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行为测听检查前进行针对性听力反应训练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3-06/2004-06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听力门诊和商丘市特教中心聋儿康复语训部不能配合行为测听检查的36名聋儿,脑干反应阈为80~110dB,年龄18~60个月。进行2~7d针对性听力反应训练,通过聋儿面部表情的变化,判定其是否建立听性反应。结果48个月以上的聋儿2~3d训练后100%(13/13)可配合完成行为测听;31~48个月的聋儿经过4d训练75%(12/16)可建立此反应;18~30个月的聋儿经过7d训练57%(4/7)能建立听性反应。29例(29/36)可获得可靠听力测试结果。结论不能配合检查的18个月以上的聋儿经适当的听力测试训练后可以建立听性反应,有利于聋儿行为测听的检查。  相似文献   

2.
残余听力检测,是聋儿听力语言康复的基础工作。本方案通过设计适用于儿童的应答方法,改造测听程序和操作方法,附以正式测听前的适应准备工作,训练聋儿配合检测,从而使原来不便用于聋儿的纯音测听方法得到使用,为更准确、细致、完整地检测聋儿残余听力和助听后听阈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毕慧华 《现代康复》1997,1(2):100-100
残余听力检测,是聋儿听力语言康复的基础工作。本方案通过设计适用于儿童的应答方法,改造测听程序和操作方法,附以正式测听前的适应准备工作,训练聋儿配合检测,从而使原来不便用于聋儿的纯音测听方法得到使用,为更准确、细致、完整地检测聋儿残余听力和助听后听闻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言语测听用于验配聋儿助听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文新 《现代康复》2000,4(3):364-365
目的:检索通过言语测听了解聋儿听力情况,并据此验配助听器。方法:对74例聋儿进行听力测试,依据言语测听结果为93耳选配助听器。结果:言语测听较行为测听更能取得聋儿配合(检出率81.1%对59.5%);基于言语舒适阈验配助听器,直观、可信、操作性强,助听听阈达要求的90耳(96.8%)。结论:言语测听与实际耳增益法相结合,是尽早使聋儿获得最佳助听效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聋哑儿童残余听力情况及助听效果,探讨听力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2004-02/12对商丘市特教中心130例7岁以上的聋哑儿童进行行为测听和听功能检查,筛查出认为有残余听力的聋哑儿童进行助听后环境声辨别测试,检测纯音气导语言频率平均听阈中、听性脑干反应阈值和环境声辨别阈值,观察佩带助听器后的疗效,并比较其助听效果。结果测听筛查后40例被视为有残余听力,全部纳入结果分析。经听性脑干反应检查确定有残余听力25例,占总人数的19.2%(25/130),占主观行为测定有残余听力的62.5%(25/40);未佩带助听器前,能辨别环境声17例,戴助听器后有助听效果的25例,无效15例。结论聋哑儿童中确实存在一定数量有残余听力,早期听力筛查、检测及助听干预进行康复训练可提高环境声辨别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通过言语测听了解聋儿听力情况 ,并据此验配助听器。方法 :对74例聋儿进行听力测试 ,依据言语测听结果为93耳选配助听器。结果 :言语测听较行为测听更能取得聋儿配合(检出率81.1%对59.5%) ;基于言语舒适阈验配助听器 ,直观、可信、操作性强 ,助听听阈达要求的90耳(96.8%)。结论 :言语测听与实际耳增益法相结合 ,是尽早使聋儿获得最佳助听效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于圣立 《中国临床康复》2005,9(31):192-192,200
目的观察聋哑儿童残余听力情况及助听效果,探讨听力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2004-02/12对商丘市特教中心130例7岁以上的聋哑儿童进行行为测听和听功能检查,筛查出认为有残余听力的聋哑儿童进行助听后环境声辨别测试,检测纯音气导语言频率平均听阈中、听性脑干反应阈值和环境声辨别阈值,观察佩带助听器后的疗效,并比较其助听效果.结果测听筛查后40例被视为有残余听力,全部纳入结果分析.经听性脑干反应检查确定有残余听力25例,占总人数的19.2%(25/130),占主观行为测定有残余听力的62.5%(25/40);未佩带助听器前,能辨别环境声17例,戴助听器后有助听效果的25例,无效15例.结论聋哑儿童中确实存在一定数量有残余听力,早期听力筛查、检测及助听干预进行康复训练可提高环境声辨别率.  相似文献   

8.
在耳科学、听力学、电声学、心理学、语言病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飞速发展的今天,聋儿听力语言训练更显现出交叉学科的特点,同时也有了更加科学的依据。在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大量实践中,听力学家、语言病理学家、教师、家长在尽力解决聋儿的听和说问题时,创造了许多科学实用的方法,使聋儿听力语言训练具有了中国特色。 聋儿听力语言康复的目标是:根据聋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用科学的方法发掘聋儿的听觉、视觉、触觉、运动党等其他感官代偿功能的作用,教会聋儿听和说,建立聋儿的有声语言体系,发展聋儿的语言交往能力,使聋儿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听觉稳态诱发反应测试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婴幼儿听反应阈,了解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婴幼儿的听力损失情况,比较该方法与声场视觉强化测听之间阈值的差异.方法:①选取2002-01/2004-12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听力中心进行听觉稳态诱发电位检查的0~3岁婴幼儿321例.②在睡眠状态下测试了321例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婴幼儿,分析各年龄组听觉稳态诱发反应不同频率反应阈值分布范围.③2岁以上者进行声场视觉强化测听,将听觉稳态诱发反应与声场听阈(视觉强化)进行比较.④评估标准:正常反应阈<30 dB;轻度听力损失反应阈31~50 dB;中度听力损失反应阈51~70 dB;重度听力损失反应阈71~90 dB;极重度听力损失反应阈>91 dB.结果:①经听力初筛、复筛后未通过的321例婴幼儿,47.4%反应阈<30 dB.②听力正常组以及轻度听力损失组、中度听力损失组听觉稳态诱发反应反应阈与视觉强化测听听阈之差为6~18 dB,二者有高度的相关性.③极重度和重度听力损失组听觉稳态诱发反应反应阈与视觉强化测听听阈之差小于5 dB,极重度听力损失组和中重度听力损失组的阈值之差为5~13 dB.结论:经听力初筛、复筛后未通过的婴幼儿,仍有约半数婴幼儿的听阈是在正常范围.听觉稳态诱发反应是一种具有频率特性的客观测听方法,在睡眠状态下反应结果稳定,是一种对于新生儿听力筛查后续的听力学评估理想的听力损失定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听觉稳态诱发反应测试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婴幼儿听反应阈,了解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婴幼儿的听力损失情况,比较该方法与声场视觉强化测听之间阈值的差异。方法:①选取2002-01/2004-12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听力中心进行听觉稳态诱发电位检查的0~3岁婴幼儿321例。②在睡眠状态下测试了321例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婴幼儿,分析各年龄组听觉稳态诱发反应不同频率反应阈值分布范围。③2岁以上者进行声场视觉强化测听,将听觉稳态诱发反应与声场听阈(视觉强化)进行比较。④评估标准:正常反应阈<30dB;轻度听力损失反应阈31~50dB;中度听力损失反应阈51~70dB;重度听力损失反应阈71~90dB;极重度听力损失反应阈>91dB。结果:①经听力初筛、复筛后未通过的321例婴幼儿,47.4%反应阈<30dB。②听力正常组以及轻度听力损失组、中度听力损失组听觉稳态诱发反应反应阈与视觉强化测听听阈之差为6~18dB,二者有高度的相关性。③极重度和重度听力损失组听觉稳态诱发反应反应阈与视觉强化测听听阈之差小于5dB,极重度听力损失组和中重度听力损失组的阈值之差为5~13dB。结论:经听力初筛、复筛后未通过的婴幼儿,仍有约半数婴幼儿的听阈是在正常范围。听觉稳态诱发反应是一种具有频率特性的客观测听方法,在睡眠状态下反应结果稳定,是一种对于新生儿听力筛查后续的听力学评估理想的听力损失定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听力学角度评价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测对噪声性听损伤早期发现的价值。方法:利用声级计测定某食品包装材料公司生产车间噪声水平,同时利用纯音测听、声导抗、耳声发射、对生产车间接触噪声的43名工名进行听力检测并同时进行外耳检查和噪声接触史调查。结果:生产车间9个机器点的噪声水平平均93.7dB(A),超过国家规定标准85dB(A),受检的43名工名接触噪声史1~12个月,平均7个月,平时不适有15名。声导抗检测全部正常,耳声发射检测不合格的有23名,占53%,包含纯音测听不正常的有7名11耳,占16%,其中V形曲线8耳,坡形曲线3耳。16名纯音测听正常而耳声发射不合格,其中单耳不合格7名,双耳不合格9名。23名听力检测异常,其中7名纯音测听呈噪声性聋早期、中期听力损伤改变,16名纯音测听正常而耳声发射不合格。结论:利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检测接触噪声的人群,对早期发现噪声性听力损失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聋儿1886例临床表现及致病因素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邹建华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0):1552-1553
目的 通过调查广东省聋儿状况,分析广东省聋儿残疾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提出康复对策。方法 采用填写表格、询向病史、听力测试等方法,对广东省1886例聋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3岁以前发病占52.7%。感音神经性聋占76.7%,重度以上耳聋占80.8%。致聋因素产前期占20.5%;产期占25%;产后期占44.5%;致聋病因以使用耳毒性药占首位34,1%;遗传性聋居第二位13.1%。造成语言障碍占88.7%。结论 降低聋儿发病率,应常规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儿童期禁用氨基糖甙类耳毒性药物;婚检把关,减少遗传性耳聋的发生。聋儿绝大部分有残余听力,应加强早期聋儿听力语言训练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在新生儿听力损失筛查的应用价值,了解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生率。方法利用GSI70全自动便携式耳声发射仪,对我院2006年5月~2008年11月产房及新生儿病房出生2d内的新生儿1807例进行双耳听力筛查,分析可能影响因素。初筛未通过者30~42d后复筛,复筛未通过者进一步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等检查,做出听力学诊断。结果DPOAE初筛通过率为85.1%,复筛通过率为84.6%,经ABR等检查确诊为重度听力障碍11例,占6.1‰。结论DPOAE是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有效工具。新生儿听力筛查应在出生2d后进行,对筛查未通过者行进一步ABR检查可作出听力学诊断,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新生儿听力损失造成的残疾,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本组共96例,男66例,女30例,年龄18~65岁,均经纯音测听检查,其中感音神经性聋67例,听力正常29例。耳鸣均为持续性主观性耳鸣。病程1个月内15例,1~12个月40例,1年以上41例。治疗后随访1个月以上。治疗方法:取生草乌60克,加75%酒精  相似文献   

15.
背景:噪声引起听力损伤,直接影响其工作、生活。目的:采用高压氧结合药物治疗听力损伤,探讨提高听力的疗效。设计:病例分析。单位:一所大学医院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对象:2003-01/12本所收治噪声性听力损伤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经过耳鼻喉专科检查及听力描计仪、声阻抗测听仪、脑干反应测听仪等听力测试,排除了非职业性听力损伤,男29例,女17例;年龄25~48岁;噪声作业专业工龄5~28年。接触噪声为85~103dB(非稳态噪声),每天工作七八小时,工作中有时佩戴耳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49-2002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标准、46例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耳发育畸形且伴运动发育落后的极重度听障婴幼儿听觉能力启蒙与整体能力培建方法。方法选择内耳发育畸形极重度听障婴幼儿11例,采用听觉、视觉、触觉、大运动、精细运动等多种刺激并用的方法,对被试大脑皮层感应与运动发育进行康复训练,培建其对声音的反应和辨别能力,以及语言、认知等技能。结果11例患儿训练3个月后,听感知能力逐渐建立;6~13个月后7例感知声音明确,完成行为听力检查,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后调机的行为反应奠定基础;2例在助听器补偿听力后完成听觉评估。结论以多感官同时刺激的方式对内耳发育畸形小龄婴幼儿的听觉意识及听神经回路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早期教育是指在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0—6岁)进行教育。为聋儿选配适合的助听器,早语言训练,尤为重要。我中心利用多频稳态诱发电位仪对11例聋儿进行了听力测试,并选配了助听器。经过5~10个多月的听觉康复训练及跟踪测试,听力损失均得到有效补偿。  相似文献   

18.
艾迪配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艾迪对晚期卵巢癌化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艾迪组(48例),化疗组(45例)。分别给予PC或TP方案化疗,每3周重复,艾迪组于化疗同时加艾迪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15d,至少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艾迪组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5例,总有效率56.3%(27/48),疾病控制率85.4%(41/48);化疗组CR1例,PR19例,总有效率44.4%(20/45),疾病控制率66.7%(30/45)。2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疾病控制率差异有显著性。2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TTP)分别为5.5(0.7~22)个月和4.5(0.7~19)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8(4~25)个月和7.5(4~22)个月。2组毒副反应相似,主要为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艾迪组和化疗组Ⅲ度以上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7.1%和31.1%,Ⅲ度以上骨髓抑制率分别为43.8%和48.9%;其他反应均较少。结论 艾迪配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可提高疗效和疾病控制率,同时不增加化疗毒性,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高危儿听力障碍的程度、转归及预后。方法:采用听力筛查(OAE)及听性脑干反应(ABR)的方法,对680例高危儿进行生后0~12月的听力监测.于生后0~1、3、6、9月各测查1次。结果:680例高危儿中,检出听力障碍儿70例,包括轻中度障碍64例、重度4例、极重度2例。异常率10.29%。70例中27例0~1月初检时正常。13月复检时阳性。6个月内57例恢复正常占81.43%。7~9月恢复正常12例占17.14%,1例确诊耳聋,占1.43%。高胆患儿组听力障碍恢复较慢.6个月时有42.89%未恢复。结论:OAE结合ABR检查高危儿听力损害可获得较全面的诊断;对出生时通过筛查而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警惕迟发性或获得性听损伤的发生;连续的听力及医疗监测可有效动态观察到高危儿听力障碍的发生、变化及转归,并为听力障碍儿提供早期干预;高危儿听力受损有一恢复期。不宜过早下结论,对重度以上损害需严密监测。  相似文献   

20.
听力障碍儿童就诊的早晚是影响其治疗及康复效果的重要因素,就诊越早越有利于康复。我国现有大量听力障碍患儿,这些患儿如能及早发现及早施行听力补偿并进行语言训练,都可得到程度不同的康复效果。然而我们在门诊中发现,有半数以上的患儿未能及时就诊,本文试就这一间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下。1。资料和方法选用1992~1995年在本所就诊并确诊为听力障碍患儿的病例,以脑干诱发电位测听结合行为测听行听力检查。询问母亲小儿听觉发育异常出现时间和就诊情况及其他有关问题,以了解听力障碍儿童的迟诊原因。病例总数为282例,年龄在2个月~6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