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目的对拟行肺癌根治术的低肺功能患者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测和脉冲强迫振荡技术(IOS)检测,评价术前肺功能参数预测低肺功能患者肺癌根治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的价值。方法按照常规肺功能评价标准和术前肺功能测定结果,选择52例拟行肺癌根治术、低肺功能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呼吸衰竭分为呼衰组和非呼衰组。术前检测常规肺功能参数: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肺活量(VC)及最大通气量(MVV);IOS检测参数:周边气道阻力(R5-R20)、弹性阻力(X5)、共振频律(Fres)。结果两组FEV1.0、R5-R50、X5、Fre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fic回归分析显示仅Fres为预测术后呼吸衰竭发生的独立因素(P〈0.01)。结论Fres有助于预测低肺功能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是否发生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早期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原因,探讨机械通气在抢救中的价值。方法对16例肾移植术后1个月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为心力衰竭所致的肺水肿和严重的肺部感染;按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将患者分为心力衰竭组和非心力衰竭组,发现心力衰竭组患者年龄大、术前血压高、接受血液透析的时间长、呼吸衰竭发生早,但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短于非心力衰竭组;机械通气能迅速提高血氧分压,纠正缺氧,维持血氧分压在理想的水平。结论肾移植患者术后早期发生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是心力衰竭所致的急性肺水肿和严重的肺部感染;机械通气在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为原发病的治疗赢得时间,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呼吸阻抗预测肺癌病人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呼吸阻抗在预测肺癌病人术后呼吸衰竭(呼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脉冲震荡法测定176例行肺切除术、且能明确诊断是否合并术后呼衰的原发性肺癌病人的呼吸阻抗等指标。结果 (1)全肺切除术后呼衰组呼吸阻抗明显增高,与非呼衰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除5Hz时的弹性阻力实测值与预计值之差(X5)和周围阻力(Rp)外,肺叶切除术后呼衰组其余指标的测定结果与非呼衰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共振频率(Fres)>15Hz、20Hz时粘性阻力(R20)>150%与全肺切除术后呼衰的发生密切相关(P<0.01或0.05)。R20>140%与肺叶切除术后呼衰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3)Fres>15Hz和R20>150%预测全肺切除术后是否发生呼衰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接近或略高于FEV1.0<60%。R20>140%预测肺叶切除术后是否发生呼衰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与最大自主通气量(MVV%)<50%相接近。结论 呼吸阻抗可以作为预测术后呼吸衰竭、评估手术适应证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成人肝移植术后呼吸系统管理和功能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肝移植术后呼吸功能监测维持的规律,提高肝移植术后管理质量,方法:分析5例原位肝移植病人在术后ICU期经历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和常见问题,结果:4例肝移植术后出现各种呼吸道并发症9例次,包括肝肺综合征、胸腔积液、肺不张、肺充血、肺间质水肿、肺感染及呼吸道出血,结论:呼吸机的使用和呼吸的监控是肝移植术后管理的重要环节。了解肝移植术后呼吸系统病理生理学改变的规律和特殊性,对于患安全渡过ICU阶段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2  
李艳芹 《护理学杂志》2004,19(15):70-72
对呼吸衰竭病人机械通气时的呼吸道、营养支持(留置胃管及鼻饲)、肢体功能锻炼、身心问题、基础护理及脱机训练方面的护理进行综述,为临床专科护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瓣膜手术后呼吸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目的 探讨瓣膜手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2005年1月1日至5月31日间完成的507例瓣膜手术病人,按术后有无呼吸功能衰竭分为两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呼吸衰竭定义为术后机械通气48 h以上或全麻拔管6 h后再次插管行机械通气.结果 发生术后呼吸功能衰竭31例(6.1%).单因素分析发现术前年龄、心脏手术史、心功能分级、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胸比率、呼吸功能、血浆白蛋白浓度,术中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二次体外循环支持,术后氧合指数与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有关.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5岁、术前最大通气量显著减退、术中二次体外循环支持、术后ICU第2h血气氧合指数低于300 mm Hg,为瓣膜手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上可根据年龄、最大通气量、术中是否二次体外循环支持、术后氧合指数预测术后呼吸功能衰竭,并可预先采取措施预防,以减少呼吸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食管癌术后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血气分析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选取80例行食管癌根治手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应用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并发症及预后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PaCO2、PaO2、SaO2、pH值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ICU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术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9.
心肺功能综合评估预测肺癌术后呼吸衰竭危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心肺功能综合评估预测肺癌病人手术后呼吸衰竭(呼衰)危险。方法260例原发性肺癌病人于术前行静息肺功能、心电图、运动心肺功能检测,将常用指标分别组合为静息肺功能、运动肺功能、心功能进行评分,并计算心肺功能综合评分。结果(1)全肺切除术后呼衰组运动肺功能、心功能、心肺功能综合评分均高于非呼衰组(P〈0.01),logistic分析显示运动肺功能评分〉3分、心功能评分〉2分与术后呼衰的发生密切相关,其OR值、预测术后呼衰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结果预计值均高于VO2/kg。(2)肺叶切除术后呼衰组仅静息肺功能评分高于非呼衰组(P〈0.05),Logistic分析显示静息肺功能评分〉2分与其术后呼衰的发生密切相关。(3)FEV1.0〈60%、行肺叶切除术(低肺功能组)术后呼衰组运动肺功能评分和心肺功能综合评分高于非呼衰组(P〈0.01),Logistic分析显示心肺功能综合评分〉6分与其术后呼衰的发生密切相关,其OR值、预测术后呼衰的敏感性和阴性结果预计值高于VO2/kg。结论心肺功能综合评估较单项肺功能指标能更全面、准确地预测术后呼衰发生危险,尤其适于全肺切除和低肺功能、行肺叶切除术病人。  相似文献   

10.
重症肌无力症术前肺通气功能与术后危象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症肌无力症(myastheniagravis,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多采用胸腺切除治疗。我科自1980年4月~1996年12月行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症116例,其中肺功能资料完整者64例,现将术前肺通气功能与术后发生危象的关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病人术后呼吸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策略.方法 对58例高龄或重要脏器有合并症,及行大手术的老年重症开胸手术病人(组1)进行围术期呼吸、循环监测,记录脱氧动脉血气、出入液量、尿比重、漂浮导管血流动力学指标,并与56例非老年病人(组2)进行比较.结果 全组12例呼吸并发症均见于老年重症病人(组1A),10例为术后早期低氧血症,均始发于术后第2、3 d,另2例为后期感染引起Ⅱ型呼吸衰竭(呼衰).多因素回归分析示术前呼吸道合并症和肥胖是老年病人术后发生呼吸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素.组1A术后前3 d PaO2显著低于未发生呼吸异常的老年病人(组1B)及组2,组1A与组1B术后PaCO2变化相似均显著低于组2.三组间术后第1 d液体出入平衡差异显著,组2为负平衡(-243ml),组1B为轻度正平衡(+109ml),而组1A则为显著的正平衡(+832ml),术后前3 d尿比重均显著高于组2.漂浮导管监测发现老年病人术后前3 d心排量上升、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表现为循环高动力状态,而肺血管阻力则明显高于术前.结论 老年病人术前呼吸道合并症多见,其是术后易发生呼吸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呼吸异常是老年重症病人开胸手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手术创伤引起的细胞外液增加所致"相对性肺水肿"是造成术后早期容易出现呼吸失代偿的内在因素.减轻创伤应激和严格输液管理可能有助于预防呼吸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监护老年病人的呼吸循环指标、尤其是脱氧动脉血气分析以及尿量、尿比重变化趋势,有助于及早发现呼吸异常并及时介入处理以避免发展成为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术前肺功能及强迫振荡肺功能(FOT)检查在预测术后呼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73例肺切除患者术前除常规肺功能检查外均进行强迫振荡肺功能检测,以术后是否发生呼衰分为两个观察组。对患者详细资料的34个项目观察分析。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导致术后呼衰的术前危险因素,并对其参数估计值进行标准化处理。以评价FOT在预测术后呼衰的临床价值。结果 34个观察项目中。有21项提示与术后呼衰有密切关系。根据二项logistic回归筛选。只有8个因素作为术后呼衰的危险因素被筛选出。FOT检查中的5Hz时的阻抗\即弹性阻力(X5)预测呼衰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相接近,而20Hz时的黏性阻力占预计值百分比(R20%)与最大通气量的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MW%)相接近。结论 强迫振荡肺功能(FOT)检查在预测术后呼衰方面与常规肺通气功能一样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甚至优于部分传统指标。  相似文献   

13.
开胸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 了解开胸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连续测定 6 4例患者术前及术后早期的肺功能 ,分析其肺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结果 术后第 1天 ,患者肺功能降低到术前的 (39± 14 ) % ,术后第 3~ 4天恢复相对较快 ,术后第 8天恢复到术前的 (6 2± 10 ) %。硬膜外镇痛可降低疼痛评分、改善肺功能。单因素分析中 ,手术方式 (F =4 13,P <0 0 5 )、疼痛 (F =2 8 0 2 5 ,P <0 0 1)、术后恢复时间 (F =12 6 2 ,P <0 0 1)对术后早期肺功能有影响。多因素分析中 ,术前肺功能、年龄、疼痛等创伤应激反应都是影响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因素。 结论 开胸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肺功能严重受损 ,随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恢复。有效改善患者术前肺功能、减少术中创伤及对呼吸肌的损伤、充分的术后镇痛 ,是减少术后肺功能损害肺部并发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测不同剂量的维库溴铵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呼吸动力学的影响,以评价其是否对CO2气腹所致的呼吸动力学紊乱具有防治作用。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3例,随机分为维库溴铵1×ED95(Ⅰ组)、2×ED95(Ⅱ组)、3×EB95(Ⅲ组)三组,每组21例。分别于气腹前、静注维库溴铵前、静注此药后5、10、15、20、25、30及35min,监测通气功能、呼吸动力学参数。结果CO2气腹前、气腹后(静注维库溴铵前)及静注3种不同剂量维库溴铵后各时点及三组间吸、呼气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气峰流速、PEEP、内源性PEEP、压力-时间乘积、吸气时间比值及频率/潮气量比值的变化无显著性(P>0.05)。CO2气腹后,气道平均压,食道压(胸腔内压),吸气峰压,呼吸驱动力,气道阻力,呼吸机做功较气腹前显著增高或增加;动态顺应性显著下降(P<0.05);与CO2气腹后静注维库溴铵前相比较,静注不同剂量维库溴铵后各时点及三组间各时点此类呼吸动力参数的变化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及机械通气的条件下,CO2气腹主要影响呼吸动力学参数,而不同剂量的维库溴铵对此类呼吸动力学的紊乱无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低肺功能肺癌病人术后呼吸衰竭原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回顾性分析总结 181例手术治疗的低肺功能肺癌病人中 2 3例发生呼吸衰竭的原因和治疗经验。方法 应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及卡方检验 ( χ2 )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 切除组 177例低肺功能病人中发生呼吸衰竭 2 3例 ( 13 0 %)。术后因严重肺部感染而发生呼吸衰竭 18例 ( 78 3 %)。因呼吸衰竭所致死亡 12例 ,住院死亡率为 5 2 2 %( 12 2 3例 )。经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术后呼吸衰竭发生与否依次与术后并发症多少、肺功能障碍程度、手术切除范围、术前是否使用抗生素、术前有无开胸手术史等高度相关。其危险系数 (OR)依次分别为 :11 2 3、2 79、2 41、2 0 5、1 80。其中前 3项影响最显著 (P <0 0 5 )。结论 低肺功能肺癌病人发生术后呼吸衰竭的高危因素有术后并发症多少、肺功能障碍程度、手术切除范围和术前开胸手术史及心肺病史。呼吸道感染是术后诱发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筛选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术前评估系统.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2月接受择期手术或急诊手术病人,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或区域阻滞麻醉.记录病人一般资料及术前SpO2、术前1个月内是否有呼吸系统感染情况、贫血、咳嗽试验情况;记录手术部位(胸部、上腹部、其他部位)、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急诊手术/择期手术)和麻醉方法(全身麻醉/区域阻滞).根据术后1~7d是否发生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将病人分为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组和未发生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组.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建立术前风险评分系统.结果 最终2037例完成本研究.共计493例发生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24.2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术前SpO2≤90%、高ASA分级、吸烟时间>1年、咳嗽试验阳性、术前1个月呼吸系统感染、术前贫血、上腹部和胸内手术、手术时间>2h是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选择术前SpO2、贫血、呼吸系统感染、年龄、手术时间、手术部位6个风险因素建立呼吸系统并发症术前风险评分系统.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高风险组61.9%、中风险组52.8%、低风险组17.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样本ROC曲线下区域面积为90%,验证子样本ROC曲线下区域面积为87%.结论 年龄> 50岁、高ASA分级、吸烟时间>1年、咳嗽试验阳性、术前SpO2≤90%、贫血、术前1个月呼吸系统感染、手术时间>2h、上腹部和胸内手术是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术前SpO2、贫血、呼吸系统感染情况、年龄、手术时间、手术部位6项成功建立了术前风险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17.
术前肺功能检查在脊柱侧凸手术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JG  Wang W  Qiu GX  Liu Y  Qian WW  Weng XS  Yang XY  Wang YP  Ren YZ  Tong ZH  Cao Y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1):1296-1298
目的评价术前肺功能检查(PFTs)在预测脊柱侧凸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以1996年10月~1999年10月完成的298例脊柱侧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前肺功能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4%;开胸手术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2%,而未开胸手术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32%,两者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00);正常PFTs患者术前呼吸困难症状发生率为27%,异常PFTs患者术前呼吸困难症状发生率为77%,提示术前呼吸困难症状与异常PFTs相关(P=001),但与肺部并发症发生无关(P=052)。在60%<肺活量占预计值的比例(FVCR)<80%、40%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