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肌肉肌腱转位术实现晚期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重建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6例晚期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使用联合肌腱转位术来实现功能重建,男26例,女10例;年龄15~57岁,平均27.4岁;左侧16例,右侧17例,双侧3例。根据臂丛神经损伤类型和恢复情况,分期分别行斜方肌移位重建肩关节功能,尺侧腕屈肌腱移位或背阔肌移位重建屈肘关节功能,旋前圆肌腱移位重建伸腕功能,屈腕肌腱转位重建伸指功能。术后一年,对肩外展功能、屈肘功能和伸腕伸指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全部肩外展重建患者肩外展肌力Ⅲ级以上,全部屈肘功能重建患者屈肘肌力Ⅲ级以上,11例伸腕伸指功能达到优7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达91%。结论分期分类行联合肌腱转位术是实现晚期臂丛神经损伤的功能重建的优良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般肘关节脱位须2人或2人以上整复;而陈旧性肘关节脱位更难整复,多数须切开复位,功能恢复困难。作者自1980~1983年先后遇到3例陈旧性肘关节脱位,采用足蹬法整复,经随访效果比较满意。例1:患者男,31岁,以左上肢伤28天于80年5月3日就诊,肘伸屈固定于160°,自带片为左肘后脱位。曾经当地医治数次,未见好转。经臂丛麻醉,平卧于检查床上,用足蹬患肢肱骨下端,双手持续牵拉患肢前臂,直至听到嘶裂声响及“咯噔”响声。屈伸活动:肘屈60°,伸170°。术后拍片复位满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合并肘关节前脱位。方法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合并肘关节前脱位。结果术后随访1~6年,平均2.5年,肘关节平均活动范围屈肘115°伸肘0°前臂旋前70°,旋后75°,按照Brobrtg和Morrey评估标准进行评价优10例,良3例。结论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合并肘关节前脱位固定牢固,可早期肘关节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4.
王俊  王祥锋  张新伟  黑金璇 《安徽医药》2013,34(8):1150-1151
目的探讨肌腱移位治疗桡神经损伤后畸形,重建伸腕、伸拇、伸指功能的疗效。方法根据桡神经损伤的部位不同,实施不同的肌腱移位方案重建桡神经损伤后畸形手功能11例。结果 11例患者经6~24个月随访,术后疗效评定结果为优4例,良5例,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肌腱移位治疗桡神经损伤后畸形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诊治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28例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患者。男18例,女10例;年龄18~42岁,平均28岁,踝关节前外侧和前侧有局限性压痛;关节背伸-20°~-5°,平均-10.7°;跖屈30°~40°,平均34.5°。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总分为(47.82±9.24)分,疼痛评分为(7.36±1.02)分。X线片检查示胫骨前缘和距骨均有骨赘增生,MRI显示20例有胫、距关节软骨面损伤。关节镜下行胫骨前缘或距骨骨赘磨削,刨削清理前外踝的瘢痕和增生滑膜组织,清除剥脱软骨。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6个月。末次随访时,22例踝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背伸达15°~25°,平均19.8°;跖屈35°~45°,平均41.7°。4例轻度受限,背伸5°~15°,平均7.3°;跖屈35°~45°,平均38.5°。2例持续行走3~4h后踝关节出现疼痛,关节活动轻度受限,背伸0°~5°,平均2.6°;跖屈35°~40°,平均37.5°。AOFAS踝与后足评分总分为(88.75±9.6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62,P=0.000);疼痛评分为(1.42±1.2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62,P=0.000)。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征手术操作简便,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自 1999年 1月以来 ,采用过肘 U型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幼儿前臂双骨折 ,前壁中上段骨折 ,共 2 1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 2 1例 ,前臂双骨折 16例 ,桡骨中上段骨折 3例 ,尺骨中段骨折 2例 ,年龄 6~ 11岁 ,男性 15例 ,女性 6例。1.2 治疗方法1.2 .1 复位 (可采用臂丛麻醉或血肿内麻醉 ) :取仰卧位 ,伤肩外展 90°,屈肘 90°,中段及下 1/ 3骨折 ,前臂置中立位 ,上 1/ 3骨折 ,置稍旋后位。 1拔伸牵引 :矫正骨折重叠或成角移位。2分骨 :使骨间膜处于紧张状态 ,骨间嵴相对峙 ,使远近骨折端自动地旋转到中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健侧C7联合多组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46例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采用健侧C7神经根、膈神经、副神经、肋间神经移位治疗,并进行长期随访,观察肩外展、屈肘、屈指和手部感觉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 46例平均随访(4.60±1.25)年.肩外展>30°占59.1%(26/44).屈肘恢复的总有效率为73.9%(34/46);屈腕指动作恢复有效宰为45.7%(21/46),其中肌力≥M3者13例,优良率为28.3%(13/46).手部感觉恢复有效率为54.3%(25/46).肋间神经修复胸背神经,38例有不同程度肌力恢复,占82.6%(38/46).其中肌力≥M3者29例,有效率为63.0%(29/46).结论 健侧C7联合多组神经移位治疗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肘关节僵硬后臂丛麻醉下行肘关节僵硬松动术治疗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2006年1月~2008年5月对19例肘关节僵硬患者行臂丛麻醉下肘关节僵硬松动术治疗,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功能锻炼,并对患者的功能状况进行Mayo评分。总结分析肘关节僵硬松动术后,康复方法及康复影响因素,分析原始损伤情况、肘关节僵硬软组织情况、松动术距外伤时间、术前前臂旋转活动状况等与松动术效果的关系。结果患者外伤至肘关节松动术时间平均为7.5个月,最长1年1个月,最短5个月,术前肘关节活动度平均屈56°,伸49°;前臂旋前30°,旋后30°。经12个月随访,肘关节活动度平均屈曲位119°,伸直位5°;前臂旋前90°,旋后80°。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由术前平均45分提高至术后90分。结论对于肘关节僵硬患者行肘关节僵硬松动术治疗最好采用臂丛麻醉,术后采用正确的推动康复治疗手法并配合冰敷及中药熏洗,注意做好宣教及解释工作。  相似文献   

9.
赵春超  李大为  黎立 《安徽医药》2020,24(4):787-790
目的探讨微创截骨结合应用锁定钢板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畸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 2014年 6月至 2018年 12月期间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小儿骨科收集的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 19例,男 12例,女 7例;年龄范围为 7~14岁,手术距初次损伤时间范围为 28~65 d。其中 9例尺桡骨均存在明显畸形愈合, 10例尺骨骨折愈合对位对线良好。桡骨矢状面成角畸形范围为 39°~53°,平均桡骨矢状面成角畸形 45°;冠状位成角畸形范围为 31°~47°,平均冠状位成角畸形 39°,全部按照微创截骨结合应用锁定钢板手术治疗并行前臂 U形石膏托固定 6周。结果病儿术前腕关节背伸( 49.74±12.14)°、掌屈( 61.42±11.52)°、尺偏( 22.68±7.56)°、桡偏( 9.21±2.66)°,末次随访时腕关节背伸( 78.68±5.43)°、掌屈( 88.79±2.12)°、尺偏(52.21±2.49)°、桡偏( 24.11±1.20)°,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末次随访时拍摄双前臂全长正侧位 DR,桡骨的掌倾角与尺偏角患侧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按照 Cooney腕关节评分标准:优 17例,良 2例。 19例病儿均获得良好的骨性愈合,尺桡骨的长度关系及成角均获得良好恢复。结论微创截骨结合应用锁定钢板手术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疗效显著,术后恢复效果好,短期内达到矫正前臂及腕关节畸形功能活动障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桡骨头切除治疗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医治的桡骨头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组(A组)15例,桡骨头切除组(B组)1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7(12~66个月)个月,30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没有并发症发生。桡骨头切除组:伸直平均为15.7°,屈曲131.3°,提携角增加平均为8.3°,桡骨与尺骨分离2.0mm,Broberg评分平均80.9分,肘关节功能评分80.9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组:平均伸直为7.2°,屈曲132.9°,提携角增加平均为1.6°,桡骨与尺骨分离0.6mm,Broberg评分平均为91.1分,肘关节功能评分94.5分。两组旋前旋后及伸肘力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桡骨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组与桡骨头切除组相比,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组旋前旋后及伸肘力量明显增强,肘关节活动度较好,因此,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可以首先考虑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复位方法。方法 采用术中过伸体位加Dick器械联合复位整复 7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结果 患者术前椎体前缘高度平均为 5 3 4% ,术后 90 5 % ,Cobb s角术前平均为 2 1 2 5°,术后 7 10° ,全组无弯钉、断钉并发症。 40例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获平均 1年 3个月随访 ,35例有不同程度脊髓功能恢复。结论 术中过伸体位加Dick器械联合位是整复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一种合理、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笔者采用肌间沟法臂丛神经封闭联合手法肩关节粘连松解术后治疗重症肩周炎212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212例 ,共220肩 ,其中男138例 ,女74例 ,右肩98例 ,左肩106例 ,双肩8例 ;年龄44~73岁 ,平均55岁 ;病程3月~20月。所有患者均为重症肩周炎 ,均经肩关节X线检查排除骨性、结核及肿瘤病变。诊断标准为肩周持续疼痛 ,夜间不能入睡 ,肩周多处有压痛点 ,并有肌萎缩 ,肩并节前屈<60°,后伸<25°,外展<75°,内收<40°,内旋<40°,外旋<35°,上举<140°,…  相似文献   

13.
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任才  张贻良  郑建英  曹录民 《江苏医药》2006,32(11):1052-1053
目的分析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325例肱骨干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手术294例,保守治疗31例,出现桡神经损伤7例(2.15%)。其中4例给予单纯松解术,3例端端吻合。结果术后随访3~15个月,7例桡神经损伤者5例伸腕伸指完全恢复,2例不完全恢复。结论肱骨干骨折围手术期均可出现桡神经损伤,及时探查,功能恢复好,提倡早期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 AO锁骨钩钢板 (CHP)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优缺点。方法 分析自 2 0 0 1年 3月至 2 0 0 4年 3月用 CHP治疗的 Tossy 、 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 18例并进行随访。结果 脱位均获得良好复位和固定。术后 3天 X线片确证复位率达 10 0 % ;术后 2周肩关节平均屈曲 90°,外展 90°;随访结果为 Karlsson A级 15例 ,B级3例 ,C级 0例。结论  CHP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操作简便 ,固定可靠 ,关节功能恢复快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股四头肌成形术治疗伸膝装置粘连的临床价值。方法  35例伸膝装置粘连行股四头肌成形术配合 CPM锻炼治疗。结果 膝屈伸范围术前平均达 2 8.5°,术后达 92 .1°,较术前平均增加 6 4.7°,其中 2例行股直肌延长术而膝屈伸范围仅达 40°。 2 6例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平均 16 .5个月。结论 股骨干骨折术后的伸膝粘连病变以股中间肌纤维化、粘连挛缩为主 ;术前髌骨移动度检查及术中疤痕组织辨认至关重要 ;术中股直肌完整与否 ,是否有收缩力及能否从股内外侧肌和中间肌中分离出来是手术的关键 ,若术中发现股直股已疤痕化 ,则放弃手术 ;术后必然有伸展松弛和股四头肌肌力下降的后遗症 ;术后 CPM锻炼和精心所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手术内固定的方式治疗 2 5例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方法 采用膝关节前外侧切口 ,MAY解剖型钢板内固定 ,10例植骨。结果  2 5例均基本解剖复位 ,完全愈合。 16例膝关节屈曲可达 12 0°,6例膝关节屈曲可达 90°~ 12 0°,3例膝关节屈曲可达 6 0°~ 90° ;3例有小于 10°的膝伸直受限 ;5例行走轻度疼痛。结论 使用MAY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髁粉碎性骨折 ,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会才  赵凯  葛玥 《安徽医药》2014,(9):1690-1694
目的观察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疗效及上肢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肢体功能训练,包括运动疗法(PT)和作业治疗(OT)治疗等;试验组除给予常规肢体功能训练外,还进行上肢康复机器人治疗。入选患者分别于训练前、训练2W、训练4w后接受以下评定:(1)肩、肘、腕活动度(ROM)及手握力;(2)Lindmark评分;(3)上肢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肩、肘、腕活动度(ROM)及手握力、Lindmark评分、上肢神经传导速度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4W后,两组患者的肩、肘、腕活动度(ROM)、Lindmark评分、上肢神经传导速度评分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较训练前有改善(P〈0.05),部分有显著改善(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肩外展、肩前屈、肘屈、前臂旋前、前臂旋后、Lindmark评分和上肢神经传导速度上,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手握力、肩内收上,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肢体功能训练能更有效地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并更有效地改善偏瘫侧上肢神经的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18.
45例患者的长期随访显示:重建屈肘功能有效率达86.7%,优良率达60%本刊讯(记者艾维颖)1995年7月开始,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以常万绅主任、李玉成博士为首的课题组应用正中神经部分束支移接于肱二头肌肌支重建屈肘功能,对施行手术的45例患者进行长期随访,重建屈肘功能有效率达86.7%,优良率达60%,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此成果荣获2005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臂丛神经上干型根性损伤主要的功能障碍表现为肩外展和屈肘功能障碍,屈肘功能的重建非常重要。目前常用的神经移位术的供体神经多选用膈神经,肋间神经,健侧C7,颈丛运动支,副神经等。这…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并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后患者肩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以我院2008年12月至2012年6月期间共收治的78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较为详细与全面的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15~25个月的术后随访,所有的78例肱骨干骨折患者均痊愈。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9~15周,平均时间为为11.8周。在末次随访的时候,患者的肩关节前屈平均度数为174°,后伸的平均度数为39°,外展的平均度数为88°,肘关节前屈的平均度数为135°,后伸的平均度数为0°。术后有4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包括浅表感染、神经麻痹以及肘关节功能障碍等,经过治疗均明显好转。结论对于肱骨干骨折的患者而言,对其进行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不仅非常的安全和可靠,且能够较好的使其骨折部位愈合,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自1981年始,我们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利用腓骨上段(头)作为桡骨下端、肱骨上端因瘤、病切除后腕、肩关节重建的替代物共11例。通过近几年随访,效果满意,现予报告。典型病例例1,男,34岁。因右手腕部疼痛1~+月入院。经临床,X 线检查,诊断为右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行右桡骨远端切除,右腓骨上段(头)植入,腕关节重建术。病理诊断为骨巨细胞瘤Ⅰ~Ⅱ级。术后半月拆线,切口一期愈合。术后2月,X 线复查,植入骨阶梯状接触面有骨痂生长,开始功能锻炼;3个月后,植入骨接触面模糊,周围有中等量骨痂生长;6个月后植入骨接触面融合,界线消失;1年后复查,腕关节功能40°(背伸)(?)40°(掌屈),15°(桡侧偏屈)(?)30。(尺侧偏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