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极低与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发生真菌败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早产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81例极低与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根据血培养真菌检测结果将患儿分为观察组(真菌血培养阳性,n=21)及对照组(真菌血培养阴性,n=160)。收集两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真菌败血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分析菌株培养及药敏结果,记录患儿用药情况及转归。【结果】两组患儿在男性、阴道分娩、出生窒息、胎膜早破、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合并慢性肺疾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联合使用抗生素时间≥7 d、肠外营养使用时间≥14 d、PICC留置时间≥14 d、有创机械通气时间≥7 d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联合使用抗生素时间≥7 d、PICC留置时间≥14 d、有创机械通气时间≥7 d是影响极低与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发生真菌败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极低与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真菌败血症多为院内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PICC置管的管理及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对降低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早产儿是指胎龄<37周(<259 d)的新生儿,出生1 h内体质量<2500 g为低出生体质量儿,其中<1500g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1000g为超低出生体质量儿[1]。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建立以及医护质量的提高,早产儿的死亡率已稳步下降,胎龄愈小,死亡率愈高,中国早产儿的死亡率为12.7%~20.8%[2]。为提高本院早产儿的存活率,现将本院30例危重早产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合并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336例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按照孕妇是否有妊娠高血压分为妊高征组和非妊高征组。比较2组患儿一般情况、住院期间主要合并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291例,其中妊高征组84例,无妊高征组207例。2组患儿胎龄、剖宫产、母亲年龄、5 min Apgar评分、小于胎龄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儿败血症、颅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早产儿视网膜病(ROP)、脑室旁白质软化(PVL)、出生体质量、能否遵医嘱出院回家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中,母亲妊娠高血压与其婴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颅内出血、败血症发生率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极/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PICC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人360例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其中有49例极/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3.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30周的早产儿发生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是胎龄≥30周的2.39倍;正中静脉/头静脉、大隐静脉/颞浅静脉置管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分别是腋静脉置管的12.32倍和9.85倍。结论极低或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推荐考虑腋静脉和贵要静脉作为PICC置管的穿刺静脉;在导管维护过程中应保证及时有效的指标监测,以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用于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肠内营养的效果,以期减少喂养不耐受等情况的发生。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0年1月至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37例为对照组,同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住院的47例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早产儿肠内营养护理常规施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胃潴留、呕吐发生率较低,患儿过渡到全胃肠营养的天数(25d者占82.97%,且患儿恢复出生体质量和体质量达2000g日龄较早,平均体质量增长较快,患儿住院天数较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集束化管理在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肠内营养中具有优势,可减少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对患儿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1例早产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岚  骆翠媚 《护理学报》2006,13(1):90-90
超低出生体质量儿(VVLBW)是指出生体质量在1 000 g以下的存活新生儿,多数为胎龄小于32周的极早产儿。我院2004年11月成功抢救1例早产超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现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患儿,女,因早产娩出后30 min入院。患儿为第5胎,胎龄28 2周,顺产出生,体质量625 g,娩出窒息,阿氏评分1 min 5分,5 min 8分,10 min 8分,经清理呼吸道,供氧后复苏。生后不久出现气促,转入NICU治疗。入院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早产超低出生体质量小于胎龄儿。经肺泡表面物质替代治疗、呼吸机机械通气、维持内环境稳定、抗感染、输液、静脉营养、输血、光疗、兴奋…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PICC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深静脉穿刺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安全、可靠、耐高渗的特点,保证了危重新生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的静脉给药和营养[1].PICC主要适用于危重新生儿、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或需长期静脉治疗、输入高渗性、刺激性药物患儿的补液治疗.现就临床应用进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症发生的病因与防治措施。方法对2008年住院的480例新生儿于人院时进行足跟微量血糖常规检查。结果查出低血糖121例,其中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小于胎龄儿32例(26.4%),围产期窒息儿24例(19.8%),糖尿病母亲巨大儿14例(11.5%),感染败血症19例(15.7%),喂养困难22例(18.2%)。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小于胎龄儿、围产期窒息儿、糖尿病母亲巨大儿、感染败血症、喂养困难等易引起低血糖,是低血糖的常见病因。结论对存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巨大、窒息、感染、喂养困难等有低血糖危险因素的新生儿,均应常规监测血糖,尽早诊治,早哺乳、早喂糖水、补液、防治新生儿糖代谢紊乱,避免低血糖引起脑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PICC插管技术在早产儿及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方法对在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及危重新生儿130例,使用PICC插管技术,经贵要静脉穿刺80例,腋静脉40例,肘正中静脉5例,头静脉3例,窝静脉2例。结果置管成功129例,失败1例。平均留置时间为18 d。发生机械性静脉炎5例,堵管13例,因堵管拔管1例。意外拔管1例,导管尖端异位5例。结论 PICC置管为危重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提供了可靠安全的中长期静脉通道,保证药物及营养的供给,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减少因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疼痛刺激,是有效抢救极低体重儿、超低体重儿不可缺少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张沛佩  刘霞 《新医学》2014,(1):30-33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确诊为新生儿败血症的121例患儿,根据发病时间将其分为早发型败血症(生后72 h内)和晚发型败血症(出生72 h后)。分析比较早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121例新生儿败血症中,早发型35例(28.9%),晚发型86例(71.1%)。早发型败血症多发生于足月儿(51.4%),晚发型败血症多发生于早产儿(88.4%)和低出生体质量儿(87.2%),两者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晚发型败血症患儿发生腹胀或喂养不耐受(72.1%)、反应欠佳(57.0%)及合并化脓性脑膜炎(37.2%)比例大于早发型(相应为34.3%、31.4%、17.1%),两者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败血症患儿血小板计数减低比例(62.9%)较晚发型(29.1%)高(P<0.05),两者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晚发型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结论早发型败血症多发生于足月儿,晚发型败血症多发生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质量儿,两种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应结合不同类型的特点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正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时体质量2 500g,出生体质量在1 000~1 500g之间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质量1 000g的为超低出生体重儿。随着围产医学技术的提高,早产儿的出生率和存活率越来越高。而早产儿由于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吸吮、吞咽反应弱,胃肠道功能差,极易发生喂养不耐受,使患儿体质量增长缓慢,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其家庭负担。合理的喂养、尽快建立早产儿胃肠功能、保证充足均衡的营养是早产儿健康成长的基础,也是救治早产儿的关键环节之一。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合并喂养不耐受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视黄醇结合蛋白、前白蛋白在新生儿营养评价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葛青玮 《检验医学》2007,22(2):198-199
目的通过血清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等生化指标的检测,探讨其在新生儿营养评价中的意义,从中找出能比较直接反映新生儿营养状况的判断依据和疗效评价的敏感指标。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08例新生儿血清中RBP、PA的含量;采用溴甲酚绿法检测血清中Alb的含量;检测18例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静脉营养1周后血清中RBP、PA、Alb等指标,并与静脉营养前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出生体重儿组、低出生体重儿组和极低出生体重儿组、早产儿组RBP、PA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极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血清中RBP水平尤其低。18例低出生体重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在静脉营养5~7d后的血清RBP、PA水平与营养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检测血清中RBP、PA水平,可评价新生儿的营养状况,对及早发现新生儿营养不良,提高其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生儿医学的快速发展,早产儿的抢救成功率越来越高,临床医生对早期早产儿(≤34周的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及超低出生体重儿比较关注。而晚期早产儿(〉34周的早产儿),至今尚未引起医务人员及家属的足够重视。本文通过对本院近4年来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新生儿的临床观察,来评估晚期早产儿及产程尚未发动的剖宫产所产生的风险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根据是否发生败血症分为败血症组(25例)和对照组(35例)。比较两组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RDW、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败血症的诊断效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败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败血症组的RDW、PCT、CRP水平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CRP、PCT诊断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败血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1、0.721、0.686。RDW最佳截断值为17.29%,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6.00%、77.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RDW、CRP、PCT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败血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患败血症时RDW明显升高,且RDW有助于提高对败血症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8):1447-1448
分析脐静脉置管在超低或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应用效果。选择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超低或极低出生体重儿50例;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新生儿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静脉输液治疗,试验组新生儿采用脐静脉置管治疗。在低血糖持续时间、恢复到出生体重时间、经胃肠喂养时间、达足量喂养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超低或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应用脐静脉置管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塑料薄膜包裹转运早产儿与传统转运对体温的影响。方法将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各140例,分别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包裹转运,观察组采用塑料薄膜包裹,转运到新生儿病房后记录转运时间、体温与14 d内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包裹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NICU时与进入NICU后1 h,观察组早产儿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进入NICU后2 h,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观察组体温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新生儿脑室内出血与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塑料薄膜包裹法可防止早产儿低体温,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症发生的病因与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8年住院的480例新生儿于入院时进行足跟微量血糖常规检查.结果 查出低血糖121例,其中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小于胎龄儿32例(26.4%),围产期窒息儿24例(19.8%),糖尿病母亲巨大儿14例(11.5%),感染败血症19例(15.7%),喂养困难22例(18.2%).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小于胎龄儿、围产期窒息儿、糖尿病母亲巨大儿、感染败血症、喂养困难等易引起低血糖,是低血糖的常见病因.结论对存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巨大、窒息、感染、喂养困难等有低血糖危险因素的新生儿,均应常规监测血糖,尽早诊治,早哺乳、早喂糖水、补液、防治新生儿糖代谢紊乱,避免低血糖引起脑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症发生的病因与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8年住院的480例新生儿于入院时进行足跟微量血糖常规检查.结果 查出低血糖121例,其中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小于胎龄儿32例(26.4%),围产期窒息儿24例(19.8%),糖尿病母亲巨大儿14例(11.5%),感染败血症19例(15.7%),喂养困难22例(18.2%).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小于胎龄儿、围产期窒息儿、糖尿病母亲巨大儿、感染败血症、喂养困难等易引起低血糖,是低血糖的常见病因.结论对存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巨大、窒息、感染、喂养困难等有低血糖危险因素的新生儿,均应常规监测血糖,尽早诊治,早哺乳、早喂糖水、补液、防治新生儿糖代谢紊乱,避免低血糖引起脑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症发生的病因与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8年住院的480例新生儿于入院时进行足跟微量血糖常规检查.结果 查出低血糖121例,其中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小于胎龄儿32例(26.4%),围产期窒息儿24例(19.8%),糖尿病母亲巨大儿14例(11.5%),感染败血症19例(15.7%),喂养困难22例(18.2%).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小于胎龄儿、围产期窒息儿、糖尿病母亲巨大儿、感染败血症、喂养困难等易引起低血糖,是低血糖的常见病因.结论对存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巨大、窒息、感染、喂养困难等有低血糖危险因素的新生儿,均应常规监测血糖,尽早诊治,早哺乳、早喂糖水、补液、防治新生儿糖代谢紊乱,避免低血糖引起脑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建立静脉输液通路的最佳方式。方法将极低出生体质量儿81例分为联合导管组(采用脐静脉置管联合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和外周静脉组,比较两组患儿住院过程中静脉穿刺次数、建立静脉通路所使用的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操作期间血氧饱和度下降(低于80%)次数、体质量增长情况、输液外渗例数及血培养情况。结果联合导管组在静脉穿刺次数和建立静脉通路所使用的时间、建立静脉通路过程中血氧饱和度下降的次数、输液外渗次数少于外周静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导管组留置时间长,患儿住院期间体质量增长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脐静脉置管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进行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输液管理,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刺激少,利于患儿的体质量增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