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风邪是肾病的重要病因 ,但临床易被忽略。从肾病与风邪的关系、肾病中祛风法的运用及其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4.
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病,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无治愈方法,多数可在2~3年自愈.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中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确切.既往文献中虽也辨证论治,但分型标准不一,或证型较少,临床应用时使人困惑.该文从先分内风、外风,次分虚证、实证,论述荨麻疹的分型及治疗,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荨麻疹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风邪入里与身形相互作用是肿瘤的发病机制之一,而风善行数变的特点是造成其转移性和难治性的主要病理机制。大多数肿瘤患者所表现出的恶风汗出与皮肤瘙痒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可与风邪致病的各种特性相对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祛风法为肿瘤的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6.
“风为百病之长”,中风病也不例外。王敬卿认为外风引动内风诱发中风,内风又贯穿于中风病各期。“风药”为治中风之将药,以“平肝、养肝”息内风,“疏肝、清肝”达肝气,“搜风、通络”畅气血,根据中风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的病机特点,灵活合理地使用,促进中风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病"风药"应用发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慢性肾病治用风药 ,从肾风的理论渊源、立法原则、治疗用药着手 ,阐述了当代名老中医善用风药治疗慢性肾病的经验与规律 ,并通过临床实践证明 ,对于消除顽固性水肿、蛋白尿和血尿多有良效。  相似文献   

8.
在现行的各类中医教材中.往往把“内风”与“外风”作为两个相互平行的概念进行介绍。例如:雷载权主编《中药学犷风病有外风、内风之别,外风宜疏散,内风宜平息”;邓中甲主编《方剂学犷风病的范围很广……概言之.可分为外风与内风两大类”:邓铁涛主编《中医诊断学犷常见的风证,分为外风证和内风证”。类似表述在现行各类教材中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9.
黄文政教授对肾风病“内风”的认识与用药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文政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指导老师,在5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对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包括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等的中医药临床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及经验,本文对黄文政教授对肾风病的理论认识及从风从络论治的用药经验进行了总结。黄文政教授认为肾风以内风为主,其基本病机是肾虚湿瘀,本虚标实,虚实错杂,肾虚为本,黄教授常使用性喜走窜,善入络脉的虫类药物。  相似文献   

10.
11.
过敏性疾病与风邪、毒邪及体质密切相关,临床表现与风邪特点一致,起病突然;食毒、药毒在古代同属一类,药物或食物过敏是药毒或食毒的一种典型表现;过敏反应与个体体质特征密切相关,过敏体质与遗传具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其他疗法、饮食调护等方面浅述了中医论治糖尿病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浅议从湿论治干燥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从"湿阻气机"和"湿伤脾"两方面对湿邪导致干燥综合征的病机进行分析,通过临床应用疗效予以佐证,由此展开其在理法方药运用方面对中医临床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启发,并进一步阐述湿邪与燥邪之间的辩证关系,以探讨湿邪在干燥综合征发病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周胜元  高常柏  孟祥震 《光明中医》2016,(10):1373-1375
糖尿病肾病水肿是糖尿病因失治、误治而产生的并发症,现就中医角度分析糖尿病肾病之水肿形成和发展的机制及治疗作了浅述,脾失健运、肾气亏虚、加之外感风湿,最终导致脉道水阻血瘀,阻于肾络所致。因此,糖尿病肾病水肿的治疗中辨证结合辨病论治,重视顾护脾肾,贵求阴阳平衡,扶正祛邪利水是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的根本治则。  相似文献   

15.
治风活血法治疗中风病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治风方药及其治法治疗中风病的历史沿革、治风方药及其治法治疗中风病的现代研究,对治风活血法的治疗机制、风药的分类及中风病治风活血法代表方进行探讨,认为从“治风活血法”的治法理论高度认识风药在中风病中的应用,可能为中风病中医临床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及中西医结合提供切人点,对提高中风病的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7,(10):2068-2070
"主客交"由明末医家吴又可在其《瘟疫论》下卷中提出,是久病正气营血亏虚,客邪趁虚与正气营血胶痼体内缠绵难愈的一种疾病。我们在临床实践和一些古籍中发现,"主客交"的病机与临床特点均与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有着诸多共同点,受此启发指导临床用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文章基于吴又可《温疫论》关于"主客交"的学说,剖析"主客交"病的机理,以"主客交"病之代表方三甲散为引子,探究"分离主客"的治法,分析"分离主客"法治疗"带状疱疹"及相关疼痛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意义,以期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治法。  相似文献   

17.
浅谈糖尿病肾病中医病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淼  王秀阁  李瑞恩  米佳  王国强 《新中医》2020,52(18):186-189
本文通过总结中医对糖尿病肾脏病病机的认识,认为目前主要集中在本虚、标实、致病途径及其他等几个方面,其中本虚是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必要基础,可以从气血津液精和脏腑阴阳论之,标实是糖尿病肾病的既果又因,可以从湿、浊、痰、瘀、毒、风、伏邪论之,致病途径可以从络、从玄府论之,其他方面则有六经理论等。此总结可以为选方用药提供深入性思考及方向性指导,对提高临床疗效起到一定的相对准确、迅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中医邪实证候与西医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联合多家医院收集临床及实验室资料,遵循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确定证候类型,分析266例IgA肾病患者中医邪实证候与西医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邪实证候与临床分型关系中,风热候肉眼血尿型多见,痰湿候肾病综合征型多见,湿热候慢性肾炎Ⅰ型多见,瘀血候慢性肾炎Ⅱ型多见。邪实证候与临床表现关系中,瘀血候高血压的发生率最高,风热候血尿程度最重,痰湿候大量蛋白尿的发生率最高。邪实证候与实验室指标关系中,痰湿候尿蛋白定量高于风热候和湿热候,血白蛋白明显低于其他3个证候;瘀血候血肌酐明显高于其他3个证候,估计肾小球滤过率低于其他3个证候;痰湿候血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分别高于其他3个证候;痰湿候和瘀血候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低于风热候和湿热候,纤维蛋白原高于风热候和湿热候。邪实证候与慢性肾脏病(CKD)分期关系中,风热候以CKD1期居多,瘀血候以CKD3期多见。结论 IgA肾病中医邪实证候与西医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具有一定相关性,西医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对弥补传统中医四诊信息量的不足、提高中医辨证准确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漫谈风药     
风药是一类具有风木属性的药物,其性升发、宣散、调达,有治风、升阳、除湿、行气滞、散火郁、布津液、解痉、调血、增效、引经等诸多功效,故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学科。虽然风药应用甚广,但也有辛燥伤阴耗阳等弊端,临床应用时切不可随意滥用,尚需注意风药的一些禁忌:(1)风药多辛燥伤阴,阴液亏损者当慎用,若用当佐以滋阴之品;(2)风药升提阳气,肾虚不能纳气者慎用;(3)风药辛散走窜,开泄腠理,发汗伤阳,阳虚者慎用;(4)病去勿再服,以诸风之药,损人元气而益其病故也。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肾小球性疾病引起的慢性肾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病机十分复杂,治疗也很棘手,常缠绵难愈。作者在文中着重从湿热致瘀角度对慢性肾病的中医学病机进行了探讨,主要从湿热郁阻气机致瘀、湿热伤血致瘀、湿热耗气致瘀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其临床表现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湿热郁阻气机致瘀、湿热伤血致瘀、湿热耗气致瘀分剐从不同角度进行辨证,提出了治疗原则,并对组方、用药规律进行了详细论述。所述观点,可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