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膀胱憩室内原发性癌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例1〕男,52岁,住院号:239880。因无痛性肉眼血尿2个月入院。1983年9月无任何诱因发现全程血尿,持续三天,无尿路刺激症状。以往无泌尿道感染史。体检:体温36.1℃,血压120/70mmHg。一般情况好,全身浅淋巴结不大,心肺正常,腹部平坦无压痛、无包块。化验:血常规:正常;尿常规:蛋白微量,红血球(-),白血球0~1;尿瘤细胞检查3次阴性;静脉肾盂造影正常;膀胱镜检查:膀胱粘膜呈小梁、小房、未见肿瘤、膀胱左侧壁有2cm 大憩室开口,憩室内观察不满意。B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6 岁.终末肉眼血尿 6 个月,反复尿路感染,偶有下腹疼痛,耻骨上膀胱区深触有压痛入院.超声检查:正常膀胱轮廓线以外在膀胱三角区可见椭圆形一囊状液性暗区,囊壁薄,边界清晰光滑,大小为85 mm×74 mm×66 mm,内见约15 mm×20 mm×13 mm强回声伴声影及11 mm×30 mm×10 mm大小低回声实质性肿物.排尿后囊状液性暗区明显缩小. CT 检查示:膀胱充盈良好,膀胱三角区见囊袋状憩室,内见结石. 相似文献
3.
4.
患者,男,57岁,于20年前行膀胱切开取石术,当时情况不详。术后服中药排石治疗至今,多次有小结石随尿液排出。半年来出现痛性肉眼血尿,摄膀胱区平片(图1)示膀胱多发性结石,于1987年3月20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件,31岁。因间断血便四周。加重三天,于1995年1月19日入院。患者自94年12月24日起无明显诱因解淡红色血便约200ML,呈稀水便。3小时后再次解血便200ML。在我院门诊查大便OB为(-)~( ),胃镜及纤维结镜镜均未发现异常。在入院前三天无明显诱因再次血便,查胃镜未见异常,予甲氰咪呱,立止血治疗。 相似文献
6.
1病历摘要患者男,60岁,因下腹部肿块,排尿困难,下腹部疼痛伴血尿近1个月来院就诊,临床疑为下腹部肿物而进行超声检查。所用仪器为GE--LOGIQ5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嘱患者适量憋尿后进行检查,患者自述憋不住尿,且有排尿不尽。超声检查发现:双肾大小分别为右肾:101mm×52.4mm,左肾107mm×54.1mm,形态、结构未见异常,集合系统未见分离,双侧输尿管亦未见扩张。下腹部可显示两个囊腔样液性暗区结构。呈前上,右后下排列,大小分别为89.6mm×72.1mm×66.4mm,和101mm×92.7mm×74.5mm,两者之间有一条带状分隔,分隔的近中央位置可… 相似文献
7.
空肠憩室内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罕见疾病,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女患,17岁,以反复发作血便11个月伴腹痛、恶心、呕吐、发热1天入院。患者无诱因反复血便,每次50~100m l,呈暗红色,2~3天后自行好转,每月1~2次或2个月1次,间隔时间不等。患者逐渐出现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查体:体温38·5℃,脉搏108次/分,血压90/65mmHg。贫血貌,巩膜无黄染,呼吸略急促,腹平坦,无肠型,右中下腹部压痛( ),反跳痛( ),肌紧张( ),未触及包块,肠音弱,双下肢轻度浮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Hb)68g/L,白细胞1·8×109/L。腹平片示上腹肠积气,未见…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32岁,因排尿不畅及尿频而来院就诊。查体:轻度贫血貌、心肺无异常,右侧腹部叩痛(+)、腹软、未触及包块、麦氏点压痛(一)。 B超检查:子宫6.5cm×5.2cm×4.0cm,轮廊清晰,包膜光滑,实质切面光点分布均匀,宫腔内可见节育器,位置正常,内膜线显示清楚,不厚,双侧附件未见异常;膀胱充盈尚好,形态大小正常,于膀胱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性 ,5 3岁 ,因无痛性肉眼血尿伴尿频2月余于 1997年 11月 14日入院 ,体检未发现异常。实验室检查 :尿液膀胱肿瘤抗原 (BTA)试验 (+) ,尿脱落细胞 3次找到肿瘤细胞 ;B超 :膀胱前壁探及 32 mm× 2 5 mm略低回声区 ,内部回声尚均匀 ,基底较广 ;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顶前壁35 m m× 2 5 m m宽基底肿块 ,中央略凹陷 ,表面尚光滑。取活检怀疑小细胞型恶性肿瘤 ,可能为神经内分泌肿瘤。同年 11月 2 0日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大小 35 mm× 2 5mm× 13mm,粘膜表面有破溃 ,中央凹陷 ,无蒂 ,基底直径2 0 mm。全层切除肿瘤组…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3岁.因尿频、尿急、尿不净等症状反复发作多次就诊.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经常出现红细胞及白细胞,临床诊断为泌尿系感染.近日患者尿频、尿急症状加重,来本院就诊.超声检查使用东芝SSA-350A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膀胱类癌的临床、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例原发性膀胱类癌并复习文献予以讨论。结果: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诊断为膀胱类癌。结论:原发性膀胱类癌发病率低,无明显特征性临床表现,确诊需靠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12.
膀胱原发性非妊娠性绒毛膜癌是极其罕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极高。本院1993年收治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0岁,未婚。因无痛性肉眼血尿半月余,于1993年4月20日收住院。月经史:163-526-28末次月经:1993年3月26日。查体:一般情况尚可,浅表淋巴结无肿大,BP11.8/8kPa,心肺正常,腹软,耻骨上区有轻度压痛;经肛门双合诊检查:子宫,双侧附件均未触及异常。X线胸片及腹部平片均无阳性征发现。实验室检查:Hb88g/L,RBC2.9×1012/L,WBC8.7… 相似文献
13.
14.
15.
原发于膀胱的粘液腺癌在临床十分少見,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9岁。排尿困难,肉眼血尿,少尿伴颜面浮肿、呕吐2月余。病人人院前1个月在外院检查发现:血尿素氮47.51mmol/L、血肌酐1 429μmol/L,B超示双输尿管全程扩张并双肾积液,膀胱內异常回声。在外院行经皮双肾穿刺速瘘术,术后肾功能有所恢复。入院查体:双肾区、输尿管区无叩痛、压痛。膀胱镜检查见肿物边界不规整,基底广,触之易出血,前列腺尿道部、膀胱三角区均可见肿物,无法找到双侧输尿管口。胸片未发现明显异常。检验:血尿素氮12.1 mmol/L、血肌酐301 μmol/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0.87 ng/ml、胃肠癌相关抗原(CA-199)0.08U/ml、血清癌胚抗原(CEA)1.8μg/L、甲胎蛋白(AFP)1.3 μg/L。 相似文献
16.
17.
膀胱肿瘤或膀胱憩室在诊断方面并不困难 ,但膀胱憩室内肿瘤比较少见并且诊断也有一定的困难。 1981年我院收治 1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6 5岁 ,病史为 5 0天来间断性血尿3次 ,均为肉眼全程无痛性血尿 ,带血快 ,时感左下腹疼 ,有尿频感 ,但不发烧。经抗炎治疗后血尿仍反复出现。曾在外院做过膀胱镜检查 ,发现左侧壁有一直径约 0 8cm的憩室口 ,但未见肿瘤。血尿病理检查均发现癌细胞。经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未发现改变。其后转来我院。X线检查 :行膀胱双垂对比造影检查 ,在电视监视下经导尿管注如入 12 5 %碘化钠 10 0ml… 相似文献
18.
19.
患者男,69岁。无痛性肉眼血尿12天,无排尿困难,无尿频、尿急、无发热、寒战。血尿为终末血尿,间有血块。1995年3月20日入院。入院检查全身情况尚好,腹部无压痛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肛检前列腺不大,无触痛,未触及结节。IVP检查未见异常,B超及膀胱镜...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