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8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性质、程度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选择200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并经颈动脉DSA及B超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对照组)。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直径,冠心病组再分成三个亚组。结果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之间呈线性正相关,颈动脉狭窄较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率低,但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且颈动脉狭窄亦有加重趋势。结果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密切相关。对中年以上人群,尤其是有多种危险因素者,常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为早期发现和筛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病人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冠心病病人12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用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粥样硬化程度。结果 病人病变冠状动脉支数分组间,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和斑块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IMT相关(r=0.73),与颈动脉斑块积分相关(r=0.67)。冠状动脉造影积分与IMT相关(r=0.69),与颈动脉斑块积分相关(r=0.68)。结论 冠心病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颈动脉病变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3.
二维超声检测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103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作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探讨了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方法学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和超声分型,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处,以左侧多见,且多为扁平斑;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也越高,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组之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对103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作颈动脉超声检查,用Gensini方法计算冠状动脉造影积分,用Crouse方法计算颈动脉斑块积分,分析颈动脉斑块积分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造影积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AS)程度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颈动脉斑块积分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之间r=0.60,P<0.001;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CAS的程度也越重,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组之间颈动脉斑块积分及冠状动脉造影积分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脉造影(coronaryangiography,CAG)确诊的冠心病病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受损程度的相关性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对冠心病再狭窄的预测。方法以经CAG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冠状动脉狭窄〉50%者68例为冠心病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32例为对照组,综合治疗9个月~1年后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冠脉病变的变化。结果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与冠心病病变有明显相关性,对冠脉再狭窄有较好的预测性。结论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综合治疗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冠状动脉变化呈明显一致性,对冠脉再狭窄有一定的预测性,且颈动脉位置表浅,易于辨认,价格低廉、无创、重复性好,故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可作为冠脉病变预测的一种较好检查方法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及主动脉粥样硬化的一致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累及全身大、中型动脉,如主动脉、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随冠状动脉及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颈动脉病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5年10月至1997年5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107例因心前区疼痛、心率失常或心肌梗塞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214根颈动脉。将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阐明颈动脉硬化与冠状动脉硬化关系密切,旨在探讨应用无创的颈动脉超...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颈动脉重度狭窄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分期手术后院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06年4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颈动脉重度狭窄联合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且二者均完成手术治疗的患者,颈动脉重度狭窄均采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均采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动脉血管弹性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入选者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同期内(间隔<15天)采用颈动脉E-tracking技术检测颈动脉血管弹性。根据造影结果将冠心病组分为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左主干病变包括在内)和多支病变组。比较各组间颈动脉血管弹性变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颈动脉血管弹性指标僵硬度参数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及动脉顺应性AC降低,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组颈动脉血管弹性指标较其他组降低;冠状动脉单支、双支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支、双支病变组间弹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发生多支病变时其外周颈动脉血管弹性有明显的降低。结论用E-tracking技术检测到颈动脉血管弹性的指标僵硬度参数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动脉顺应性的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密切,可作为预测冠心病危险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10.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高频超声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已广泛用于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近年来 ,国内外文献报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超声测得的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 [1] 。本研究采用高频超声对 62例施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颈动脉进行了观察 ,以探讨超声颈动脉病变作为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体表窗口的可行性。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1 999年 5月至 2 0 0 0年 5月住我院心内科治疗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的 62例患者 ,其中男 2 9例 ,女 33例 ,年龄45~ 79岁 ,皆患有高血压病 ,排除糖…  相似文献   

11.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及主动脉粥样硬化的一致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粥样硬化多累及全身大、中型动脉,如主动脉、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随冠状动脉及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姚宁 《内科》2009,4(1):28-29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18例因胸痛入院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结果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组的颈动脉IMT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IMT可为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冠心病病人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冠心病病人12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用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粥样硬化程度.结果 病人病变冠状动脉支数分组间,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和斑块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IMT相关(r=0.73),与颈动脉斑块积分相关(r=0.67).冠状动脉造影积分与IMT相关(r=0.69),与颈动脉斑块积分相关(r=0.68).结论 冠心病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颈动脉病变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超声造影(CEUS)时间-强度曲线参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疑似冠心病病人14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44例)和病变组(100例);病变组再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病变组(18例)、中度病变组(47例)及重度病变组(35例)。记录病人颈动脉斑块数量、面积、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狭窄率、CEUS达峰时间(T)、强化峰值强度(PI)、上升斜率、曲线下面积(AUCTC)。并分析比较组间和组内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相关因素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结果144例疑似冠心病病人中有100例存在颈动脉斑块,其中正常组存在颈动脉斑块9例(9.00%),病变组存在颈动脉斑块91例(91.00%)。冠状动脉造影各病变组颈动脉斑块面积、斑块数量、颈动脉狭窄率、PI、上升斜率和AUCTC高于正常组,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均呈增加趋势(P<0.05)。AUCTC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ROC下面积最高(0.925),临界值为326.74 dB/s,灵敏度为93.00%,特异度为84.09%。结论颈动脉狭窄率、PI、上升斜率和AUCTC是冠状动脉狭窄的风险因素,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呈增加趋势,颈动脉斑块CEUS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B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6例患者分成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全部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和B超检测颈动脉变化.结果超声检出颈动脉斑块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7.75%;特异性为70.27%;阳性预测值为79.63%;阴性预测值为81.25%.颈动脉内膜中层最大值(IMTm)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积分相关分析成显著正相关(r=0.42,P<0.01).结论B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预测冠心病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行同期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脑灌注的变化情况,分析脑灌注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21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35例颈动脉狭窄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史(吸烟、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7.
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老年患者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对 81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老年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大。随冠状动脉病变加重 ,斑块的严重程度增加 ,内膜中层厚度呈增厚趋势。颈总动脉IMT与改良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患者颈动脉与冠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较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为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对94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采用Sutton法,结果发现,冠状动脉病变单支组和多支组内膜一中膜厚度,斑块积分显著高于正常组,冠状动脉病变多支组显著高于单支组(P均<0.05),斑块指数与年龄,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收缩压以及高血压病程及程度密切相关,结果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是平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50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其中冠心病组260例,非冠心病组90例;依据造影结果将冠心病组患者进行再次分组,其中单支病变组113例,双支病变组89例,三支病变组58例.比较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间及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三组间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积分及Gensini评分;统计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以上观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的颈动脉IMT、斑块积分、Gensini积分分别为(1.37±0.23)、(5.37±3.98)、(23.32±7.33),均高于非冠心病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的斑块检出率为79.8%和81.0%,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患者颈动脉IMT分别为(1.31±0.21)mm和(1.37±0.27)mm,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患者的斑块检出率与颈动脉IMT值均高于单支病变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呈显著正相关;Gensini评分与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程度随着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升高而加重,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测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分析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总结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2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病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 及相关危险因素;根据颈动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