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分析62例(62眼)外伤感染性角膜炎的共焦显微镜镜下显微特征及临床特点.24例细菌性角膜炎中,16例角膜上皮层或浅基质层伴有1~2 μm高反光点.38例真菌性角膜炎中,14例角膜上皮层及浅基质层检查到长50~200 μm,直径2~5 μm的树枝状真菌菌丝;11例(28.9%)显示浅、中基质层的杂乱分布的直、长线状菌丝,长150~300 μm,直径3~7 μm;3例在浸润的周边部可观察到直径12~15 um的高亮度圆形、椭圆形实心球体真菌孢子.27例(71.1%)真菌性角膜炎有明确的植物外伤史,9例(37.5%)细菌性角膜炎有角膜接触镜配戴史.裂隙灯显微镜检查:32例(84.2%)真菌性角膜炎可见菌丝苔被,28例(74.4%)可见不规则或羽毛状边缘.真菌性角膜炎菌种鉴定为镰孢菌属18例(47.5%).共焦显微镜可显示典型的真菌菌丝及真菌孢子,在真菌性和细菌性角膜炎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兔眼真菌性角膜炎(FK)动物模型的病理学改变。方法新西兰白兔15只(30只眼),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兔眼。采用角膜基质注射法建立茄病镰刀菌性角膜炎模型,接种后2 d角膜刮片行真菌培养;接种后1、2、6、8、14、20 d和30 d,对兔眼溃疡评分;接种后3、8、15、30 d于裂隙灯下观察兔眼病理变化并拍照;接种后30 d处死家兔,取角膜,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PAS染色观察角膜基质层间的真菌菌丝,电镜观察角膜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模型组角膜刮片真菌培养均可见典型真菌菌落生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在接种1、2、6、8、14、20 d和30 d后,角膜溃疡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接种3、8、15、30 d后,分别可见角膜溃疡、穿孔、前房积脓、新生血管、角膜白斑等并发症。HE染色、PAS染色、电镜观察均显示模型组角膜感染样改变。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角膜基质注射法可以成功建立兔眼的真菌性角膜炎模型,出现典型的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3.
靳鹍  霍鸣 《山东医药》2011,51(40):95-97
目的探讨改良型清创术治疗中浅层真菌性角膜炎的技巧和疗效。方法选择药物治疗无效的中浅层真菌性角膜炎患者53例(53只眼),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的15眼予以传统型清创术,B组的38眼行改良型清创术,术后观察比较视力改变、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有无二次手术、有无复发、治愈病程时间等情况。结果随访时间为10~270d、平均45d。所有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P〈0.01),但2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无明显差异(P〉0.05);B组上皮修复时间、治愈病程时间短于A组(P〈0.01)。B组再次手术5例(13.2%),少于A组的11例(73.3%)。所有患者随访期内均未复发。结论改良型清创术是治疗中浅层真菌性角膜炎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术式,一次性治愈率高;其显微手术技巧易于掌握,便于大量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老年真菌性角膜炎分离镰刀菌的基因型和药物敏感性。方法老年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角膜中分离得到的镰刀菌758株,采用部分EF1-α基因序列比对鉴定镰刀菌菌种和基因型;采用CLSI研究所M38方案测定鉴定出的镰刀菌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等11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758株镰刀菌中经EF1-α基因序列共鉴定出644株,本地区以腐皮镰刀菌种复合体(FSSC)最多,共包括15个菌种,43个基因型,最常见基因型为FSSC5-d。赤霉菌种复合体(GFSC)位居第2,有3个菌种;尖孢镰刀菌复合体(FOSC)位居第3,有6个基因型。植物性外伤、眼部手术引起的外伤GFSC角膜炎发生率明显高于FSSC角膜炎(P<0.01)。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外伤GFSC角膜炎发生率明显低于FSSC角膜炎(P<0.05)。体外药敏试验显示,镰刀菌对那他霉素、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敏感;对5-FC、制霉菌素、咪康唑、克霉唑耐药;FSSC感染的真菌性角膜炎对伏立康唑、特比萘芬、那他霉素的MIC50高出GFSC约2倍。结论新疆地区老年真菌角膜炎患者中感染镰刀菌主要位于3个复合体FSSC、GFSC、FOSC中;植物性外伤、眼部手术易引起GFSC角膜炎,物理、化学因素外伤易引起FSSC角膜炎;不同种镰刀菌对伏立康唑、特比萘芬、那他霉素的药敏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流行病学、病原学及危险因素。方法 220例重症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坏死组织刮取物接种于真菌培养皿内,30~37℃培养1~2 w,观察有无菌群生长。结果 50~59岁男性农民为该病症的主要人群;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高中及以下占比达84%;手术治疗是目前重症真菌性角膜炎首选治疗手段,患者占比82.28%,药物保守治疗者占比17.73%;眼部外伤史或植物性外伤史(45.91%)、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疾病病史(31.82%)为诱发重症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危险因素;镰刀菌属为主要致病菌55.45%,其次依次为曲霉菌属23.18%、念珠菌属9.09%、其他菌属3.18%;临床表现分别为眼红100.00%、眼痛100.00%、畏光97.27%、流泪95.45%、分泌物增多94.55%;典型病变为菌丝苔被100.00%、伪足91.36%、卫星灶90.00%、免疫环或内皮斑83.64%、前房积脓50.00%、角膜穿孔45.91%。结论明确掌握重症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流行病学、病原学和危险因素将有助于阻断病情持续恶化,而当前手术治疗为其优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20 0 2年 1 1月上旬开始 ,在广东省局部地区出现了一种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为发热、干咳、以肺部为主要病变部位 ,部分病例很快发展为急性呼吸衰竭 ,广东省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命名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1 ] ;与此类似的疾病 2个月后在世界多个区域发生了暴发流行[2 ] 。世界卫生组织 (WHO)、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CDC)将该病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 [3] 。现就SARS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现状综述如下。SARS的病原学根据发病特点 ,广东省…  相似文献   

7.
8.
我国鼠疫防治工作已经取得很大成绩 ,不少地区鼠疫流行已得到控制 ,特别是东南鼠疫疫区已有5 0年未发生人间鼠疫。当然不能麻痹 ,应当认识到随时都有发生流行的可能。因此 ,加强鼠疫监测仍十分重要 ,但这些地区目前常用的鼠疫菌监测方法局限于少数几种 ,更缺乏病原学研究 ,没有强毒鼠疫实验室又不能用强毒菌株进行研究。为了提高鼠疫技术水平 ,利用弱毒鼠疫菌株代替强毒菌株 ,可以解决一些问题和起到培养人才的作用。这里将我们使用弱毒菌株进行的几项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供参考。鼠疫病原研究已很深入 ,但仍留一些问题待澄清。我站对鼠疫耶…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彬 《内科》2009,4(5):760-76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患者以儿童为主。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出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因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高而为人们所关注。我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部分地区还有暴发疫情出现,流行菌群也可能正在发生变迁。因此了解流脑的流行病学特征的变化及流行菌群的变迁,有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改进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真菌性食管炎的临床特点及内镜表现。 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后诊断的650例真菌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共纳入650例真菌性食管炎患者,其检出人数呈逐年升高趋势,总检出率1.3%,但每年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好发于男性,以40~60岁的患者多见,以上腹痛、胸骨后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好发于全段食管,镜下Kodsi分级以Ⅰ、Ⅱ级为主,主要合并疾病为慢性胃炎,其中95例患者中幽门螺杆菌阳性39例。 结论真菌性食管炎的检出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且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可为临床医师提供临床诊断决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特点。方法收集各型重型病毒性肝炎418例,分析其病原学分型及乙型肝炎病毒不同病原学模式与重型肝炎预后的关系。结果急性重型肝炎以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为主,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愈后病毒阴转率较高。亚急性及慢性重型肝炎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居首位,占92.8%。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模式中,以HBsAg、HBeAb、HBcAb阳性的重型肝炎发病及死亡率最高。乙型肝炎病毒与其他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与单纯感染比较死亡率无显著差异。单纯TTV感染可导致重型肝炎。重型肝炎发病后HBV DNA可自然阴转,阴转率可达53.6%。结论重型肝炎仍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主。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发生基因突变可能较易发生重型肝炎。  相似文献   

12.
From July 1996 to March 1997, three cases of Acanthamoeba keratitis combined with fungal infection were diagnosed and treated at our ophthalmic department. Specimens from all of these cases were obtained by corneal scraping, keratectomy and anterior chamber paracentesis. The diagnosis was confirmed by either the results of smear test or pathology reports. All of these patients received aggressive treatment with polyhexamethylene biguanide (PHMB) 0.02%, fluconazole, and anegyn eye drops. After the infection had been controlled without extension, therapeutic penetrating keratoplasty was performed on all of these patients despite the existence of infiltration beyond the edge of the graft. Postoperatively, eye drops were tapered gradually, and treatment was continued for 1 to 2 months. All three cases achieved good results and there was no recurrence of infection. Two cases had visual acuity of 20/100 and 20/20, while the other one perceived hand movement only due to later graft rejection. These cases suggest that early diagnosis and immediate use of PHMB and anti-fungal agents ar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Acanthamoeba keratitis combined with fungal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3.
14.
15例真菌败血症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真菌败血症的治疗及早期诊断,以改善预后。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研究1992年8月-2000年月间的15例真菌败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15例中,除1例为社区获得性感染外,14例为医院获得性感染,后者首次阳性血培养前的住院时间7d-12个月,中位数为1.5个月。易感危险因素中,以严重基础疾病(10例/15例)使用广谱抗生素(14例/15例)、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化疗药物(11例/15例)的因素最为突出,少数(4例/15例)有中性粒细胞减少。而具有上述两种以上易感危险因素者达11例。主要致病菌为念珠菌属包括白色念珠菌和非白色念珠菌属(如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等)。病死率为53.3%(8/15),对抗真菌治疗有效的7例中,合并心内膜炎的2例成功地施行了瓣膜赘生物(直径均>1cm)清除术,结论:本组败血症多发生在机体防御功能明显降低的患者中,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和非白色念珠菌属,尽可能及早明确诊断和治疗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老年性支气管哮喘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及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老年性支气管哮喘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性支气管哮喘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类为白色念珠菌占50%,热带银丝念珠菌占22.8%,光滑假丝念珠菌占13.6%,烟曲菌占9.1%。临床表现多样,与肺部基础疾病有关,多合并有细菌感染。抗真菌药敏感率依次为伊曲康唑100%,氟康唑93.73%,两性霉素90.32%,5-氟胞嘧啶83.87%,和制霉菌素73.07%。结论激素和抗生素合理应用是关键,一旦有真菌感染及时应用抗真菌药,宜按药敏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呼吸内科近3年来收治的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病历资料,包括患者的基础疾病、感染的真菌种类以及治疗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近3年来,共有42例患者诊断为肺部真菌感染。其中,肺孢子菌感染16例(38.10%),白色假丝酵母菌12例(28.57%),曲霉菌感染9例(21.43%),克柔假丝酵母菌1例(2.38%),热带假丝酵母菌1例(2.38%),光滑念珠菌1例(2.38%),奴卡菌1例(2.38%),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例(2.38%)。患者免疫缺陷或机体免疫力低下占32例(76.20%)。结论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多有基础疾病或免疫缺陷,本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常见真菌为肺孢子菌,治疗效果与患者基础疾病及免疫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真菌败血症5O例临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人真菌败血症的易患因素、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5年11月间经血培养和临床资料证实的50例真菌败血症患者情况。结果患者病情危重,均有3种或以上易患因素,其中主要为使用广谱抗生素50例、中心静脉插管40例、全胃肠外营养29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37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21例和机械通气10例等,5例5例用肾腺皮质激素;32例长期留置导尿管,1例胃造瘘,床旁血滤4例,胆囊或腹腔引流4例,2例患者有中性粒细胞减少。非白念珠菌是主要致病真菌(32株/52株)。38例经抗真菌治疗者中22例治愈,16例死亡;12例患者血培养结果未出,尚未进行抗真菌治疗即因病情恶化死亡。结论老年人真菌败血症多发生在具有多种易患因素者,特别是入住ICU者。念珠菌属是主要致病真菌,其中以非白念念珠菌为主。对高危患者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及药物敏感性测定,消除易患因素,及时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有望进一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s: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olymyositis/dermatomyositis (PM/DM) in Japan by analyzing data from the nationwide registration system.

Methods: The data of the registration system in 2009 were analyzed to investigate patient numbers, sex, clinical symptoms, therapies, complications, and prognosis of PM/DM.

Results: The total number of PM/DM cases was approximately 17,000, and the female/male sex ratio was 2.7:1. Almost all patients improved as a result of therapy, but many suffered from sequelae such as muscle weakness.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characterize significant aspects of Japanese PM/DM patients. However, a further prospective survey is required to clarify the true epidemiology and natural history of PM/DM.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真菌病的病原学分布和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肺真菌病59例,均经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送病理学确诊,分析其病原学分布和影像学特征。结果59例病理学确诊肺真菌病患者中,肺曲霉病24例(40.7%),肺隐球菌病24例(40.7%),肺毛霉病5例(8.5%),肺念珠菌病4例(6.8%),组织胞浆菌病2例(3.4%),合并放线菌肺炎1例(1.7%)。胸部影像学改变包括肺部肿块23例(39.0%),渗出性病变23例(39.0%),结节8例(13.6%),支气管肿物3例(5.1%),空洞病变1例(1.7%),弥漫性病变1例(1.7%)。误诊为肺炎12例(20.3%),肺结核7例(11.9%),肺癌4例(6.8%)。结论病理学确诊的肺真菌病以肺曲霉病和肺隐球菌病为多见,影像学表现主要以肺部肿块影和渗出性病变为主。肺真菌病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征性,诊断应尽早取得病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