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可导致肝脏功能迅速衰竭,行姑息性介入栓塞治疗和局部灌注化疗,其疗效很差,且加重肝功能的损害,导致迅速出现肝功能失代偿。因此,此类病人一旦出现梗阻性黄疸,应尽快采用介入技术有效的减黄,为治疗肿瘤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胆管支架介入治疗老年梗阻性黄疸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8例老年梗阻性黄疸患者在X线透视下行经皮胆管支架介入,做好术前各项护理、术中配合,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术后给予患者细致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38例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胆管支架置入均成功,支架置入后造影示支架通畅无移位,扩张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7~18d黄疸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对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做好全面细致的护理,是保证介入成功的关键,可延长患者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华支睾吸虫病是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体胆道系统内引起的一种地方性、感染性疾病,对人体危害很大。对没有出现梗阻性黄疸的轻症患者,口服吡喹酮可收到良好疗效。而重度感染者,由于虫体及虫卵堵塞胆管而出现梗阻性黄疸,此时药物治疗的效果多不理想。近年来,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内镜治疗成为华支睾吸虫梗阻性黄疸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经皮经肝胆道外引流术( PTCD)是治疗恶性硬梗阻性黄疸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快速缓解黄疸症状,纠正黄疸所致的持续肝功能损害和全身高胆红素血症状态,可作为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首选。但目前患者PTCD术后多采用输血器连接引流袋,引流口至引流袋的距离过长,患者活动不方便,且易致引流不畅,甚至脱管。另外,引流管冲洗困难,冲洗时还会导致胆汁外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从而加重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为此,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介入科自行设计制作一种改良的医用三通阀并在临床予以应用,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消化道肿瘤常常出现肝门或胰头部转移而导致恶性梗阻性黄疸。能作外科根治术仅占7%,姑息分流旁路术也仅适用于19%的病例,而且外科旁路分流手术的并发症及术后病死率相当多。近年来,通过介入放射采用经皮穿肝胆管引流术(PTCD)来缓解恶性梗阻性黄疸。此项介入技术创伤小,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胆道腔内碘-125粒子放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可行性并初步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1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放置胆道支架后接受胆道碘125粒子腔内放射治疗。结果除3例患者于术后2~3个月因肿瘤晚期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外,其余病例均未出现黄疸,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初步观察表明胆道支架置入 胆道碘125粒子腔内放射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间接观察梗阻性黄疸患者肝脏枯否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测定梗阻性黄疸患者不同时期的肝功能,血浆内毒素值、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梗阻性黄疸患者血中内毒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NFα及MDA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后内毒水平较正常高,但无显著性意义,TNF及MDA在一段时间维一个高水平,而且TNF及MDA值越高,肝功能异常越明显,两者有相关性,结论:血中TNFα及MDA含量可作为梗阻性黄疸患者肝脏枯否细胞功能变化的参数指标,为判定肝脏免疫功能及肝功能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杨永健 《家庭护士》2007,5(3):60-61
消化道肿瘤常常出现肝门或胰头部转移而导致恶性梗阻性黄疸。能作外科根治术仅占7%,姑息分流旁路术也仅适用于19%的病例,而且外科旁路分流手术的并发症及术后病死率相当多。近年来,通过介入放射采用经皮穿肝胆管引流术(PTCD)来缓解恶性梗阻性黄疸。此项介入技术创伤小,病人痛苦少,并能在PTCD引流术的基础上结合对引起胆管阻塞的肿瘤灶进行选择性的动脉灌注化学治疗栓塞术,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缩小肿瘤,复通胆管的目的,有效延长病人的生命,减轻了由于梗阻引起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9.
梗阻性黄疸时常发生胃黏膜的急性糜烂、出血、坏死,甚至应激性溃疡的形成,导致患者出现呕血、黑便等。对患者疾病的康复带来不利影响。探讨梗阻性黄疸时急性胃黏膜损害的发生机制,以及如何预防这种损害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拟通过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对梗阻性黄疸时发生急性胃黏膜损害的机制进行探讨,并观察了生长激素对胃黏膜损害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PTCD)及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首选方法,可迅速降低胆管内压力,减轻黄疸,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随着影像技术及介入技术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得到了较满意的效果~[1]。但PTCD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有文献报道并发症中胆道感染发生率6%;胆道出血发生率4%;胆汁漏、胆汁性腹膜炎发生率4%;引流管阻  相似文献   

11.
李文涛 《康复》2020,(1):57-57
皮肤、眼睛变得蜡黄,粪便颜色浅得仿佛白陶土,尿液颜色像酱油一样深,这些都是典型的梗阻性黄疸的症状。它是由于胆道出现梗阻而造成的,并会引起肝功能的严重损伤,继而会造成肝衰竭而危及生命,需要及时治疗。那么,这种梗阻究竟从哪里来?应该如何正确就诊治疗呢?梗阻性黄疸从哪里来梗阻性黄疸属于一种症状,病因很多,比较常见的、与肿瘤有关的病变,就是胰头占位病变,如胰头癌。  相似文献   

12.
伽玛刀联合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31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3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伽玛刀联合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PTCD)治疗,并给予系统护理。结果治疗结束后29例黄疸全部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2例黄疸减轻,肝功能好转;肿瘤完全缓解(CR)4例(12.90%),部分缓解(PR)20例(64.52%),稳定(SD)6例(19.35%),进展(PD)1例(3.23%)。认为伽玛刀联合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效果满意,经系统护理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胆碱酯酶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梗阻性黄疸是由于胆道肿瘤、胆管结石等机械性因素造成的肝外胆道梗阻.多数患者由于就诊较晚,黄疸时间长,黄疸程度重,术前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障碍、肝硬化、营养不良及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者可以出现肾功能衰竭[1].目前对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主要以手术解除梗阻、建立胆道引流为主,但长时间的胆汁淤积致使围手术期也会出现肝功能衰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即使手术成功最终患者仍会死亡.因而临床急需一种能客观评价肝脏储备能力的指标来提示预后及指导进一步治疗.现就我院收治的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胆碱酯酶(ChE)的变化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方法迄今虽然仍以手术为主,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设备的更新,出现了介入放射学,对于全身条件差(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休克、黄疸时间太长和晚期肿瘤不能耐受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综合性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128例失去手术机会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取包括PIED、胆道内涵管或金属支架植入法及双介入疗法等多种综合手段进行介入治疗。结果:黄疸全消退或明显减轻90.6%(116/128);部分消退7.8%(10/128);无改变1.6%(2/128);获二期手术切除25例,占19.5%;中位生存期15个月。结论:介入治疗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消除症状、获取手术切除机会及降低手术风险、提高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即对因治疗与姑息性减压减黄。其中外科胆道引流术由于创伤较大,患方及医方均有颇多顾虑,已出现逐渐被介入性胆道引流术所取代的趋势[1,2]。同时,对于已行外科姑息性胆肠吻合术或T管引流术而再发梗阻者,仍可行(PTCD)[3,4]与支架置入。1介入性胆道引流术的方法1.1外引流采用引流导管把胆汁引流到体外,以使胆系压力降低,黄疸减退,并有利于肝功能恢复与后续治疗。1.1.1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transhepticcholangicclainage,PTCD)PTCD的减黄作用明显,有效率在95%以上。是在PTC(percut…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引起梗阻性黄疸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探讨术前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4年施行手术治疗的312例梗阻性黄疸病人,对不同血清胆红素水平的病人进行比较,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与术前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关系。结果 术前血清胆红素≥342μmol/L的病人中肺部感染、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切口延迟愈合、吻合口瘘、腹腔脓肿、胃肠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增高。结论 血清胆红素是预测梗阻性黄疸手术危险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梗阻性黄疸术前血清胆红素水平超过342μmol/L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增高;对梗阻性黄疸病人应尽早解除胆道梗阻。  相似文献   

18.
梗阻性黄疽,尤其是老年人,手术死亡率高,内科药物治疗效果差。我院近期行介入引流术治疗12例老年梗阻性黄疽,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对115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内外引流和支架置入姑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体会,评价加强操作前后的护理提高成功率、增加疗效。方法 115例,男66例,女49例。年龄32~88岁,平均年龄63岁,全部为恶性梗阻引起的黄疸患者。术前给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和保肝治疗以及必要的抗生素;向新入院的患者或家属详细介绍病情和针对疾病对进行的治疗方案,以及治疗引起的副反应,并发症和疾病的转归,使患者对治疗有正确的认识。术中严格无菌条件下操作,严密监视生命体征的变化,给以适当的对症治疗;在穿刺胆管成功后,留取胆汁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为术后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胆管引流患者术后记录24h胆汁流量,注意观察胆汁的引流量和颜色,带引流管的患者要防止穿刺口皮肤感染;补充适当的水分及电解质;保持创口干燥,引流管向外脱出。针对患者和家属不同的心理变化,进行认真分析,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我们向新入院的患者或其家属详细介绍病情和针对疾病将进行的治疗方案,以及治疗引起的副反应,并发症和疾病的转归,使患者对治疗有正确的认识,请治疗后的患者交流治疗体会、获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结果 115例中仅13例因肝内多支胆管梗阻黄疸引流不满意外,其余102例血清胆红素均下降2/3以上。结论 梗阻性黄疸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和肝功能损害,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和术中配合可以减少因操作引起的并发症,有利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 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疗效观察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对15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 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包括术前、中、后实施相应的护理,观察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效果的评估。结果:158例患者治疗时皮肤巩膜重度黄染、骚痒、伴腹胀,纳差,肝功能严重损伤,经采用一系列治疗7~10天后皮肤巩膜黄染、瘙痒明显消退,腹胀缓解,肝功能改善,食欲提高。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PTCD 胆道内支架置入治疗后,给予对症护理,患者可明显改善黄疸及伴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