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皮肤软组织及创伤感染的B族链球菌(GBS)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存在的特点。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分离自皮肤软组织及创伤感染的132株GBS进行红霉素及四环素等11种耐药基因的检测;药物敏感试验及克林霉素诱导型(MLSB)耐药表型采用琼脂纸片扩散(K-B)法、D-试验法检测。结果皮肤软组织及创伤感染的GBS红霉素耐药基因以ermB为主,占25.0%,ermA、ermC、ermM、ermTR、mefA、mefE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3.8%、8.3%、1.5%、9.0%、32.6%、38.6%;同时含2种或2种以上erm基因阳性的GBS占22.5%;耐药表型以结构型耐药(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耐药,cMLSB)为主(31株,占红霉素耐药GBS的50.0%);四环素耐药基因tetM、tetO、tetK、tetL阳性率分别为64.0%、47.2%、13.2%、40.0%;未发现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诺普汀/达福普汀耐药菌株,但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的中介率分别是11.2%、6.8%;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耐药率分别为47.0%、46.2%、86.4%。结论 ermB基因是皮肤软组织及创伤感染的GBS对红霉素耐药的重要基因,检出国内少见报道的ermC、ermM、ermTR基因。青霉素、氨苄青霉素仍可作为治疗皮肤GBS感染的首选药物;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红霉素和克林霉素作为预防和治疗皮肤GBS感染的药物应用价值应给予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景德镇地区B群链球菌(GBS)抗生素耐药菌谱情况.方法 采用标准K-B纸片法测定GBS菌对临床常用7种抗生素耐药性.结果 193株GBS菌均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敏感;但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中度敏感率分别为17%和19%;2002年到2008年分离GBS菌株对红霉素耐药率从8%增加到16%,对克林霉素耐药率从20%增加到28%,昌江区2008年分离的GBS菌株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45%和26%,与珠山区2007年和2008年分离的GBS菌株对红霉素的耐药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可作为治疗GBS感染首选药物;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可作为二线的选择药物.红霉素和克林霉素作为预防和治疗GBS感染的药物在国内爱到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探讨广州市GBS阳性孕妇GBS致病菌株的基因分型及其各种基因型的流行分布情况,为GBS致病菌株的快速分子诊断及其流行病学监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方法在广州市采用多阶段分层整体抽样的方法从2015年01月~12月就诊的GBS阳性孕妇的生殖道中收集的标本,药敏质控标准菌株:肺炎链球菌(ATCC49619)及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采取菌株培养、鉴定、DNA提取、PCR试验、基因检测等方法,通过相关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分析GBS致病菌株的基因分型及分子流行病学状况。结果共收集分泌物标本2 812份,经菌株鉴定分离出178株GBS致病菌株,其检出率为6.33%。GBS致病菌株对利奈唑烷、万古霉素、青霉素、呋喃妥因等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为0,对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及左旋氧氟沙星部分耐药,其耐药率分别为1.1%,16.9%18.0%及22.5%,而GBS致病菌株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抗菌药物均出现了较高的耐药率,其耐药率分别为50.6%,47.8%(其中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有20例,占23.5%)和73.0%。65株GBS检测出mreA基因,56株GBS检测出ermB基因,36株GBS检测出mefA基因,28株GBS检测出mefE基因,5株GBS检测出ermA基因,ermC基因未被检测出。其中携带5种耐药基因的有3株(1.69%),携带4种耐药基因的有15株(8.43%),携带3种耐药基因的有19株(10.67%),携带2种耐药基因的有25株(14.04%),携带1种耐药基因的有5株(2.81%),不携带耐药基因的有1株(0.56%)。五种耐药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其同源性均为100%,无基因突变发生。结论 GBS致病株耐药基因主要是mreA,ermA,ermB,mrfA,mefE,且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临床上需加强耐药基因分子水平检测,指导临床更加合理科学的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β溶血链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探讨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表型和基因型.方法 按CLSI推荐的K-B法测定并判读β溶血链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用D试验检测红霉素诱导β溶血链球菌对克林霉素耐药的表型,并且用PCR方法确定所检测的菌株是否携带的ermB基因和mefA基因.结果 49株红霉素耐药的β溶血链球菌结果显示有35株β溶血链球菌只扩增到ermB基因,有9株只扩增到mefA基因,有3株同时扩增到ermB和mefA基因,有2株没有扩增到ermB和或mefA基因;17株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菌株中D试验阳性8株细菌都只扩增到ermB,D试验阴性9株细菌中都只扩增到mefA;红霉素敏感的β溶血链球菌没有扩增到ermB或mefA基因.结论 β溶血链球菌的耐药表型与基因型高度一致,临床上可用PCR方法和D试验检测,D试验检测更为简单方便,临床应该用D试验检测β溶血链球菌的iMLS型耐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临沂地区肺炎链球菌呼吸道感染分离株的耐药性及其传播情况.方法 对肺炎链球菌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和血清学分型,并结合BOX-PCR、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指纹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菌株间亲缘关系.结果 124株肺炎链球菌中红霉素不敏感菌株33株,占26.6%,其中ermB基因介导的红霉素耐药菌株21株,占63.6%,mefE基因介导的红霉素耐药菌株12株,占36.4%.青霉素敏感株(PSSP)111株,敏感率89.5%,青霉素低度耐药株(PISP)10株,发现青霉素耐药株(PRSP)3株,PSSP组中除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敏感度较低外,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氧氟沙星,万古霉素亦敏感;而PISP组出现了对第二代头孢菌素耐药菌株,3株PRSP除对万古霉素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耐药.124株肺炎链球菌血清型主要为23F、3、19F、14、9V、6A、6B等;BOX-PCR谱型共35种,其中青霉素不敏感株(PNSP)有6种谱型.结论 上述肺炎链球菌呼吸道感染分离株对红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其耐药机制以ermB基因介导为主,ermB基因介导的耐药水平高于mefE基因介导的耐药水平;对青霉素耐药率较低,耐二代头孢菌素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存在青霉素耐药菌株克隆传播和耐药基因水平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林可酰胺-链阳菌素类抗菌素的耐药机制。方法K-B纸片法测定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泰利霉素和喹奴普汀/达福普汀的耐药性。对全部红霉素耐药菌株和部分红霉素敏感菌株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ermB和mefA基因。结果97株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泰利霉素和喹奴普汀/达福普汀的耐药率分别为60.8%、58.8%、0和0。59株红霉素耐药菌株均检出ermB和/或mefA基因,其中34株(57.6%)ermB阳性,18株(30.5%)ermB和mefA同时阳性,7株(11.8%)mefA阳性。5株敏感菌株ermB和mefA基因均为阴性。结论本研究显示肺炎链球菌对泰利霉素和喹奴普汀/达福普汀高度敏感,而对红霉素和林可霉素则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林可酰胺-链阳菌素的耐药机制以ermB基因介导的靶位改变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成都地区肺炎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研究成都地区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01年9月-2002年9月成都地区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测定其对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表型;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耐药基因ermB和mefA,并对ermB和mefA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82株肺炎链球菌中13株对青霉素低度耐药(占15.9%),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克林霉素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80.5%(66/82)和68.3%(56/82)。耐大环内酯类肺炎链球菌中,96.4%菌株表现为内在型耐药。标准菌株ATCC49619及16株红霉素敏感菌株均未检测到ermB基因及mefA基因;ermB基因和;mefA基因分别在62和11株耐红霉素肺炎链球菌中检测到,其中7株菌同时检测到ermB基因和mefA基因。所测ermB和mefA基因序列与基因库收录序列高度一致。结论:成都地区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较低,但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克林霉素耐药却非常普遍。ermB基因介导的靶位改变是成都地区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主要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离临床标本中表皮葡萄球菌,检测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并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性耐药的发生率.方法 分离培养临床标本中的表皮葡萄球菌,用k-b法检测其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等抗生素的耐药性,并做纸片法D试验检测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发生率.用头孢西丁法检测MRSE.结果 86株表皮葡萄球菌中MRSE 72株,占83.72%,MSSE 14株 占16.28%.总D试验阳性34株,占39.53%,D试验阴性52珠,占60.47%.所有试验菌株对青霉素耐药率100%,红霉素耐药率88.37%,克林霉素24.42%,利奈唑烷100%敏感,万古霉素100%敏感.结论 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等药物耐药率较高,常规D试验检测有助于临床合理使用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国儿科临床分离A族β溶血性链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特点。方法选取2005—2008年5所不同地区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的A族β溶血性链球菌371株,对上述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PCR方法检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四环素耐药基因。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高达94.0%以上,MIC50与MIC90均大于512mg/L;克林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6.9%、90.6%和3.5%;对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头孢他啶的敏感率则为100%。在371株分离菌中观察到6种耐药谱,其中以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克林霉素、四环素联合耐药为主,占85.7%(316/378),其次为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克林霉素耐药,占6.5%(24/371)。2007—2008年191株红霉素耐药株中,ermB阳性菌株占分离株总数的95.8%(183/191),ermTR4.2%(8/191),无mefA阳性株。tetM阳性株占91.1%(174/191),tetO阳性占0.5%(1/191)。结论我国儿科临床分离的A族β溶血性链球菌以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为主,ermB和tetM耐药基因常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本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部肺炎链球菌的药物敏感性 ,初步探讨可能的耐药机制。方法 对 84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拭子进行肺炎链球菌培养、分离 ,以Kirby 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 ,以套式 -聚合酶链反应及PCR技术进行TEM基因、ermB基因和mefA基因检测 ,加DAN测序分析。结果  84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离到 3 2株肺炎链球菌 ,携带率为 3 78% ,占检出菌 2 4 8% ;分离菌株对常用抗生素耐药为青霉素 2 2 0 % ,克林霉素 66% ,红霉素、阿奇霉素、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 63 % ,复方甲基异恶唑 5 9% ,但对氯霉素和万古霉素均敏感 ;部分菌株 β内酰胺酶基因 (TEM )、红霉素耐药基因 (甲基化酶基因ermB)表达阳性 ,但未表达红霉素耐药基因 (外排基因mefA)。结论 肺炎链球菌是本地区呼吸道感染儿童主要致病菌 ,对常用抗生素有不同程度耐药 ,部分菌株耐药机制可能是通过表达TEM基因和ermB基因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分析临床标本分离到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等17种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从2003年1月至2005年7月临床标本分离到的52株肺炎链球菌,用美国DADE-BEHRING公司的MICro STREP Plus链球菌药敏测定板检测肺炎链球菌对17种不同抗菌药物的MIC值.结果52株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达71.2%,5株对青霉素耐药(9.6%),18株对青霉素低度耐药(34.6%),29株对青霉素敏感(55.8%),对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63.5%,对万古霉素、阿莫西林/棒酸、加替沙星的耐药率为0.00%.青霉素不敏感菌株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氯霉素、头孢克洛、头孢呋辛的耐药率显著高于敏感株.结论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耐药率高,对青霉素以低度耐药为主,喹喏酮类药物和阿莫西林/棒酸刘肺炎链球菌抗菌活性较高,可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我国儿科A群β溶血性链球菌(GAS)临床分离株抗菌药物敏感性情况.方法 收集5所儿童医院2005-2006年222株GAS感染的临床菌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11种抗菌药物的MIC值;诱导试验分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表型;PCR检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基因ermB、ermTR和mefA.结果 分离株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在93.69%~98.65%,MIC90>512 rag/L;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94.14%;对青霉素、头孢他啶的敏感率高达100%.分离株大环内酯类抗生索耐药以耐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和链阳性菌素B表型(cMLS)为主,占99.04%.iMLS表型仅2株,未检测到M型;ermB、ermTR和mef似阳性率分别为94.71%、2.89%和0.结论 所测儿科GAS感染流行菌株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高.主要耐药机制为ermB编码的23SrRNA甲基化酶导致靶位改变,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治疗我国GAS感染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乐清地区儿童患者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及大环内酯类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对2014年乐清地区儿童患者分离的124株肺炎链球菌采用细菌鉴定分析仪进行9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检测,同时对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链球菌用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双纸片协同试验确定其耐药表型,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这些菌株的耐药基因ermB和mefE。结果124株肺炎链球菌中,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依次为96.77%、93.55%、84.68%和81.45%;青霉素、氯霉素和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0.16%、5.65%和0.81%,未发现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120株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链球菌中,大环内酯类耐药表型cMLS占96.67%、iMLS占0.83%、M型占2.50%;耐药基因ermB检出率为97.50%,mefE的检出率为6.67%。结论乐清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严重,ermB基因介导的cMLS型耐药是大环内酯类耐药的主要原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已不是治疗乐清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林雪峰  李克诚 《江西医学检验》2006,24(5):411-412,396
目的 了解β溶血链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探讨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表型和基因型。方法 按CLSI推荐的K—B法测定并判读β溶血链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用D试验检测红霉素诱导β溶血链球菌对克林霉素耐药的表型.并且用PCR方法确定所检测的菌株是否携带的ermB基因和mefA基因。结果49株红霉素耐药的β溶血链球菌结果显示有35株β溶血链球菌只扩增到ermB基因,有9株只扩增到mefA基因,有3株同时扩增到ermB和mefA基因,有2株没有扩增到ermB和或mefA基因;17株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菌株中D试验阳性8株细菌都只扩增到ermB,D试验阴性9株细菌中都只扩增到mefA;红霉素敏感的β溶血链球菌没有扩增到ermB或mefA基因。结论 β溶血链球菌的耐药表型与基因型高度一致,临床上可用PCR方法和D试验检测,D试验检测更为简单方便.临床应该用D试验检测β溶血链球菌的iMLS型耐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11年北京市朝阳区儿童感染A组溶血性链球菌(GAS)的emm基因分型及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情况及耐药基因谱的特点。 方法 从猩红热或咽峡炎及扁桃体炎儿童患者的咽拭子培养分离获得71株GAS,应用PCR扩增emm基因及红霉素耐药基因mefA、ermA、ermB和转座子基因Tn916;采用E-test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分析耐药情况。 结果 北京市朝阳区儿童感染GAS的emm12.0基因型占87.4%,其次为emm1.0型(9.8%)、emm22.0型(1.4%)、emm75.0型(1.4%);GAS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100%和95.8%,两种药物的交叉耐药率为95.8%;耐药基因ermA、ermB、mefA和转座子基因Tn916的携带率分别为5.6%、90.1%、4.2%和90.1%。 结论 北京市朝阳区2011年儿童感染GAS的主要流行株为emm12.0型,对红霉素普遍具有较高的耐药率且与克林霉素之间存在显著的交叉耐药;ermB基因是决定本地区2011年儿童感染GAS对红霉素耐药的重要基因;而Tn916转座子基因在GAS菌株间耐药基因扩散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SA)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发生率及诱导耐药基因。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用头孢西丁纸片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并以红霉素、克林霉素双纸片法(D试验)分析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表型,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结果 146株SA中MRSA占57.5%。SA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同时耐药的有82株,占56.2%,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或中介的有34株,其中D试验阳性26株,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率76.5%。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或中介的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中D试验阳性分别为80.0%和71.4%。克林霉素耐药菌株主要由erm基因决定,结构型耐药菌株主要耐药基因为ermA,诱导型耐药菌株的主要耐药基因为ermC。结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对SA中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检测,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用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和分析临床患者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浠水县巴驿卫生院298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用K-B法做药敏试验,E-test法检测青霉素。结果培养出85例肺炎链球菌,其中青霉素耐药菌株占16.47%,青霉素敏感菌株占62.35%。感染肺炎链球菌的儿童患者中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96.23%,对磺胺类的耐药率为84.93%;成人患者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68.75%,对磺胺类的耐药率为65.62%;未见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儿童患者青霉素耐药率为20.76%,比成年患者耐药率(9.38%)更高。结论临床上感染肺炎链球菌的呼吸道患者对青霉素耐药率较高,尤其儿童患者耐药情况更严重,且存在多重耐药现象,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青岛地区围产期妇女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的定植率、抗菌药物敏感性及血清型分布。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妊娠35-37周孕妇的阴道和直肠拭子,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并统计其定植率。应用凝集法进行血清型分型。采用VITEC 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系统做药敏分析,对红霉素耐药和克林霉素敏感或中介的菌株进行D试验。结果筛查1265例孕晚期妇女标本,检出GBS 54株,定植率为4.3%。最常见的血清型为Ⅲ型(44.4%)和Ⅰb型(31.5%)。所有菌株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均敏感,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6.7%、75.9%和74.1%。D试验阳性率为87.5%。结论青岛孕产妇GBS的定植率在全国处于偏低水平;Ⅲ型和Ⅰb型为GBS的主要流行血清型;孕晚期GBS感染的妇女应及时进行抗生素预防治疗,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仍可作为其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胎膜早破孕妇生殖道B 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的血清型分型和耐药基因分布。方法 收集2020 年1 月~ 2021 年12 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产科分娩的胎膜早破孕妇生殖道的50 株GBS,使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检测血清型和耐药基因。结果 50 株GBS 以血清型Ⅲ型(24 株,48.0%)为主,其次为Ⅰ b 型(12 株,24.0%)和Ⅰ a 型(10 株,20.0%);对青霉素、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全部敏感;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80.0%,74.0% 和56.0%;在红霉素耐药分离株中,85.0% 为大环内酯类- 林可酰胺结构型耐药,且ermB 基因携带率高达75%;对左氧氟沙星耐药表现为gyrA,partC 和 artE 的三种基因突变引起的DNA 解螺旋酶和拓扑异构酶的双改变。结论 西安地区胎膜早破孕妇生殖道GBS 以血清型Ⅲ型为主,对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具有高水平的耐药性,青霉素仍为分娩时GBS 感染预防和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6S r DNA测序法鉴定β-溶血性G群链球菌的价值,通过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确定G群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确定红霉素耐药菌株的耐药表型及基因型。方法采用API 20 Strep链球菌鉴定系统、兰氏抗原血清分型和16S r DNA测序法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分离的50株β-溶血性G群链球菌进行鉴定。采用琼脂稀释法对该50株G群链球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并通过纸片法D试验测定红霉素耐药菌株的耐药表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 B和mef A。结果 50株链球菌经手工API 20 Strep链球菌鉴定系统鉴定,均为停乳链球菌。16S r DNA PCR扩增及测序,42株为停乳链球菌,8株为咽峡炎链球菌,鉴定概率97%。以测序结果为标准,API 20 Strep链球菌鉴定系统鉴定的准确率为84%。兰氏抗原血清分型均为G群。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50株G群链球菌中没有对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和青霉素耐药的菌株。红霉素耐药菌株共28株(56%),其中c MLs型耐药菌株26株(52%),Ms型耐药菌株2株(4%),没有发现i MLs型耐药菌株,红霉素中介菌株4株(8%)。克林霉素耐药菌株共31株(62%),其中红霉素敏感而克林霉素耐药菌株3株(6%),红霉素中介而克林霉素耐药菌株2株(4%)。c MLs型耐药菌株中均检测到erm B基因,2株Ms型耐药由mef A基因介导,4株红霉素中介菌株中检出erm B和mef A基因各1株。结论 16S r DNA测序法能准确鉴定G群链球菌。G群链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有所提高,但对青霉素敏感,β-内酰胺类药物可以作为治疗G群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