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53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3组,分别是皮疹复发及慢性过敏性紫癜组(A组)28例、肾炎复发及慢性过敏性紫癜组(B组)22例以及对照组103例。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患儿紫癜性肾炎临床分型。结果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腹痛、消化道出血、肾炎以及持续性皮疹,且3组患儿的严重腹痛、持续性皮疹和肾炎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紫癜性肾炎的临床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患儿临床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腹痛、消化道出血、肾炎、持续性皮疹等症状,要进行必要的抗敏、输液、去病因、止痛以及对症处理,并进一步探讨更加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儿童复发及慢性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00例复发及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复发及慢性过敏性紫癜组和常规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在肾炎、持续性皮炎、严重腹痛等方面的发生率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但是在消化道出血,关节疼痛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患儿肾炎分析类型和预后比较也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初期有持续性皮疹症状,然后会有关节痛、腹痛现象出现,而且很有可能转化为慢性过敏性紫癜。在治疗时,建议进行肾活检、腹腔镜检查,以便确认病变部位的严重等级,进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收治的慢性过敏性紫癜患儿7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患儿临床症状划分为普通对照组与慢性复发组,各36例,对比两组患儿肾炎分型及预后,以此探讨慢性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结果两组肾炎分型与预后评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炎分型多为HU、PU型,预后分级多为A、B级。结论慢性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多样,在治疗时应注重肾功能,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临床病理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临床、病理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析36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的临床病理变化与预后的关系,了解临床病理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预后与患儿的临床病理相关,临床分型中以急性肾炎型和肾病综合征型为主,孤立性血尿或孤立性蛋白尿型及血尿和蛋白尿型预后较好,急性肾炎型预后好于肾病综合征型;病理分级以Ⅱ~Ⅲ级多见,Ⅰ级和Ⅱ级的治愈率明显高于Ⅲ级和Ⅳ患者,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肾小管-间质改变主要为 级和 级,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与预后显著相关(r=0.766,P<0.01);临床和病理综合分型更能反应患者的预后,与预后显著相关(r=0.855,P<0.01).结论 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预后与患儿的临床病理改变相关,临床和病理综合分型更能反应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小儿过敏性紫癜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致病因素、治疗及预后。方法对46例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综合治疗,痊愈或好转43例(93.5%),其中复发再次住院2例,3例自动出院。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预后良好,部分患儿可复发,肾脏受累程度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本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4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48例患儿的起病病因、临床症状、肾损害相关因素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在6~13岁有34例,发病时间多在9月~次年3月份。主要诱因为感染29例,占60.42%。皮肤紫癜是主要临床表现,可同时伴有胃肠道、关节及肾脏损害症状。结论过敏性紫癜首发症状以皮肤紫癜为主,少数病例以腹痛、关节痛为首发症状。皮肤紫癜出现在其他症状之后者易引起临床误诊。紫癜性肾炎是影响儿童过敏性紫癜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降低小儿过敏性紫癜复发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患儿采取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关节肿痛护理、腹痛护理、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等积极的护理干预方法。结果32例患儿中随访一年仅有3例复发。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能有效降低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影响临床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81例,分析其临床表现、临床分型、病理分级等。根据患儿临床分型和病理分级给予不同治疗方案。分析其临床分型、预后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临床分型和病理分级相关性经统计学分析,Qmh值=25.1436,P<0.05,提示临床分型与病理分级之间有相关性。预后和病理分级经统计学分析,Qmh值=62.1978,P<0.05,提示预后与病理分级之间有相关性。结论过敏性紫瘫性肾炎临床分型与病理分级有相关性,临床表现越重,则肾损害程度也相对越重。过敏性紫瘫性肾炎病理分级与预后有相关性,病理损害越严重,预后不良的危险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首次住院时尿IgG与1年内复发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测定28例出院后1年内出现复发的和38例出院后1年内无复发的过敏性紫癜患儿首次住院时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尿IgG,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 出院后1年内出现复发的患儿其首次住院急性期尿IgG的水平为(1.766±0.752)g/L,与出院后1年内无复发者相若,而恢复期尿IgG的水平为(0.245±0.061)g/L,明显高于无复发者的(0.113±0.055)g/L,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大部分过敏性紫癜患儿在急性期均有一定程度的肾损害,1年内复发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其首次发病临床症状虽然基本消失,而肾损害仍存在,小血管炎没有完全消失,其病理改变仍持续存在,致紫癜易于复发.尿IgG在判断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活动方面和复发的预后方面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儿科门诊工作中常遇到小儿过敏性紫癜,现报告9例. 1临床资料 1.1临床表现 1.1.1病前感染史发病年龄4~11岁,男3例,女6例.病前1~4周内均有感染史(如发烧、感冒、咽痛、咳嗽或腹泻等).4例就诊时白血球计数示中性白细胞数偏高,血小板、出凝血时间正常;并排除了药物性皮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肾脏损害的临床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和门诊随访治疗的HSP初发患儿99例,根据尿常规检查,分为尿检正常组(53例)及紫癜肾组(46例).观测其临床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紫癜肾组皮疹反复发作与消化道症状例数高于尿检正常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均<0.01).紫癜肾组早期用泼尼松仅22例,而尿检正常组为38例,尿检正常组早期用泼尼松例数明显多于紫癜肾组(x2=5.87,P<0.05).结论 皮疹反复发作与消化道症状是HSP肾脏受累的危险因素,早期用泼尼松治疗HSP可能有助于预防肾脏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陶松雪  潘家华 《安徽医药》2007,11(3):241-242
目的 分析过敏性紫癜发病季节性、诱发因素、辅助检查及各种临床表现和相关鉴别要点.方法 对118例患儿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1~3月份发病占31.4%,10~12月份占39.8%.32.2%的患儿发病前有明确的上呼吸道感染史.腹痛占62.7%,关节痛占55.9%,血尿或蛋白尿占33.9%,血便占19.5%,WBC计数>10×109/L者占56.8%,血小板数正常或升高.结论 过敏性紫癜好发于冬春季节,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因.腹型和关节型紫癜,如紫癜出现在后,易引起误诊.肾脏损害的严重程度直接决定该病的远期预后,应及时检查尿常规及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6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3患者无明确诱因,隐匿性肾炎及肾病综合征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病理类型以轻度系膜增生型多见,1/3患者伴有新月体形成,近半数患者伴有间质小管损害,免疫荧光以IgA沉积为主。结论:紫癜性肾炎在成人中并不少见,且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理改变轻重不一,对曾患过敏性紫癜的患者应加强监测,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4.
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7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5例中,治愈60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过敏性紫癜为儿童常见病,是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系统性小血管炎,一般认为与免疫有关,对于儿童不明原因的急性腹部痉挛性疼痛,症状严重体征较轻,应详细进行皮肤检查、尿常规和关节症状的诊断。过敏性紫癜肾脏受累的严重程度直接决定该病的远期预后,预防感染、减少病情反复有利于肾损害的好转,激素的早期应用对紫癜肾的发生也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防治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20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孟鲁司特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同时间段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变化。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OO%(X2=4.15,P〈0.05)。实验组儿童皮疹消失时间、腹痛和关节疼痛缓解时间以及总病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实验组尿微量白蛋白、尿8。微球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孟鲁司特预防过敏性紫癜肾损害方法简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7,(22):79-81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在防治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复发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加用双歧杆菌口服佐治,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复发情况。年龄分组为小于6岁、6~10岁、大于10岁三个年龄段,男、女分组,然后观察两组分别在第1、2、3个月的疗效情况。结果第1个月观察组复发5例、对照组复发15例,第2个月观察组复发2例、对照组复发8例,第3个月观察组复发0例、对照组复发4例。前3个月观察组总复发7例,对照组总复发27例。年龄组、男女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儿复发率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双歧杆菌可明显降低过儿童腹型敏性紫癜的复发,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银杏叶制剂治疗过敏性紫癜及预防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银杏叶制剂对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作用及对紫癜性肾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将尚未出现肾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5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去除病因及对症处理;观察组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连续服用1个月以上。观察随访两组患儿的皮肤紫癜消退情况、胃肠道及关节症状缓解情况、尿沉渣、24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β2-MG)、肾功能等,随访时间≥3个月。结果观察组皮肤紫癜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肾炎发生率为16.1%,对照组为35.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肾损害出现时间迟于对照组,且肾损害程度也轻于对照组。结论银杏叶制剂治疗过敏性紫癜有效,对紫癜性肾炎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复发与幽门螺杆菌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Hp)的关系。方法根据过敏性紫癜是否反复发作,将7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做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有无Hp感染。结果两组患者Hp阳性者总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伴消化道症状者Hp阳性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伴消化道症状者Hp阳性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是过敏性紫癜发病的诱发因素之一,对反复发作或伴明显胃肠道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者可考虑进行Hp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Hp感染,防止过敏性紫癜复发。  相似文献   

20.
过敏性紫疲(HSP)是儿科常见伪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增高,并有难治病例。我院1986年1月~1993年12月共收治HSP106例,现分析如1;:1临床资料和.盲一般资料本组男6O例,女46例,男:女一1.3。1。<7岁43例,>7岁63例。发病在12~5月68例,6~11月38例。发病前上呼吸道感染34例,肠蛔虫8例,食物过敏2例,胆囊炎、麦粒肿、脓疤疮、受寒冬1例,不明诱因58例。】.2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全部病例病程中均有皮肤紫辍,但首发症状各不相问,其中皮肤紫激72例;腹痛22例,夫节肿痛11例;腰痛及肉眼血风1例。69例伴腹痛者中有3s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