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拓莫兰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9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6例,采用综合基础治疗.治疗组50例,在综合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拓莫兰1.8g 10%0ml.d-1,ivgtt,1mo为1疗程,治疗2~3个疗程.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方面,以及在肝功能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4.3%,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见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阿拓莫兰治疗病毒性肝炎有确切疗效,且无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及Survivin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10例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术前、手术结束时以及术后第1天共3个时间点采血),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只采血1次).以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的凋亡.以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中性粒细胞Survivin蛋白的表达,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中性粒细胞Survivin mRNA的表达.结果 与术前相比,手术结束时中性粒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术后第1天凋亡率略有升高,但仍低于术前(P<0.05).手术结束时,中性粒细胞Survivin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术后第1天时略降低,但仍高于术前(P<0.05).结论 体外循环对中性粒细胞的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Survivin在中性粒细胞的高表达可能抑制了中性粒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血小板趋化因子NAP-2和PF4中与中性粒细胞活化作用有重要关系的结构与功能特性。方法 利用重组表达蛋白质和合成多肽研究其结构与其中性粒细胞活化作用。结果和结论 这些趋化因子N末端第一个半胱氨酸残基前的序列和C末端对它们的中性粒细胞激活作用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小儿心脏手术CPB前后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30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按有无肺动脉高压(PH)分为无PH组(A组)15例,PH组(B组)15例.于CPB前,CPB结束后0,1,3,24 h分别抽取桡动脉血3 ml,测定血浆NE的含量变化.结果:两组患儿血浆NE水平,均于CPB后明显升高(P<0.01);在CPB后,B组血浆NE水平高于A组(P<0.05).结论:先心伴PH患儿CPB后血浆NE含量明显高于先心未伴PH的患儿.CPB后中性粒细胞激活,并通过NE介导肺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阿拓莫兰对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评价还原性谷胱甘肽制剂阿拓莫兰对肝门阻断部分肝切除手术患者术后肝功能保护的作用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将40例部分肝切除手术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术后辅以阿拓莫兰护肝治疗,另一组为术后不给予阿拓莫兰的对照组. 结果:治疗组术后1,3,7 d肝功能各项指标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白蛋白(ALB)术后1 d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术后病死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拓莫兰对肝门阻断部分肝切除手术患者术后肝功能损害有治疗作用,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犬体外循环后中性粒细胞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ou J Luo T Rui J Jiang NG Yu J Ding B An Q Lin K Tao KY Li G Wu XD Du L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7):1206-1210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后是否存在中性粒细胞的黏附和破坏能力增强,而吞噬杀菌能力减弱的现象.方法 健康成年狼犬12只,随机均分为体外循环(CPB)组和假CPB(Sham)组,CPB组转机100 min后停机;Sham组静置100 min.通过测定CPB后中性粒细胞CD11b/CD18的表达、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和肺功能等,评估中性粒细胞的黏附功能和对组织的破坏作用;通过测定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细胞内MPO检测等,评估中性粒细胞的免疫功能.结果 CPB后4 h,CPB组中性粒细胞CD11b、CD18的表达和肺组织MPO活性显著高于肝素化前和Sham组[(55±21)IU/100 g组织vs(30±19)IU/100 g组织,均P<0.01],而PaO2/FiO2显著低于肝素化前和Sham组(319±79 vs 405±101,均P<0.05).细胞的超微结构显示,CPB组中性粒细胞伸出粗大触角.伴随中性粒细胞黏附功能的升高,CPB组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显著低于体外循环前和对照组(129±53 vs357±92,均P<0.05).但两组动物MPO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IL-8刺激后,中性粒细胞MPO释放和氧自由基产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体外循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功能失调,包括黏附能力的提高和吞噬功能的下降,这可能是导致体外循环后器官损伤和感染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手术开展的早期,外科医生就发现ECC术后存在肺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肺泡-动脉血氧分压梯度增加、肺水肿、肺顺应性下降和肺血管阻力增加,临床上的表现差异很大。随着对ECC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多数学者认为ECC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是导致ECC术后肺损伤的首要因素^[1]。 相似文献
8.
阿拓莫兰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阿拓莫兰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阿拓莫兰组和甘利欣组,每组48例,治疗3个月,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及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Ⅳ型胶原的变化,并对2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阿拓莫兰与甘利欣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均有疗效,能抗炎、抗氧化,直接抑制纤维生成、细胞增生,抑制星状细胞增殖、活化,阿拓莫兰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更好,优于甘利欣组。结论阿拓莫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急性损伤/活化及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分别于体外循环前(T1),升主动脉阻断后15 min(T2),升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3),升主动脉开放后60 min(T4)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浆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黏附因子(sICAM)的含量.结果 NE、TNF-α、sICAM在升主动脉阻断15 min后己升高,升主动脉开放30 min后升至最高点,而后有下降趋势结论.NE与sI-CAM呈正相关(r=0.7826,P<0.05),并与TNF-α呈正相关(r=0.8256,P<0.05).结论 CPB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广泛损伤/活化.血浆弹性蛋白酶的动态变化可提示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体外循环(CPB)下行心脏手术患者体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PMNE)的影响。方法将40例非紫绀型先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麻醉诱导后经颈内静脉滴注川芎嗪3m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分别于转机前,阻断15min,开放30min,开放60min分别抽取中心静脉血,检测其中sICAM的浓度和PMNE的浓度。结果与各自T1相比,两组患者血浆sICAM的浓度在T2,T3,T4明显升高(P〈0.05),T3达到高峰,T4开始下降。sICAM的浓度对照组在,T2,T3,T4时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患者颈静脉球血PMNE浓度在体外循环开始后均明显升高(P〈0.01);T3达到高峰,T4开始下降。而对照组的PMNE浓度在他,T3,T4时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结论川芎嗪可减轻CPB诱发的sICAM和PMNE的增高,对CPB后血管内皮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2010年上海市体外循环专业质量督查过程,报告此次督查结果 ,分析上海作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地区体外循环基础安全现状。方法 2010年,根据上海市胸心外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的要求和委托,上海市体外循环学会组织了对上海开展心脏外科的20家医院进行体外循环专业质量督查。制定统一记录单和质量督查标准,组织专家实施督查工作。结果各医院普遍达了到督查标准要求的人员和资质标准,实际操作和现场提问均表现良好,大多建立了不同程度成文的规章制度,但体外循环临床常规成文不足,仪器设备与耗材管理问题表现略多。结论体外循环专业质量督查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整体体外循环安全性,提高体外循环专业水平,上海作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地区,体外循环基础安全状况整体满意,但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30例病毒性肝炎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护肝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两组同时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经治疗和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肝脏功能及焦虑、抑郁不良心理状态,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的实验方法,在心肺转流(CPB)过程中应用高、低两种剂量的氨甲环酸,研究其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术中、术后出血量、用血量以及凝血系统功能的影响,探讨婴幼儿ECC过程中的合理用药剂量及用药方法。方法随机选取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5例,按照氨甲环酸用药量分为低剂量组(A组,15例),高剂量组(B组,15例)和对照组(C组,15例,未用药);于相应时间点取血,监测凝血功能、血小板数目、肝肾功能,并记录患儿术后失血量、用血量等相关指标。结果 A组与B组和C组两组比较,关胸时间明显缩短、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减少、血小板破坏明显减少、术后失血及用血量减少;B组与C组比较,各项指标基本无明显差异。结论在婴幼儿心肺转流过程中应用氨甲环酸,可缩短关胸时间,减少血小板破坏,且以低剂量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ARP-1活性的变化规律以及PAPP-1活性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选择烟台毓璜顶医院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病人2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0min、主动脉开放后5min、术后2h、术后4h、术后24h、术后48h桡动脉抽取血标本10mL,标本离心分离血浆、单个核细胞,ELISA试剂盒检测各个时间点的IL-1β、IL-8及TNF-α的水平,PARP-1活性检测试剂盒(三氯乙酸沉淀法)检测PARP-1活性。结果体外循环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APR-1活性、血浆IL-1β、IL-8和TNF-α浓度均明显升高。PAPR-1活性在术后2h达高峰后逐渐下降,TNF-α在术后2h达高峰,IL-1β与IL-8均在术后4h血浆浓度最高。结论体外循环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APR-1活性明显升高,PARP-1的激活与炎症因子的升高有一定程度同步性。PAPR-1可能是体外循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及活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脂多糖(LPS)活化HSC—T6的最适作用浓度及作用时间;分别采不同浓度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作用于经LPS活化的大鼠HSC—T6,24h后进行如下实验:噻唑兰(MTT)比色法检测HSC—T6增殖;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的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图像分析HSC—T6中a—SMA的表达。结果0.1gg/mlLPS在作用24h时HSC—T6活化明显;GSH能够抑制HSC—T6的增殖及活化(P〈O.05),减少其细胞外基质(ECM)HA和Ⅳ型胶原的表达(P〈0.05),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GSH可能通过抑制HSC—T6的增殖及活化,减少其ECM的产生,进而减缓肝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术中肺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术中肺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心脏直视手术患者60例,分别设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5个时间点分别检测中性粒细胞弹性酶(NE)、白介素(IL)-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结果在主动脉开放后的3个时间点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中具有抗蛋白酶分解、调节细胞因子和减少氧自由基的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在胸外科手术中应用体外循环(ECC)配合完成手术的方法及经验。方法 2005年2月至2010年2月共15例胸外科患者应用ECC配合完成手术,气管肿瘤8例,纵隔巨大肿瘤3例,肺癌侵及血管4例。ECC方式:股动脉/股静脉插管5例,股动脉/右心房插管7例,升主动脉/右心房(或腔静脉)插管3例。结果死亡2例(13.3%):肺癌侵及血管行右全肺切除+上腔静脉置换术1例;纵隔巨大肿瘤压迫上腔静脉行肿瘤切除+上腔静脉置换术1例,术后均因广泛渗血、多器官衰竭死亡。术中股动脉/股静脉建立ECC失败1例。其余12例均在ECC配合下顺利完成疾病根治手术,获得成功,无1例ECC相关并发症发生,均康复出院。随访5年生存率达83.3%。结论 EC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支持技术,不仅能够广泛应用于心脏大血管手术,也可应用于胸外科的气管肿瘤、纵隔巨大肿瘤、肺癌侵及血管等危重患者手术中。 相似文献
18.
急诊体外循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应用急诊体外循环(ECC)抢救和治疗危重患者的经验,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4例危重患者均在全身麻醉ECC下行紧急心血管手术,其中3例采用常温左心辅助转流,其余采用中低温中高流量灌注;上下腔静脉-主动脉转流16例,上下腔静脉.股动脉转流4例,左心房.股动脉转流3例,股动脉.股静脉转流1例。术中采用温血顺、逆灌等多种心肌保护方法。结果:全组快速建立ECC的时间为10~15min,总ECC时间为78~182min,主动脉开放后自动复跳率83%。手术早期死亡2例,病死率8.3%,其余22例痊愈出院。结论:对心力衰竭难以控制,全身重要脏器面I临不可逆损害的患者,应积极采取ECC的方法,尽早纠正原发病变。快速建立ECC以股动、静脉置管为首选,同时不能忽视对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19.
20.
Pre- eclampsia,a common pregnancy complica-tion,isone of the leading causesof maternal mortali-ty and perinatal mortality and modality.The patho-genesis of this disease remains unclear.Endothelialdamage,which appears to be common to the patho-physiologicalfeatures of pre- eclampsia,has been doc-umented[1] .However,neutrophil activation may playan importantrole in vascular endothelium damage[2 ] .In this study,the CD1 1 b expression was examinedby using flow cytometry,and the levelsof plasma 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