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晚期肺转移癌或黑素瘤中放疗联合免疫检测点抑制剂,封闭免疫抑制通路,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在临床上明显改善生存。体部立体定向放疗大剂量精准照射到肿瘤靶区,最大程度避免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同时还诱导相关细胞因子和免疫分子表达,较常规放疗更能诱导强烈的免疫反应及远隔效应,更适合与免疫联合。已有研究表明总剂量和分割模式是调节放疗免疫反应的重要参数;放疗与免疫序贯时机显著影响疗效,肿瘤浸润淋巴细胞、PD-L1表达水平和MMR缺陷可能是预测放疗免疫治疗的重要指标。采用合理的放疗剂量和分割模式,选择最佳序贯时机和有效的预测标记物,SBRT联合免疫可以最大程度激活全身免疫反应,发挥远隔效应协同作用晚期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2.
放疗主要通过对放射野内肿瘤细胞的杀伤使靶区内肿瘤得到控制、可以作用于远处转移灶并能够激活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合理的放疗剂量和分割模式能够改善肿瘤微环境,诱导特异性 T 细胞免疫应答,形成原位疫苗并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本文重点阐述放疗对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的影响,以及放疗在免疫治疗的辅助下如何发挥抗肿瘤的作用,为恶性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放疗对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的影响具有双向性,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与放疗联合可产生抗肿瘤免疫的协同作用。与常规放疗相比,体部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可对靶病灶实现高精度和高剂量照射,具有更强的抗肿瘤免疫激活效应,同时因剂量梯度陡峭,可较好的保护周围正常组织,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迅速控制...  相似文献   

4.
手术、放疗及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三种传统治疗方式。随着医学的发展,免疫治疗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一支新兴力量。近年来的一些临床研究表明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可以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改善患者预后。立体定向放疗单次剂量大,精度高,相比常规放疗更能诱发远隔效应及机体抗肿瘤应答,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更具前景,这在一些临床研究中已经初步显现。然而,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并非所有类型的肿瘤都能在联合治疗时获益,有关联合治疗时的最佳放疗剂量与分割方式、放疗靶病灶的选择、免疫调节剂、安全性等问题尚不明确。本文旨在就恶性肿瘤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进展、相关争议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癌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疗不仅是肿瘤局部治疗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对免疫功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放疗可通过产生新抗原、调节细胞因子释放、提高肿瘤对免疫细胞杀伤作用敏感性等方式调节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近年来部分研究和临床实践发现,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在部分病例中出现“远位效应”,照射野范围外的转移性病灶有部分或完全缓解,显示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良好前景;但相关机制以及放疗剂量、分割方式等因素对免疫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综述了放疗影响免疫的机制以及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放疗主要通过对放射野内肿瘤细胞的杀伤来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降低远处播散并能够激活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在免疫治疗的辅助下发挥全身抗肿瘤的作用。放疗联合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在部分转移性癌症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疗效。在放射线杀伤局部肿瘤细胞的过程中,肿瘤相关抗原释放表达增加、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得到改善、激活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促使肿瘤细胞形成原位疫苗,合适的放疗剂量与分割模式在最佳时机联合相应的免疫治疗可杀伤放疗野外的远处转移病灶。本文对放疗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具体机制以及两者联合应用的广阔前景和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CTLA-4等)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应用发展迅速。但是单独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响应率低至15%~30%,在临床中仍存在获益人群有限、缺乏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治疗耐药等诸多问题。与常规分割放疗相比,立体定向放疗(SBRT)具有单次剂量高、照射次数少、免疫激活能力更强大等特点,已在晚期NSCLC寡转移患者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在免疫治疗时代,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SBRT联合是肿瘤治疗的发展趋势,临床前以及临床研究显示SBRT能增强NSCLC患者的免疫治疗效果。最初的研究为了减轻潜在的不良反应,优先考虑单病灶SBRT。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多病灶SBRT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本综述介绍了晚期NSCLC寡转移SBRT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使用的机制和最新进展,更深入探讨了多病灶SBRT联合免疫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CTLA‐4等)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应用发展迅速。但是单独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响应率低至15%~30%,在临床中仍存在获益人群有限、缺乏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治疗耐药等诸多问题。与常规分割放疗相比,立体定向放疗(SBRT)具有单次剂量高、照射次数少、免疫激活能力更强大等特点,已在晚期NSCLC寡转移患者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在免疫治疗时代,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SBRT联合是肿瘤治疗的发展趋势,临床前以及临床研究显示SBRT能增强NSCLC患者的免疫治疗效果。最初的研究为了减轻潜在的不良反应,优先考虑单病灶SBRT。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多病灶SBRT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本综述介绍了晚期NSCLC寡转移SBRT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使用的机制和最新进展,更深入探讨了多病灶SBRT联合免疫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9.
局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疗多采用放化疗联合的综合治疗模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加入显著改善了其疗效。放疗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刺激肿瘤细胞自身抗原释放、增加抗原提呈等机制,与免疫治疗产生协同抗肿瘤作用。基于放疗和免疫治疗的协同作用机制,以及PACIFIC 研究的成功,一系列关于放疗联合ICI 的临床研究在NSCLC中相继展开,研究组合形式各异,对于最佳组合方案仍无定论。对于放疗与免疫治疗联合的作用机制、介入时机和联合模式相关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的了解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放射治疗能通过诱导 DNA 损伤杀伤照射野内的肿瘤细胞,也能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放疗可促进肿瘤相关抗原释放、激活树突状细胞并促进肿瘤相关抗原的呈递、增加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刺激免疫系统阻止肿瘤的复发和(或)转移。一些研究已证实放疗与免疫治疗联合可发挥协同抗肿瘤效应。本文就放疗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抗肿瘤的相关机制及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尹利梅  庞琛  卢铀 《中国肿瘤临床》2017,44(22):1151-1154
研究发现放疗能促进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并经肿瘤抗原呈递和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过程来杀伤肿瘤,甚至产生系统性抗肿瘤免疫反应,引起照射野外肿瘤缩小,上述现象被称为放疗远位效应。尽管放疗的临床远位效应已有报道,许多基础及转化性研究也证实其发生存在一定的生物学基础,但放疗远位效应更多地表现为亚临床效应,难以达到临床客观疗效。目前,抗PD-1/PD-L1抗体免疫治疗在临床肿瘤研究中展示出明显而确切的疗效,是临床中局部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新治疗模式。但是,这种新治疗模式的临床实践,应当基于能够产生远位效应的放疗分割模式以及最佳的联合时机,最终达到全身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协同疗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肿瘤的各种治疗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治疗方案不断完善。放疗主要是通过放射线对局部肿瘤细胞的杀伤来达到治疗效果,而在放疗过程中,可以诱导或提高抗肿瘤免疫反应。合适的放疗剂量、分割模式联合一定的免疫治疗在肿瘤的治疗中越来越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放疗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的相关机制及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现代免疫学认为肿瘤的逃逸机制与肿瘤特异抗原(TSA)和肿瘤相关抗原(TAA)的隐藏、丢失,肿瘤自身分泌一些免疫抑制因子抑制免疫杀伤和抗原呈递细胞(APC)有关。肿瘤微环境的变化对肿瘤免疫变化及肿瘤治疗的转归也有影响。在肿瘤局部,尽管抗原呈递细胞(APC)和免疫效应细胞CTL都存在,但是,免疫作用效果却取决于T细胞受体(TCR)和其他共调节受体(CD28、CD80/ CD86、CTLA-4)的活化或抑制。近年来研究发现,放疗不仅能造成肿瘤细胞DNA损伤,还能引起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无论常规分割照射还是大剂量分割照射都可以产生肿瘤的至免疫原性(Immunogenesis)。至免疫性细胞调节能使受照射细胞表达多种抗原,使细胞易于免疫识别和杀伤;至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所释放的细胞内容物(如DNA、HMGB1等)能够刺激免疫反应,产生“原位疫苗”作用,进而产生放疗的远隔效应。许多抗肿瘤免疫治疗方法没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如何利用放疗,特别是SBRT方法与抗肿瘤免疫治疗结合成为近年来的研究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临床放射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子豪 《癌症进展》2003,1(2):131-136
近代放射治疗建立在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和临床肿瘤学基础上,上述三个领域近期的发展对放射治疗进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放射物理学的三维立体定向(3D-CRT)的出现和应用,使肿瘤体外放疗更加精确;根据放射生物学的研究分割(照射)成果,使临床放射治疗设计出不同的分割治疗方案,其中受普遍关注的是超分割照射、加速超分割照射;临床肿瘤学的进展使得各种治疗肿瘤的手段在综合治疗(包括放射治疗)模式上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余子豪 《癌症进展》2003,(3):131-136
近代放射治疗建立在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和临床肿瘤学基础上,上述三个领域近期的发展对放射治疗进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放射物理学的三维立体定向(3D-CRT)的出现和应用,使肿瘤体外放疗更加精确;根据放射生物学的研究分割(照射)成果,使临床放射治疗设计出不同的分割治疗方案,其中受普遍关注的是超分割照射、加速超分割照射;临床肿瘤学的进展使得各种治疗肿瘤的手段在综合治疗(包括放射治疗)模式上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免疫治疗时代,肿瘤患者的“阴性淋巴结”预防性照射的利弊需要重新评估。淋巴结属于免疫器官,是肿瘤患者的重要免疫屏障,也是放疗激活免疫的重要结构。诸多动物实验显示,正常区域淋巴结受到预防性照射或手术切除后,肿瘤单纯放疗后的肿瘤微环境内细胞毒性T细胞明显减少,放射抵抗增加,肿瘤退缩不明显。放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时,淋巴结预防性照射者的远隔效应也明显减弱。本文对相关的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免疫治疗已被证实为极具前景的晚期恶性实体瘤治疗方式之一。肿瘤所致免疫激活和免疫效应主要来自肿瘤抗原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相互作用,而肿瘤抗原的免疫原性减弱与免疫应答通路缺陷是产生免疫逃逸的主要原因。免疫治疗通过不同途径增强抗原提呈能力,激活免疫应答及改善TME的免疫抑制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获益。由于免疫治疗疗效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往往较高的治疗剂量才有效,但这对机体将造成不同程度的免疫相关毒性反应及诱导耐药产生。因此,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局部免疫治疗,被探索并取得了早期临床疗效。本文就几种常见的不同类型免疫药物在局部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应用特点及临床发展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实体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免疫治疗已经成为实体瘤除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之外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不同于既往的治疗手段,它是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效应而杀伤肿瘤细胞,达到肿瘤负荷的下降及生存期延长的目的。所以传统的世界卫生组织(WHO)疗效评价标准和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也就很难对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准确解读,新的免疫疗效评价标准则涵盖了免疫疗效的各种表现形式,正逐渐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远期疗效及其并发症,探讨X刀立体定向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5例符合条件的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X刀治疗组38例,应用X刀立体定向放疗,剂量4~6Gy/次,每日或隔日1次,共治疗8~10次,使GTV边缘剂量达45~55Gy。常规放疗组37例,常规分割放疗,每次1.8~2.0Gy,每日1次,每周5次,总照射剂量60~65Gy。结果X刀组总有效率(CR PR)为86.8%,明显优于常规放疗组的62.1%,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X刀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7.5%、60.0%和35.0%;常规放疗组分别为58.3%、27.8%和16.7%,两组间1,2,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与常规放疗相比,X刀立体定向放疗可以在较好保护周围正常组织的同时,提高肿瘤照射区的放射剂量,从而增加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控制率,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李丽  张大昕 《肿瘤学杂志》2020,26(5):381-385
放疗是一种免疫调节工具,具有免疫刺激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放疗通过诱导特异性T细胞的启动、激活免疫系统、改善肿瘤微环境、增加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的敏感性及调节免疫检查点的表达发挥抗肿瘤免疫反应。全文阐述了放疗调节机体的免疫特性,增加抗肿瘤免疫反应,回顾了近年来将放疗与免疫治疗特别是免疫检查点阻滞剂相结合具有协同作用的临床前试验和临床试验,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