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温胆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生姜组成。宋《三因极-病证方论》在原方的基础上加茯苓、大枣而减生姜用量,沿用至今,方据胆胃不和、痰热内扰的病机而设。方中以半夏和胃降逆、燥湿化痰为君;竹茹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行气消痰,共为臣药;佐以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使以姜、枣、甘草益气健脾和胃。全方,共奏理气化痰、清胆和胃,降逆止呕之效。笔者根据其所主病机,取其法而不拘泥于方,灵活加减用于治疗呃逆、不寐、眩晕、喘证等病症。每获效验,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
温胆汤最早见于《千金要方》卷十二胆虚寒篇,方由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生姜、甘草组成。用于治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  相似文献   

3.
温胆汤载于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茯苓、甘草组成,具有燥湿化痰,清热除烦功效,主治痰热内蕴肝胆所致病症。笔者常以温胆汤加减治疗咳嗽、眩晕、消渴、失眠等疾病,取得较好疗效,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4.
温胆汤首出于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由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生姜、甘草组成。用于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之“胆寒症”。后人多用《医宗金鉴》所载之方,由上方减生姜用量而加茯苓,主用于胆虚痰热之证。又多加减变化,使该方应用日渐扩大。我们于临证之时,凡遇属痰浊中阻之证者,常用该方加减治疗,每获良效,兹列几案,以资说明。  相似文献   

5.
《千金要方》温胆汤方义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学刊》2001,19(1):56-57
  相似文献   

6.
《千金要方》温胆汤方义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温胆汤方中药物之气味、功效,结合古今医家的有关论述,认为温胆汤以调畅气机为基本功效.其调畅气机之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疏调肝胃气机,半夏、陈皮、生姜之辛,合于<素问@脏气法时论>"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之论;其次是和中降逆,方中主要药物均具有和胃降逆之力,为胃气上逆诸证之良方;功用之三是化痰,方中药物多具化痰之力,而诸药之辛散,调气和中也与化痰之功用密不可分.临床可用于肝胆气机郁滞证、胃失和降病证、痰阻脏腑经络等病证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温胆汤是临床常用方剂之一,首见于唐·孙思邈《千金方》。方中法半夏降逆和胃、燥湿化痰为主药;陈皮芳香醒脾,利气化痰;茯苓淡能渗湿,甘能补脾,又合甘草共奏和中之效;枳实破气消积,除三焦壅滞;竹茹清胃涤痰开郁,此二药偏寒,清胆胃之热,降肝胆之逆。全方共奏降逆化痰,调和胆胃之效。在临床中,笔者运用本方治疗眩晕、呃逆、癫狂、喘咳、失眠、心悸等疾病,均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举例介绍如下。眩晕患者,女,50岁。患发作性旋转性眩晕已五年余,每年发作2~3次。此次发作3天,先觉耳鸣失聪,继即眩晕如坐舟车,视物旋转不敢睁眼,伴胸脘痞闷,呕吐痰涎…  相似文献   

8.
温胆汤始载于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全方由半夏、陈皮、竹茹、枳实、茯苓、甘草等组成。原书谓“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温胆汤”。但后世对此说颇有异议。汪昂《医方集解》谓:“温胆汤治不眠用二陈汤加枳实、竹茹,二味皆凉药,是以凉肺经之热,非以温胆经之寒也。其以温胆汤名者,以胆欲不寒不燥常温为候耳。”《古今名医方论》谓:“和即温也,温之者,实凉之也。”众说纷纭,可见温胆汤并非为“胆寒”而设。今人郭维一认为“胆寒”之“寒”,当理解为“痰”。笔者有同感。胆属木,为中正之官,又为清净之腑。喜宁谧而恶烦扰,喜柔…  相似文献   

9.
杨堤林 《家庭中医药》2004,11(10):52-52
温胆汤首见于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用以治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之症。现今临床多用《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之温胆汤,方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茯苓、生姜、甘草、大枣组成,较孙氏原方多茯苓、大枣而减生姜之用量,功能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而致的虚烦不眠、呕吐呃逆、惊悸不宁、癫痫等症。许多医生认  相似文献   

10.
温胆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萍  翟佳滨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0):703-703
温胆汤功效为燥湿化痰、清热除烦,主治胆虚痰热上扰、虚烦不得眠.笔者近年运用本方治疗眩晕、胃痛、癫狂等疾病,疗效较好.现举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11.
桂枝茯苓丸妇科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枝茯苓丸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是张仲景为妊娠宿有瘢病以致漏下不止而设。本方除治疗癜瘕积聚外,还治疗瘀血所致的月经不调、卵巢囊肿、痛经、产后身痛、乳腺小叶增生等症,试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2.
温胆汤是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加枳实、竹茹而成,为治疗脾不运湿、湿邪郁久化热而引起的病证,笔者通过20余年的临床观察,灵活运用温胆汤加减治疗多种疑难杂病均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典型病例报道如下。鼻窦炎(鼻渊)患者,男,16岁,于2005年12月来诊。主诉2月前因感冒后出现鼻塞流涕、发热、头痛、咳嗽,口服多种感冒药治疗,自觉症状稍有好转,但之后间断出现头痛头昏,鼻流黄涕,疲乏,不思饮食,大便干燥,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鼻窦K-W氏位片提示:鼻窦炎。辨证属痰热阻肺,气滞血瘀;治以清热燥湿,宣肺活血,通络止痛。方如下:半夏1…  相似文献   

13.
黄连温胆汤是清热化痰、利胆和胃之效方.凡胆郁痰扰所致的各种病症,均可加减使用.此方已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尤其适用于多系统、多脏腑的综合病变,若辨证准确每起沉疴.  相似文献   

14.
柴胡温胆汤为《三因方》卷九、十温胆汤与《伤寒论》小柴胡汤合方。20世纪80年代伊始,近现代医家将本方广泛运用于神经系统、精神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在用方精准度、泛用度方面仍存在局限。辨证当在“方证对应”思想下抓住本方用方指征,拓展用方范围,并在不同条件下探索柴胡温胆汤与其他经方、时方的合方运用。此外,目前对柴胡温胆汤药理机制的探索尚较欠缺,对柴胡温胆汤复方作用靶点的研究或成为未来新一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大承气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承气汤出自于张仲景的《伤寒论》一书,是治疗阳明腑实证的代表方剂,擅长通腑泄热,攻下燥结。凡具有“痞、满、燥、实”之证者,都可应用。笔者在临床中每每用此方,均能收到满意疗效,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6.
补法是中医治疗大法之一,是治疗各种虚证的方法之一。《本草求真》曰:“人生不外水火气血以为长养。”故临床历代医家根据气虚、血虚、阴阳虚之不同,将补法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法。《难经》提出五虚损伤的治疗大法:“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和其营卫;损其脾胃,调其饮食,适寒温;  相似文献   

17.
麦门冬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门冬汤出自《金匮要略》,原治“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方中重用麦门冬甘寒既养肺胃之阴,又清虚热;用半夏降逆下气化痰,虽属温燥之品,伍于大量清润药中,则得其所制,独取善降肺胃虚逆之气;人参、甘草、粳米、大枣养胃益气,气能生津,津液充沛,虚火自敛,甘草又能调和诸药。药仅6味,主从有序,  相似文献   

18.
生化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化汤为《景岳全书》记载的会稽钱氏家传方,《傅青主女科》将生化汤作为产后诸病的主方,为后世医家所推崇。方由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炙甘草、炮姜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之功效,主治产后恶露不行、恶露不净、产后腹痛等。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的方法,用生化汤加减治疗多种妇科疾病,收到了较好的疗效,兹举病例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9.
桂枝汤是张仲景之方,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5味药组成。《伤寒论》中用于治疗太阳中风证;外感汗后表未解证;表证下后表仍在证;营卫不和所致的自汗或时发热汗出证。《金匮要略》还用于治疗妊娠恶阻。临床只要辨证准确,应用灵活,治疗其他病证也可获良效,现举几则病案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