陈旧性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61例和非脑梗死组54例。分别记录双侧大脑半球皮质下和脑室周围WMH评分,比较2组狭窄同侧WMH评分、所有ICA狭窄患者狭窄同侧和对侧WMH评分。结果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狭窄同侧皮质下WMH评分[2(1,3)分vs 1(0,3)分,P=0.201]和脑室周围WMH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1(1,2)分vs 1(1,2)分,P=0.672]。ICA狭窄同侧皮质下WMH评分(OR=3.956,95%CI:1.606~9.745,P=0.003)和脑室周围WMH评分(OR=3.366,95%CI:1.477~7.671,P=0.004)显著高于对侧。结论 ICA狭窄≥70%同侧皮质下WMH评分和脑室周围WMH评分为狭窄对侧的3~4倍,不伴发脑梗死与伴发脑梗死的ICA狭窄患者狭窄同侧WMH评分无差异。  相似文献   

12.
分清是颈内动脉(ICA)的完全闭塞还是高度狭窄对决定治疗方法有重要作用,完全闭塞用内科治疗,而接近闭塞则需行外科手术。本文研究多排CT血管造影 (MCTA)用于诊断ICA完全闭塞和接近闭塞的准确性。方法 对临床疑诊为缺血性卒中的 512例患者行导管动脉造影 (DSA),其中 266例ICA狭  相似文献   

13.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颅外段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2例患者均由经颅多普勒(TCD)筛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造影(CTA)检查证实为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其中21例为有症状颈动脉狭窄。22例患者住院期间接受24侧次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术后随访并行TCD检查。结果:21例(23侧次)手术过程顺利,随访2~30个月,未再发TIA或脑梗死,19例症状减轻或缓解。1例术后死于脑栓塞和肺部感染。随访期复查TCD 1~2次,20例未发现明显再狭窄。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治疗重度颈内动脉狭窄,预防TIA和缺血性卒中有效。TCD可作为对重度颈内动脉狭窄的筛选、术中监测和术后随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狭窄与颅外血管狭窄随年龄变化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3年7月—2015年3月1 753例头颅CT或MRI诊断为脑梗死的住院病人,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颈部血管彩超评估血管功能,计算不同年龄段病人颅内及颅外血管狭窄的发生率,并绘制与年龄的相关曲线图。结果年龄70岁左右,颅内血管狭窄与颅外血管狭窄的发生率大致相等;小于70岁时颅内血管狭窄发生率高于颅外血管狭窄;大于70岁时颅外血管狭窄发生率高于颅内血管狭窄。结论老年缺血性卒中病人以颅外血管狭窄为主,中青年缺血性卒中病人以颅内血管狭窄为主。  相似文献   

15.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颅外段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2例患者均由经颅多普勒(TCD)筛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造影(CTA)检查证实为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其中21例为有症状颈动脉狭窄。22例患者住院期间接受24侧次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术后随访并行TCD检查。结果:21例(23侧次)手术过程顺利,随访2~30个月,未再发TIA或脑梗死,19例症状减轻或缓解。1例术后死于脑栓塞和肺部感染。随访期复查TCD1~2次,20例未发现明显再狭窄。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治疗重度颈内动脉狭窄,预防TIA和缺血性卒中有效。TCD可作为对重度颈内动脉狭窄的筛选、术中监测和术后随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脂蛋白和载脂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经血管造影证实为颈外动脉粥样硬化(ECA)和颈内动脉粥样硬化(ICA)的日本患者所出现的脂蛋白(LP)和载脂蛋白(Apo)异常的可能作用进行了探讨。 本研究85例动脉血栓性卒中患者选择性颈动脉造影证实:颈动脉狭窄或闭塞54例,其中男42例,女12例,平均年龄64.7岁;无颈动脉狭窄或闭塞31例,其中男15例,女16例,平均年龄61.5岁。动脉狭窄的诊断以颈动脉造影侧位片显示血管狭窄程度大于30%为依据。对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及周围血管病等采取变量分析。应用钙-肝素沉淀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和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重度狭窄(狭窄程度70% ~ 99%)或闭塞患者脑梗死模式和机制,为个体化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显示的相应MCA供血区责任病灶,根据血管检查将患者分为ICA病变组、MCA病变组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阴性组(negative results,NR)。将梗死灶分为单发和多发,前者按部位分为穿支动脉梗死(perforating artery infarct,PAI)、皮质支梗死(pial infarct,PI)和分水岭区梗死(border-zone infarct,BZ)。结果 MCA供血区梗死灶形态分为9种;不同病变导致的梗死灶形态存在差异(x2=34.000,P=0.001)。多发性梗死病灶分布模式占所有患者的73.68%( 56/76)。ICA组PAI+ PI梗死模式显著多于NR组(17/42对1/16,x2 =6.837,P=0.009)。动脉狭窄程度与梗死灶形态亦存在一定的关联,重度ICA病变更多呈现为PAI伴PI(7/17对1/16,x2=5.475,P=0.019),而重度MCA病变则多呈PAI伴BZ(3/8对1/17,x2 =4.046,P=0.040)。结论 ICA或MCA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脑梗死患者大多呈现为多发梗死模式,提示卒中发病的不同机制,可能与动脉-动脉栓塞或低灌注有关。  相似文献   

18.
依据美国国立神经疾病与卒中研究所(NINDS)资料库资料,对1805例急性卒中中1273例诊为梗塞的病因分析,大动脉粥样硬化不是卒中的常见原因,且按传统的分类许多梗塞的原因不能纳入。为此,将CT、脑血管造影等作为补充诊断标准后,发现许多不能解释的卒中可因栓子引起的认识,已导致继续对新机制的研究和揭示一些潜在的卒中危险因素。1877年由Cohnheim首先描述的通过未闭的卵园孔(PFO)由右向左分流的逆行栓塞长期被认为是一种卒中的潜在病因。1972年对逆行栓塞提出四条诊断标准:①全身或脑的栓塞元左侧心脏病;②有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内分水岭脑梗死(IBI)与颈内动脉(ICA)或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将130例缺血性卒中内分水岭梗塞患者根据核磁共振弥散成像(DWI)的形态学特征分为融合性内分水岭梗塞(CIBI)49例(融合组)、局灶性内分水岭梗塞(PIBI)59例(局灶组)和串珠样脑梗死22例(串珠组),分析其神经影像学特点。结果局灶组病灶直径明显小于融合组,P〈0.01;严重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融合组与串珠组,P〈0.01。结论CIBI和串珠样脑梗死是ICA或MCA严重狭窄的有效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并评价单侧颅外段颈内动脉(ICA)严重狭窄(≥70%)或闭塞时颅内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方法: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筛选出单侧颅外段ICA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42例,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TCCD)评价颅内主要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结果证实。结果:1.与DSA比较:TCCD探测前交通动脉(AcoA)和眼动脉(O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对AcoA探测的价值最大,其次是后交通动脉(PcoA)。2.AcoA的开放与卒中的发生呈负相关。3.患侧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搏动指数(PI)值均较健侧明显减低(P<0.05)。卒中组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患侧OA的PI值明显低于健侧(P<0.05)。结论:CDFI和TCCD检测可综合分析颅内主要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准确、可靠及无创地评价颅内侧支循环的情况,对单侧ICA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