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突发性聋 (suddendeafness,SD)的治疗方法很多 ,用药物改善耳蜗微循环状况和治疗微循环障碍已证明有效 ,也有同时辅以高压氧治疗的方法。但有人认为吸入纯氧会引起微血管一定程度的收缩 ,可能对治疗产生不利影响 ;而吸入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 (CO2 ) ,具有扩张微血管及增加血流速度的作用〔1〕。笔者在治疗SD患者时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吸入卡波金 (为 95 %的氧气和 5 %的CO2 混合气体 ,Carbogen)治疗 ,以探讨卡波金在治疗SD的临床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2 0 0 1年 3月~ 2 0 0 3年 3月我科诊断为SD收入院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突发性聋(SD)的发生一般认为与病毒感染,循环障碍,膜迷路破裂及外淋巴瘘等有关但本病除病毒感染引起神经炎症外,其基本病变乃是内耳循环障碍,因此,改善循环障碍为主的治疗似为更妥。前列腺素E_1(PGE_1)具有扩张末梢血管使血流增加和抑制血小板凝集改善内耳血循环的作用,为此作者对21例SD和4例双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耳后双软组织血管瓣乳突术腔填塞应用于开放式乳突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 胆脂瘤中耳乳突炎患者98例(98耳),在施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基础上,治疗组52例(52耳)应用耳后双软组织血管瓣填塞乳突腔;对照组46例(46耳)应用带血管蒂的颞肌筋膜瓣填塞乳突术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干耳时间分别为(17.07±1.28)d和(22.96±6.21)d,治疗组干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后区双软组织血管瓣乳突术腔填塞术应用于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有以下优点:①面积更宽广,可最大限度地覆盖术腔骨面;②可加快术腔上皮化,缩短术后干耳时间;③术后基本无需乳突术腔清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耳后双软组织血管瓣乳突术腔填塞应用于开放式乳突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 胆脂瘤中耳乳突炎患者98例(98耳),在施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基础上,治疗组52例(52耳)应用耳后双软组织血管瓣填塞乳突腔;对照组46例(46耳)应用带血管蒂的颞肌筋膜瓣填塞乳突术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干耳时间分别为(17.07±1.28)d和(22.96±6.21)d,治疗组干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后区双软组织血管瓣乳突术腔填塞术应用于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有以下优点:①面积更宽广,可最大限度地覆盖术腔骨面;②可加快术腔上皮化,缩短术后干耳时间;③术后基本无需乳突术腔清理。  相似文献   

5.
突发性聋(SD)是耳鼻咽喉科一种较常见的急症,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永久性聋。其病因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了,极短时间(数分钟至72h)听力下降即可达高峰。治疗方法颇多,溶栓药、血管扩张药、神经营养药、高压氧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治疗效果不一。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法(MPPT)治疗SD的文献报道较少,近年来笔者对44耳SD采用MPPT加东菱克栓酶治疗,获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1 引言在过去的 30年中 ,人工耳蜗 ( cochlearimplant,CI)已从早期的临床试用阶段发展到今天国际上作为重度耳聋的常规治疗方法。美国洛杉矶House耳研所在早期单通道装置的研制和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他们的 3M/House单道装置于1 984年得到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 FDA)批准 ,使CI首次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正式应用于临床。近 1 0多年来随着微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高新科技的发展 ,多通道 CI在提高使用者的语音识别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1 990年以墨尔本大学 Clark研究中心为代表的多道装置又被 FDA批准应用于临床〔1〕。多通道 CI在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突发性耳聋(SD)的疗效。方法 将SD患者78例(84耳)根据自愿分配的半随机原则分为神经节苷脂(GM1)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凯时)2mL,1次/d,GM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钠(翔通)20mg,1次/d。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GM1组93.2%、对照组75%,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对重度耳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联合前列地尔治疗SD效果显著,尤其是可以提高重度耳聋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突发性聋(sudden deafness SD)为在72h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连2个频率听力下降>20 d B[1]的耳鼻咽喉科临床急症。近年SD发病率日渐增高且更趋年轻化,但关于妊娠期突发性聋的病例文献报道较少[2]。在临床中,为了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常有孕妇拒绝药物治疗。考虑药物治疗SD时对胎儿潜在的影响,因此寻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结节为临床常见疾病,大多数良性结节可观察随访,无需特殊治疗,即使考虑治疗外科手术是常规考虑的主要治疗方法[1].近些年,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超声引导下经皮热消融术如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经皮微波消融术(microwave ablation,MWA)及经皮激光消融术(laser ablation,LA)等逐渐应用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治疗[2-3].目前,RFA已被认为是良性甲状腺结节非手术治疗的一种有效和安全的选择[4-5],由于热消融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甲状腺结节体积、缓解结节相关症状并且避免手术创伤,国际上多家临床中心将其应用于良性实性结节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痉挛性喉发音障碍(spasmodic dysphonia,SD)是一种局部肌张力障碍疾病,对该病的研究已持续50余年,但对其病因、诊断及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尚无系统、客观的标准或指南可供参考。本病的治疗现状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肉毒毒素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肉毒毒素对该病的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颈动脉狭窄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主要的临床症状有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和脑卒中等,罕见的临床症状如眼缺血综合征(OIS)等。在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法有颈动脉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技术(DSA)等。颈动脉狭窄患者均需要进行包括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在内的最佳内科治疗;无症状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以及伴有症状的颈动脉中度狭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主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颈动脉狭窄病变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可以降低远期脑卒中发生率,明显改善眼部血流,防止视力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12.
突发性聋(sudden deafness,SD),又称特发性突发性聋,简称突聋或暴聋,是指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临床表现以单侧耳听力瞬间或数小时内突然下降为主,可伴有耳鸣、眩晕、耳堵塞感、恶心、呕吐等〔1〕,是耳科常见急症之一。药物治疗是SD患者的常规治疗手段,但因仅对循环系统有作用,疗效不理想,现今临床常辅以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2〕。本文回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重度Ⅱ型视盘血管炎(ODV)早期全光凝治疗的意义。方法 将重度Ⅱ型ODV 25例(25 眼)分为常规治疗组(13例)和早期激光治疗组(12例)。全部患者给予全身皮质类固醇激素,并辅以改善微循环和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常规治疗组在随诊观察中出现虹膜新生血管后给予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早期激光治疗组在发病2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PRP治疗。对所有患者的视力、视野、眼压、虹膜新生血管、视乳头改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进行系统临床观察。结果 随访1年,早期激光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视力显著提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病率显著降低。结论 重度Ⅱ型ODV患者早期PRP治疗可以提高视力,减少并发症,尤其是减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盐酸羟甲唑啉的鼻粘膜减充血作用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鼻腔局部应用的减充血剂主要有两类 :一是儿茶酚胺 ,包括麻黄素和新福林等 ;其次是异吡唑类的衍生物 ,如羟甲唑啉、四氢唑啉、赛洛唑啉等 ,造成鼻粘膜肿胀的容量血管有两种α 受体 :α1 受体尤其对儿茶酚胺类药物敏感 ,α2 受体尤其对异吡唑类衍生物敏感〔1〕。羟甲唑啉碱可兴奋α 受体 ,尤其是α2 受体 ,使小血管收缩。其减充血作用显著 ,药效持续时间长 ,起效快 ,毒副作用和血管扩张的后作用极小或无 ,已作为非处方用药广泛应用于临床 ,国外已用其取代麻黄素。许多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对之进行综述如下。1 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34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科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渗出性中耳炎已被广泛应用,其治疗效果已被认可。我科从1999年10月~2006年6月,对34例(39耳)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SOM)患者行鼓膜置管术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常州市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巴曲酶在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常规糖皮质激素营养神经扩血管治疗无效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常规治疗1疗程(10天)无效的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常规组48例继续应用营养神经扩血管药物,加巴曲酶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巴曲酶注射液。观察巴曲酶治疗1疗程后两组听力改善情况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巴曲酶组有效率为66%,高于常规组的4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9, P=0.016)。巴曲酶组1例发生血尿不良反应。结论巴曲酶注射液对于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常规治疗无效后继续治疗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应注意凝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17.
低温等离子射频(temperature-controlled radiofrequency)是近年来应用于耳鼻咽喉科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逐渐开始应用于鼻部手术。我科收治1例鼻腔鼻窦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并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辅助下鼻腔血管外皮细胞瘤切除术,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变应原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主要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AR)、哮喘和昆虫(蜂毒)过敏症,也可应用于吸入性变应原导致的特应性皮炎,通过应用逐渐增加剂量的过敏原产物,减轻或消除过敏原引发的临床症状,实现临床和免疫耐受[1-2].适用于药物治疗或避免接触变应原无法取得满意疗效,或者药物治疗出现无法承受的不良反应,以及希望减少用药剂量的长期治疗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糖尿病大鼠内耳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高剂量治疗组、低剂量治疗组,每组15只。模型组及高、低剂量治疗组大鼠先采用股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和高脂饮食建立糖尿病模型;然后高、低剂量治疗组大鼠分别给予100mg·kg^(-1)·d^(-1)、50mg·kg^(-1)·d^(-1)白藜芦醇灌胃,其余组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4个月;检测各组空腹血糖、血浆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检测内耳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丙二醛及过氧化氢酶等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利用伊凡思蓝检测内耳血管通透性;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观察内耳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CAM-1)及耳蜗组织凋亡促进因子caspase-3、Bax及凋亡抑制因子Bcl-2等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内耳血管通透性明显增强,血糖、血脂水平显著上升,内耳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表达下降、而丙二醛及过氧化氢表达增加,VEGF、ICAM-1、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Bcl-2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低剂量治疗组大鼠经白藜芦醇干预后,血管通透性明显减弱,血糖、血脂水平明显下降,内耳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表达上升,而丙二醛及过氧化氢表达减少,VEGF、ICAM-1、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Bcl-2表达水平则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通过抗氧化应激、抑制VEGF和ICAM-1表达、抑制细胞凋亡等,对糖尿病大鼠内耳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长期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 15年经手术证实的病例 ,从临床上解释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和神经血管减压术的长期疗效。方法 :1985年以来采用乙状窦后和迷路后进路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76 5例 ,对获得信访和门诊复查、手术时间超过 3年、资料完整的 5 87例进行总结。结果 :5 87年术中未见血管压迫者 49例 (8.35 % ) ,余 5 38例 (96 .6 5 % )有血管压迫 ,多数病例可见神经根有明显的血管压迹或神经根扭曲 (静脉压迫无此现象 )。疗效 :5 38例神经血管减压术者治愈5 2 9例 ,治愈率 98.33% ,有效 3例 (0 .5 6 % ) ,无效 6例 (1.12 % ,其中 1例为顽固性面痛 )。治愈者中复发 48例 (9.0 7% ,静脉压迫者基本全部复发 )。感觉根部分切断 49例 ,2例复发 ,1例顽固性面痛。结论 :三叉神经痛主要病因为血管压迫神经根 ,神经血管减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治愈率高 ,长期疗效稳定。静脉不应视为压迫血管。顽固性面痛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