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气管切开病人的呼吸道护理,从而控制或减少呼吸道感染,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86例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方法。结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13例病人因颅脑损伤过重死亡外,73例(占84.9%)病人最终拔除气管套管,仅有7例发生肺部感染,占8.1%。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后,严格无菌观念和无菌技术操作、做好基础护理、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吸痰、防止肺部感染,防止消化道呕吐物返流入呼吸道等措施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气管切开病人的呼吸道护理,从而控制或减少呼吸道感染,提高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53例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方法。结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8例病人因颅脑损伤过重死亡外,45例(占84.9%)病人最终拔除气管套管,仅有4例发生肺部感染,占7.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后,严格无菌观念和无菌技术操作、做好基础护理、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吸痰、防止肺部感染,防止消化道呕吐物返流入呼吸道等措施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方法对34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措施和演变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患者中除2例因发生脑疝死亡外,29例(占85.3%)经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安全渡过急性期,有3例发生肺部感染(占8.8%),经过积极治疗后,最终拔除气管套管痊愈出院。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及时行气管切开,做好基础护理,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及时的吸痰等措施是有效改善通气,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气管切开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提高此类患者的护理质量是保证疗效的重要环节。本院急诊科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温兰  梁丽芬 《当代医学》2012,18(7):142-143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方法.方法 对3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工作和病情演变情况进 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采取一系列合理的护理措施后,31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患者中22例安然度过急性期,最终拔除气管套管.5例自动要求 出院,4例因颅脑损伤过重死亡.有4例发生肺部感染,占12.9﹪...  相似文献   

6.
戴春梅 《黑龙江医学》2013,37(3):191-192
目的探讨、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要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2009-03~2011-04收治的20例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中有15例安然度过急性期,最终拔除气管套管。2例发生肺部感染,1例脑干损伤自动出院,1例因脑疝死亡,1例严重脑干损伤未拔管。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护理,防止肺部感染,减少呼吸道损伤,提高治疗效果,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王东艳  施艳萍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0):1221-122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的呼吸道管理。方法:对重度颅脑损伤56例注意观察病情,加强环境管理,呼吸道湿化,保持呼气道通畅。结果:因脑部出血量增多而死亡2例,最终成功拔管54例。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处于昏迷状态,咳嗽及其他生理反射减弱或消失,排痰能力较差,呼吸困难。为解决呼吸困难,改善缺氧状态,便于吸痰,常于早期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术后常带来肺部感染、气道阻塞、气道内出血、气管套管脱出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65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6例,女29例;GCS评分6~8分43例,3~5分22例;气管切开后持续气道湿化,定时室内空气消毒,定时雾化吸入,正确吸痰,做好口腔、切口的护理及气囊管理和拔管的护理,预防肺部感染。结果 65例患者基本生活自理24例,占36.92%;生活需人照顾14例,占21.54%;植物生存7例,占10.77%;死亡20例,占30.77%。结论 呼吸道不畅、低氧血症是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往往能为后期的成功抢救创造良好条件,可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郝江华 《实用医技杂志》2012,(11):1226-1227
颅脑损伤早期建立人工气道可减少呼吸道无效腔,增加有效通气量,并且便于吸痰,是抢救颅脑损伤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气道湿化是以液态水或水蒸气的形式湿润气道黏膜,稀释痰液,保持黏膜纤毛正常运动和维持呼吸功能的一种有效疗法,是气管切开术后管理的一个标准过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莉  孙澄宇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5):3417-3418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的方法。方法:对51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工作和病情演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结果:51例患者采取我们的护理措施后,除2例因颅脑损伤严重死亡外,45例(占88%)安全渡过急性期,有4例发生了肺部感染(占7%),经积极治疗后,最终拔除气管套管,痊愈出院。结论: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做好基础护理,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防止肺部感染,防止消化道呕吐物返流入呼吸道等措施,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田桂斌  岳大敬 《中外医疗》2011,30(17):27+29-27,29
目的通过对58例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手术后的病人进行护理,提高对护理的认识。方法用回顾性记录法对58例病人的术后护理进行记录分析。结果重度颅脑损伤的病人进行气管切开手术后进行了全面护理的患者的有效率要高于只进行了一些常规护理的患者。结论术后护理对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在气管切开手术后是非常重要的,对病情的痊愈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郭宇宏 《中华医护杂志》2006,3(3):257-258,260
目的为了对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为脑功能的恢复创造最优良的条件,预防和治疗并发症,以期保全生命,争取最完全的康复。方法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运用护理程序,采取最佳护理方案,系统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全组能正常工作者3例,轻残者18例,中残者4例,重残者3例,死亡2例。结论通过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呼吸道管理、病情观察、积极防治脑水肿、预防并发症及康复护理等措施,掌握抢救时机,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护理人文关怀在ICU病房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入住我院ICU病房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122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文关怀应用于ICU病房气管切开患者中,能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关注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提高气管插管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我院10例气管插管并发呼吸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气道湿化不够及有效排痰不足易导致呼吸道梗阻;病人因素:有误吸、严重肺部毒染、痰液较多及无咳嗽反射的病人易发生呼吸道梗阻。结论对有误吸、严重肺部感染、痰液较多及无咳嗽反射等高危患者,充分湿化气道及有效促进排痰是预防气管插管并发呼吸道梗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晓婷  林顺英  李妹  彭慧 《河北医学》2008,14(11):1355-1357
目的: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旨在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间在我院救治的53例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结果:本组53例中37例5~21d拔管,恢复良好;13例12~36d拔管;3例置管后不足48h死亡,死亡原因均为脑疝.发生感染4例,占气管切开的7.55%.结论:熟练的护理技术及操作技能,严格的无菌观念和消毒隔离措施,全面系统的基础护理,是护理人员对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必不可少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冬眠疗法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及总结17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冬眠疗法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结果:本组病例患者皆能顺利度过冬眠低温时期。结论:在冬眠疗法期间,实施完善的护理措施能使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顺利度过危险期,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量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在气管切开患者的应用及对其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气管切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应用微量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60例应用传统的间断或定时气道湿化法,并进行连续观察。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和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吸痰时及吸痰后2~5min实验组经皮血氧饱和度均值高于对照组。结论微量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在气管切开患者的应用效果明显,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吸痰次数,减轻吸痰所致低氧血症程度并缩短其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9.
高蕾 《中外医疗》2016,(26):158-16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舱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4年8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2例,两组患者均采取高压氧舱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率以及治疗前后的GCS评分。结果治疗和护理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后,其GCS评分为(12.28±2.86)分,而且护理满意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7.83%和4.35%,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舱治疗结合相应的综合性护理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够改善其昏迷症状,而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20.
孙书钢 《黑龙江医学》2009,33(3):211-214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建立人工气道后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病原菌、药敏结果。方法对2006-01~2006-12间,收治的65例行人工气道处置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常规痰细菌培养,阳性者行药敏试验。结果65例患者中,18例(27.7%)被诊断肺感染,49次细菌培养,阳性38次(77.6%)。共42株病原菌,革兰氏阴性杆菌28株(66.7%),革兰氏阳性球菌10株(23.8%),真菌2株,混合感染2例。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和头孢三代的耐药率分别为82.1%、42.9%、39.3%和21.4%,革兰氏阳性球菌分别为60%、40%、20%和20%。结论耐药菌株的日益增多和混合感染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合理应用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正确的人工气道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