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球囊导管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狭窄的效果.方法右心导管检查后,行上或右房影定位法进行房间隔穿刺.穿刺成功后应用国产球囊导管按常规进行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扩张前后测定上房及左室压力,以计算二尖瓣跨瓣压差并计算二尖瓣口面积。结果25例中23例术中成功(92%)。1例术中发生急性心包填塞,后行外科二关瓣闭式分离术;1例术后出现中度二尖瓣返流.无1例死亡.成功的病例术后均恢复日常生活,能够从事除强体力劳动外的一般活动和生产.结论用国产球囊导管进行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成形术也能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狭窄12例。10例术前平均左房压为18mmHg~40mmHg(26.7±7.15mmHg),术后即刻为4mmHg~18mmHg(10.6±3.86mmHg)P<0.01。跨瓣压差术前10mmHg~40mmHg(19.6±9.05mmHg),术后为0~5mmHg(2.65±2.21mmHg)P<0.01。1例失败,1例术后发生二尖瓣关闭不全急性左心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3.
鞠云枫 《河北医学》2003,9(5):418-420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中房间隔穿刺术的方法学和安全性。方法:96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中采用综合房间隔穿刺点定位法穿刺房间隔。结果:95例获得成功,其中92例一次成功,1例失败,穿刺成功者PBMV均获得成功。结论:综合定位法房间隔穿刺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的并发症及防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的并发症及防治体会程晓曙罗伟吴清华吴延庆程应樟岳晓军李菊香苏海(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南昌330006我院自1991年12月以来,使用国产橡胶尼龙球囊导管为104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MS)患者施行了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在...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我院采用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5例的结果,5例均获成功。左房平均压由术前2.06±0.35kPa降至术后0.4±0.00kPa,肺动脉收缩压由术前4.49±1.16KPa降至术后2.49±0.62KPa,二尖瓣跨瓣压差由术前1.93±0.32KPa降至术后0.0±0.39KPa,左心房内径由术前36.75±4.11mm缩小至术后30.75±4.99mm,二尖瓣口面积由术前0.89±0.18cm2增加至术后1.51±0.26cm2.每搏出量由术前48.0±6.03ml增加至术后65.0±11.02ml。术前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会,术后均达Ⅰ级,心尖区舒张期杂音明显减弱或消失。PBMV是一种疗效高、安全、创伤少、康复快的非外科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6.
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PBMV)自1984年InoveLoor等先后开展,至今国内外已开展数百例病人。由于介入治疗的创伤小,疗效好等特点,已被病人接受。随着病例的增加及病情的返复,有关操作中的血管损伤及并发症等意外情况屡有报道。本文应用Inove球囊导管对2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人行经皮球囊成形术(经导管法)就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体会作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患者20例,其中男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5.3岁(42~47岁),其中单纯二尖瓣狭窄10例,伴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8例,伴轻度主动脉狭窄2例。超声检查所见二尖瓣叶增厚回声…  相似文献   

7.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10年临床经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旨在研究本院400 例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10 年的临床经验。 方法:采用改良的Inoue 方法。 结果: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即刻成功率98.3% (344/350),术后二尖瓣面积明显增加,达(1.11±0.29)~(2.19±0.40)cm 2。105 例随访9个月~8 年6 个月,二尖瓣再狭窄率为11.4% (12/105),死亡率为2.9% (3/105),二尖瓣置换术为3.8% (4/105)。 结论: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近、远期疗效均很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改良的 Inoue 法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严重风湿性二尖瓣狭窄70例,成功67例(96%)。术后左房压由4.08±1.22降至2.09±0.61kPa,平均肺动脉压由4.61±1.89降至2.7B±1.30kPa,二尖瓣跨瓣压差由2.96±1.14降至0.88±0.48kPa(P<0.01)心排血量由7.3±1.8提高至7.8±2.1L/min(P>0.05);二尖瓣口面积由1.09±0.34增大至1.89±0.69cm~2(P<0.01)。心尖部第一音,肺动脉第二音显著减弱,开瓣音消失,心尖部舒张期杂音显著减轻或消失。认为应严格选择病例,谨慎操作,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对45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MS)患者行经皮穿刺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并对其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表明:严格掌握适应证,重视围手术期处理,熟练导管操作技术,可显著降低PBMV并发症发生率,有着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用Inoue法对50例风心二尖瓣狭窄患者施行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49例成功,1例跨瓣失败,术后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左房平均压从(3.16±1.02)kPa降至(1.47±0.65)kPa(P<0.001),跨二尖瓣压差由(2.69±1.11)kPa降至(0.55±0.043)kPa(P<0.001),二尖瓣瓣口面积从(0.91±0.20)cm^2扩大到(2.03±0.24)cm^2(P<0.001),心功能从3±0.46提高到1.37±0.51(P<0.001)。无严重并发症,掌握好房间隔穿刺技术,选择无明显瓣膜钙化和瓣下严重融合的病例,对房颤病人进行抗疑准备和正确掌握扩张终点是PBMV成功和减少严重并发症的重要保证并能顺利通过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总结135例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的成功率、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采用改良Inoue单球囊技术对135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患者行PBMV。结果术后血液动力学显著改善,左心房平均压(MLAP)从23.5±6.2降至10.7±5.1mmHg(P<0.001),跨二尖瓣压力阶差(MVPG)从19.4±6.8降至3.8±2.9mmHg(P<0.001),二尖瓣口面积(MVA)从1.03±0.32cm2扩大到2.14±0.28cm2(P<0.001),左心房内径(LAD)从47.7±6.8mm缩小至40.2±6.5mm(P<0.01);有1例手术未成功,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表明只要术前准备充分,术中仔细操作,PBMV已成为治疗风湿性MS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球囊瓣膜成形术后二尖瓣瓣膜病变复发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06年1月外科治疗的51例球囊瓣膜成形术后二尖瓣瓣膜病变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行二尖瓣置换术,就其病理改变、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进行讨论。结果术中二尖瓣局部病理改变如下:交界硬化融合型3例,后瓣钙化卷缩型8例,交界钙化融合型34例,瓣膜与瓣下结构钙化型6例。术后早期死亡2例,死亡原因分别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和多脏器功能衰竭。46例患者术后获得6个月~7年的随访,随访率为90.2%,术后6个月随访时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球囊瓣膜成形术后二尖瓣瓣膜病变复发以二尖瓣狭窄为主,外科治疗应以瓣膜置换术为宜,合并主动脉瓣及三尖瓣病变应同期积极手术纠正。  相似文献   

13.
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前后血浆血管活性肠肽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0例患者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前后的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进行检测,并分析VIP与心率(HR)、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平均右房压(MRAP),平均左房压(MLAP)、平均二尖瓣跨瓣压差(MPG)和二尖瓣口面积(VMA)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经皮球囊导管治疗二尖瓣狭窄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静英  沈卫峰 《上海医学》1998,21(7):373-375,F004
目的:总结经皮球囊导管治疗二尖瓣狭窄的疗效。方法:实施114例经皮球囊导管治疗二尖瓣狭窄,观察血液动力学和临床心功能疗效。结果:术后左心房压、肺动脉收缩、经二尖瓣压力阶差减低,心排量和二尖瓣瓣口面积增加,临床心功能明显改善。超声心动图与心导管血液动力学测值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经皮球囊导管治疗是一种非开胸治疗二尖瓣狭窄的有效方法,超声惊心动图可作为术后随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桂春  朱立光 《浙江医学》2006,28(11):896-898
目的评价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对P波离散度(PWD)等心电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31例拟行PBMV术的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于术前1d、术后1-2d、术后4—6月通过12导联同步心电图、心脏超声分别测出PWD、P波最大时限(Pmax)、P波最小时限(Pmin)、左房内径(LAD)、二尖瓣口面积(MVA)、平均二尖瓣跨瓣压差(MMG)。手术过程中在球囊扩张前后通过球囊导管测出平均左房压力(MLAP)。结果PWD、Pmax、Pmin术后较术前显著减小,术后4-6月较术后1-2d也有显著减小。术后1-2dPWD、Pmax、Pmin减小量与LAD、MMG、MLAp、MVA改善程度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结论PWD、Pmax、Pmin的持续减小显示出PBMV术对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型术(PBMV)治疗老年人二尖瓣狭窄患者的临床意义.探讨老年人二尖瓣狭窄患者的手术适应证、围手术期处理方案.方法:选择≥60岁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56例,采用改良Inoue方法行PBMV.以血液动力学,超声心动图评价术前,术后即刻左房压(LAP)、二尖瓣瓣口面积(MVA)及二尖瓣跨瓣压差(MVG);左心房直径(LAD).超声心动图评价术后即刻和术后1年MVA、MVG、LAD.结果:56例患者中54例治疗成功,2例失败.其中1例为术中球囊跨瓣失败,1例术后出现中度二尖瓣返流.术后即刻LAP由扩张前(22.5±6.2)mmHg(1 mmHg=0.133 kPa)降至(13.8±4.6)mmHg(P<0.01);MVA由(1.05±0.21)cm2增至(1.78±0.22)cm2(P<0.01);MVG由(18.3±5.2)mmHg降至(10.6±4.2)mmHg(P<0.01).术后即刻LAP、MVG下降,MVA增加.术后1年LAD由(4.71±0.73)cm减小到(4.39±0.48)cm(P<0.01),MVA,MVC和心功能与术后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随访1年,3例出现再狭窄,1例死于换瓣手术,其余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PBMV较为明显的改善二尖瓣狭窄症状,具有微创、低风险的特点.可适用于瓣膜轻度条件差和高危围术期而不适合二尖瓣置换术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道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846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患者的疗效与体会。方法通过对接受PBMV治疗的846例MS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PBMV前后心脏杂音、NYHA心功能级别、二尖瓣返流(MR)程度、血动力学资料及二尖瓣口面积(MVA)的变化。结果846例中的843例完成了PBMV治疗。PBMV后,平均肺动脉压从(58±26)mm Hg(1mm Hg=0.133kPa)下降至(32±14)mm Hg(P<0.001)、平均左心房压由(42±11)mm Hg下降至(13±5)mmHg(P<0.001)、平均二尖瓣跨瓣压差(MVG)由(32±8)mm Hg下降至(9±4)mm Hg(P<0.001);MVA(n=768)由(0.96±0.32)cm2增加至(1.99±0.42)cm2(P<0.001);心排量从(4.3±1.2)L/min增加至(5.5±1.5)L/min(P<0.05),心指数从2.7±1.6增加至3.6±1.9(P<0.005),左心室射血分数由(47.9±10.2)%上升至(66.2±8.9)%(P<0.01)。PBMV后,826例(98%)症状显著改善,绝大多数患者的心杂音消失或减轻、NYHA心功能级别显著改善。重要并发症包括:急性心包填塞9例、Ⅰ~Ⅱ度MR 10例、原有Ⅰ~Ⅱ度MR程度不同地加重者9例、脑血栓栓塞1例、感染性休克1例。结论PBMV治疗MS是安全有效的;采用球囊直径递增法扩张并监测MVG、监听心杂音变化能有效预防严重MR的发生;正确的房间隔穿刺技术是预防心包填塞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MS)合并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3~6个月后左房血栓仍存的风心病MS合并左心房血栓形成患者共20例,其中男5例,女15例,年龄22~55岁,平均(36.1±8.3)岁。采用常规方法进行PBMV,观察术中及随访1年期间有无体循环血栓栓塞并发症。结果PBMV成功率为100%,术中及术后随访期间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明显改善,无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合并左心房血栓患者经充分的华法林抗凝治疗,PBMV是安全可行且疗效满意的。  相似文献   

19.
顾月清  吴卫华 《上海医学》1998,21(8):450-452
目的:了解风湿性心脏病(RHD)二尖瓣狭窄(MS)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PBMV)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2例RHD MS患者PBMV术前和术后长达1年泊肺功能随访。结果:所有病员术后均康复出院,无明显并发症,无死亡。PBMV术后2周,患者的通气功能与术前相仿;术后3周起到1年患者的通气功能指标有所改善,但肺的一氧化碳弥散功能(DLCO)反而减退。结论:RHD MS PBMV术后3周起患者的通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