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赵莉  沈军  谭敏  雷蓉 《中国医药导报》2012,(31):143-145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并探讨其对策,为护理本科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梁宇颂等编制的《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为(3.228±0.439)分,呈中等偏上水平,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两维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录取志愿的护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生源地、性别、年级的护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科护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有待进一步提高,可采取多种针对性措施提高本科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从而提高其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本科实习护生共情疲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专业生活质量量表、杰斐逊共情量表(护生版)及灵性健康简化量表对浙江某本科院校临床实习的40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喜欢护理学专业、共情能力、灵性健康水平是共情满意的影响因素;喜欢护理学专业、共情能力、灵性健康水平等是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被带教老师认可、胜任目前实习等是继发性创伤应激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科实习护生共情满意、职业倦怠和继发性创伤应激水平受共情能力、灵性健康水平、专业认同度及临床实习环境的影响。护理教育者应重点关注这些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现状,探讨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与元认知能力的相关性,为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学生《元认知能力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山东省某医学院校507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1)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总分为80.77±4.30,元认知能力偏低;(2)高年级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大于低年级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3)统招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大于高职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4)喜欢护理专业的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大于不喜欢护理专业的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与元认知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r=0.689,P﹤0.05)。结论:本科护生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其元认知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见习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一般健康问卷GHQ-20、觉察压力量表(PSS)、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和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对新乡医学院本科护生共255人进行调查。结果:见习后护理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较常模低;见习后护生效能感与觉察压力、自我肯定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难以识别自己、外向型思维与自我效能呈负相关。结论:临床见习是护生对护理工作的初步接触,是护生重新审视护理学专业的过程,分析影响见习后护生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助于学校、家庭、见习医院三个方面来采取相应的正确的办法控制护生的不良情绪,为护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性与核心自我评价现状,探讨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学习适应性的关系,为提高本科护生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和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对296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核心自我评价均分为(2.99±0.33)分,处于中等水平,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各维度呈正相关,与学习适应性及各维度也呈正相关(P<0.05,P<0.01),核心自我评价与年级和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有关.结论:本科护生核心自我评价越高,其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适应性就越强,因此,护理教育者应注重核心自我评价的提高,强调护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促进本科护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DCA循环结合分阶段目标带教对培养护生胜任力的效果。方法:将2012~2013年的78名本科护生设为对照组,根据实习计划采用传统“一对一”带教;2013~2014年的86名本科护生设为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结合分阶段目标带教,12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生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以及胜任力的差异。结果:研究完成时,对照组完成资料收集57名,观察组完成资料收集64名。观察组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胜任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结合阶段目标带教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生学习成效、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以及护生胜任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本科实习护生岗位胜任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后续创新带教方式、提高本科实习护生岗位胜任力提供参考。方法 对云南省某三甲医院实习的本科护生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护生岗位胜任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类型(本科/专升本)、本次调查前是否听说过岗位胜任力、在校期间是否担任班委是本科实习护生岗位胜任力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解释岗位胜任力19.3%的变异度。结论 本科实习护生岗位胜任力处于中等水平,评判性思维能力不足,临床护理能力、职业发展能力急需提升。护理教育者需关注本科实习护生岗位胜任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探寻适合本科实习护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其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次研究探讨以应用自我效能理论的健康教育对起搏器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高起搏器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更好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5月~8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省心血管疾病医院(研究所)植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40名心律失常患者。按照手术日的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实施以应用自我效能理论的健康教育。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起搏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两组起搏器患者进行教育前、教育3个月后评分。两组资料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分析用x2检验。结果: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分值、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3个月后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分值、一般自我效能感分值上均较健康教育前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分值、一般自我效能感分值较健康教育前的提高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均明显低于全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自我效能理论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起搏器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实习护生的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现状,明确二者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实习护生110例,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了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为20.52±4.74,低于全国常模28.64±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91,P=0.000);SCL-90总分为144.67±53.20,高于全国常模129.96±3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3,P=0.001);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以及各因子评分间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 实习护生自我效能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泌尿外科护生实习带教中应用基于核心胜任力的临床护理路径教学的价值。方法 选择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护理实习的10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50名)和对照组(50名)。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护生采用基于核心胜任力的临床护理路径带教。教学结束后,采用护生核心胜任力评价表评估护生核心胜任力,采用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工具评估护生自主学习能力。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核心胜任力(操作技能、理论知识、自我发展能力、临床护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泌尿外科护生带教中应用基于核心胜任力的临床护理路径,能显著提高实习护生的核心胜任力,且可提高带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专业认同感的相互关系,为今后护理教育改革、提高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SES)及护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ques-tionnaire for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QBNS)对中医院校403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专业认同感的相关性。结果护理本科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3.81±5.27)分,在年级及录取方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本科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专业认同感、专业情感及专业技能均呈正相关(r=0.11~0.50, P<0.05)。结论护理院校在培养护生时,应重视其自尊和专业认同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护生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高职护生应急救护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运用一般资料问卷、应急救护能力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医学教育环境评定量表,对全国9所高职院校的712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高职护生应急救护能力问卷得分为(29.79±7.72)分,及格率为80.62%;不同年级、对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兴趣度、有无接受过应急救护培训、有无经历过外伤或目睹现场救护过程的高职护生应急救护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急救护能力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医学教育环境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高职护生应急救护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影响因素为:年级、对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兴趣度、有无接受过应急救护培训、有无经历过外伤或目睹现场救护过程,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医学教育环境均对其应急救护能力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核心胜任力、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现状,探索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对临床护士核心胜任力的影响,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胜任力量表(CIRN)、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3所综合医院60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对临床护士核心胜任力的影响;并将调查结果与国内常模和国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82份(97.0%)。临床护士的社会支持总体得分为40.42±6.76,高于国内常模的34.56±3.73(P<0.01)。自我效能感总体得分为2.64±0.52,显著低于国际常模的2.86±0.41(P<0.01)。护士核心胜任力总体及其各维度与社会支持总体、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正相关(P<0.05,P<0.01)。护士自我效能感与核心胜任力总体及其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与自我效能感是护士核心胜任力的影响因素,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核心胜任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护理管理者应为临床护士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提高其自我效能水平,以不断增强其核心胜任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以下统称护生)的自信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状况,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个人评价问卷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某校223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自信水平总平均分为(129.80±13.57)分,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平均分为(24.75±5.06)分。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信水平总分及学业表现、外表、爱情关系、社会相互关系、交谈、总体自信水平、影响自信判断的心境状态均呈正相关(r=0.167~0.420,P<0.001)。结论护生自信水平与自我效能相关性较高。在护生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并提高其自信心,以提高其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新生自我效能、自我接纳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剖析护理本科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UPI调查表、自我接纳感调查表、自我效能感调查表,分层随机抽取100名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09级新生进行调查。[结果]第1类(具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共2名,第2类(轻度心理问题)52名,第3类(心理状况良好)46名;护理本科新生心理健康与自我效能感相关(r=-0.282,P<0.01),与自我接纳问卷总分相关(r=-0.376,P<0.01);不同等级自我效能感的护理本科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资料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本科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不容乐观,约54%学生有轻度或明显心理问题,其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我效能感、自我接纳及专业和意愿符合程度相关,护理本科新生应提高自身自我接纳、自我效能感,从而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加强人际归因能力培养,以期提高护生的人际归因能力。方法:采用集体与个别干预相结合以及自我认知干预的方法对65名护理本科女生进行人际归因能力培训,并用Lefcourt编制的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中的人际关系归因分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在培训前、后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培训前、后护理本科女生人际归因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07,P<0.05),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12,P<0.05)。结论:通过采用集体与个别干预相结合以及自我干预的方法改善人际归因的方式,加强了护生人际归因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安徽省助产士的核心胜任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助产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助产士核心胜任力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对安徽省二级以上医院的291名助产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助产士核心胜任力得分为(170.40±29.13)分,占总分的77.5%。其中分娩期保健能力、产后保健能力及公共卫生保健能力得分较高,但孕前保健能力、孕期保健能力及新生儿保健能力得分较低。单因素分析显示:参加工作时间、从事工作年限、职称、学历、最近一年的岗位及自我效能对助产士核心胜任能力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从事助产年限、职称及自我效能感影响着助产士核心胜任能力的提高(P < 0.05)。结论安徽省助产士核心胜任力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为满足孕产妇及家属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教育者应进一步完善助产专业教育和在职培训,促进助产士核心胜任力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的相关性,寻求提高护生学习投入水平的对策。方法使用大学生学习投入问卷、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某综合性大学260名护理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科护生学习投入问卷得分为(56.14±13.82)分,处于较低水平,不同生源地和学习成绩的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与学习投入问卷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护生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水平都有待提高,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呈正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提高护生自我效能感来有效提升学习投入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师生双向团队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脊柱外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在脊柱外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实习生(简称“护生”)80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习时间顺序进行编号分组,单月入科的护生作为对照组(n=40),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双月入科的护生作为观察组(n=40),采用基于师生双向团队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专科操作成绩、护士核心能力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结果: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成绩、专科操作成绩、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护生核心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师生双向团队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脊柱外科护理临床教学中能够提高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护患沟通能力,激发求知欲望,增强职业认同感,有效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DCA循环结合分阶段目标带教对培养护生胜任力的效果。方法:将2012~2013年的78名本科护生设为对照组,根据实习计划采用传统"一对一"带教;2013~2014年的86名本科护生设为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结合分阶段目标带教,12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生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以及胜任力的差异。结果:研究完成时,对照组完成资料收集57名,观察组完成资料收集64名。观察组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胜任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结合阶段目标带教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生学习成效、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以及护生胜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