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栀子豉汤见于《伤寒论》由栀子、淡豆豉组成 ,主治伤寒 ,“发汗吐下后 ,虚烦不得眠 ,若剧者 ,必反多颠倒 ,心中懊忄农”,以及伤寒汗吐下后出现烦热而“胸中窒”、“心中结痛”,“心下濡”等症 ,若认证准确 ,收效颇佳。历代注家对栀子豉汤的解释大致不越两种 ,一种认为是涌吐剂 ,另一种认为是清热宣透剂。这两种解释的分歧之点是在对豆豉 (或称香豉、淡豆豉 )的功效问题上。前者认为淡豆豉为涌吐药 ,如柯韵伯说 :“豆豉形象肾 ,制而为豉 ,轻浮上行 ,能使心腹之邪上出于口 ,一吐而胸腹得舒”。后者认为豆豉是升散药 ,如湖北中医学院主编的《伤…  相似文献   

2.
小儿外感发热伴便秘在临床较多见,其外感发热多见六经辨证中的三阳证,即太阳证、少阳证、阳明证与三阳并病证。三阳证引发便秘的病机为表邪犯里,扰乱气机与津液代谢,内结成实。太阳便秘为邪犯太阳,肺治节失司,宜宣通解表,选用银翘散等加减。少阳便秘为肝-肺气机循环障碍,三焦水、气代谢失常,宜和解清热,选用小柴胡汤等加减。阳明便秘为经热蒸腾,内结腑实。阳明经热便秘宜清经泻热,选用栀子汤等加减;阳明腑实便秘宜用下法,选用调胃承气汤等加减。少阳并病便秘宜在和解少阳的基础上配伍,选用大柴胡汤等加减。由于小儿脾胃软脆,一融之气易伤,故健脾消食化滞应贯穿治疗的始终,且小儿气血未定,忌以误下。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3.
张士卿教授应用葛根芩连汤治疗痤疮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士卿教授认为痤疮是由湿热、痰瘀、热毒内蕴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好发于颜面部,证型以湿热内蕴多见;葛根芩连汤是阳明经方,颜面部系阳明经循行部位,故选方以葛根芩连汤为主方,随证加减,同时注意饮食调摄,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4.
中医认为:酒性味辛甘温热,五行属风火,发散力强,走窜力大,能行气走血,助阳化气,祛阴之形。过量饮酒或长期饮酒易引起自身体内的气血不均衡或过度消耗,根据临床常见的症状划分成7个基本证形,表里俱实证、表实里热证、表虚里热证、里热气虚证、气阴两伤症、脾虚湿重证、血虚生风证等等。再辨证治疗,临床用药如麻黄汤、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白虎加人参汤、独参汤、半夏泻心汤、薯芋丸等等。  相似文献   

5.
葛根芩连汤具有解表清里的功效,杜昌华教授认为此方为阳明经脉方,在临床中凡证属阳明经气热盛、熏迫内扰的儿科疾病均可化裁用之,疗效显著,并附案例4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6.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药仅七昧,组织严谨,是著名的和解剂,常用来治疗少阳正证、变证、热入血室等病证,笔者扩大其方应用范围,获益非浅。今据临床所得,举以数例,以窥一斑。  相似文献   

7.
贾六金主任医师认为治疗小儿汗证不宜单纯辨自汗、盗汗,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应灵活变通。临床擅用当归六黄汤合牡蛎散治疗气阴两虚夹热的盗汗自汗证,疗效确切。贾老师喜用复方,认为复方多法合用优于单方、单法治疗,主证、兼证都能得到治疗,标本兼顾,且多方合用,能将相类似的方子合成一方使用,有利于方剂的创新和发展,是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相结合思想的体现。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8.
夏季伤暑发热一证颇为常见。我近年用中药“三物香薷饮”和西药“APC”相配伍的方法(简称香A法)治疗伤暑高热34例,疗效满意。一、方剂组成及服药方法: 以《和剂局方》”三物香薷饮”(香薷、厚朴、扁豆)为主方辨证加减,武火速煎。首剂冷服半小时后加服APC 0.25~0.5克(小儿酌减),随后稍加衣被,卧床休息,使之微微出汗即可。第二剂视热势及出汗情况不加或酌加APC。二、典型病例: 例一、林××,男,52岁。一周前天气闷热,均在农田劳动,午休于树荫下,当晚畏冷寒颤,高热持续达40℃以上。入院时症见头痛如裹,全身痠痛,四肢沉重,肌肤大热而无  相似文献   

9.
防风汤出自《症因脉治》,乌头汤出自《金匮要略》,羌活胜湿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宣痹汤出自《温病条辨》,三痹汤出自《妇人大全良方》,笔者将以上古方加减治疗痹症中的风寒、湿、热痹症常获得良效。体现了中医治病必遵循辨证施治,古为今用,临症加减原则。  相似文献   

10.
儿童流感属温病范畴,病因主要为风热邪毒,临床可分为轻症邪犯肺卫、邪毒犯胃、卫气同病,重症毒热壅肺、气营两燔,恢复期正虚邪恋等证型。治疗儿童流感的中成药品种较多,临床常用于轻症邪犯肺卫证有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儿童抗感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清宣止咳颗粒等;用于邪毒犯胃证有葛根芩连微丸、藿香正气(口服)液等;用于卫气同病证有小儿热速清颗粒、黄栀花口服液等;用于重症毒热壅肺证有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颗粒)、小儿咳喘宁口服液(颗粒)、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等;用于气营两燔证的有紫雪、安宫牛黄丸等。中成药治疗儿童流感具有优势,但应辨证施治,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拟“枝莲蛇舌汤”对肺癌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58例已确诊肺癌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肺阴虚证,气虚血瘀证,痰热蕴肺证,肺脾气虚证,以“枝莲蛇舌汤”为主方治疗,每日1剂,6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人体功能状态评分(Karmofsky's)进行评分。结果:临床治愈7例,占12%;显效16例,占28%;有效31例,占53%;无效4例,占7%。结论:“枝莲蛇舌汤”治疗肺癌能控制病情,改善症状,减轻病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泻白散既有泻肺之意,又有清脾之实。临证时以小儿夜间手、足心或腹部发热为主,可辨证为脾热,即用此方,随症加减,疗效显著,并附胃脘痛、夜啼、热淋、咳喘案例以验证。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太阳蓄水证之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阳蓄水证是《伤寒论》太阳病变证的重要内容之一,历代医家对其病机、病位、病性争议颇多,但大多认为是太阳之邪,随经入腑,以致热与水互结于膀胱所致的太阳腑(膀胱)证。太阳之邪如何循经入腑?又如何使热与水互结于膀胱?很难理解,且《伤寒论》中并无“膀胱蓄水”一说。因此对此类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可进一步揭示《伤寒论》太阳蓄水证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医证候与客观化指标的关系。方法:纳入NAFLD患者153例,根据四诊信息将患者分为湿浊内停、肝郁脾虚、湿热蕴结和痰瘀互结4个证型,观察并记录其肝功能、血脂、B超。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证候分型与脂肪肝程度间关系,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证型间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NAFLD患者中医证候以湿浊内停居多(30.7%),痰瘀互结最少(15.0%),其中男性以湿浊内停为主(33.7%),而女性则以肝郁脾虚为多(36.4%)。各证型超声分度不完全相同,轻度以肝郁脾虚证居多(41.0%),中度以湿浊内停为主(36.8%),重度以湿热蕴结多见(45.7%)。肝功能(ALT、AST、GGT和TBiL)各证型存在不同程度异常,以湿热蕴结证升高最为显著,湿浊内停亦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血脂(TC、TG、HDL-C及LDL-C)异常以痰瘀互结证为主。结论:NAFLD患者中医证候与客观化指标具有一定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5.
老中医陶君仁所使用的黄芪建中汤的组成是由黄芪、饴糖、桂枝、生姜、大枣和甘草等七味药物组成。内以黄芪、饴糖(饴糖断缺,常以麦芽代之)为主,甘温以补虚运中,复入甘草、红枣,更增和胃健脾,益气养阴之效,桂枝之辛温佐绵黄芪走表通里,芍药之酸寒配甘草,入里敛营,主治虚劳证之偏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中记叙治热痢一证共有4方,分别载于太阳篇、阳明篇中,现将有关条文汇集于此,并以辨析.  相似文献   

17.
麻杏石甘汤由麻黄、杏仁、石膏、炙甘草组成,能清宣肺经郁热,历代医家将其用于治疗肺热喘嗽及温热病证。近年来,麻杏石甘汤的临床应用范围有了很大扩展,现综述如下。1方剂溯源和功效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简称麻杏石甘汤,为张仲景所创,首见于《伤寒论》,原方用于治疗伤寒证误汗或误下后表邪入里化热,邪热壅肺证之汗出而喘、身无大热者。方中用麻黄为君,能宣肺而泄热,但其性辛温,故配伍辛甘大寒之石膏直清里热,  相似文献   

18.
经方治疗2型糖尿病80例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方竹叶石膏汤对于2型糖尿病属于阴虚热盛者的疗效。方法 80例患者服用竹叶石膏汤原方治疗,每日一剂,每日二次,观测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中医证侯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及中医证侯积分比治疗前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临床有效率90%。结论竹叶石膏汤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改善中医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乡村医药》2003,10(4):59-60
感 冒感冒系由风邪侵犯人体引起的以恶寒 (或恶风 )、发热、头痛、鼻塞、声重、喷嚏、清涕 (或稠涕 )、喉痛等为主证的外感疾病。感冒病 ,历代医家广有论述 :如汉·张仲景《伤寒论· 3条》:“太阳病 ,或已发热 ,或未发热 ,必恶寒 ,体痛 ,呕逆 ,脉阴阳俱紧者 ,名为伤寒。”2条 :“太阳病 ,发热汗出 ,恶风 ,脉缓者名为中风。”此论当包括今之感冒。至北宋·杨士瀛始明确地提出“感冒”一词。至清代温病学说兴起 ,始有风热合邪感冒之论出。今世尚有感冒伤食之类型多见于临床者。就渝州地区而言 ,且多有风湿型感冒之疾 ,此型若治之不当 ,常可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中药对高脂血症患者的调脂作用。方法:选取高脂血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地奥脂必妥胶囊治疗,观察组口服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中药汤剂。观察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及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中药可显著改善中医证候,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中药方是安全有效的治疗高脂血症(益气活血、化痰通络型)的中药。其疗效水平与脂必妥相当,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