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韩永  徐燕杰  石炳毅  杨波  蔡明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6):2481-2484
目的:探讨两种多药耐药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其肿瘤细胞进行体视学分析。方法:采用微波EnVision免疫组化法联合检测63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中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的表达水平。运用图像分析系统在显微镜下测量肿瘤细胞的体视学参数,依据有关体视学公式计算出参数核的体密度(Vvn)、核的表面积密度(Svn)、核的平均体积(V)、核的平均表面积(S)、核的平均自由程(")、核的数密度(Nv)、核的平均曲度密度(Kv),比较这些参数在不同分化肿瘤中的差异。结果:P-gp和MRP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和30%。参数Vvn、Svn、V、S依高、中、低分化的顺序增加,Kv,Nv、λ依高、中、低分化的顺序减小,Vvn、Svn参数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表达多种耐药因子,各耐药因子间共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所有的多药耐药因子表达均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肿瘤细胞Vvn、Svn参数是肿瘤细胞分化的重要指标,且为临床形态学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研究进展杨仁池综述杨纯正郝玉书审校肿瘤细胞耐药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而多药耐药(MDR)是发生耐药的主要形式。MDR有三种表现形式:①典型MDR,该型是肿瘤细胞膜上分子量为17.0万的糖蛋白(Pgp)过度表达所致;②非典型MD...  相似文献   

3.
化疗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研究发现,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现象的产生,即肿瘤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物产生的耐药,而肿瘤的这种多药耐药的产生是多途径、多基因共同参与的过程。肺耐药相关蛋白(LRP)是人类的主要穹隆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是ABC家族成员之一的跨膜蛋白,二者在MDR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LRP和MRP在112例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镜活检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肺耐药相关蛋白是一种人类主要穹窿蛋白,现已认识到,其在非P-gp介导的肿瘤细胞多药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肺耐药相关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和生理功能及其在肿瘤细胞中过度表达所产生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卵巢癌组织中肺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在原发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探讨其在卵巢癌化学治疗耐药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与临床病理生物学特征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52例原发性卵巢癌、12例卵巢良性肿瘤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肺耐药相关蛋白表达状况进行测定。结果 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在卵巢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和正常组织对照组。LRP阳性表达与卵巢癌组织类型、肿瘤分化程度无关,但与临床病理分期及化疗敏感性相关显著,Ⅲ、Ⅳ期组织中LRP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期。结论 LRP在原发性卵巢癌中存在较稳定的表达。检测LRP对前瞻性预测化疗药物敏感性和判断化疗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基因P-gp、LRP、TOPOⅡ在化疗前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ER、PR、CerbB-2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6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P-gp、LRP、TOPOI的表达水平。结果 P-gp、LRP、TOPOⅡ在化疗前乳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8.9%(22/76)、84.2%(64/76)和80.3%(61/76)。LRP、TOPOⅡ与CerbB-2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LRP、TOPOII与ER、PR之间无相关,P-gp与ER、PR及CerbB-2之间均无相关性。有无淋巴结转移对耐药相关基因LRP、P-gp、TOPOI的表达无显著性影响。结论 P-gp、LRP、TOPOI与乳腺癌原发MDR的发生有相当关系,CerbB-2基因可能也参与了MDR基因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类具有严重致残性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改变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MARD)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线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长期临床观察发现部分患者可出现对多种DMARDs的耐药现象,而多药耐药蛋白在耐药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基因方面进行研究,寻找特定生物学标志物,将有助于我们早期判断疾病类型,预测疗效,甚至为基因治疗提供有效靶点,真正实现个体化治疗。本文将对多药耐药蛋白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耐药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肺耐药相关蛋白是一种人类主要穹隆蛋白,现已认识到,其在非P-gp介导的肿瘤细胞多药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肺耐药相关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和生理功能及其在肿瘤细胞中过度表达所产生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多药耐药是乳腺癌化疗失败的关键。发掘、探索低毒、高效、多阶段性作用的中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补骨脂素对多药耐药具有一定的逆转作用,现就其逆转机制及其原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形成机理中除了P_(170)糖蛋白过度表达,DNA拓扑异构酶Ⅱ量和质的异常外,最近又发现了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过度表达所致的多药酎药。本文综述了关于MRP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高涌  傅军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5):2320-2322
目的:检测焦点黏附激酶(FA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48例肝细胞肝癌、137例癌旁正常肝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制成组织芯片,直径为0.6mm;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FAK和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148例肝细胞肝癌组织中FAK和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1%(89/148)和57.4%(85/148);137例癌旁正常组织FAK和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4%(28/137)和22.6%(31/137);10例正常肝组织中FAK和MMP-2的阳性表达率均为0%。两者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05);有门静脉分支癌栓组和包膜有侵犯组FAK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门静脉分支癌栓组和包膜无侵犯组(P<0.005或P<0.01);有门静脉分支癌栓组、包膜有侵犯组及分化差组MMP-2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门静脉分支癌栓组、包膜无侵犯组及分化好组。FAK的阳性表达与MMP-2的阳性表达有密切联系(P<0.005)。结论:FAK和MMP-2在肝细胞肝癌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参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且FAK和MMP-2在肝细胞肝癌癌组织中表达具有密切联系,可作为肝细胞肝癌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组织cyclinB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B1)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cyclinB1mRNA的表达。结果90%(36/40)癌组织及85%(34/40)癌旁组织cyclinB1mRNA呈阳性表达,癌组织cyclinB1mRNA表达量为0.531±0.01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263±0.023,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B1mRNA表达与肝癌的病理分级、淋巴转移与否有关,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癌栓形成与否无关。结论在肝癌发生、发展中,cyclinB1可能起着重要作用,cyclinB1表达水平可作为肝癌分级、分化及癌转移的辅助衡量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肺癌中细胞黏附分子-1和L-选择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细胞黏附分子-1(ICAM-1)和L-选择素水平,探讨其与肺癌发展、转移、治疗、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8例肺癌组织ICAM-1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8例肺癌患者、18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血ICAM-1和L-选择素的浓度。结果:(1)Ⅲ+IV期肺癌组织和有淋巴结转移者ICAM-1表达分别显著高于Ⅰ+Ⅱ期和无淋巴结转移者,腺癌组织中ICAM-1表达显著高于鳞癌。(2)肺癌和肺良性病变患者血中ICAM-1和L-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肺癌与肺良性病变患者ICAM-1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而L-选择素差异无显著性。Ⅲ+Ⅳ期显著高于Ⅰ+Ⅱ期,有转移者与无转移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组织ICAM-1与肺癌的发展和转移有关.检测血ICAM-1和L-选择素含量可以作为肺癌术前诊断及术后效果评估指标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DBC1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并探讨其与肝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选取有详细临床资料的肝癌及其相匹配的癌旁组织12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改良二步法分别检测DBC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DBC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39.2%,明显低于相对应的癌旁组织97.5%(P<0.001)。DBC1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而与肿瘤TNM分期和组织学类型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BC1在肝癌中低表达,其表达下调可能对肝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DBC1可能是肝癌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15.
梁辉  窦科峰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0):1741-1744
[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45例肝细胞癌、11例肝正常组织中Glut1和HIF-1α的表达。结果:Glut1和HIF-1α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在肝癌组织中Glut1和HIF-1α的表达均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门静脉癌栓有关(P<0.05)。肝癌组织中Glut1表达越强,HIF-1α表达也越强,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583,P<0.01)。结论:Glut1和HIF-1α的异常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可能存在HIF-1α通过上调Glut1的表达促进肝细胞癌的发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口腔鳞癌组织中p16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以及与临床生物学特性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9例原发性口腔鳞癌组织及2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p16及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水平,Ki-67作为细胞增殖活性的指标也被检测。结果 p16在口腔鳞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5),cyclin D1蛋白和Ki-67在口腔鳞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5) ;cyclin D1蛋白过表达与临床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值分别<0.05),p16缺失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16负表达和cyclin D1过表达与细胞增殖评价因子Ki-67呈负相关(r=-0.598和-0.658, P<0.05)。结论 在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p16的缺失表达和cyclinD1的过表达两者可能单独或共同参与。p16的缺失可能还与口腔鳞癌细胞的分化、转移及增值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7.
赵鹏  雷晓梅  朱俊  曾峰 《中国临床研究》2012,(6):526-528,515
目的探讨分化抑制因子-1(Id-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4例结肠癌和46例正常结肠组织中Id-1和VEGF的表达。结果结肠癌组织中Id-1的阳性表达率(67.0%vs10.9%,P<0.01)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69.1%vs17.4%,P<0.01)明显高于正常结肠组织。Id-1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均>0.05),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均<0.01)。VEGF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无关(P均>0.05),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均<0.01)。Id-1和VEGF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13,P<0.01)。结论 Id-1和VEGF的高表达与结肠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关,二者可能共同参与了结肠癌的进展和血管生成。Id-1和VEGF可作为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胃癌形成中survivin与cyclinD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urvivin及cyclinD1基因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1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2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32例异型增生和50例胃癌组织中survivin与cyclinD1的表达。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率分别为0、21.9%、37.5%和54.0%,cyclinD1表达阳性率8.3%、15.6%、34.4%和48.0%,survivin与cyclinD1在肠上皮化生中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P<0.05),而两者在肠上皮化生与异型增生、异型增生与胃癌组织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survivin阳性表达在不同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血管浸润、淋巴结转移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在不同组织分化程度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cyclinD1表达在不同组织分化程度、血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癌组织中,survivin与cyclinD1表达正相关。结论:Survivin及cyclinD1基因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的检测对胃癌的早期诊断、恶性度及预后评估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甲胎蛋白异质体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根据小扁豆凝集素对甲胎蛋白(AFP)的亲和力不同,采用亲和免疫电泳印迹法检测52例原发性肝癌和57例良性肝病患者的AFP-L3的血清含量;以AFP-L3>15%作为PHC阳性的诊断标准。结果PHC患者的AFP-L3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PHC患者的AFP-L3阳性率与AFP水平无正相关。AFP≤400μg/L和>400μg/L的PHC病例,AFP-L3阳性率分别是76.9%和84.6%,AFP-L3含量与血清AFP浓度无关;AFP含量与癌肿直径大小呈正相关(r=0.453,P<0.01)。在癌肿直径>2 cm的PHC病例,AFP-L3阳性率与癌肿直径无相关性(r=0.012,P>0.05)。结论AFP-L3对于低水平AFP的PHC,尤其是小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