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病例报道患者,男,79岁,于2015-03-30不慎跌倒,右髋疼痛,次日疼痛加重。本院急诊行X线片检查示:右股骨粗隆间骨折。既往患糖尿病及冠心病10余年;2013年患脑梗死,遗留右侧肢体活动功能差,受伤前可独立行走。查体:平车推入病房,右下肢外旋畸形,右髋前方及大粗隆压叩痛,右上肢肌力Ⅳ级,右踝跖屈背伸肌力Ⅳ级。CT扫描示右股骨大粗隆间骨折,属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9岁。因体检发现左侧腹部巨大包块20天,院外行剖腹探查术后10天入院。体检:血压143/92mmHg(1mmHg=0.133kPa)。左侧腹部扪及上至剑突下至脐下5cm巨大肿块,质中,无压痛,活动度差,边界欠清楚。X片提示左侧膈面稍高,胃腔向上、右、前推挤移位。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女,67岁,160cm,106kg,BMI 41.4kg/m2。因"左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4年,痛、活动受限1月"入院。ASAⅢ级,心功能Ⅱ级。Hb 144g/L,RBC 5.07×1012/L,凝血正常。入院诊断:左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存留,左侧股骨头坏死。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左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前30min肌注咪达唑仑10mg、阿托品0.5mg。入室后HR 82次/分,BP 150/85mm Hg,SpO296%,开放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63-90岁,平均71.2岁。其中跌伤26例,交通伤4例;左侧16例,右侧14例。伤后至手术时间为3-9d,平均4.3d。入院后均行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术中失血量80-350mL,平均失血量150mL,手术时间40-80rain,平均50min,住院时间8-15d,平均10d。随访时间5-20个月,平均12个月,3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顺利骨性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21例,良6例,中3例,优良率90%。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5.
何明长  林斌 《中国骨伤》2012,25(1):68-69
患者,男,45岁,以"突发左侧肢体麻木、乏力2d"为主诉入院。自诉2d前在打牌后突发左侧肢体乏力,并逐渐出现左侧下肢活动不能。查体:体温36.5℃,血压95/62mmHg,脉搏72次/分,呼吸18次/分,神志清楚,急性病容,言语清晰。双侧鼻唇沟对称、口角无歪斜,咽反射正常存在,饮水无呛咳,伸舌居中。右上肢肌力5级,右下肢肌力3级,左上肢肌力0级,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0岁,因拍片查体时发现右股骨近端骨质异常,于2003年11月24日入院。无外伤病史。查体:右髋关节无明显肿胀,轻压痛,关节活动稍受限。右髋关节X线:右股骨上段见膨胀性骨皮质破坏区,与正常组织间有不规则的骨密度增高区,粗隆间不规则的密度增高。CT:右侧股骨颈、粗隆间膨胀可见最大截面为3cm×4cm的囊性低密度灶,其内密度不均匀,周围见骨质硬化,关节间隙内未见积液。入院诊断为:右股骨近端骨纤维异样增殖症?入院第3天行手术探查,见右股骨近端增粗,在右股骨大转子下外侧开窗,见右股骨颈、股骨转子间及股骨近端一约8cm×3cm×3cm的囊性…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13岁,1982年11月9日入院。因儿麻后遗症连枷腿入院。以前曾作左股骨粗隆下旋转截骨术、左踝关节融合术。检查胸椎向右侧弯,骨盆倾斜,双下肢肌肉萎缩,左侧明显。左臀大肌肌力2级,臀中肌2级,股四头肌0级。右髂胫束挛缩,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畸形。左下肢相对短缩8cm。1982年11月8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作右阔筋膜张肌松解,双髋人字石膏固定。术  相似文献   

8.
龚杰  孙虎  沈峥 《浙江创伤外科》2008,13(4):376-376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9岁,因“反复中上腹不适伴恶心2年余。加剧1周”入院。入院时神志清,未及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拟“胃炎”收住。予制酸等治疗无好转。4天后突然出现反应迟钝,神志淡漠,右上肢手不自主抓物,右下肢抽搐,而左侧肢体活动减少,查体痛苦貌,GCS14(4+4+6)分,不能完整对答,鼻唇沟左侧变浅,口角右偏,伸舌偏左,左侧肌力2级,感觉减退,巴氏征左(+)右(-)。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81岁,身高170cm,体重78kg,ASAⅢ级,因右股骨粗隆间骨折4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间断用药,近1年血压平稳,未用药,无过敏史。入院查体:体温36.5℃,HR85次/分,BP150/80mmHg,RR12次/分。心、肺、  相似文献   

10.
向贤慧  谭敏 《腹部外科》2008,21(2):115-115
病人:男性,55岁。病人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d入院。伴恶心、呕吐、畏寒、发热。入院体检:T38.6℃,BP130/85mmHg,P92次/min,R20次/min。急性痛苦面容,双肺呼吸音粗。腹平,右下腹腹肌紧张,可触及一约6cm×4cm大小之包块,压痛,反跳痛。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四肢活动可。辅助检查:血常规WBC25.2×10^9/L,N0.91。尿常规正常,血糖正常。B型超声检查提示:右下腹不均质肿块。  相似文献   

11.
××,女,36岁,农民,因土塌方砸伤右髋部90天入院。于3个月前干活时被塌方的土块砸伤双下肢,摔倒在地,以右侧为重,伤后右髋部痛,不能活动、上半身未砸伤。经外院诊断为“右股骨粗隆间骨折”。经牵引复位治疗无效而转入本院。查体:一般状况尚可,神态清醒,心肺无异常,右髋部轻度畸形。关节活动受限,压痛明显。右膝关节僵硬,右下肢肌肉萎缩。X线片示:右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髋关节后脱位,股骨头前下方一约3×1cm~2骨缺损。入院后经骨牵引2周,行手术治疗。手术将股骨头部骨折片用螺钉内固定,髋关节复位粗隆间骨…  相似文献   

12.
股骨粗隆间再发骨折并PFN断裂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82岁。2002年9月13日因跌伤后致右髋疼痛,不能站立0.5d入院。查体:右下肢外旋,短缩畸形,股骨粗隆部压痛,可及骨擦音。X线片显示:右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入院3d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切开复位,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FN)内固定。15d后拆线出院,1.5个月后下地行走。2003年1月29日再次跌倒后卧床不起,于2003年3月14日第2次入院。查体:右下肢短缩、成角畸形明显,大腿中段外侧可见了断钉戳出皮肤1.5cm。X线片显示:右股骨粗隆间陈旧性骨折,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FN)下段第1锁孔处断裂,骨折处严重成角畸形。入院1周在全麻下行手术切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股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73~92岁,平均76.5岁。手术时间为受伤后2~7 d,平均3 d。结果 33例获得随访,时间9~26个月,平均12.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2.3周。根据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功能评分,本组病例术后疼痛(8.45±1.26)分,行走(8.58±1.36)分,功能(8.69±1.15)分,运动肌肉力量(8.35±1.25)分,日常生活(8.76±1.17)分,X线评价(8.69±1.28)分。按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功能评分评定,优17例,良14例,差2例。结论股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方法简单、固定稳定、出血少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动力髋螺钉(DHS)结合大粗隆支持钢板(TSP)治疗EvansⅢB、Ⅳ犁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2月~2007年8月采用动力髋螺钉加大粗隆支持钢板组合治疗EvansⅢB、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93例,按Evans分型,ⅢB型41例,Ⅳ型52例。合并其他骨折19例。结果:有92例获得随访,时间6月~30月,均骨性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0馏周(7~16周)。功能评定优良率84.8%(78/92)。结论:动力髋螺钉结合大粗隆支持钢板对处理EvansⅢB、Ⅳ型股骨粗隆问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患,男,82岁。2002年9月13日因跌伤后致右髋疼痛,不能站立0.5d入院。查体:右下肢外旋,短缩畸形,股骨粗隆部压痛,可及骨擦音。X线片显示:右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入院3d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切开复位,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FN)内固定。15d后拆线出院,1.5个月后下地行走。2003年1月29日再次跌倒后卧床不起,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的疗效。方法82例骨质疏松症并发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两组均采用复位、内固定术、功能锻炼治疗,A组同时应用鲑鱼降钙素,碳酸钙现药物抗骨质疏松治疗,B组未采用抗骨质疏松治疗。结果A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骨密度增加显著(P〈0.01)。骨折愈合情况,A组5~7个月愈合率82.93%(34/41),B组5~7个月愈合率26.83%(11/4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A组疼痛缓解率56.10%(23/41),B组疼痛缓解率7.32%(3/4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女,107岁,体重40kg,因跌伤致"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入院,拟在全麻下行左侧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既往身体状况一般,无吸烟史,高血压病史30余年,长期服用北京降压0号,BP维持在150/90mm Hg左右,慢性阻塞肺气肿病史20余年,ASAⅣ级。入院后检查:术前肝肾功能正常,ECG示:窦性心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胸部X线片示:(1)双肺炎症;(2)心影改变。肺部CT示:两肺散在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股深动脉假性动脉瘤诊治体会。方法 2011年10月收治1例摔伤致右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女性患者,年龄78岁。入院后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术后第9天出现患侧大腿疼痛并逐渐加重,血红蛋白降低。第13天B超检查示右大腿前侧包块。急诊行右下肢超选择性血管造影术,示股深动脉第2穿支远端假性动脉瘤形成。用弹簧圈行第2穿支动脉栓塞术。结果栓塞术后患侧大腿疼痛明显减轻,肿胀逐渐消退,顺利出院。患者获随访2年,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完全愈合,患侧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优。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如出现不明原因患侧大腿疼痛、肿胀、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等,应警惕假性动脉瘤的发生,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术明确并选择相应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80岁,因急性脑梗死伴腹痛9h入院。查体:下腹部左侧触及6~7cm搏动性包块,右侧中枢性面瘫,右上肢肌力0级,疼痛刺激无反应,右下肢外旋,可屈曲,无自主运动;左侧肢体肌力Ⅳ级,左侧Babinski征阳性,右侧病理征未引出。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及腹主动脉瘤病史。  相似文献   

20.
我院1989~1994年采用改良式加压鹅颈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8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8例中,男8例,女10例;年龄20~75岁;左侧14例,右侧4例,均为新鲜骨折。合并腰椎体横突骨折及全身多处软组织擦伤1例,合并偶发性期前收缩1例。参考Kyle[1]和Evans[2]分类法将股骨粗隆间骨折分成四型二类。I型(骨折线经大粗隆至小粗隆,小粗隆未完全分离)10例;II型(骨折线由大粗隆向小姐隆伴有小粗隆撕脱分离,并有内翻移位者)7例;III型(粗隆间粉碎骨折,骨折块在4块以上,后壁或内侧壁骨缺损,并有移位者)1例;IV型(粗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