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正随着急难险重军事训练项目的陆续展开,官兵心理问题逐渐突显,成为影响部队战斗力生成与提升的大问题。为此,应把握官兵心理问题实质,加强心理疏导、筑牢心理防线,使官兵保持阳光心态,领航健康军旅之路。官兵心理问题的种种表现:(1)焦虑心理。经常愁眉不展,闷闷不乐,哀声叹气,甚至半夜失声痛哭。原因是有的官兵身患慢性疾病难以治愈,易反复发作;有的官兵两地分居,家有老人需要赡养;有的官兵大龄未婚等。这些生活重负,容易使官兵产生焦虑心理。(2)冷漠麻木心理。官兵在训练过程中倍感吃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教育是官兵素质教育的一项基础工程,官兵中心理问题的种类较多,纷繁复杂,因人而异。因此,部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密切联系官兵心理实际,突出重点,规范内容,系统进行。重点要在强化“四性”上下工夫。教育的系统性在普及心理卫生常识及讲清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常见心理疾病症状的基础上,针对官兵经常出现的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猜疑心理、报复心理、焦虑心理、逆反心理、社交恐惧心理、不良嗜好心理、异常性心理等不良心理,分别拟制教育提纲,进行系统知识讲座,使官兵了解和掌握不良心理的外在表现、内在成因及现实危害…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造成人们社会行为的多样化和多变性。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的青年官兵的心理健康也自然受到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如果不注意对其及时进行教育引导,将会对部队的安全稳定和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具体来说,青年官兵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变革引发的疑虑困惑当前,我国社会生活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利益调整、观念碰撞、二次就业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解放军小汤山医院护理SARS病人的临床实践,小结并探讨了SARS病人的常见心理特点:(1)否认心理(2)恐惧悲哀心理(3)孤独抑郁心理(4)自卑心理(5)依赖心理(6)无所谓心理。同时也探讨了针对这些心理问题的相应心理护理措施。实践证明,耐心、细致并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促进SARS病人的身心全面康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层官兵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调查发现,近年来部队官兵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①社会压力加大,而官兵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激烈的社会竞争会给每个人带来很大的压力,军人也不例外,而且军人还要排除社会上金钱、自由的诱惑,受部队封闭式管理及铁一样纪律的约束,如适应、承受能力较弱,则易发心理疾患。  相似文献   

6.
吕健 《人民军医》2009,(7):417-417
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官兵的生活和工作质量,还能降低军事行动的效能,削弱部队的战斗力。基层部队官兵由于长期生活和工作在“基层”这一“特殊环境”,日常管理严格,条件艰苦,工作与生活节奏快,军事堋练、施工等任务重、强度大,精神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加之官兵与外界的联系和交往相对较少,还有婚恋或夫妻关系、照顾父母、个人发展前途、与搭档及上下级关系紧张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少数官兵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众所周知,基层官兵的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已经引起了上级领导和业内医务人员的广泛关注。比如。  相似文献   

7.
野外驻训不仅可以提高部队的野战能力和野外适应能力,还可以提高部队协同作战的能力。野外驻训时,青年官兵不仅要长时间居住在自然条件不佳的环境里,而且还要开展强度大、针对性强的各种军事训练,而青年阶段正是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有研究表明,约有10%-30%的青年官兵在这个阶段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笔者参加过多次野外驻训,经过长期观察发现,由于驻训环境封闭、活动范围有限、文化娱乐生活单调、不能及时了解外界信息等,随着驻训时间的延长,容易导致驻训官兵内心缺失感,造成较重的心理压力,诱发各类心理问题。因此,关注驻训官兵的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适应未来战争的良好心理应激能力,是当前野外驻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为此,本文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抽取某部野外驻训的官兵进行调查,以了解驻训官兵的人格特征,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唐斌 《西南军医》2004,6(5):44-46
青年军人是部队的主体 ,他们从应征入伍到合格军人 ,有一个心理适应的过程。对青年军人心理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 ,并针对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 ,寻找解决的办法 ,对部队的稳定 ,提高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青年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成因分析、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空军官兵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作用模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官兵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作用模式。方法 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卡特尔 16种个性因素问卷 ( 16PF)和自行设计的影响因素问卷对 42 4名现役军人进行测试 ,并做路径分析。结果 在影响官兵心理健康的 15个最主要的因素中 ,反映个体适应性水平的情绪稳定性、忧虑性、自律性和敢为性 ;反映人际关系的与战友、领导的关系 ,苦恼时能否找到倾诉对象 ,有否苦恼 ;反映家庭状况的父母婚姻与健康状况、家里是否有大事发生、家庭经济状况 ;以及躯体健康和军龄 5个层面变量均对心理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中以适应性水平和人际关系两个层面的影响最为显著。个体适应能力可作为“中介变量”。结论 影响官兵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适应能力、人际关系和身体健康状况等 ,其中适应能力对调节心理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80后、90后"独生子女已成为基层部队官兵的主体,其中少数青年官兵特别是新战士表现出自我意识强、行为偏激执拗、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的心理行为特点。近年来,因心理不健康状态导致个人行为失控引发的案件事故屡见不鲜,影响了部队的安全稳定和官兵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军人常见精神疾患及其预防王肖力我军官兵,多数正值青春年华.健壮的体魄标志着他们的身体发育已走向成熟。但与之对就的是,青年心理的发育远没有完成。青年时期,人的心理功能尚不完善,主要表现在认识的片面性、情绪的不稳定和控制力的薄弱方面,这期间,青年人的心理...  相似文献   

12.
卫工剪影     
1济南军区联勤部物资采购站紧贴新时期青年官兵心理特点,坚持把心理教育疏导工作作为保持部队安全稳定的实际举措,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普及心理基础知识,让官兵掌握科学自我疏导方法,及时减轻心理压力,有效防止心理问题的发生,确保官兵健康成长,促进部队建设全面发展。图为青年官兵在该站"萤火虫"心理咨询室接受测试的场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了解城市和农村籍(城乡)军人适应不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军人适应不良量表(MMMS)对随机整群抽取的不同年代入伍城乡官兵10 883例的适应不良情况进行测评,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城乡军人适应不良各因子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而2000年以后城市籍军人适应不良各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农村籍军人(P<0.05,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代与行为问题、情绪障碍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人际关系不良、环境适应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城乡与行为问题、情绪障碍和人际关系不良呈显著或非常显著负相关(P<0.0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乡进入军人适应不良各因子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P<0.01),年代进入人际关系不良和环境适应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P<0.01)。结论:2000年以后,城市籍军人适应不良发生率显著高于农村籍军人,军人适应不良与年代、城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海岛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提出防治对策.方法 采取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西沙某岛420名官兵和内地海军某部450名官兵进行心理测试,比较2组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西沙官兵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且常见心理异常症状的发生率高于内地组,尤其以情绪低落、焦虑、恐惧、失眠、纳差等更为显著(P<0.01).结论 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包括人员身份、文化程度、城乡来源和驻岛时间等.因此要加大对西沙官兵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严格新兵入伍心理检测,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诊疗心理疾病水平,改善生活条件,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以缓解小岛官兵心理问题,提高部队战斗力.  相似文献   

15.
海军青年官兵常见心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天成  王实献  陈茜 《人民军医》2005,48(10):611-612
由于海军工作生活环境的特殊性,致使少数青年官兵出现了一定的心理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疏导和调节,将会发展成为心理疾病,既可影响官兵的身心健康,又不利于部队的安全稳定。作者就此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了解抗震救灾官兵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军人适应不良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精神疾病预测量表等对抗震救灾官兵适应状况进行测评,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抗震救灾官兵适应状况总分、情绪适应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中国军队男性适应常模(P〈0.05,P〈0.01),人际关系因子分值显著低于中国军队男性适应常模(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军龄和心理防御不良进入回归方程。结论:抗震救灾官兵适应状况低于中国军队男性适应常模,文化程度、军龄和心理防御不良是影响其适应状况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针对近年来某部青年官兵急性肛裂发病较多、影响部队生活与训练的情况,我们就做好青年官兵急性肛裂防治工作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1急性肛裂发病情况据统计,2008年1月-2010年12月,某部青年官兵共发生急性肛裂85例,其中男71例,女14例;年龄17~25岁。临床症状:肛管部疼痛、便秘和出血;裂口表现:边缘整齐,底浅,呈红色并有弹性,无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8.
据调查,当前绝大多数青年官兵的心理是健康的。但少数官兵心理承受能力差、意志力不强、情绪容易冲动等问题也较突出,成为诱发各种矛盾和事故的重要因素,须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青年官兵不良心理的成因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意志培养先天不足。如今的战士都...  相似文献   

19.
开展心理卫生咨询 促进官兵身心健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北方  徐杰 《人民军医》2001,44(11):675-676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各种现实问题的增多 ,部队官兵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个别官兵因此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 ,甚至患上心理疾病 ,影响了身心健康。防治心理疾病已成为部队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南京军区某师结合部队实际 ,广泛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卫生咨询服务 ,初步摸索出一条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路子。1 重视心理卫生工作师、团两级首长深刻认识到 ,做好新时期部队心理卫生工作 ,是贯彻江主席关于重视研究青年官兵心理特点的重要指示 ,落实《关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若干问题决定》中有…  相似文献   

20.
高原部队进驻高海拔地域演练官兵心理应激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高原部队进驻高海拔地域演练时官兵心理应激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应激源调查表对参加演练的某部官兵进行调查分析。把该部不同海拔驻地和不同参演次数官兵的应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参加演练的某部官兵心理应激发生率为 63 7%。其中以急性高原反应、环境不适应、气候不适应引起的心理应激发生率最高 ,分别为 5 4.3 %,3 3 .2 %,2 5 .2 %。它可能因海拔升高而增高 ,因参演次数增加而降低。结论 心理应激可能是高海拔地域部队演练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应引起相关人员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