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在修复头皮巨大瘢痕癌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9-10至2012-09我科共收治5例头皮巨大瘢痕癌患者,病变面积6 cm×8 cm~11 cm×10 cm,均侵犯颅骨,其中1例侵入颅内。均采用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皮瓣面积14 cm×13 cm~17 cm×16 cm。结果 5例背阔肌肌皮瓣移植术后均顺利成活,无并发症,皮瓣质地柔软,略高出周围皮肤。结论游离背阔肌肌皮瓣组织量大,血供丰富,设计灵活,是目前修复大面积头皮瘢痕癌切除后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背阔肌肌皮瓣重建上肢肌肉功能、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7月~2014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采用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修复34例上肢肌肉功能、软组织缺损创面,男性25例,女性9例;年龄17~65岁,平均40.5岁。其中屈肘功能障碍者10例,屈肘并屈指功能障碍者7例,伸肘伸指功能障碍者5例,肘部皮肤缺损或骨外露12例。背阔肌肌皮瓣大小范围11cm×4cm~35cm×10cm;供区大部分采取一期缝合,2例供区部分缝合、部分采用中厚皮片植皮。结果34例患者术后获随访8个月~7年,平均21个月。其中术后出现血管危象2例,对症处理后好转;肌皮瓣的皮瓣部分坏死2例;背阔肌肌皮瓣完全坏死2例,发生局部感染1例,经清创换药完全愈合;其余18例未见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背阔肌皮瓣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强,肌瓣可填塞死腔,背阔肌肌皮瓣是修复上肢肌肉功能、上肢软组织缺损创面和骨外露感染创面的一种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背阔肌肌皮瓣岛状转移修复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2011—10—2012—10收治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7例,女性6例,男性1例,年龄53~67岁,溃疡均位于腋下及侧胸,面积最大的10cm×15cm,最小的7cm×8cm。7例均采用胸背动脉为蒂,背阔肌肌皮瓣岛状转移修复,供皮区中厚皮覆盖。结果:本组7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修复。结论:背阔肌肌皮瓣岛状转移修复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可以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多手指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2年6月陆军第80集团军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收治的2~3个手指皮肤缺损伤患者9例,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34~57岁,平均46.2岁;机械性损伤7例,重物挤压伤2例。全部患者Ⅰ期行清创负压封闭引流(VSD),Ⅱ期应用游离同侧骨间背动脉的多个穿支皮瓣分别修复多指创面,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1.5 cm×3.0 cm~2.5 cm×6.5 cm,皮瓣切取面积2.0 cm×3.5 cm~3.0 cm×7.0 cm,皮瓣供区直接缝合,皮瓣皮神经与指神经残端或指背神经残端吻合重建感觉功能,观察皮瓣血运、外观、质地及静态两点辨别觉。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并按照英国医学研究会评定标准评估感觉恢复程度。结果 9例皮瓣均未出现动脉危象,1例中指皮瓣第2天出现静脉危象并形成黑色结痂,退痂后外观无明显异常。患者均获9~12个月随访,平均11.3个月。皮瓣均愈合良好,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仅遗留不明显瘢痕。皮瓣两点辨别觉为6.0~11.0 mm,平均8.7 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 相似文献
6.
赵茹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1999,1(4):6-8
目的研究背阔肌内血管、神经的分支、分布及其体表投影。方法对10具(20侧)成人尸体背阔肌行大体解剖观察、测量。结果背阔肌的主要供养血管是胸背动、静脉,胸背动、静脉供养背阔肌外上部约2/3,其余1/3背阔肌由肋间动、静脉供养。胸背血管、神经分支与肋间血管、神经分支间有广泛的吻台。胸背血管、神经主要分成内、外侧,内、外侧支分叉点的体袁投影位于肩胛下角外、上方。胸背血管、神经内侧支与纵轴夹角50.05±5.16度.胸背血管、神经内侧支与外侧支夹角38.67±4.25度:结论背阔肌有较恒定的血液供应。背阔肌可被胸背血管、神经内、外侧支及其延长线分成三医。Ⅰ、Ⅲ区可单独切取,Ⅱ区可根据需要部分或全部分配到Ⅰ区或Ⅲ区. 相似文献
7.
8.
9.
自1995年以来,我科收治13例肘关节功能障碍,我们采用背阔肌皮瓣带蒂转位重建肘关节功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永杰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98,(1):48
文章介绍了用背阔肌肌皮瓣治疗4例高压电损伤创面的结果及手术方法。提出了深度电损伤创面扩创的时机及原则。并介绍了典型病例。背阔肌肌皮瓣具有血供丰富、容易切取、抗感染能力强等优点,是修复肩、背部及上臂大范围深部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1.
CT血管造影在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术(CTA)用于背阔肌肌皮瓣移植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例上肢皮肤肌肉缺损需要行背阔肌肌皮瓣移植的患者行3D-CTA检查,连续螺旋CT扫描,观测胸背动脉分布及彼此间的吻合情况,对背阔肌肌皮瓣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并立体显示,以此结果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结果:背阔肌肌皮瓣的解剖学结构特点可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准确反映。结论:重建的图像可以提供正常背阔肌肌皮瓣三维动态解剖,为背阔肌肌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直观的数字化解剖依据。 相似文献
12.
Fibromatosis or desmoid tumor in the breast is a very rare benign soft tissue tumor. We report a case of recurrent desmoid tumor arising from latissimus dorsi flap after lumpectomy for breast carcinoma. To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case of desmoid tumor arising from the latissimus dorsi flap. Despite its benignity, desmoid tumor is often locally aggressive, therefore timely diagnosis and proper management are very important. Imaging and pathological diagnosis as well as treatment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High clinical suspicion and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are essential for prompt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Wide surgical resection is required, but there is no consensus regarding treatment due to limited data.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序贯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性骨折骨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2月~2012年6月,应用VSD技术序贯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9例GustiloⅢB和ⅢC型胫腓骨骨折骨外露患者,男性13例,女性6例;年龄17~68岁,平均37.3岁。其中GustiloⅢB型11例,GustiloⅢC型8例,骨外露创面面积16cm×13cm~25cm×17cm。所有患者入院后先行清创,VSD覆盖创面,抗感染治疗,待创面清洁无感染后行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骨外露。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2个月。本组19例移植肌皮瓣均成活,2例出现皮瓣尖端坏死,1周后行坏死组织清除并植皮修复,其余小腿创面均Ⅰ期愈合,术后无感染及血管危象发生。19例中13例骨折于术后8~21个月达到骨性愈合;4例胫骨缺损者于术后3个月行取自体髂骨植骨并更换为钢板内固定,9~14个月骨折愈合;2例胫骨骨折术后3~6个月X线摄片示骨折局部骨质吸收,骨折端萎缩,无骨痂生长,于术后6个月时行取髂骨植骨并钢板内固定,分别于10、13个月达骨性愈合。5例因皮瓣臃肿,影响日常生活,后期给予皮瓣修整术后明显改善;5例吻合神经的皮瓣感觉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活动基本正常,6例踝关节功能部分受限,主要表现为背曲受限,与胫前肌群损伤有关。结论应用VSD技术序贯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治疗GustiloⅢB和ⅢC型胫骨骨折骨外露,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桥式交叉吻合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小腿及足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手术适应证、技巧、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我科2007—04—2012—12所做的桥式交叉吻合游离皮瓣52例进行回顾性总结。所有患者均为一侧小腿或足部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清创后解剖游离对侧小腿胫后动、静脉为血管蒂,切取胸脐皮瓣或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覆盖创面,双小腿在合适位置以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皮瓣血管蒂与对侧胫后动静脉吻合,蒂部制成皮管,术后25~30d断蒂。结果:除一例皮瓣远端约1/3坏死外,余皮瓣全部顺利成活。质地柔软,外形良好,患肢功能满意。结论:对伤肢无可供血管蒂、常规局部皮瓣转移或交腿皮瓣无法覆盖的创面,桥式交叉吻合游离皮瓣转移修复不失为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皮瓣修复电烧伤致头皮巨大缺损合并颅骨外露坏死的临床治疗经验,为头部严重电烧伤的治疗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15例电烧伤致头皮巨大缺损创面合并颅骨外露坏死,头皮缺损面积14cm×9cm-21cm×19cm,彻底清除坏死软组织,保留坏死颅骨,利用1~4个局部或带血管蒂的轴型皮瓣修复创面。结果:15例36个皮瓣全部成活,14例一期愈合,1例因缺损面积大,应用4个局部皮瓣修复,张力大,拆线过早,部分裂开,行二次手术修复愈合。其中6例二期行头皮扩张术修复供瓣区游离皮片移植形成的秃发畸形,效果满意。结论:多个局部任意皮瓣或带血管蒂的轴型皮瓣组合是修复头皮巨大面积缺损合并颅骨外露的有效方法,清创时应保留已失活的颅骨以防止颅内感染,并有利于颅骨的修复。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自体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术后X线表现。方法:46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自体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术的患者,术后使用GE Senographe DS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机进行检查。结果:46例中于重建术后第一年内进行X线检查者12例,主要表现为背阔肌影约占乳房一半者9例,小于一半者2例,大于一半者仅1例;重建术后第二年内进行X线检查者21例,表现为背阔肌影约占乳房一半者有2例,小于一半者18例,大于一半者1例;重建术后第三年内进行X线检查者13例,均表现为背阔肌影明显小于乳房的一半。乳房重建术后其它表现:出现钙化影3例,小结节影2例。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及自体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术后,随着时间延长而表现为背阔肌逐渐萎缩、局部脂肪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脐旁岛状皮瓣修复髂腹部游离供瓣区封闭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临床12例患者,髂腹部游离皮瓣切取后,供瓣区难以直接缝合,采用邻近的脐旁岛状皮瓣修复封闭创面。结果:术后脐旁岛状皮瓣成活良好,切口一期愈合。结论:采用本方法腹部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部分肚脐轻微牵拉,后期疤痕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