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妇科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全国第三次中医妇科学术会议于1986年12月1日至5日在福州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全国各地妇科专家、代表共219人,交流论文三百余篇。会议总结交流了两年来中医妇科在临床、科研、教学和文献整理方面的经验,讨论制定了今后中医妇科学术活动计划。我国著名中医妇科专家哈荔田、罗元恺、蔡小荪,朱南孙、赵松泉,王子瑜、刘敏如、孙宁铨、李友衡等在会上介绍了各自的学术经验。会议期间,各地中医妇科工作者为振兴中医事业出谋献策,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孙宁铨(1923~1991)主任医师,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妇科专家。江苏吴江人,上海同德医学院毕业,在苏州江南医院、江苏省中医研究所等单位任职。曾担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妇科筹委会主委。长期从事中医妇科研究工作,尤其长于痛经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中医辨证综合周期疗法是赖玉琴名中医通过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结合中医妇科理论并月经特点提炼总结出的治疗妇科多种疾病的有效经验方法。赖老中医辨证综合周期疗法的经验在妇科病治疗上主张以肾为本,首重调养脾肾、注重阴阳消长平衡、注重脏腑功能协调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4.
中医妇科在我国的发展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烈女传》《黄帝内经》中都有记载。通过对中医妇科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推动中医在妇科的发展与推广。本文就是笔者依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分析中医符合临床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临床实况提出应对策略,为相关探究人士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赵辉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4):15-16
中医特色方法用于治疗妇科痛经,它融合了中医传统与现代的科技,一方面总结继承了传统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运用祖国医学的整体观进行辨证论治;另一方面又与近、现代医学的药理,药性,解剖等相结合依法治疗。中医在治疗痛经时,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调整其治疗方案,因时制宜、因病制宜;结合现代科技理论与方法,辨证施治中西结合。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2,(19):1739-1739
<正>本刊讯经国务院批准,应香港卫生署邀请,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率代表团于2012年3月22日-27日赴香港进行了工作访问。访港期间,王国强副部长率团出席了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专科临床教研中心中医妇科暨中医肿瘤专科和东华三院─香港浸会大学中医教研中心(何文田)的开幕典礼。在致辞中,王国强高度评价了香港大学临床教研中心在中医教学、科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近20年来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法律、金融、环境等学科的教学,案例教学正在成为教学理论和实践界共同的"新宠"。在医学教育中,特别是在临床学科的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中医妇科学教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治方法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临床妇科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00例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对所有患者采取宫腔镜活检。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有50例,对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治疗结果做好详细的记录;治疗组患者50例,在采取对照组患者同样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取中医妇科胶囊进行配合治疗,对治疗结果做好详细的记录。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米非司酮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结果,总有效率为84.0%;治疗组患者结合米非司酮以及中医妇科胶囊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96.0%;2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在治疗后也能有所改善,但是,治疗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比对照组的改善程度要好,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所有患者采取宫腔镜下诊刮进行病症诊断的基础上,米非司酮结合妇科中医胶囊这种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妇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症状,能够有效控制出血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艾灸箱结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9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采用艾灸箱结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治疗;对照组口服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6%(P<0.01)。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艾灸箱结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为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吴文刚 《北方药学》2011,8(7):78-79
中医妇科急症常发病症重症主要有厥脱症、高热症、急腹症以及血崩症,它们是中医妇科急症中的代表性病症.妇科急症发病迅速、病情变化快,其对患者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由于妇科急症的这些特征,中医诊治时应采取紧急、合理的处理措施,这是关系到患者生死的大事.笔者根据自己治疗妇科急症的多年经验,对中医妇科中常发急症...  相似文献   

11.
在解剖教学中要做到突出继续教育的特点,首先必须联系实际调整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针对性;其次要突出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还应当注意实验教学结合专业特点开展教学;最终达到在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第二次飞跃的素质和潜力.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我国医疗资源城乡分布不均,尤其在基层、农村普遍存在卫生人力和药品短期的现象,中医是我国医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要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合理利用中医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手段[1]。中医妇科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中医理论认识妇女解剖生理、诊疗规律、病理特点和研究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妇科疾病包括产后病、妇科杂病、前阴病、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时病等。1妇科病的病因导致妇科病的因素,若论外感常以寒、热、湿为主,若论内伤则  相似文献   

13.
根据作者在辽宁中医院大学教学时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讲授离散数学课程时所遇到的问题,结合离散数学课程本身的特点,提出在离散数学的中医院校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等方面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医在国内外影响力的不断提高,如何发展中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妇科临床实践中常出现一些疑难杂症,促使人们探索中医学在现代妇科中的发展道路。中医学内容的丰富、整合及后续发展的升华均需中医学各学科在实践中的创新。1整改中医学,促进优秀人才培养国内中医与西医地位平等,同时合法地享受医疗、教学和科学的调研活动。而在国外甚至是在我国香港地区,医疗等方面的限制常年困扰着当地的中医学者,科学的研究也随之受到限制。海外中医在如此环境下发展更为艰难。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妇科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抽取妇科2008年度的所有处方,统计妇科消耗抗生素药物的品种、数量、金额,结合病历分析妇科应用抗生素药物的合理性。结果本院妇科抗生素药物应用最多的是头孢类抗生素、硝咪唑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结论本院妇科抗感染用药以疗效好,不良反应小,但价格高的抗生素为主,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及医院管理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任宏丽 《黑龙江医药》2004,17(3):233-234
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结合近年中药药理实验研究的发展,就远志、连翘等几味中药配合治疗中医妇科常见病谈一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从病名角度,探讨桂枝茯苓丸的临床应用范围.方法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以历代医家著作、现代文献为依据,对桂枝茯苓丸临床主治病症范围进行挖掘.结果 古代医家主要应用于妇科疾患,涉及妇科病名16种,而非妇科的病名只有10种.现代医家应用本方涉及妇科中医病名大约27种,妇科西医病名大约28种;非妇科的中医病名17种,非妇科的西医病名25种.结论 桂枝茯苓丸的应用得到了全面拓展,涉及到的妇科疾病近 25 种,而非妇科疾病更是多达 68 种,所治疾病已经不限于妇科疾病范畴.  相似文献   

18.
崩漏是妇科常见病,好发于青春期或围绝经期,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西医对崩漏通常采用激素、手术治疗,其不良反应较大,因此中医治疗崩漏便体现了独特的优势,近年来中医治疗崩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本文结合文献资料,总结近年来中医治疗崩漏的发展,阐明中医治疗崩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中医儿科杂志》2012,8(1):F0002-F0002
<正>张奇文,男,1935年11月生,山东寿光人。主任医师、教授、全国劳模,我国著名中医儿、妇科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儿科分会一、二、三届会长。山东省医学会会长,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现任澳洲全国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中医内科学临床人才培养目前存在着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中临床实践安排不足等现状,提出要采取教学内容的深化,以中医优势疾病为指导重点讲授;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穿插中医经典教育,增加课程讲授过程当中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引入,结合图表说明,使中医知识系统简明化,便于学习记忆;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合理安排,在临床见习过程中把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以便于更深刻的理解所学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指明方向,也为临床实践工作奠定基础。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新型中医药人才,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