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渊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11,(9):222-223
为了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方剂学》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提出“三步一扣一回头”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方剂学的过程中做到知常达变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方剂学的能力,掌握方剂学的学习方法,为学习中医学临床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林渊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9):222-223
为了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方剂学》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提出"三步一扣一回头"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方剂学的过程中做到知常达变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方剂学的能力,掌握方剂学的学习方法,为学习中医学临床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妇人三篇是《金匮要略》中极富特色的篇章,仲景分妊娠、产后、杂病三篇对妇人经、带、胎、产各种疾病进行详细论述。篇中处方用药灵活、不囿于常规,妊娠病篇大胆启用妊娠禁用药,充分体现了“有故无殒”的运用;产后病篇针对小腹疼痛这一主症,参详不同具体见证及疼痛性质运用不同方证进行治疗,充分体现了同病异治的思想;《金匮要略》中所创多方均已成为妇科要方,如温经汤、当归芍药散均可一方治多病,充分体现了异病同治的思想,处处透出“知常达变”之意。 相似文献
4.
顾叔贤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9,21(2):3-5
本文从四时节令、男女老幼、标本、症状、治则、选药等6个方面谈了作者对《内经》“知常达变”的认识,并据其临床经验举出相应的案例谈及个人体会,指出“知常达变”是中医临证论治之要诀。 相似文献
5.
6.
五官七窍是人体的组成部分,与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七窍、皮肤毛发、经络气血等,通过五行生克、十二经络、归经属脏等理论联系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治病求本”,只有辨证论治,在治疗过程中对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本质加以认识,才能既全面又有针对性地用药。现介绍几则临床治疗案例,充分体现了中医知常达变的治疗特点,以供同道借鉴。 相似文献
7.
时建山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6(4):293-294
临证中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在同类疾病中既有共性,又因其致病原因及体质状况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而具有个性,即特殊性。在掌握疾病共性的基础上,对其特殊性加以细心观察研究,对一些常法治疗乏效的病例,应考虑变通治之。病有寒热虚实之分,证有阴阳错杂之变,而有常法之策,更有变法之治,若不能见微知著,举一反三,而执一拘泥,则会辨证失误,兹将笔者临证偶得录之一二,敬请指正。1 消积导滞治发热李某,男,16岁。2 0 0 1年3月6日诊。两天前因家庭聚餐而过食肥甘厚味,第2天上午即出现发热,体温39℃,随即前往急诊科静滴青霉素、清开灵治疗,药后热退,第2天… 相似文献
8.
吲达帕胺 (Indapam ide简称 IDP)具有利尿、钙拮抗作用 ,是对前列腺素系统有良好影响的新型降压药。我院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5月在老干部科对老年性高血压试用 IDP治疗 ,现将疗效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按 WHO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选取我院干部病房患者 86人 ,男 6 6例 ,女 2 0例 ,年龄 6 1~ 86岁 ,平均 74.5岁。高血压病程 1~ 32年 ,平均 18年 ;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其中 期 15例 , 期 30例 , 期 43例。按入院先后为序随机分 A组、 B组各 43例。1.2 治疗方法 入院病人停用其他降压药。A组 :用吲达帕胺 (法国… 相似文献
9.
张志伟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1,18(4):221-222
我院于 1997年开始应用吲达帕胺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例 ,均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无严重的靶器官损害 ,诊断标准符合WHO制定的标准。 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4 8例 ,其中男 4 0例 ,女 8例 ,年龄 36~ 76岁 ,平均 (5 2± 14)岁 ,病程 1~ 2 3年平均 (4 9± 2 6)年。对照组 4 0例 ,其中男 34例 ,女6例 ,年龄 35~ 78岁 ,平均 (5 2± 16)岁 ,病程 0 5~ 2 5年 ,平均 (5 2± 2 9)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无明… 相似文献
10.
<正> 吲达帕胺是一种具有钙离子拮抗作用和利尿作用的新型降压药,本文报告我院应用吲达帕胺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EH)40例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电解质、血脂、血糖、血肌酐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入选40例EH患者均已排除继发性高血压、3个月以内的急性心肌梗塞或中风,以及患有严重心绞痛的患者。其中轻度EH(DBP12.7~13.9kPa)28例,中度EH(DBP14.0~15.2kPa)12例。年龄在38~65岁之间,平均年龄55岁,男性23人,女性17人,平均患EH时间8.5年,入选前均服用过卡托普利或尼群地平等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患者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30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率、临床表现、相关因素及治疗、护理措施。结果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率较高,高血压的程度及持续时间与内生肌酐清除率正相关,具有治疗、护理的特殊性。结论高血压是肾衰的重要因素。积极防治高血压可减缓肾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正> 中重度高血压单用一种长效缓释制剂效果并不理想。增加剂量有时能达到预期效果,但同时也增加了药物的不良作用,因此,住住需要联合用药。吲达帕胺与氯沙坦钾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长效降压药物,对轻度高血压有效。本文联合使用上述2种药 相似文献
13.
1963年在福建省人民医院时 ,曾治 1例头痛女患者王× ,小学教师。自诉平时血压较高 ,头痛时作时止 ,已历数年。此次发作持续 3天 ,痛从前额连及巅顶 ,剧痛时则呕吐清涎白沫。脉细缓 ,舌偏淡苔薄白。诊为阳明中寒 ,厥阴独胜 ,肝邪挟胃浊上扰清窍 ,宗仲景法 ,与吴茱萸汤。当时有实习学生在侧 ,提醒道 :病人有高血压 ,用此药是否合宜 ?对曰 ,高血压不一定都属热证 ,亦有属寒者。本例寒邪上扰阳明 ,吴茱萸汤方证相符 ,用之无妨。嘱服 2剂。次诊时患者告云 ,服药 1剂 ,呕吐涎沫解除 ,头痛减轻 ,再剂 ,头痛基本缓解 ,遂按原方嘱续服 3剂。过半年许… 相似文献
14.
治疗高血压病 ,坚持辨证论治原则 ,切不可拘于重镇诸法。1 抓主症 ,平淡奏奇效高血压病依临床表现的不同 ,可分属于眩晕、头痛、呕吐等病证。对高血压病的诊治 ,应根据病人的不同表现 ,抓住反映疾病基本规律的证候 ,解决病人的主要矛盾。只要正确地运用中医诊治的基本原则与思维方法 ,根据不同的主症进行辨证、立法、组方、投药 ,即使是一些平淡无奇的小方 ,也能起到神奇之效 ,既缓解症状 ,又降低血压。例 1:男 ,5 1岁。患者体格肥盛 ,患高血压病已多年 ,血压 18 7/ 13 3kPa。近日来恶心 ,胸脘痞闷 ,偶尔作痛 ,呕吐频作 ,且头昏眩晕 ,视… 相似文献
15.
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如何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如何发展。循证医学与经验医学具有重要的区别 ,中医学目前的发展阶段是经验医学阶段 ,中医学与循证医学并无内在联系。中医学的发展必须借助循证医学的方法 ,严格遵循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来进行中医临床试验是目前中医学发展和走向世界切实可行的方法。但中医学的创新发展仍应坚持自身的特色 ,基础理论的创新并借助循证医学方法的检验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在中医临床实践方面 ,提出“循证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新模式。这样既能把握一般规律 ,又能洞察特殊性 ,努力做到“知常达变”,而使病人获得最有针对性的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16.
三期别浅深虚实酌肾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初期多实 ,重在治肝高血压病初期 ,多数为精神刺激、情志抑郁而诱发。因精神抑郁不舒 ,肝失疏泄 ,便可导致肝气郁结 ,肝火上炎 ,肝阳上亢 ,甚至肝风内动。整个病理变化过程 ,以实为主 ,病位在肝 ,均以头痛、眩晕为主症。临证宜分别采用疏肝、清肝、凉肝之法。疏肝法 :适用于初期不稳定型高血压患者。仅表现为头痛头晕 ,胸闷胁痛 ,精神不振 ,血压变化与情绪波动密切相关 ,舌苔薄白 ,脉沉弦。治宜疏肝理气 ,佐以活血解郁。方选柴胡疏肝散。方中柴胡、薄荷疏肝解郁 ,枳壳、香附理气解郁 ,当归、芍药活血解郁 ,甘草缓肝调中。关于柴胡的应用 … 相似文献
17.
18.
姜淑华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6,4(4):19-19
目的 分析高血压病的疾病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1年来住院高血压患者17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患者压宁定治疗效果满意,2例用药后出现严重血压下降,经过停药,补充血容量及升压药治疗后血压恢复正常。结论压宁定治疗高血压急症是目前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的新一代降压药物。在临床应用中获得较为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
我院自2006年6月~2007年6月用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联用(与单用依那普利)对照治疗高血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