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一般人群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自杀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他评的方式,问卷使用北京回龙观医院即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提供的《自杀态度与心理健康状况问卷》(社区版-Ⅵ)。分别随机抽取魏都区和许昌县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自杀意念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合格调查问卷1 002份,其中城市居民488人,占48.70%,农村514人,占51.30%。年龄为18~90岁,平均45.9岁。其中男性536人,占53.49%,女性466人,占46.51%;2人有过自杀或自伤行为,近一年共有9人有时或经常想过自杀或故意伤害自己,其中4人为城市社区居民,5人为农村居民。自杀意念发生率为898.20/10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入来源、读书年限、最近30 d失眠的天数及最近30 d因躯体疾病或伤害而难以从事日常活动或学习的天数有统计学意义(F1=5.30,p=0.00,F2=1.79,p=0.02,F3=5.41,p=0.00,F4=7.50,P=0.00)。结论重点关注低收入、没有固定收入来源和睡眠质量差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甚至导致伤残的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影响因素,为高校大学生自杀干预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1年11—12月对北京地区6所高校的1186名在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1186名调查对象中,有自杀意念者307人,自杀意念平均为(9.61±6.48)分,占25.8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专业类别、专业满意度、独生子女状况、家庭和睦状况、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学校是否设有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是大学生有无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表现为文史类专业的大学生有自杀意念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是艺体类的2.08倍,独生子女中有自杀意念的比值是非独生子女的1.40倍,而身体健康状况较好、家庭和睦以及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大学生有自杀意念的比例分别是身体健康状况不好、家庭不和睦及学校未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大学生的0.68、0.49及0.59倍。结论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较高,高校应加强自杀预警和干预体系,降低自杀意念,预防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学生家庭各因素及生活事件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为医学生自杀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自杀意念和生活事件编成问卷对新疆医科大学820名学生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利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21.1%;不同性别、有无自杀史、是否单亲、生活满意度和家庭关系的医学生,自杀意念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7、42.109、6.371、12.892、33.428,P均0.05);有无自杀意念组医学生生活事件多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931、10.842、11.161、7.845、10.257、14.875,P均0.05);多元分析发现:家庭关系、是否单亲、自杀史和人际关系综合影响医学生自杀意念。结论家庭中的多个因素和所经历的生活事件对医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有影响,因此要动员家庭参与才能有效干预医学生的自杀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梅毒感染者自杀意念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杀意念评定量表(SIOSS)、自尊量表(SES)、社会影响量表(SIS),于2018年1—12月对四川省2家医院住院的140例梅毒感染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梅毒感染者自杀意念总评分为8.39±2.59。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和梅毒类型间,自杀意念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F=2.602、3.994、2.473、2.657,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自尊评分、病耻感评分、婚姻状况、梅毒类型对梅毒感染者的自杀意念总评分有影响(t=2.903、4.086、2.870、2.316,均P<0.05)。可解释回归方程总变异的22.4%。结论梅毒感染者自杀意念普遍较高,应引起门诊医务人员的重视。针对病耻感强、自尊水平低、未婚、显性梅毒感染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以有效缓解其消极情绪,从而避免自杀行为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军人自杀意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军人自杀意念的现况,分析影响军人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为部队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军队现役官兵14 000名,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C ID I3.0)中文版和自编军人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面对面的访谈。结果11 527名受访者完成了访谈,应答率为82.33%,近1年来有过认真考虑自杀的为174人,占1.51%;有过详细的自杀计划为25人,占0.22%,采取过自杀行动的26人,占0.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军人自杀意念的相关影响因素有精神障碍史、兵源来自城市、幼年非亲生父母抚养等。结论军人自杀意念的比例明显低于一般同龄人群。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我国大学生自杀意念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大学生产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分为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其中本文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女性、自杀接触史或自杀/自伤经历、压力或压力性生活事件、心理健康问题、不良个性特征或消极人格特质、负性生活经历、非理性的自杀态度、不良成长环境、满意感/意义感或幸福感缺失、抗挫折心理能力不足等,而保护因素主要包括生存理由、积极心理品质、社会支持、健康生活方式等。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预防或防范需要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描述武汉市郊区居民自杀意念流行特征,探讨自杀意念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为自杀干预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方法调查对象为15周岁及以上且最近6个月一半以上的时间居住本地区的郊区居民,采取户内抽样的方法,入户一对一调查。结果轻度、中度和重度自杀意念发生率分别为33.08%、5.85%和4.83%;性别(t=-2.21,P=0.0276)、读书年限(t=-2.09,P=0.0376)、家庭经济状况(t=2.85,P=0.0046)、抑郁状况(t=-2.62,P=0.0092)、生活质量(t=12.24,P〈0.0001)。以上诸因素对郊区居民自杀意念严重程度有显著影响。结论女性是重点,从医学防治的角度讲,需要加强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建设,从社会防治的角度讲,需要采取文化教育、经济建设和生活质量的提升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8.
刘梅艳  苏玲 《预防医学论坛》2007,13(2):108-109,112
[目的]了解福州市青少年人群中自杀意念的现患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5年2-4月,在福州市城区抽取部分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影响自杀意念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调查3 043人,有自杀意念者465人,自杀意念罹患率为15.3%。自杀意念罹患率,≤15岁为13.1%,〉15岁为16.7%(P〈0.01);初中生为13.3%,高中生为16.8%(P〈0.01);男生为12.1%,女生为18.6%(P〈0.01)。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父亲文化程度高、与他人动手打架、感到孤独、因学习压力或成绩问题感到心情不愉快、连续2周或更长时间感到非常伤心或绝望而停止平常的活动、想离家出走、被恶意取笑、被开色情玩笑或做色情动作的中学生容易罹患自杀意念。[结论]中学生自杀意念罹患率较高,自杀意念的发生与自身心理特质、家庭、成长及社会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9.
家庭和社会因素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现状及危险因素,为预防提供相应的策略和措施。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表,以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广州市6所高校的大学生2143名。通过单因素检验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2143名大学生中有397人出现自杀意念,其发生率为18.53%。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揭示与自杀意念发生有关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想杀人(OR=2.912)、自觉有罪(OR=2.085)、觉得寂寞(OR=1.729)、有亲密朋友发生死亡(OR=1.683)、喜欢独居(OR=1.672)、对前途感到悲观失望(OR=1.599)等。结论 大学生中自杀意念的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应采取多种预防措施,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医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状况,探讨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以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 300名医学生进行调查,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方差分析.结果 医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为6.2%,进行过自杀的同学有43人,占3.6%.多因素的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与自杀意念发生有关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性格、是否易于攻击人、社会支持、家庭和睦程度、与他人的关系等.结论 自杀意念与其影响因素联系密切,应根据其影响因素予以积极干预,从而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药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为自杀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医药学院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用EPI软件进行录入,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90名大学生中,曾经想到自杀的占21.8%。单因素分析显示,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OR中立/肯定为0.19、OR否定/肯定为0.37与自杀意念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对自杀性质的认识、自杀者的态度、客观支持状况是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OR分别为2.11,1.83,1.41。结论对自杀性质的认识和自杀者的态度持否定态度,以及获得的客观社会支持越多,自杀意念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州市中学生自杀意念的报告情况,分析其与家庭的关系,为制定青少年相关健康教育政策和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别抽取广州市8所中学约6 420名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有17.5%的中学生报告有自杀意念;中学女生自杀意念的报告率高于男生;父亲文化程度较高的学生自杀意念的报告率较高。自杀意念与喜欢家庭、家庭成员互相关心呈负相关(P<0.05);与家人不了解我、觉得被家人忽略呈正相关(P<0.05)。结论应重视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发生,并及早干预,减少自杀的发生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有无自杀意念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个性特征量表(16PF)对江西省1 010名在校大学生人格特征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16PF量表中的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自律性、X2、X5、X6等因子上,有自杀意念组的得分要低于无自杀意念组(p<0.05或p<0.01);在怀疑性、忧虑性、独立性、紧张性、X1等因子上,有自杀意念组的得分要高于无自杀意念组(p<0.05或p<0.01)。结论大学生不良的人格特征与自杀意念的产生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有无自杀意念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个性特征量表(16PF)对江西省1010名在校大学生人格特征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16PF量表中的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自律性、X2、X5、X6等因子上,有自杀意念组的得分要低于无自杀意念组(p〈0.05或p〈0.01);在怀疑性、忧虑性、独立性、紧张性、X1等因子上,有自杀意念组的得分要高于无自杀意念组(p〈0.05或p〈0.01)。结论大学生不良的人格特征与自杀意念的产生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5.
铁路工地流动人口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建筑工地流动人口的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出现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面对面调查的方式对合肥市铁路施工单位943名在外施工的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其危险因素。结果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终生发生率分别为3.18%和0.95%;多因素分析显示两者的共同影响因素为近一个月与家人的关系好坏。结论未婚、高中及以上文化、工作环境/条件差、与家人的关系差者为建筑工地流动人口出现自杀意念的高危人群,需投入更多的关注以预防自杀。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自杀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7,自引:5,他引:57  
调查合肥市3所中学共2466名学生中的自杀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的结果表明:有自杀念头、自杀计划及自杀未遂3种自杀行为报告率分别为19.8%、8.3%、3.0%,女生3种自杀行为报告率均显著高于男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青少年自杀行为与性别、抑郁、焦虑、斗殴行为、携带防身物品、年级、学习成绩、吸烟、饮酒、父亲文化程度等多因素关联,3种自杀行为的影响因素既有共性又有差别  相似文献   

17.
福建某医科大学低年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医学生自杀态度、意念及行为间的相互作用,为采取自杀预防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医科大学一年级、三年级本科学生712人,应用自杀态度问卷以及自杀意念等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在有效的698份问卷中,16.5%的医学生在最近一年有过自杀的念头,9.0%的医学生曾想过具体的自杀方式,2.0%的学生曾经尝试过自杀(自杀未遂).Logistic回归分析揭示,自杀意念产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亲友有过自杀、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持理解、肯定或宽容态度.结论 医学生中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对医学生进行自杀预防和干预的健康教育工作是迫切需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蚌埠地区青少年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育和自杀行为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蚌埠地区抽取在校大中学生7104名进行问卷调查,对影响青少年学生自杀的心理社会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过自杀意念的报告率为28.4,近1年的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0.3。自杀未遂报告率为2.8。198名自杀未遂者中,自杀次数为1次的占67.2;最近一次发生在1年内的占50;自杀结局中有59.1的为放弃;17.1的学生自杀时的想死程度达50~74,9.6的青少年在当时自杀时的想死程度超过75。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学习阶段、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躯体亚健康状况、心理亚健康状况、焦虑、抑郁状况以及述情障碍等9个因素;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学习阶段、心理亚健康状况、焦虑、抑郁以及述情障碍等6个因素。结论家庭、学校和社会应针对青少年自杀的原因,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以降低青少年的自杀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大新县不同年级高中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在高中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9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大新县3所高中一、二、三年级学生共2 018名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调查1 939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6.87%,其中传播途经知识知晓率为96.75%,非传播途经知识知晓率为66.27%。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中一年级学生为62.64%,高中二年级学生为75.64%,高中三年级学生为92.32%(P<0.01)。对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正确率为37.18%。获得艾滋病知识途径是互联网及电视的占65.50%,是书报杂志的占59.26%,是学校教育的占51.42%,是社会宣传的占50.49%。[结论]大新县高中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较高,但对非传播途径的认识不足,对待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认同率很低,提示应加强对高中学生开展艾滋病反歧视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重庆市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报告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量表在重庆市随机抽取的11所大学中调查9808名大学生,了解自杀意念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模型发现其危险因素.结果大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3.0%,有自杀意念的男、女学生构成比为3:4;多因素分析显示其危险因素排列为:近一年感到绝望频率高(OR=5.07,95%CI:4.27~6.02)、近一个月心理问题对学习及日常生活的影响(OR=2.07,95%CI:1.79~2.38)、已发生性行为(OR=1.95,95%CI:1.65~2.30)、亲属有过自杀行为(OR=1.77,95%CI:1.52~2.08)、女性(OR=1.66,95%CI:1.45~1.90)、认识的人中有过自杀行为(OR=1.46,95%CI:1.28~1.67)、近一个月因疾病对学习及日常生活影响(OR=1.29,95%CI:1.08~1.52).结论 大学生样本中自杀意念报告率较高.应根据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在高校制定和执行有针对性的自杀预防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