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总结颅内蛛网膜囊肿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右侧外侧裂池蛛网膜囊肿合并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首次按传统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方式,行右侧颞部钻孔引流,术后3周血肿复发;再次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蛛网膜囊肿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0个月,血肿无复发。结论 对于蛛网膜囊肿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有明显临床症状者需手术治疗,对于单纯硬膜下血肿,可行钻孔引流术;若合并囊内出血,建议开颅手术,有利于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2.
3.
<正>颅内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s,IAC)是由蛛网膜形成的颅内非肿瘤性囊性占位病变,多为先天,少数为炎症、颅脑损伤等后天因素所致[1]。IAC破裂后继发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临床并不多见。我科收治1例因轻微外伤导致IAC破裂合并慢 相似文献
4.
5.
患者 男,21岁,工人。自1988年8月始间歇性癫痫大发作,约数日至两周发作一次,每次2~3分钟。平时感头晕、头重、眼花、四肢无力。多次检查脑电图均不正常,长期抗癫痫治疗。1985年3月经脑CT扫描,发现后颅凹有大片低密度区,注入对比剂未见增强,幕上无异常。诊断:后颅凹硬膜下积液或蛛网膜囊肿。家长述患者系6个月早产儿,右眼曾因外伤致视力下降,否认其它病史。入院检查,发育良好,心、肺、肝、肾功能正常;头颈、五官、四肢无 相似文献
6.
48岁女性,CT诊断为右侧听神经瘤,以坐位右枕下入路行右小脑桥脑角肿瘤(1.5×1.5cm)摘除术,术中流出脑脊液较多,瘤床置引流管后缝合硬膜,术后引流脑脊液约100ml,无脑脊液耳 相似文献
7.
陈全胜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4,(4)
患者,男65岁。因头痛、反应迟钝、双下肢活动不灵,以右侧为重10天而就诊,按脑梗塞治疗两周不见好转,一天前大便后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逐渐出现意识朦胧,大小便失禁、抽搐,4小时前出现昏迷急来我院。查体:深昏迷状态,左侧瞳孔6.0mm,右侧瞳孔3.0mm,呈去脑强直状态、双Babinski( ),头颅CT显示:双侧额颞顶枕硬膜下血肿、左侧脑室受压显示不清,右侧侧脑室受压变小,中线明显右移,环池不清。追 相似文献
8.
贾元光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0,5(2):119-119
1 病例报告 男性,67岁,退体干部,因头痛1周,右下肢无力12h,昏迷7h于1998年8月15日入院.既往未行血压检查,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0余年.1个月前头部有轻微外伤史.入院查体:浅昏迷状,GCS计分9分,血压23/12kPa,脉搏76次/min,呼吸20/min;双瞳孔不等大,右侧直径3.0mm,圆,光反应迟钝,左侧直径2.5mm,圆,光反应灵敏;胸廓呈桶状, 双肺可闻及少许湿罗音;强刺痛时右上肢肌力Ⅱ级,右下肢肌力Ⅰ级,左侧肢体肌力约Ⅴ级,右侧腹壁反射减弱,双跖反应亢进.急诊头颅计算机体层摄影(CT)提示右额颞顶慢性硬膜下血肿,量约100ml,中线结构明显左移,左基底节区、右枕叶脑内均有新鲜出血,量分别约5.0ml.入院诊断:①右额颞顶慢性硬膜下血肿;②高血压并左基底节区、右枕叶脑内出血;③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9.
10.
特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并发双侧硬膜下血肿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桂荣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9(2):73
患者金玉梅,女,38岁,病例号177899。因头痛1个月,加重2天伴呕吐.于 2000年11月5日入院。头痛以颈枕部为主。伴前额部疼痛。立位时加重。平卧后减轻,入院前2天头痛加重、恶心、呕吐2~3次.病程中无发烧。既往无头外伤。开颅术、引流术、脑脊液漏、腰椎穿刺史,无糖尿病、尿毒症史。查体:生命体征正常,意识清,颅神经正常,四肢无瘫痪,颈强(+),Kering征(一),眼底正常。心肺正常。头部 CT正常,入院当日腰穿颅压10mmH2O,脑脊液常规生化:RBC5× 106/L,WBC2×106/L,…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相关性的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因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1月至2012年4月5例以慢性硬膜下血肿为首诊患儿的临床资料,男4例,女1例,年龄4 ~11岁,平均7.2岁,均以典型颅高压表现首诊,其中1例并发癫痫,另1例并发健侧肢体无力;发病前3个月内明确颅脑损伤史1例,无明确外伤史4例.结果 5例患儿术后颅高压及脑神经功能损害症状均消失.4例张力性囊肿的患儿,血肿均在3d内引流干净,最短为术后1d.其中3例于术后3周-2个月内二期行囊肿一腹腔分流术,术后随访半年-2年,血肿无复发,蛛网膜囊肿均近全消失;而另1例合并囊肿腔内血肿的患儿引流6d后血肿大部消失,症状好转,术后4个月CT复查发现囊肿消失.结论 颅内蛛网膜囊肿是儿童发生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重要病因;硬膜下血肿的形成可能是机体为修复蛛网膜囊肿壁裂口而启动一系列局部炎性反应促动过程的“副产品”;治疗上首选颅骨钻孔血肿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
12.
张我华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1980,(4)
慢性硬膜下血肿在诊断上常有困难,1/3病案至死未获确诊.双侧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由于症状及体征无特异性,其诊断更为艰难.本文报告1966~1977年间29例成人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这29例的平均年龄是60岁,都经过手术治疗.血肿都有完整的包膜.24例(83%)有头伤史,以倒地(10例)和交通事故(5例)为最多.8例受伤时意识丧失.患者的年龄,与受伤至手术的间隔时间无关,后者的中间值是9周,平均为11周.血肿的厚度在20~39 相似文献
13.
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BCSDH)的诊断和治疗的特殊性。方法 对我科自1988~1998年共收治的32例BCSDH病人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32例病人中5例行单侧钻孔引流,27例行双侧钻孔引流。结果 治愈30例,1例原有神经系统功能不良,恢复不明显,1例死于结肠癌合并症。结论 引流方法、血肿腔的处理和气颅的预防等使得治疗BCSDH的情况比较复杂,由于起病的原因不同,导致预后差异。 相似文献
14.
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8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一玲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7,(2)
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8例误诊分析朱一玲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BSDH)无特殊临床表现,诊断困难,尤其是无明确外伤史者,容易误诊。现总结1995年我院误收入神经内科的8例BSDH,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男、女各4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59岁,平均72.7岁... 相似文献
15.
例1 女,48岁,护士,1986年4月18日入院。3个月前与他人争吵时被踢倒,有左胫骨平台骨折。伤后病人渐出现双额颞部头痛,有时伴呕吐。无精神症状及肢体活动障碍。在当地拟“高颅压”给脱水治疗,症状不能控制转来我院。检查:神清,对答切题,心肺腹(-),神经系统(-),头颅CT扫描,见双侧大脑半球近依极处新月形低密度病变,双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未见明显移位,蛛网膜下腔沟消失。诊断为双侧大脑半球慢性硬膜下血肿,于同年4月24日在局麻下行双侧顶部钻单孔冲洗术清除血肿,术中见血肿包膜形成,左侧100ml,右侧80ml,均为酱油样液体,无血凝块。术后6天拆线、切口愈合、腰穿压力及脑脊液正常。50天后头颅CT复查:二侧血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蛛网膜囊肿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对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所收治的9例确诊为蛛网膜囊肿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1.5~60岁,平均23.9岁。临床表现为头痛患者8例;其中6例伴恶心、呕吐,1例伴有肢体无力,1例仅有肢体抽搐;有明确外伤史6例,无明确外伤史3例。结果9例患者中5例行颅骨钻孔硬膜下血肿引流术,5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后出院;另2例行开颅硬膜下血肿清除并蛛网膜囊肿切除术,术后痊愈。2例患者行保守治疗,一月后复查头颅CT提示血肿较前缩小,患者无症状,未手术。9例患者分别随访10个月至4年,未再复发硬膜下血肿,生活质量可。结论蛛网膜囊肿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常见于有头部外伤史的年轻患者。有明显临床症状者需手术治疗,并根据血肿量及是否合并囊内出血等,选择单纯做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还是同时开颅清除血肿并处理囊肿。 相似文献
17.
段邦鼐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3,(1)
患者,男,49岁。因头痛、呕吐5天,立位时加重,平卧后头痛缓解,侧卧位腰穿无脑脊液流出,测脑压0.29kPa,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正常,诊断为原发性低颅压,住院治疗。给予鞘内注入灭菌生理盐水55ml后脑压上升至1.37kPa,每日静滴生理盐水1500~2000ml,住院15天症状消失。出院74天后,无诱因而再发头痛,恶心呕吐,头痛与体位无关。查体仅见左侧肢体腱反射活跃,左上肢Hoffmann(+),颈稍抵抗,眼底及其它神经系统检查均无异常。侧卧位腰穿测脑压0.49kPa,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正常,头颅x线摄片(一),头颅A超无中线波移位。给予鞘内注入灭菌生理盐水及静脉补 相似文献
18.
1病例资料
男性,72岁。因“头面部外伤后头痛3d,伴呕吐数次”在2007年4月23日人院。3天前因酒后骑摩托车不慎摔伤头面部;第2天感头痛,呕吐胃内容物2次;第3天头痛和呕吐症状在直立体位时加重,而且出现智力减退。就诊时行头颅CT检查发现双侧硬膜下积液。诊断:双侧硬膜下积液,外伤性颅内压降低综合征。给予卧位、输液和改善微循环治疗后,头痛、 相似文献
19.
正1病例资料男,9岁,因外伤后头痛2个月、加重伴恶心、呕吐7 d入院。2个月前,与他人相撞,撞伤前额部,感头痛,前额部肿胀。遂于当地医院就诊,未予特殊处理,伤后一直感头痛,但不影响正常学习生活。7 d前,感头痛加重,伴恶心、呕吐,当地医院按感冒治疗,效果不佳。当地医院行头颅CT示右额顶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线偏移大约1 cm,右侧侧脑室压闭(图1A、1B)。遂转入我院。入院后体格检查:体温37℃。发育 相似文献
20.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6,(3)
正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是自发性脊髓CSF漏引起,以直立性头痛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该病可继发硬膜下血肿,严重病例可出现脑实质受压的局灶性症状、意识障碍甚至脑疝,临床相对少见且易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自发性低颅压所致双侧硬膜下血肿致脑疝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