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娩出后缺氧、呼吸衰竭的综合表现。具体地说,是指新生儿娩后1分钟内无呼吸而仅有心跳,或呼吸功能不全(即未建立正规呼吸运动)。在活产新生儿中因窒息死亡约占14.4%,所以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是直接关系到新生儿生命安全的大课题。采取及时有效的复苏措施,可使新生儿恢复健康,稍一疏忽可造成新生儿死亡。  相似文献   

2.
68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气管插管复苏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对68例重度窒息新生儿施行气管插管抢救复苏。其中娩出1minApgar评分<3分者59例,1例娩出时Apgar评分6~8分,3~5min后又<3分。复苏实施:先迅速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将新生儿放置于保暖台上明视下行气管插管,接T型管呼吸囊用纯氧控制...  相似文献   

3.
喉罩在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其发生率为5%~6%,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和导致伤残的重要原因。因此,早期预测,及时复苏治疗,有利于提高患儿的存活率和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关键是迅速建立通畅呼吸道并进行有效人工呼吸,迅速纠正新生儿缺氧。本文旨在观察喉罩在抢救重度窒息新生儿方面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窒息复苏时并发气胸4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窒息复苏时并发气胸4例报道童晓东,王建文,陆阳春我科自1981~1990年间参与产科抢救新生儿窒息时并发气胸4例,其发生率与分娩总数是1:1521,是新生儿窒息总数的0.76%,4例气胸抢救成活仅1例,气胸抢救成活率为25%。分析导致新生儿气胸...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窒息是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引起的气体交换障碍,在出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伴有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新生儿窒息多为胎儿宫内窘迫的延续,它是围产儿死亡的第一原因。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提高产科质量很有必要探讨分析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本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活产新生儿中.有窒息发生的1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复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复苏以窒息缺氧为其特点,且复苏工作系在产房和手术室中进行,麻醉人员常被要求共同参加抢救,因此麻醉医师必须熟悉新生儿复苏的有关问题。近年来围产医学(孕28周~生后7天)以及胎儿监测技术的进展对高危儿临产时(包括剖腹产)更应作好新生儿复苏准备工作。一、新生儿复苏对象:据统计新生儿出生一分钟 Apgar 评分0~3分者占出生率1~3%。初生时因窒息缺氧常不能建立有效  相似文献   

7.
经面罩无创通气用于新生儿窒息复苏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管内插管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起着重要作用 ,但气管内插管能引起口腔、咽、喉等部位的损伤和循环干扰 ,特别是窒息缺氧的新生儿。另外 ,新生儿颈短 ,喉头位置高 ,声门不易显露 ,气管插管困难 ,延误抢救时机。因此 ,从 1998年以来 ,我科将经面罩无创通气用于新生儿窒息的复苏 76例 ,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76例新生儿均在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 ,出生 1分钟新生儿Apgar评分为 4~ 7分的轻度窒息者 4 9例 ,0~ 3分重度窒息者 2 7例 ( 4例有羊水或胎粪吸入 )。复苏方法 剖宫产时 ,待胎头娩出后立即用吸痰管清理鼻、口、咽部羊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式副宫产手术后出现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措施及复苏后护理.方法:30例患儿根据Apgar评分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窒息共26例,重度窒息共4例,接复苏方案对窒息的新生儿进行急救复苏及护理.结果:重度窒息4例在手术室行复苏术后转儿科治疗,轻度窒息26例复苏后直接送产科病房,两组新生儿在护理前后Apgar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取决于及时正确的复苏技术及复苏后的护理,快速有效的抢救和严格认真的护理及医护密切配合,是提高抢救剖宫产手术窒息新生儿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分析59例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救护要点.结果:54例窒息新生几经急救复苏均转危为安.结论:对剖官产窒息的新生儿在手术室及时采用清理呼吸道、气管插管、正压通气等复苏措施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伤残率,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的新方法.方法:对86例窒息新生儿采用ABCDE复苏方案复苏并给予全程护理配合.结果:复苏成功率为89.4%,复苏中和复苏后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ABCDE复苏方案是目前新生儿窒息复苏比较理想的复苏方案;护理方面应注意在复苏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复苏中应密切配合医生,复苏后要严密监护,积极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大剂量肾上腺素心肺复苏的临床观察(附6例报告)黄文庆,张孟贤,李玉卿,李纯兰1992年10月至1994年5月对5例成人心跳骤停、1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时使用常规剂量肾上腺素无效,加大用量后复苏成功,报道如下。本组年龄最小为新生儿,最大72岁。心跳骤停...  相似文献   

12.
纳络酮用于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络酮用于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体会张祥玉*朱广君*赵庆军*吴慧*1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ICU(266003)2青岛市南人民医院麻醉科*山东省章丘市人民医院(250200)新生儿重度窒息5例。Apgar评分≤3分,皮肤苍白,口唇发绀,无呼吸,肌张力消失,...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效果.方法:回顾2006年5-2008年4月分别采用两种复苏技术,加强产儿科协作后与新法复苏前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并发症率的情况.结果:2006年5月-2007年4月新生儿窒息发病率为5.72%,2007年5月-2008年4月窒息发生率下降为3.63%,P<0.0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率也有下降.结论:采用新法复苏,加强产儿科协作,可切实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并发症率,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缩短新生儿室息时间,提高复苏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强化人员培训及护理环节工作,应用《新生儿室息复苏指南》抢救新生儿窒息.结果:73例新生儿平均窒息时间为1.9min,与国内同类报道比较P<0.05,5min复苏抢救成功率为97.26%,无新生儿室息死亡.体会:《新生儿室息复苏指南》科学、简捷,便于施行.强化人员培训及护理环节工作,对实施《新生儿室息复苏指南》,争分夺秒缩短新生儿窒息时间,提高复苏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纳洛酮用于新生儿窒息复苏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观察纳洛酮(NAL)用于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效果,并与碳酸氢钠(SB)进行比较,40例产后重度窒息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限出生后立即静脉注射NAL或SB,同时通畅呼吸道,地行有效通气,距首次注药后10min两组均经静脉重复注药一次,结果:NAL组新生儿3min,5minApgar评分显著高于SB组(P〈0.01,P〈0.05),自主呼吸建立时间亦明显早SB组(P〈0.01),呼吸频率及心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窒息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新生儿死亡或遣留脑损伤后遣症。我院在967例分娩中曾遇46例新生儿窒息,今就复苏体会及随访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自制多用管用于新生儿窒息复苏邓文良,金淑荣取市售新生儿气管导管通过衔接管与一段长10cm、内径lcm的硅胶管相接,后者尾端再连接一个衔接管,在硅胶管近气管导管的一端挖两个2×2mm2的小孔,孔间距离为1.5cm(图1)。制好后浸泡于1:1000新洁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对37例新生儿窒息患者的临床资料、抢救措施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新生儿窒息患者经积极抢救均恢复正常,住院时间为5~11 d,平均8.5 d。结论严格按照ABCDE复苏方案对新生儿窒息患者进行抢救,复苏后加强护理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方法,为提高新生儿窒息救治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对32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实施病情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预防感染和合理喂养等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儿中,治愈27例,4例好转,死亡1例。31例患儿出院后随访6个月,未出现严重后遗症。结论规范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措施,对减少病死率和病残率,提高新生儿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哌替啶用于硬膜外阻滞剖宫产术中对新生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健康择期剖宫产妇59例,均硬膜外阻滞,研究母体静注哌替啶(1mg/kg)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提示,给药至胎儿娩出时间间隔(DDI)≤1小时,哌替啶对新生儿呼吸和神经行为有一定影响。和对照组比较,新生儿生后30分钟PCO2增高,生后15分钟和6小时的神经行为评分降低。但这些影响无显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