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88例接受手术治疗且需要进行帽状腱膜缝合处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采用丝线间断缝合法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缝合;采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法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手术缝合。结果治疗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切口完全愈合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疾病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应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法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帽状腱膜缝合处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
3.
阑尾切除术--小切口可吸收合成线皮内缝合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阐释小切口可吸收合成线皮内缝合法行阑尾切除的效果。方法 采用2-3cm小切口可吸收合成线皮内缝合法行阑尾切除100例,手术操作上加以改进,针对术后常见并发症(腹腔继发感染,切口感染,肠粘连)采取预防措施。结果 住院3-7天,平均5天,无1例腹腔继发感染及切口感染,随访6-41个月,无1例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结论 小切口可吸收合成线皮内缝合法行阑尾切除术,使小切口阑尾切除技术进入完善阶段,具有对正常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可吸收线皮内连续缝合在会阴切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足月临产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选用可吸收肠线连续缝合阴道黏膜、会阴肌层及会阴皮肤;对照组常规采用羊肠线间断缝合,会阴皮肤用4号丝线间断缝合.结果:两组患者切口疼痛情况、住院时间及产妇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可吸收线皮内连续缝合会阴切口,可有效减少产妇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增加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可吸收止血膜(大清生物纸——北京大清生物)在颅脑外科手术中应用的止血效果。方法:将178例颅脑外科手术患者分成两组,术中应用可吸收止血膜联合明胶海绵者为Bio-Paper组,未用可吸收止血膜单独明胶海绵进行常规止血者为对照组,分别于手术中及术后24 h进行止血效果的观测和出血量的对比,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io-Paper组的患者即刻止血效果比对照组明显,术后24 h平均失血30mL,比对照组术后24 h的平均失血110 mL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可吸收止血膜在颅脑外科手术中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并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配合常规止血材料使用,方便易用。  相似文献   

6.
会阴切口缝合术是为防止会阴严重裂伤,缩短第二产程,避免产后盆底松弛。目前已成为产科常规手术,会阴切口的愈合和缝合技巧与缝线质量有关。我院2002年1~12月应用2/0双针一线可吸收合成缝线,缝合会阴切口100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探讨免打结可吸收线减张缝合在闭合四肢创面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02-2013-12我院手外科收治的37例四肢急慢性皮肤缺损患者,创面均使用免打结可吸收线进行减张缝合,使创面一次闭合。男25例,女12例;年龄4~72岁,平均(34±2)岁。车祸伤19例,机器损伤10例,重物砸伤4例,感染3例,刀砍伤1例;急性创面26例,慢性创面11例。观察伤口愈合过程和愈合时间,术后半年对患者进行主观和客观评价。评价方法包括视觉模拟评分和Vancouver疤痕评分。结果:术后随访6~19个月,平均10个月。35例创面一次减张缝合后愈合,拆线时间为15~25d,平均20d;2例二次手术后愈合。减张缝合的愈合率是97.3%,一次减张缝合的愈合率是94.6%,感染率是5.4%。疤痕疼痛VAS是0~5分,平均1.7分,疤痕外观VAS是0~8分,平均2.9分。Vancouver疤痕评价得分是1~8分,平均2.4分。结论:免打结可吸收线减张缝合可以直接闭合创面,显著降低术后皮肤坏死、二期缝合、游离植皮和皮瓣转移的可能,减少手术次数,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应用可吸收线进行会阴切口缝合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11年4月收治的经阴道分娩、采取会阴侧切助产的160例产妇,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8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缝合方法,实验组使用可吸收缝合线进行缝合,对两组产妇术后3d切口疼痛以及切口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切口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镇痛剂使用较少;切口愈合情况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较轻。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切口缝合中应用可吸收缝线,术中操作简单,切口美观,无需拆线,会阴切口疼痛程度较低,愈合效果良好,产妇住院时间减短,能有效减轻产妇心理和经济负担,其手术缝合效果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应用可吸收线缝合切口(连续皮内缝合皮肤)的价值。方法:试验组88例使用POLY-SORBTM(4-0)可吸收线缝合切口;对照组95例使用传统丝线间断缝合切口。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参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44.49±6.50)min,术后最高体温(37.53±0.47)℃;对照组手术时间(43.79±6.80)min,术后最高体温(37.59±0.3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住院日数(3.20±0.87)d;对照组术后住院日数(6.65±1.7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12个月,试验组伤口感染1例,伤口慢性疼痛2例,伤口排异反应1例;对照组伤口感染4例,伤口慢性疼痛10例,伤口排异反应9例。两组术后伤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伤口慢性疼痛和排异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可吸收线缝合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安全、有效,不会增加术后伤口感染率,可以缩短住院时间,使伤口愈合更美观,减少术后伤口慢性疼痛。  相似文献   

12.
随着妇产科手术的广泛开展,受术者对腹部留下的手术疤痕,都不同程度地在心理上刻下一道无可奈何的遗憾,成为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我们采用易溶线(可吸收合成线)皮内连续缝合皮肤,切口不留针眼,获得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可吸收线间断缝合法行胃食管吻合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降低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的方法。方法将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各100例分成2组。食管癌、贲门癌切除行胃食管间断缝合吻合时,实验组采用薇乔带针可吸收线行胃食管间断缝合吻合;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丝线缝合吻合。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死亡,实验组未发生吻合口瘘,轻度吻合口狭窄4例,经行吻合口扩张后能正常进食;对照组发生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18例,两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法行胃食管吻合术,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低,吻合口狭窄的程度也较轻。  相似文献   

14.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常用手术,其手术适应症为:会阴过紧。水肿疤痕或胎儿过大撕开不可避免者及母儿有病理性情况急需结束分娩者。近年来,在分娩时,采用会阴切开明显增加。我院自2001年开始对会阴切开缝合采用可吸收线皮内缝合,有效地提高切口的愈合率,降低切日感染率和裂开率并且减轻了产妇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华利康可吸收缝合线在支气管残端处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不同病种111例用1/0华利康可吸收缝合线行支气管残端的连续缝合处理。结果 本组术后无支气管残端漏的发生,无术后刺激性咳嗽,无线头咳出局部愈合光滑。结论 可吸收线在支气管残端的处理减化了手术步骤,能减少局部愈合后炎性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用可吸收防粘连膜促进Ⅱ区屈指肌腱愈合与减少肌腱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8月至2013年4月,将Ⅱ区屈指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67例患者80指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防粘连膜组(试验组,33例,共39指),术中肌腱吻合完成后,肌腱断端包以医用可吸收防粘连膜;另一组为无防粘连膜组(对照组,34例,共41指),术中修复屈肌腱后直接缝合皮肤。在术后12周,采用肌腱总主动活动度(TAM)评定标准评价肌腱的功能状况;采用Lovett分级法评价患指屈指肌力。结果两组术后无肌腱再断裂病例出现。在术后12周时,根据TAM系统评定标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4.9%和70.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指屈指肌力恢复正常的发生率分别为100%和95.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2)。结论医用可吸收膜具有促进Ⅱ区屈指肌腱愈合的效果,可有效防止术后肌腱粘连,改善患指主动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7.
背景:目前针对老年肱骨大结节骨折固定治疗多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或张力带内固定等方法治疗。目的:观察可吸收螺钉加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老年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及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可吸收螺钉加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与结论:全部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半年至4年。治疗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为优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无畸形愈合,治疗期间无死亡的病例发生,其中治疗组在固定时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证实,可吸收螺钉加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大结节骨折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单向倒刺线(可吸收缝合线v-locTM180)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6月该科由同一术者主刀完成的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86例,分为倒刺线连续全层缝合胆总管组(A组)、普通可吸收线连续全层缝合胆总管组(B组)、普通可吸收线间断全层缝合胆总管组(C组)。比较各组患者胆总管缝合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胆瘘发生的差异。结果 86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手术,术中不需放置T管,无中转开腹病例。A组胆总管缝合所需时间与B、C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两组比较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未出现胆瘘,B组术后胆瘘1例,C组术后胆瘘2例。结论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中,单向倒刺线连续全层缝合胆总管是操作简单、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纳米银敷料贴联合可吸收线在瘢痕体质患者腹部切口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60例行腹部手术的瘢痕体质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30例使用可吸收线连续内缝,术后使用普通无菌敷料贴;观察组130例使用可吸收线连续内缝,术后联合纳米银敷料贴。比较2组术后瘢痕增生率、切口感染率、缝线反应率及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瘢痕增生率、切口感染率及缝线反应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瘢痕呈线形,伤口美观,疼痛轻微,无需拆线且缝线反应明显降低,术后30d复查切口满意。结论纳米银敷料贴与可吸收线联合使用有效弥补了可吸收线单独使用中存在的结缔组织增生,伤口感染及缝线反应问题,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可吸收止血膜(大清生物纸)在肛肠科开放性手术止血效果。方法:60例复杂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大清生物纸包裹凡士林纱条填塞手术伤口)与对照组30例(直接凡士林填塞手术创面)。比较2组术后创面出血、分泌物引流以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2组术后创面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疤痕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肛瘘术中,可吸收止血膜具有良好手术创面止血、减少渗液的作用,使用安全、方便,且对伤口愈合可能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