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张元芳,王忠嗜铬细胞瘤发生于肾上腺髓质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嗜铬细胞,分泌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和少量肾上腺素。1886年,Fraenkel首次厂解发现该病;1905年,Poll描述了暴露于重铬酸盐的肿瘤切面呈暗黑(Pheo)颜色(Chro...  相似文献   

2.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元芳  王忠 《普外临床》1997,12(3):185-187
  相似文献   

3.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嗜铬细胞瘤(PHEOs)是通过分泌儿茶酚胺引起临床症状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生化指标检测可对肿瘤定性,解剖及功能性影像学检查可对肿瘤进行定位,本文将对PHEOs的诊断和治疗现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儿童儿茶酚胺增多症其实体主要包括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肾上腺髓质增生、肾上腺外(异位)的嗜铬细胞瘤及恶性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起源于外胚层神经嵴,属于APUD细胞,即神经内分泌细胞系统,可产生多种生物胺及多肽物质。嗜铬细胞瘤可以分泌过多的儿茶酚胺,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5.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均术前明确诊断,6例行膀胱部分切除,2例行肿瘤局灶切除,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膀胱嗜铬细胞瘤多数具有内分泌功能。影像学检查,膀胱镜是定位诊断的手段,VMA检查在定性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7.
异位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2009年3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9位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h尿香草扁桃酸(VMA)及血儿茶酚胺检测升高分别为7例(77.8%)和8例(88.9%)。9例均行B超检查,5例进一步行CT检查,4例行MR;下腔静脉与腹主动脉间3例、腹主动脉旁2例、腔静脉后2例、肾蒂后2例。其中为进一步明确肿瘤毗邻关系行血管造影和CTA各1例。肿瘤平均直径(4.5±2.2)cm。9例均手术切除,术后血压正常8例,口服降压药控制良好1例。结论手术切除目前仍是异位嗜铬细胞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因肿瘤和周围大血管和器官的关系复杂,腹腔镜下肿瘤切除仍不能代替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对嗜铬细胞瘤病因学认识不断提高 ,诊断和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使手术死亡率大大下降。本文总结了嗜铬细胞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对嗜铬细胞瘤病因学认识不断提高,诊断和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使手术死亡率大大下降,本文总结了嗜铬细胞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10.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5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均通过膀胱镜检查获得定位诊断并均经手术治疗,其中4例行膀胱部分切除,1例行全膀胱切除术。结果:5例获随访,时间2个月~9年。3例痊愈,2例分别于术后2个月、5年死于脑溢血。结论:膀胱镜是最主要的定位检查手段,术前准备与其他部位嗜铬细胞瘤同样重要,术式选择应依据病灶大小及部位。  相似文献   

11.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2.
自 198 0至 1999年共收治异位嗜铬细胞瘤 12例 ,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 12例 ,男 8例 ,女 4例。年龄 19~ 6 1岁 ,平均 36岁。持续性高血压伴头痛、心悸 8例 ;阵发性高血压 1例。高代谢 9例 ,其中多汗 7例 ,空腹血糖升高 2例。血尿 2例 ,为间歇性无痛性肉眼全程血尿 ,无高血压表现。常规体检B超检查发现后腹腔肿块2例。定位诊断 :10例患者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 ,肿瘤位于腹主动脉旁 3例 ,下腔静脉旁 2例 ,肾门附近 5例 ;其中多发病灶 2例 ,分别位于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旁。 2例血尿患者膀胱镜检查和活检拟诊膀胱肿瘤。定性诊断 :除 2例…  相似文献   

13.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义的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PHOE)是指发生在副神经节嗜铬细胞的产生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CA)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但是一般只有起源于肾上腺髓质的副神经节肿瘤被称为PHOE,而起源于肾上腺外的副神经节肿瘤被称为副神经节瘤或肾上腺外PHOEE。  相似文献   

14.
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肾上腺疾病是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PGL)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尤其是PPGL。PPGL大多在病理上是良性,但生物学行为具有恶性潜能,有因心、脑、血管并发症或急剧发作危象而死亡的危险,因此早期诊断尤其重要。本文综述了近几年PPGL的诊断进展,旨在帮助临床医师早期诊断,以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6.
儿童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嗜铬细胞瘤可发生在肾上腺髓质(肿瘤或增生)、肾上腺外的嗜铬组织中或交感神经节、旁交感神经节。因分泌过多的儿茶酚胺引发高血压和一系列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综合征,故又称为儿茶酚胺增多症。与成人嗜铬细胞瘤的组织发生一样,是起源于外胚层的神经嵴,在组织发育后分布于自颈交感神经链至盆腔的诸多部位,其内分泌组织的细胞在组织化学上是属于氨前体摄取和氨基酸脱羧基酶活性细胞,简称为APUD细胞。APUD细胞合成35种生理活性多肽,但仅极少几种有生物活性,主要是儿茶酚胺(CA)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因儿童的特殊生理期,儿童嗜铬细胞瘤在许多方面如疾病的发生、临床表现和临床诊治方面都明显的有别于成人。  相似文献   

17.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术中切除肿瘤前后血压发生波动,均经药物纠正。1例行肿瘤切除加前列腺摘除术的患者,术后5h膀胱出血加重,二次手术探查止血。肿瘤未能切除的1例,术后2个月死亡。病理诊断:3例为恶性嗜铬细胞瘤,3例为良性嗜铬细胞瘤。结论与排尿有关的高血压症状如头痛、头晕、胸闷、心慌及出汗提示膀胱嗜铬细胞瘤可能。一旦确诊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提高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7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中高血压5例,其中4例在排尿时发作;间歇性肉眼血尿3例。5例B超检查发现膀胱肿瘤,6例膀胱镜检查见黏膜下肿瘤;2例尿VMA升高。术前确诊2例,口服α受体阻滞剂2周。7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开放手术,6例行膀胱部分切除,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加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中血压波动2例。结果 6例经术后常规病理、1例经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病理诊断为膀胱嗜铬细胞瘤。随访1-10年,1例术后2年转移,诊断为恶性嗜铬细胞瘤,其他6例血压正常,无肿瘤复发。结论 血尿、高血压和排尿时典型发作三联征为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主要症状,可应用B超、CT、MRI、131I—MIBG作定位诊断,尿VMA和尿儿茶酚胺作定性诊断。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术后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9.
巨大嗜铬细胞瘤15例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于 1990~ 2 0 0 0年共手术治疗肿瘤直径大于 10cm的巨大嗜铬细胞瘤15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 15例 ,男 6例 ,女 9例。年龄2 8~ 72岁 ,平均 41 5岁。病程 2周~ 2 0年。病变部位 :左肾上腺 4例 ,右肾上腺9例 ,腹主动脉旁 2例。功能性嗜铬细胞瘤 10例 ,静止型嗜铬细胞瘤 5例。功能性嗜铬细胞瘤的血压范围在 140~30 0 / 94~ 180mmHg ,其中 6例 2 4h尿儿茶酚胺升高 ,3例尿香草扁桃酸 (VMA)升高。 5例静止型嗜铬细胞瘤患者 ,术前血压均在正常范围 ,仅 1例尿儿茶酚胺轻度升高 ,但尿VMA正常 ,另 4例两者均在正常范…  相似文献   

20.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4年1月~2003年6月,我们共收治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15例,均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