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动态脉压(24h APP)及动态脉压指数(24h APPI)的关系。方法入选我院住院确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91例,入选患者均进行24 h无创动态血压监测,按24hAPP分为低脉压组(24hAPP60 mmHg,n=136)和高脉压组(24hAPP≥60 mmHg,n=55);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记录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的数值,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高脉压组24hAPPI、LVMI、24 h收缩压(24hSBP)的水平大于低脉压组;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年龄、24hAPP、24hAPPI、24hSBP为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提示24hAPPI为LVM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4hAPPI可能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态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和脉压指数(PPI)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评价PPI反映左心室肥厚的价值。方法:用动态血压监测仪测量128例高血压患者的PPI,按PPI≤0.40(28例)、0.41~0.50(47例)、0.51~0.60(35例)和>0.60(18例)分为4组;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测量各种参数,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比较各组LVMI的差异。结果:随着PPI的增加,LVMI明显增大(P<0.05);经Spearman's相关分析,PPI与LVMI的相关系数r值(0.467)大于PP、SBP及DBP的r值(0.423,0.304,0.296)。结论:PPI可作为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脉压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目的 比较动态脉压和诊所脉压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选择初诊的轻 中度高血压病患者 118例。所有入选病例测量非同日 3次诊所血压、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动态脉压和诊所脉压水平各分为 3组 ,并分别比较。结果 动态脉压与年龄、高血压病史、左心室重量指数、动脉僵硬度指数和体重指数呈显著的相关性。动脉僵硬度随分组脉压的增大呈显著递增 ,其与动态脉压的相关性明显强于诊所脉压。动态脉压与左心室重量指数的相关性明显强于诊所脉压。结论 脉压升高是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重要危险因素 ,与诊所脉压比较 ,动态脉压更能反映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左心室肥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关资料表明 ,脉压 (PP)随着年龄的增长 ,呈上升趋势〔1〕。近年来不少研究指出 ,在中老年正常血压和高血压患者中 ,PP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2〕,其危险作用甚至大于收缩压 (SBP)和舒张压 (DBP)增高。本文旨在探讨PP增大是否会引起左心室肥大的发生率增加。1 对象与方法均选自 1 999年 1 0月~ 2 0 0 1年 1 0月我院的住院或门诊患者 ,均符合WHO及国际高血压联盟 1 999年高血压诊断标准〔3〕,年龄 5 0~ 70岁。左心室肥大标准 :超声心动图 (VCG)测量左心室质量指数 (LVMI)男性超过 1 34,女性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9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脉压高低被分为≤60mmHg和〉60mmHg两组。超声心动图测量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求出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高脉压组年龄较大.LVMI显著高于低脉压组[(135.3±23.5:(115.7±25.2),P〈0.01]。结论:24h脉压高者更易发生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6.
老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冠状循环微血管病理改变特点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 了解老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冠状循环微血管病变的特点,并在LVH分级相同的条件下,观察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肌微血管病变的区别。方法 从我院1954-1996年的3195例连续尸检标本中选取年龄≥60岁的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糖尿病206例和对照组30例的心脏标本进行HE、弹力+Van Gieson和CD3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心肌间质10-60μm动脉和心肌毛细血管,通过光镜和电脑图像分析,定量检测微动脉密度与其壁腔比值、心肌毛细血管密度及其内皮细胞面积4项指标;根据左室游离壁厚度将LVH分为0级-Ⅲ级;高血压组LVH0-Ⅲ级,冠心病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糖尿病组LVH均为I组。各组间比较采用SAS系统处理。结果 各组冠状循环微血管定量测定结果显示:高血压组随LVH加重,微动脉密度和壁腔比值逐渐增大,而毛细血管密度与内皮细胞面积逐渐减小;高血压合并冠心病LVH组有类似改变但程度更重;冠心病LVH组微动脉密度增加而其他指标变化不明显;糖尿病组壁腔比值无明显改变,而微动脉密度增高,毛细血管密度及内皮细胞面积明显减少。结论 高血压LVH时冠状循环微血管段的改变表现为微动脉密度增高,壁腔比值增大和毛细血管减少,其中壁腔比值增大是高血压LVH特征性的改变。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时上述变化更严重。微血管病变是老年高血压LVH时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下降和心肌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引起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是引起心律失常的首要病因.然而目前的研究发现,在老年病人中高血压所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并不低.有关资料表明,老年高血压组较正常对照组有较高的总房性、室性心律失常及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或心房颤动和Lown氏分级≥3级室性心律失常[1],而且老年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者(Left VentricularHypertrophv,LVH),其总房性心律失常和Lown氏分级≥3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LVH者,提示老年高血压LVH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2,3].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龄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APP)和血脂与左心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年龄≥80岁的高血压患者110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检查及血脂检测。根据APP分为高脉压组(≥60mm Hg,1 mm Hg=0.133 kPa)74例和低脉压组(<60 mm Hg)36例,以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作为LVH的诊断标准,又分为LVH组50例和非LVH组60例。并进行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低脉压组比较,高脉压组LVMI、LVH的发生率及各收缩压参数明显升高(P<0.05)。LVH组24 h收缩压、昼间收缩压、APP、脉压指数明显高于非LVH组(P<0.05),2组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MI与APP、脉压指数、24 h收缩压、昼间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5),与所有舒张压参数均无相关性(P>0.05)。APP是LVH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57,95%CI:1.018~1.096,P=0.003)。结论在高龄高血压患者中,APP与LVMI密切相关,是LVH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与LVMI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血液黏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辛俊 《实用老年医学》2007,21(2):114-11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LVH)与血液黏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2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LVH的有无分为单纯高血压组(52例)及高血压合并LVH组(73例),比较2组全血及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HCT),分析其与LVH的关系。结果2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无明显差异,合并LVH组的患者全血黏度低切变及HCT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全血黏度低切变与LVH呈正相关(r=0.249,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全血黏度低切变及HCT增高是易合并LVH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8例,分别作24小时动态血压及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24h动态血压(包括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24h平均脉压)与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的关系。结果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脉压与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有相关性(分别为前者:r=0.415、P〈0.01,r=0.363、P〈0.01;后者:r=0.336,P〈0.05,r=0.346,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着24h平均收缩压增高、24h平均脉压增大而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重构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重构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筛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正常对照组30例,经心脏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分别测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CA-IMT)、斑块及两侧颈总动脉内径、扩张性(CD)、顺应性(CC)。EH组分为LVMI正常组及LVMI增高组。所测得的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EH组CCA-IMT高于对照组,LVMI增高组最高;EH组颈总动脉CC和CD较对照组均低;EH组中LVMI增高组斑块检出率及严重程度最高,LVMI正常组次之,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EH颈动脉重构与LVH存在相关性,颈动脉重构发生早于LVH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左心室肥厚关系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68例,以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作为评价左心室肥厚指标,将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厚组(32例)和非左心室肥厚组(36例)。以颈动脉-股动脉肢体动脉搏动波(cfPWV)和脉压作为评价动脉僵硬度指标,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cfPWV及超声心动图检测,并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左心室肥厚组较非左心室肥厚组患者cfPWV高[(14.45±1.83)m/s vs(10.89±1.94)m/s]、脉压大[(78.66±9.05)mm Hg(1 mm Hg=0.133 kPa)vs(60.39±7.74)mm 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MI与cfPWV、脉压呈正相关。结论动脉僵硬度增加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活动平板试验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时脉压变化与左室肥厚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18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做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后,进行分组:A组为运动试验停止后6分钟脉压〉60mmHg者,B组为停止运动后6分钟脉压40~60mmHg者,对比分析两组左室肥厚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差异。结果:脉压〉60mmHg组左室重量指数、左室舒张末内径、QT离散度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脉压40~60mmHg组(P〈0.05~〈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后脉压恢复延缓,可能与心脏受损心律失常有关。  相似文献   

14.
老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心肌毛细血管病理改变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老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LVH)患者心肌毛细血管病变的特点 ,并在LVH分级相同的条件下 ,观察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肌毛细血管病变的区别。方法 :从我院 195 4年~ 1996年间3195例连续尸检标本中选取年龄≥ 6 0岁的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糖尿病 2 0 6例和对照组 30例共 2 36例心脏标本进行CD31免疫组化染色 ,显示心肌间质 5~ 8μm毛细血管 ,通过光镜和电脑图象分析 ,定量检测心肌毛细血管密度 (capillarydensity ,CD)及其内皮细胞面积 (areaofendothelialcells,AEC) ;根据左室游离壁厚度将LVH分为 0级~Ⅲ级 ;高血压组LVH 0~Ⅲ级 ,冠心病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糖尿病组LVH均为I级。各组间比较采用SAS系统处理。结果 :高血压组随LVH加重 ,CD与AEC逐渐减小 (P <0 0 5 ) ;冠心病组上述变化不明显 (P >0 0 5 )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有上述改变且程度更重 (P <0 0 1) ;糖尿病组MCD及AEC也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LVH组毛细血管减少 ,糖尿病组有相似改变而冠心病组变化不明显。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这种微血管病变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重要病理基础 ,应引起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15.
老年高血压患者因病史较长 ,多容易出现左心室肥厚 ,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心功能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为本院干部病房 2 0 0 0年 6月~ 2 0 0 2年 5月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 1 5 3例 ,男 1 34例 ,女 1 9例 ,年龄 69~ 91 (平均 77.4)岁。高血压诊断以 1 999年1 0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为标准 ,即收缩压 1 40mmHg( 1mmHg =0 .1 33kPa)和 (或 )舒张压≥ 90mmHg。因冠心病或肺心病入院治疗而同时并发高血压的患者不包括在此研究病例中。所有高血压患者入院后 ,常规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的检查。采用美国ATL80 0型彩色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测定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与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老年人高血压心室重构中的作用。方法 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89例,根据有无左心室肥厚分为两组,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32例,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57例,另52名健康老年人设为对照组超声心动图测LVPWT及LVMI。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MMP-1、TIMP-1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组、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组LVPWT、LVMI、TIMP-1和MMP-9水平逐渐升高(均为P<0.05),而血清MMP-1水平逐渐降低(均为P<0.05)。LVMI、LVPWT与血清MMP-9、TIMP-1水平呈正相关(均为P<0.05),与MMP-1水平呈负相关(均为P<0.05)。结论 MMP-9水平与左心室质量、左心室壁厚度呈正相关,而MMP-1水平与之呈负相关。细胞外基质重构可能与老年高血压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药物规则治疗下高血压病 (EH)患者的脉压 (PP)与左心室肥厚 (L VH)构型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 176例有或无 L VH的 EH患者的 PP与 L VH构型及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1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 (ASH)、对称性室间隔肥厚 (CH)及扩张性肥厚 (DH)三型肥厚组的 PP与无 L VH组相比 ,有明显的差别 ,CH和 DH组较大 (P均 <0 .0 1) ,尤以 DH组较甚。2随着 PP增大 ,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明显的降低。3L 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PP与 EH患者左心功能不全发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PP每增加 10 m m Hg,左心功能不全增加 30 % (95 % CI:1.2 3~ 1.37,P<0 .0 0 0 1) ;在对年龄和 EH病程进行校正后 ,PP每增加 10 m m Hg显示增加左心功能不全发生率 19% (95 % CI:1.13~ 1.2 5 ,P<0 .0 0 0 1)。结论 在药物规则治疗的 EH患者中 ,PP与 L VH构型具有一定的联系 ,PP是左心功能不全发生的一个重要和独立的相关因素 ;且随着 PP增大 ,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18.
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质量与血清胰岛素的关系胡小玲蒲英英高京红何绍贵刘大为刘小文许凤芝为探讨年龄、血压和左心室质量(LVmass)与胰岛素水平的关系,我们测定了老年和非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各参数,计算LVmass和左室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LVH)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关系.方法 入选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老年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2例为高血压组,选择同期就诊的老年女性正常血压者40例为对照组,进行心脏彩色超声检查,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通过动脉硬化检测获得b...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为2组:血压晨峰值≥55 mm Hg(1 mm Hg=0.133 kPa)为晨峰组,血压晨峰值<55mm Hg为非晨峰组,每组40例,均常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晨峰组24h、昼间、夜间收缩压及血压晨峰均明显高于非晨峰组(P<0.05),晨峰组LVMI明显高于非晨峰组;左心室肥厚比例明显高于非晨峰组(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左心室肥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