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脊液液基细胞学检查在颅脑CT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2014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误诊的5例颅脑CT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资料,分析其误诊原因,脑脊液液基细胞学检查在确诊的过程的价值以及其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5例误诊患者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脑脊液液基细胞学检查在颅脑CT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类型、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 2 0 0 0年 6月~ 2 0 0 2年 6月收治不典型患者 68例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不典型患者入院后 ,经CT检查确诊 ,经治疗 67例痊愈出院 ,1例死亡。结论 对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应与脑出血、脑梗塞、脑血管痉挛、脑肿瘤 ,腰、颈椎疾病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类型。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00年6月-2002年6月收治不典型患者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不典型患者入院后,经CT检查确诊,经治疗67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 对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应与脑出血,脑梗塞,脑血管痉挛,脑肿瘤,腰,颈椎疾病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腰椎穿刺联合头颅CT在诊断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上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选取医院在2011年3月~2014年3月确诊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72例,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腰穿和头颅CT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头颅CT检查发现58例患者确诊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阳性确诊率为80.56%,后联合腰椎穿刺术进行诊断,72例患者均得以确诊,阳性确诊率为100%。经比较发现,头颅CT后联合腰椎穿刺的确诊率明显优于单纯采取头颅CT,差异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中,单纯的采取腰穿或头颅CT检查各有利弊,而采取腰椎穿刺联合头颅CT相结合的诊断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减少误诊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朝艳  杨卓 《江西医药》2008,43(5):436-438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内科治疗方法。方法对5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头颅CT及脑血管造影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蛛网膜下腔出血典型病例58例(94.8%),CT诊断阳性率为94.8%。不典型病例3例(5.2%),SAH内科治疗死亡11例,总死亡率18.9%,再出血发生率13.8%,再出血后病死率87.5%。结论CT在诊断方法快速、安全、阳性率较高,但有一定的局限性。老年人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对表现不典型的SAH应及早行头颅CT及脑脊液检查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1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1例中死亡10例(24.39%),31例(75.61%)患者临床治愈或好转出院。死亡病例中,死于脑水肿脑疝5例,肺部感染并呼吸衰竭4例,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对表现不典型的SAH,可及早行头颅CT及脑脊液检查确诊;治疗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为关键,但应全面兼顾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表现不典型,头痛、呕吐易误诊,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及脑膜征发生率低.结论 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应高度重视,及时作脑CT及腰穿检查,以免误诊,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2003-2008年收治32例院前误诊的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中被误诊为血管性头痛7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颈椎病2例、原发性高血压11例、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例、症状性癫痫2例、脑梗死2例、急性酒精中毒2例。结论:临床不能排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应及早行头颅CT检查,CT阴性者应行腰穿检查.有条件者应行DSA检查,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CT动脉血管成像(CTA)检查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方法对我医院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108例确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进行CTA检查,并由我医院两名资深放射科和神经科医师分析检查结果以及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观察图像质量等,并对CTA检查呈阴性和具有不明确性诊断患者再次进行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在108例已确诊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中,经过CTA结合出血CT图像确诊,共计99例被确诊为动脉瘤,动脉瘤共计104个,其形状、规格均在后期的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中得到测定;余下9例患者中,6例患者普通CT表现为中脑周围出血(主要表现在脚尖池和桥脑腹侧少量出血),CTA提示脑底异常血管网病,DSA未检出动脉瘤,3例患者CT显示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图像均存在定位的责任出血灶,CTA及DSA均未检出动脉瘤。运用CTA在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原因为动脉瘤的占91.70%,其他原因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占8.30%。结论对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使用CTA检查分析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动脉瘤,其他原因还包括脑底异常血管网病、原因不明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原因。方法对1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率高,细致而全面的体检及积极的腰穿脑脊液检查是避免误诊的主要手段,头颅CT应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患者112例,常规方法处理的56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欣母沛治疗的56例产妇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56例患者,显效42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中显效36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8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可比性(P<0.05)。结论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早期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大出血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来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大出血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 42例患者中41例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7.62%,住院时间12~33d,平均16.4d;死亡1例。发生并发症4例,占9.52%,其中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瘘2例。结论尽早手术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大出血的首选方法,可有效止血,防止失血性休克的发生或进一步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不明原因发热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美琳 《河北医药》2005,27(5):327-328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至2004年9月期间在我院住院诊治的符合不明原因发热诊断标准的患者105例。结果105例患者中明确诊断97例,确诊率为92.4%;未明确诊断8例占7.6%。明确诊断的97例中,感染性疾病49例占50.5%,结缔组织病24例占24.8%,恶性肿瘤17例占17.5%,其他疾病7例占7.2%。结论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可以明确大多数FUO的病因,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及恶性肿瘤是FUO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4.
(1) Neuroleptics have long been implicated in venous thromboembolic effects. (2) A cohort study of elderly patients showed that users of atypical neuroleptics have twice the relative risk of hospital admission for thromboembolism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50-2.70). (3) Results of a case-control study of 42 patients with a history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were similar: the risk of thrombosis increased by a factor of at least 7 among users of conventional neuroleptics under 60 years of age. (4) A case-control study of 62 cases of fatal pulmonary embolism showed a 13-fold higher risk among neuroleptic users. (5) It is not possible to compare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conventional and atypical neuroleptics. (6) In practice, the risk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deciding whether or not to prescribe a neuroleptic, and it should also be borne in mind during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5.
张峰 《青岛医药卫生》2011,42(5):338-339
目的 分析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手术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探讨不同保脾手术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手术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痊愈出院170例,继发性出血行二次脾切除术1例,死亡1例.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外伤性脾破裂病例不断增多,保脾手术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已成为外科医生的共识,对患者的预后及提高其...  相似文献   

16.
程四八 《安徽医药》2006,10(4):285-286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特点和死亡原因,有助于提高肝硬化的预防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消化内科1999年5月至2005年9月期间确诊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死亡前腹水、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癌、肝肾综合征出现率分别为95.2%(40/42)、97.6%(41/42)、95.2%(40/42)、88.1%(37/42)、54.8%(23/42)、26.2%(11/42)、21.4%(9/42);低钠低氯血症、低钙、低钾发生率分别为40.5%(17/42)、47.6%(20/42)、38.1%(16/42);脾功能亢进占71.4%(30/42),胆囊壁水肿、毛糙占59.5%(25/42),胆囊结石占35.7%(15/42);EKG以Q-T间期延长多见。主要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肝性脑病、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症多,平均病程3年左右。预防和处理好肝硬化并发症,尤其是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是降低肝硬化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8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3例,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治疗;对照组42例,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率、子宫切除率、平均住院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为(51.57±5.24) min,产后出血量为(672.48±26.84)ml,对照组手术时间为(67.84±6.21)min,产后出血量为(1106.24±35.77) 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褥病率和子宫切除率分别为4.65%(2/43)和0,对照组产褥病率和子宫切除率分别为28.57%(12/42)和9.52%(4/4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6.21±1.94) d,低于对照组的(10.33±2.46)d(P<0.05)。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本院细菌室从2002-2005年临床各科标本中分离的15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对头孢拉定、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头孢西丁耐药率很高。虽然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等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6.7%、16.7%、14.6%),临床用药也应注意。结论重视细菌培养,合理使用抗菌素,减少耐药菌株,减少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9.
严琴  汪艳 《临床医药实践》2003,12(10):732-733
目的:探讨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方法:对1998年-2002年间收治产后出血发生晚期出血的38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中在基层乡镇医院分娩者占68.4%,在市级医院分娩者占31.6%。结论: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胎盘胎膜残留和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相似文献   

20.
余昌杏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8):135-136,139
目的 探讨产后晚期出血的原因与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产后晚期出血患者8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产后晚期出血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胎膜、胎盘滞留,子宫蜕膜炎、内膜炎,产褥感染及子宫切口感染是产后晚期出血的常见原因,其中胎膜、胎盘滞留比例最高.患者经治疗与护理后均痊愈出院,治愈率和护理满意率均为100%.结论 对于产后晚期出血患者,应及时找出致病原因并给予积极治疗,同时采用有效护理干预,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