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结合运动疗法改善痉挛型脑瘫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将66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推拿手法、运动疗法的联合康复训练方法,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运动疗法,治疗12周后运用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和运动发育量表(PDMS-2)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Ashworth痉挛分级及GMQ、FMQ、TMQ等运动发育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推拿手法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较好,优于单纯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小儿推拿联合中医护理在婴幼儿运动发育迟缓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聊城市人民医院2021年12月—2022年2月收治的68例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小儿推拿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干预前后的粗大运动发育商(GMQ)、精细运动发育商(FMQ)和总体发育商(TMQ)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GMQ、FMQ、TM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GMQ、FMQ、TMQ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推拿联合中医护理应用于婴幼儿运动发育迟缓康复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儿的运动发育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中医穴位按摩治疗对早产脑损伤儿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筛选纠正胎龄为1~12月龄的早产脑损伤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Bobath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穴位按摩,每天1次,4周为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记录分析两组治疗前后患儿呼吸道感染情况、身高及体质量变化和Gesell测试量表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呼吸道感染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身高、体质量及Gesell发育商评分均有提高(P <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的Gesell发育商评分显示,在1~3月龄介入中医按摩明显优于6~12月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介入中医按摩治疗早产脑损伤儿有助于改善患儿的体格及神经生长发育,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及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措施对高危儿运动、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13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58例)和对照组(55例),均给予常规育儿指导,干预组则配合实施早期干预(小儿推拿、家庭指导、康复训练),比较两组高危儿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及预后。结果:干预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等Gesell各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脑性瘫痪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干预对高危儿的运动及智能发育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可有效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及家庭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在高危几早期干预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的将高危儿86侧随机分成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予运动疗法、水疗、中医针灸、推拿、电疗、药物等综合康复治疗;干预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引导式教育训练。,疗程均曲3个月。以盲法采用Peabody测试111对两组患儿干预前后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GMQ)进行测评。结果:两组高危儿治疗后的Peabody—GMQ测试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危儿治疗前的Peabody—GMQ测试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Peabody—GMQ测试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引导式教育训练对高危儿粗大运动发育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小儿推拿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高危儿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高危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10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小儿推拿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干预周期为矫正月龄1月至12月,分别于矫正6月龄、9月龄、12月龄时应用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评估患儿大运动功能,分别于矫正3月龄、6月龄、9月龄、12月龄时应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进行疗效评估,比较2组纠正月龄后12月龄发育结局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结果 矫正6月龄、9月龄、12月龄时,治疗组AIMS评分及相当发育月龄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矫正3月龄、6月龄、9月龄、12月龄时,治疗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社会交往和5大能区DQ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纠正月龄12月龄时,治疗组诊断为全面性发育迟缓(GDD)、脑性瘫痪(CP)、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孤独症谱系障碍高危儿(IHRASD)患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推拿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可显著改善高危儿的运动及认知功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疗效显著,值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在认知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加用艾灸百会治疗智力发育迟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智力发育迟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仅接受认知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认知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加用艾灸百会穴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Gesell智力发育诊断量表(GDS)中的语言和适应性行为发展商(DQ)、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中的精细运动发育商(FMQ)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同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语言和适应性行为DQ和FM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语言和适应性行为DQ和FMQ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语言和适应性行为DQ和FMQ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认知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加用艾灸百会穴进行康复干预,能够更好地提高智力发育迟缓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艾灸对脾肾两虚型早产高危儿中医症候积分、发育商和智力水平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107例矫正6月龄晚期早产儿(34周≤胎龄<37周),其中有18例资料不全、未按时完成随访而被剔除。最终,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晚期早产儿的临床资料89例。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单一干预组(47例)和联合干预组(42例)。单一干预组给予推拿干预,联合干预组给予推拿联合艾灸干预,干预前、后测量并记录两组早产儿身长、体重、头围,干预前、后通过格赛尔发育诊断量表(Gesell)评估早产儿精细动作、适应性、大运动、语言和个人-社交行为,通过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价小儿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一般反射情况,通过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评价运动发育(PDI)及智力发育(MDI),给予早产儿婴儿感觉功能评估量表(TSFI)评价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联合干预组早产儿身长、体重、头围较单一干预组高(P<0.05);联合干预组早产儿精细动作、适应性、大运动、语言和个人-社交行为评分较单一干预组高(P<0.05);联合干预组早产儿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智叩督"手法治疗婴幼儿运动发育落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运动发育落后患儿进行观察,将所选患儿平均分为两组。医师治疗组由专门医师进行"益智叩督"手法进行治疗。自行治疗组接受医师治疗1周,其后由家人学习,并在家实施"益智叩督"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运动商。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前GMQ,FMQ,TMQ三个方面比较,P 0.05,不具有差异性。治疗前后两组自行相较,P 0.01,医师治疗组和自行治疗组相较,结果显示医师治疗的效果要比自行治疗的疗效更好。结论:"益智叩督"手法治疗婴幼儿运动发育落后有较好的疗效,可改善GMQ,FMQ,TMQ等,在后期康复治疗中,仍需首选医师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张涛  韩博  王位  高超  程彬 《河南中医》2023,(8):1222-1226
目的:观察推拿促动手法干预脾肾两虚型运动发育迟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在南阳市中医院儿童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脾肾两虚型运动发育迟缓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1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运动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推拿促动手法,两组均每日治疗2次,每次30 min,每周治疗5.5 d,休息1.5 d,以8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GMFM)-88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7.14%,治疗组有效率为97.2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68.57%,治疗组为91.67%,两组中医证候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GFMF-88评分均升高、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精细动作、语言、适应性、个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儿推拿在脑源性偏瘫患儿临床护理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脑源性偏瘫患儿95例分为观察组51例,对照组44例。给予两组患儿同等的基本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另给予推拿干预。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的四肢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评分、精细运动功能发育量表(PDMS-2)评分、治疗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四肢肌力均上升、肌张力均降低(P<0.05),观察组肌力大于对照组、肌张力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评分、精细运动功能发育量表评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脑源性偏瘫患儿推拿干预,可改善患儿肌力、肌张力,有利于患儿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和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损伤综合征患儿的运动能和智能发育的促进作用。方法:将100例脑损伤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包括头针、体针、穴位注射)及神经生长因子肌内注射,配合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进行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前后进行Peabody运动评估与Gesell智力测试,以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治疗后发育商(DQ)及运动水平方面(GMQ)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针刺联合神经生长因子肌内注射对小儿脑损伤综合征的脑功能代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模式对高危儿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来院就诊的高危儿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采用常规儿童保健指导模式对对照组患儿实施干预;用早期综合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儿实施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早期综合干预前后新生婴儿行为评定(NBNA)评分和Gesell量表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以明显改善高危儿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头针联合听觉统合训练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听觉统合失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听觉统合失调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20例。3组均予以综合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1组予以听觉统合训练,对照2组予以头针治疗,治疗组予以头针联合听觉统合训练治疗。治疗40 d后观察3组的听觉注意能力测评情况、Gesell儿童发育量表评估情况(语言、个人-社交能区发育商值)、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评分(感觉能力、交往能力、运动能力、语言能力、个人自理能力分值的差值)。结果:3组听觉注意能力测评情况及Gesell语言、个人-社交发育商值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3组感觉能力、交往能力、语言能力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联合听觉统合训练能提高听觉统合失调孤独症患儿的疗效,能改善患儿的听觉注意力、语言、个人-社交及社会适应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髓柔筋推拿手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效果。方法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加用补髓柔筋推拿手法治疗,每周5次,3个月1个疗程。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66)和修订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患儿的GMFM66项分值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GMFM66项分值、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效果、修订Ashworth痉挛分级评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髓柔筋推拿手法治疗痉挛型脑瘫较单一康复训练治疗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瘫高危儿对其发育商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瘫高危儿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及运动疗法对高危儿进行预防性治疗,对照组未接受任何治疗,采用儿心量表观察发育商变化。结果:治疗组五能区发育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发育商分级比较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5),治疗组中脑瘫的发生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结论:早期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能有效地改善脑瘫高危儿智力及运动发育,减少伤残,降低脑瘫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早产儿应用重组人类基因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于脑损伤保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东莞市大朗医院接诊的60例早产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rhEPO治疗,比较两组早产儿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影像学异常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早产儿NBN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包括大运动、适应能力、精细动作、社交行为和语言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系统影像学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EPO对早产儿脑损伤保护作用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早产儿预后,降低脑损伤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徐亭亭  黄茂  张珊  赵莹  王超 《世界中医药》2022,(22):3225-3228
目的:探讨通督醒脑针法联合有氧康复运动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中医院儿童康复科收治的脑瘫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有氧康复运动干预治疗,观察神经元烯醇化酶组采用通督醒脑针法联合有氧康复运动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皮博迪运动发育量表-2(PDMS-2)评分、大肌肉运动技能测量(GMFM)量表评分和小儿生命质量评价量表(PedsQL)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BDNF、NSE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主症评分、次症评分和中医证候总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PDMS-2评分、GMFM评分和PedsQ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PDMS-2评分、GMFM评分和PedsQL评分均明显升高(均P<0.05);并且观察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损伤综合征的早期干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脑损伤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功能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之上加予通督醒神针刺法。治疗12星期后应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和Gesell发育商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GMFM和Gesell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醒神针刺联合功能训练能显著促进脑损伤患者大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发育,是脑损伤综合征有效的早期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应用治未病与ICF理论设计的高效、多元融合式康复方法控制脑损伤脑瘫的效果。方法将符合脑损伤脑瘫诊断的131例婴儿随机配对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多元融合式方法康复,对照组采用运动强化式方法康复。以Gesell发育量表、情绪和行为神经运动测评、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适应量表和残疾评定标准评定2组综合疗效。结果观察组平均适应性发育商较高,情绪行为症状减少,智残率低,入园率高。结论多元融合式康复能提高整体康复效果,减少脑损伤脑瘫残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