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医学典籍和文献资料,对《金匮要略》妇人三篇所含当归的经方进行整理分析,全书前二十二篇含当归方者有13方,其中妇人三篇有6方.治疗妇人病时当归具有以下四个配伍特点,配伍肝经药,以补养肝血,如当归芍药散、当归散、胶艾汤和温经汤;配伍清热药,以清郁热,如当归散与当归贝母苦参丸;配伍温热药,以温经散寒,如温经汤...  相似文献   

2.
"满""燥""青""涩"四字,即"瘀血"的四大主症。然而若是遵循教条主义,受原有理论框架的束缚,就会固步自封,有失偏颇。瘀血的临床表现除了胸腹胀满疼痛、口干舌燥、舌色青紫、脉涩不利外,还可有痞块、感觉麻木、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痈疡、胎动下血、神志异常等诸多症状和体征,前者是辨证的基准,后者为鉴别的补充;前者是共性,后者是个性;前者是对普遍性的归纳,后者是对特殊性的演绎。《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是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中医专著,也是学习传统中医药的必读之书,但是惟有理论联系实践,从书本到临床,再从临床实践回味经典理论,反复实践,反复研读,不断加深理解,才能逐渐领略其博大精深之处,才能寓发扬于继承之中,才能让经典成为提升自身的中医学理论水平和诊疗技能的基石。  相似文献   

3.
《金匮要略》瘀水证治探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晋生 《四川中医》2004,22(8):24-25
瘀水互患和瘀水同源之理论源于《内经》,而瘀水同治之系列方药则见于《金匮要略》。本文总结归纳了仲景治疗瘀水证方药特点,即:化瘀与利水并举,并根据瘀水轻重不同治有所重,主次分明。或使瘀水从二窍而行,或使瘀水从前窍而出,或据邪正盛衰,伍以扶正之品,使瘀水除而正气不伤,或据病之轻重缓急,究因治本,分别以汤药荡涤及峻药缓用。  相似文献   

4.
由于对竭字取义不同,历代学者对《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中的三焦竭部及相关文字理解不尽一致。结合三焦功能、三焦之间关系,联系上下文,三焦竭部之竭取其本义负戴、负竭更符合上下文逻辑和临床实际。三焦竭部即上、中、下三焦在输泻机制运行过程中,作为各自环节的运行主体,负竭于前一主体承负相应功能者。从气在三焦中授受运行的角度来说,三焦竭部即三焦中任意二者中的受气者。三焦输泻往复交织、迭相负竭。三焦相竭则三焦输泻通畅。  相似文献   

5.
发生于腹部的疼痛,作为疾病的一个症状,可见于内科、外科和妇科多种疾病,多是腹腔脏器本身病变,但也可能是全身其他脏器病变的反应。医圣张仲景对腹部痛证的论治甚为精辟,验之临床,能起大病,每多奇效。《伤寒杂病论》原著虽已失传,但仍可从《伤寒论》、《金匮要略...  相似文献   

6.
该文从实证、虚证和虚实夹杂证3个方面阐述《金匮要略》中不寐的相关证治,探究张仲景治疗不寐的辨证选方思路。该文指出,《金匮要略》中涉及的不寐实证主要包括湿热蕴蒸、胃失和降证,湿热蕴结、上扰心神证及气血郁滞、气机痹阻证,分别以甘草泻心汤、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和枳实芍药散加减治疗;不寐虚证主要包括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心肺阴虚、热扰心神证,心阴不足、虚热内扰证及肾气虚衰、气化失司证,分别以酸枣仁汤、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肾气丸加减治疗;不寐虚实夹杂证主要包括湿滞阳郁营卫失和证及心阳不足痰浊内扰证,分别以芪芍桂酒汤、桂枝加黄芪汤和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治疗。  相似文献   

7.
8.
袁超  张毅  胡蓉  孔思琪  刘瑜  李金田 《河南中医》2023,(9):1297-1301
泽漆汤是张仲景治疗痰饮咳嗽的代表方,其方证病机为痰饮内伏胸胁,积久化热,伤及阳气,故治以逐痰化饮,通阳扶正,兼清热以散结。该方重用泽漆三斤,以消痰化饮。紫参性苦寒,清肺金以泻热,降冲逆而破凝塞,清咳嗽而止疼痛。白前色白性寒,专入肺经,降气祛痰。黄芩善消痰利水,清肺中火气。半夏体滑性燥,有除湿化痰,降逆利水之能。两药合用,既可降逆止咳化痰治其标,又可清水饮郁积之火,开郁利水治其本。人参、甘草培补元气以建中焦,培土以制水,绝其水饮泛溢之根源。桂枝、生姜通阳散饮。全方攻补兼施、寒温并用,再以荡涤秽浊的东流水煎煮泽漆,引诸药直达病所,发挥祛痰止咳,利饮消肿,清泻肺热之效。此药频服,峻药缓攻,为水盛正虚,猛攻恐伤其正,故频服以涤水饮而扶其正。现代用泽漆汤治疗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之肺部疾患,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银赟  张琦 《国医论坛》2019,34(4):2-3
《金匮要略·果实菜谷禁忌并治》条文内容令人费解,部分条文至今仍无合理的解释。笔者查阅文献并结合现代医学,阐释其中4条条文。  相似文献   

10.
11.
文章以《伤寒杂病论》及相关研究医籍为蓝本,对《伤寒杂病论》中有关头痛证治条文进行梳理,涉及表证头痛、半表半里证头痛、里证头痛、表里同病头痛。治用解表、清、泻、温里之法,表里同病者,分清主次,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12.
《金匮要略》风水证治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水是水气病常见证型之一,《金匾要略》水气筒中对风水的脉证及治疗等均做了论述,笔者试就《金匾》有关风水证治的内容进行讨论,希望能对读者学习及治疗有所帮助。1肺切肾气化失常工风水之病本风水的形成,医家一般多责之外感风邪、肺失宣降。笔者以为,除此之外,风水的形成并与牌肾有关.仲景在(血痹应劳篇》曾回,“风气百疾”,可见外感风邪可致多种病证。人体感受风邪后,是否发病及发何病则主要取决于个人体质,如仲景指出,血不足之人感受风邪,易发历节而疼痛如华;尊荣人骨弱肌肤盛,加被微风刚易发血痹,等等.风水是杨受风…  相似文献   

13.
14.
《金匮要略》痰饮证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成书以来 ,一直为医家尊为经典 ,笔者在学习过程中深感其内容博大精深 ,几尽医学之妙。现代临床痰饮为病较为多见 ,而《金匮要略》对于痰饮论述甚详 ,其理、法、方、药之完善 ,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痰饮病的辨证治疗。今不揣浅陋就痰饮之证治浅述一己之得。1 痰饮病机仲景论痰饮本于《内经》。《素问·经脉别论》曰 :“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 ,五经并行。”此为正常水液运化过程。《金匮要略》继承了《内经》的思想 ,从脾不“散精”、肺不能“通调水道”、膀胱(肾…  相似文献   

15.
张少军  杨巍 《河南中医》2013,33(6):826-827
《金匮要略》中温法主要有辛温散寒、解表温里、温中散寒、温肾助阳、温中降逆、温经散寒、温经通脉、温经止血、温中补虚、温中止血、温补血脉、温化痰湿水饮、回阳救逆、温下腑实等作用.在应用温药时,《金匮要略》具有新病急攻,久病缓图,注意配伍防止辛燥伤阴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梅嘉 《四川中医》2002,20(9):20-20
本文浅析了《金匮》中针灸运用的原则、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等,其思路对后世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金匮要略》有关肝病证治,虽未列专篇论述,然综观全书,散见于多篇之中,其内容颇为丰富,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现仅就肝病证治规律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就把黄疸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五种,并阐明了各种黄疸的形成机理、症状特点,其创制的茵陈蒿汤成为历代治疗黄疸的重要方剂。《金匮要略》对有关"黄疸"病篇的论述,内容更是广泛,详细地阐述了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发黄证候。现我就学习《金匮要略》后对有关黄疸病证,进行归纳分类,作一肤浅探讨。  相似文献   

19.
陈国权 《河南中医》2012,32(5):529-531
厚朴七物汤证主证为发热10日左右出现腹满,此为外邪由太阳内传阳明.此证中“脉浮数”主表证,“饮食如故”并非指饮食正常,而指饮食与往常一样,方中用大黄是取其通腑泄热之力.从本证的治疗可以看出,《金匮要略》中所论杂病多系外邪入侵所致,有表证或外邪者服药后并非皆有汗出,服药后有汗出者并非皆有表证,对表里同病的治疗既有先表后里者,也有先里后表者,更有表里双解者.  相似文献   

20.
黄蔚 《河南中医》2011,31(11):1214-1216
《金匮要略》的指导思想是整体观念,理论核心是脏腑经络学说,基本精神是辨证论治。其用法遣方,法度严谨;借脉论理,洞察精微;文法精巧,独具一格,是治疗疑难杂病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