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为了探讨新型反应性氧代谢物(reactiveoxygenmetabolites,ROM)清除剂在NK细胞抑制K562细胞时作为免疫佐剂的作用,采用IL-2及PHA活化单核(MO)细胞,使MO细胞的ROM产量增加,观察NK细胞活性和K562细胞抑制率(KIR)的相应变化,然后在不同比例的MO NK K562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ROM清除剂(硫普罗宁),定期检测ROM产量及KIR(每种检测均做3个复孔),同时应用不同浓度的二氢氯组胺(DHT)作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在K562细胞、NK细胞混合培养体系中,当E/T=10/1时,加入IL-2/PHA后ROM的产量从33.17±25.02U/ml增至223.59±59.41U/ml(P<0.05),KIR从65.56%升至85.89%(P<0.05);当按E/MO=10/2、10/5、10/10三种比例加入MO细胞后,ROM产量随着MO细胞数量的增加而增加(ROM产量分别为389.79±43.83U/ml,456.74±42.77U/ml,601.42±21.92U/ml),而KIR则相反(KIR分别为82.36%,81.36%,48.09%);而在K562 NK MO IL-2/PHA混合培养体系中加入硫普罗宁、DHT后,当E/MO=10/2时,ROM产量从389.79±43.83U/ml分别降至-1.20±60.70U/ml和50.21±22.4U/ml(P<0.05),KIR则从82.53%分别升至96.09%和94.64%(P<0.05)。随着硫普罗宁、DHT浓度的增加,ROM产量逐渐减少。ROM产量与KIR呈负相关(r=-0.518)。当E/MO为10/5或10/10时,各浓度硫普罗宁及高浓度的DHT可使ROM产量减少(P<0.05),但KIR提高不明显(P>0.05)。硫普罗宁在提高KIR的效应方面与DHT相似(P>0.05),而在清除ROM方面,硫普罗宁较DHT为优(P<0.05)。结论:①MO细胞是ROM产生的最主要来源,其产生的ROM可使NK细胞的抗瘤(抗K562)活性下降;②新型ROM清除剂(硫普罗宁)可有效清除ROM,在一定程度上逆转ROM对NK细胞抗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且在逆转ROM方面优于DHT,在提高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方面效应强度与DHT相似,但毒副作用较低,有望替代DHT作为免疫佐剂用于白血病的过继性免疫治疗中。  相似文献   

2.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研究发现它们具有许多潜在的药用价值,其中抗白血病作用是一个研究热点。其抗白血病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分化、干预细胞信号转导和增强抑癌基因活性及抑制癌基因表达等方面。本文就黄酮类化合物抗白血病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研究发现它们具有许多潜在的药用价值,其中抗白血病作用是一个研究热点。其抗白血病作用主要表现存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分化、干预细胞信号转导和增强抑癌基因活性及抑制癌基因表达等方面。本文就黄酮类化合物抗白血病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NK及LAK细胞对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K及LAK细胞对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的杀伤作用刘超,谢彦晖,沈世人,苏颖,谢毅,丁训杰肿瘤多药耐药性是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已有研究表明大多数难治及复发白血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多药耐药现象。此时再采用化疗多归无效,因此,非常有必要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手段。生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外周血或骨髓肿瘤性NK细胞形态特征,为NK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诊断提供细胞形态学的线索和证据.方法 收集4例确诊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及2例确诊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骨髓或外周血标本,其肿瘤性淋巴细胞均经流式细胞术(FCM)免疫表型分析和/或病理活检证实为肿瘤性NK细胞.观察其细胞形态特点,分析肿瘤性NK...  相似文献   

6.
树突状细胞(DC)是有效的抗原呈递细胞,我们从初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的外周血中培养出DC,探讨其对特异性抗白血病T细胞(AntiLBT)的作用。病例和方法1 病例 初诊CMLCP患者16例。均有t(9;22)染色体异常。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32(18~45)岁。分别将与其中6例患者HLA相合的6名健康亲属作为正常对照。2 单个核细胞(MNC)的分离制备 取肝素抗凝的外周血或骨髓2~3ml,按文献[1]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或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观察异基因NK细胞在白血病小鼠单倍体相舍骨髓移植中的作用。建立荷EL9611(H-2^d)红白血病细胞的CB6F1^H-2b/d小鼠动物模型,5天后将其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CB6F1^2b/d受鼠为移植组,9Gy(^60Co)照射后以C57BL/6^h-2b为供鼠,进行骨髓移植。对照组分为5组:对照1组为未治疗组;对照2组为单纯照射组;对照3组为阿糖胞苷治疗组:小鼠腹腔注射阿糖胞苷50mg/kg×6d;对照4组为单纯骨髓细胞移植组:小鼠照射后4小时移植C57BL/6^h-2b小鼠骨髓细胞;对照5组为GVHD对照组:小鼠照射后4小时移植C57BL/6^H-2b小鼠骨髓细胞和脾细胞。实验组分为2组:实验A组,照射后输注C57BL/6^H-2b小鼠NK细胞1×10^6/只,4小时后移植C57BL/6^H-2b。小鼠骨髓细胞;实验B组:照射后同实验1组,4小时后移植C57BL/6^H-2b小鼠骨髓细胞和脾细胞。以血象、体重、生存期和病理组织学变化为观察指标并作组间比较。结果表明,对照1、2、3、5组小鼠生存期分别为(10.10±0.88)天、(9.80±0.92)天、(22.70±3.23)天、(20.10±1.73)天,对照4组生存期为(30.10±15.95)天,其中2只小鼠超过30天;实验A、B组小鼠生存期分别为(39.10±18.11)天、(49.30±17.24)天,实验1组4只小鼠生存期超过30天,实验2组7只生存期超过30天,其中实验1组与对照1、2、3、5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2组同其他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白血病死亡的小鼠,可见肝脾明显肿大,结构破坏,有大量白血病细胞浸润。实验组长期存活的小鼠出现Y染色体(嵌合率80%-90%)。结论:在荷EL9611(H-2^d)红白血病细胞CB6F1^H-2b小鼠模型的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中供者NK细胞具有杀灭白血病细胞并降低GVHD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8.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立新  李炳庆  张学军  刘凤芹 《临床荟萃》2007,22(16):1197-1198
目前,对于酒精性肝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还原型谷光甘肽作为自由基清除剂,治疗酒精性肝病有较好的疗效,我们在戒酒的基础上采用还原型谷光甘肽注射剂(古拉定)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取得良好疗效。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酒精性肝病患者72例为我院消化内科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住院及门诊患者,男70例,女2例,年龄26~76岁,平均(42±12)岁;病程(25.8±16.8)个月,其中酒精性脂肪肝10例,酒精性肝炎30例,酒精性肝硬化32例。诊断标准[1]:有长期大量饮酒史,每日饮用酒精量80 g以上,饮酒史5年以上,并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经实验室检查、B超、CT等检查证…  相似文献   

9.
白血病细胞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的表达与化疗耐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白血病细胞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GST)的表达与化疗耐药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 1 氯 2 ,4 二甲基为底物的比色分析法和原位杂交法对 5 6例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内GST的表达进行检测 ,并结合临床化疗药物敏感度和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显示 :①同类型白血病患者的白血病细胞内GST表达 ,无显著性差异 ;②初治和复发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内GST活性分别为 (4.5± 1.0 )U和 (7.9± 1.5 )U ,GSTmRNA表达率分别为33.3%和 6 6 .3% ;③ 5 6例白血病患者在临床完全缓解 (CR ,19例 )、部分缓解 (PR ,2 0例 )和未缓解 (NR ,17例 )组的GST活性分别为 (1.7± 0 .7)U ,(5 .9± 2 .0 )U和 (9.3± 1.7)U ,GSTmRNA表达率分别为 13.3% ,2 9.7%和76 .6 %。结论提示 :白血病细胞内GST异常表达与白血病化疗耐药明显相关 ,高表达GST的患者易复发 ,检测白血病细胞内GST活性可作为白血病治疗评价和预后判断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讨人白血病细胞表面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D配体分子的表达水平及中药苦参碱对白血病细胞NKG2D配体表达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表面MICA/B和ULBP1、2、3四种NKG2D配体的表达。苦参碱处理白血病细胞株K562、OUN-1、U937和K562/A02及原代培养的人白血病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药物处理后细胞表面NKG2D配体的表达改变。结果表明,几株常见人白血病细胞及原代人白血病细胞表面均有NKG2D配体分子的表达,多数有ULBP分子的高表达或ULBP表达明显高于MICA/B,但不同细胞表面NKG2D配体的表达模式明显不同。苦参碱处理可上调白血病细胞表面部分NKG2D配体的表达水平,提示苦参碱对不同白血病细胞NKG2D配体分子的表达调节不同。K562细胞表面NKG2D配体ULBP2和ULBP3分子的高表达可能是介导NK细胞对其高杀伤性的重要原因。结论:人白血病细胞及原代人白血病细胞表面均有NKG2D配体的表达,但不同细胞NKG2D配体的表达模式不同。苦参碱可上调白血病细胞表面部分NKG2D配体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免疫佐剂绿脓杆菌菌毛是否可以提高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的治疗作用.方法使用EMT6乳腺癌株种植BALB/c小鼠建立肿瘤模型,分成4组,次日在小鼠皮下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免疫佐剂、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和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免疫佐剂.定期测量肿瘤大小,21 d后处死小鼠称量肿瘤重量.结果注射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免疫佐剂组肿瘤生长得到了明显抑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01,与单纯应用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组比较,P=0.047.结论绿脓杆菌菌毛作为免疫佐剂,可以和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发生协同作用,提高对小鼠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槲皮素作用于P388白血病移植瘤裸鼠模型,探讨其在体内抗白血病机制及增强阿霉素化疗效果的机制。取对数生长期的P388白血病细胞注入BALB/c裸鼠皮下,建成白血病皮下移植瘤裸鼠模型;采用槲皮素、阿霉素及二者联合用药作用于白血病小鼠,观察小鼠生存期的变化;定期复查血象,计数外周血细胞数;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观察槲皮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ELISA法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blot技术检测NF-κB、BCL-2、BAX基因及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槲皮素和阿霉素均能显著延长P388白血病移植瘤裸鼠的生存期,且两者联合作用于动物的生存期较单一药物组的延长更明显;槲皮素和阿霉素单独及联合应用均可使白血病小鼠瘤组织G0/G1期细胞比例减少,S期及G2/M细胞比例增加,且槲皮素、阿霉素联合用药组作用更显著;槲皮素可激活Caspase-3酶,诱导白血病小鼠白血病细胞的凋亡;同时,槲皮素可以下调抗凋亡基因BCL-2及NF-κB的表达并上调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结论:槲皮素可在体内通过调控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促进癌细胞凋亡,并可增敏蒽环类药物阿霉素的化疗效果,具有进一步研发为高效抗白血病药物的潜能。  相似文献   

13.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帕金森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治疗帕金森病(PD)的价值。方法:38例原发性PD患者随机分为2 组,均予抗PD药物治疗,GSH组联合静脉注射还原型GSH600mg。治疗前后分别采用PD评分量表(UPDRS)进 行临床评价和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RA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LPO)测定。结 果:与对照组比较,GSH组UPDRS评分无显著改善,而TRAP、GSH Px活性显著增高,LPO含量显著降低(P<0. 05),疗效持续时间>4个月。结论:GSH能够发挥辅助性治疗作用,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表阿霉素心脏毒性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外源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预防表阿霉素心脏毒性的疗效。方法6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接受连续6个周期CEF方案化疗+GSH治疗;对照组仅采用CEF方案化疗。化疗前、化疗3个周期及6个周期后,利用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Ⅰ(cTnⅠ)、常规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超声技术评价两组患者化疗后的心脏毒性。结果化疗3个周期后,两组患者的心电改变、cTnⅠ损伤情况、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舒张晚期流速峰值(E/A)、E峰流速时间(DT)、心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舒张功能参数Em/Am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化疗6个周期后,两组患者的EF、FS、心肌酶CK、CK-MB、LDH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电改变、cTnI损伤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舒张功能参数E/A、DT、Em/Am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GSH对表阿霉素引起的心脏毒性有防治作用,机制可能与GSH的抗氧化及抑制钙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时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1200mg/kg),缺血2h再灌注6h后观测各组的神经行为变化,脑梗死体积,脑组织病理学变化,脑组织MDA含量和SOD、GSH—PX活性。结果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改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神经行为障碍,减少脑梗死体积(P〈0.05);可以降低脑组织MDA含量,提高脑组织GSH—PX、SOD活力(P〈0.05)。结论外源性谷胱甘肽可通过提高GSH—PX、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及减少大鼠脑组织氧自由基的堆积而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时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拓莫兰(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57例AMI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溶栓、抗凝治疗方式相同,治疗组另加GSH1.2g/d静脉滴注2周。结果:治疗组胸痛缓解时间、ST段回降率、心肌酶峰值时间提前时间、血管再通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严重再灌注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心梗后心绞痛发生率、左心功能指标(CI、CO、LVEF、E/A、Ed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SH具有降低AMI溶栓后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并且能改善近期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肝功能损害的治疗价值。方法将5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伴肝功能损害的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Ⅰ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g/d.qd.ivgtt,其余治疗两组相同。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等,并观察临床病情。结果Ⅰ组AST、ALT、PT较Ⅱ组明显好转(P<0.01);Ⅰ组AST、ALT好转率较Ⅱ组高(P<0.05)。结论还原型谷甘肽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肝功能损害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树突状细胞(DC)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但大多数白血病病病人有DC功能缺陷,在外体扩增DC并增强其抗肿瘤免疫功能及以DC为基础的肿瘤疫苗是对白血病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法,为了探讨由不同的髓性白血病细胞诱生DC的条件及其抗白血病反应,选用HL-60,K562和THP-1细胞与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诱生DC,以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术观察形态特征,用流式细胞术和单克隆抗体检测细胞表型,以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观察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用^51Cr释放法检测诱生细胞的细胞术和单克隆抗体检测细胞表型,以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观察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用^51Cr释放法检测诱生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用ELISA法测定DC培养及DC+血单个核细胞培养的血清中IL-12及INF-γ的量,结果表明,由K562,HL-60和THP-1细胞诱生的DC具有村突状细胞的形太学特征,细胞表达DC的表面分化抗原,其中GM-CSF+IL-4+TNF-γ刺激HL-60-DC和THP-DC和GMCSF+IL-4+IL-12刺激的K562-DC中有抗原表达。3种细胞诱生的DC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CTL反应有强刺激细胞因子能诱导髓性白细胞产生DC,不同细胞需要不同的细胞因子和培养条件,这些DC表达抗原呈递细胞的表型具有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和诱导CTL反应以及分泌IL-2和促进T细胞分泌INF-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把178例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9例,2组患者均予一般护肝治疗,治疗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疗程6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27%,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ALT、AST、T-Bil的复常率明显好转(P<0.05),显效平均时间为(7.9±3.2)d,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01)。结论:该药对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确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