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评估将心理咨询与治疗伦理学教育融入医学心理学课程对医学生伦理意识的影响,探索有效提高医学生伦理意识水平的伦理教育方案.方法:选取广州某医科院校学习《医学心理学》课程的临床医学专业大二两个班级的学生,共183人,按其自然班级对一组班的学生增加心理咨询和治疗伦理学教育(伦理教育组),另一组班的学生仅接受传统的课程内容(对照组).采用自编心理咨询相关问题调查问卷为评估工具,对伦理教育组学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伦理意识进行授课前后比较.结果:伦理教育组学生除了条目“如果来访者无能力付费就终止咨询”、“向来访者介绍自己的学历、资历和专业地位”外,在其他30个条目的前后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对照组前后测仅在专业能力与情感能力、费用和设置等方面的13个条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伦理教育后学生选择“完全不符合”和“不大符合”的比例升高,选择“比较符合”、“完全符合”的比例降低,除条目“应邀到来访者的家里做心理咨询或治疗”外,选择“不确定”的比例均下降(如条目“提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服务”,伦理教育组认为完全不符合、不大符合、不确定、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者所占比率分别为20.7%、58.6%、16.1%、4.6%和0.0%,而后测为64.7%、30.6%、2.4%、2.4%和0.0%).授课后对照组学生对5个前后测有显著差异的条目表现出更“不确定”.结论:本研究提示,将心理咨询与治疗伦理教育融入医学心理学课程能够提高医学生的伦理意识. 相似文献
2.
心理咨询与治疗伦理调查及与美国相关调查的比较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17
目的了解我国当前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从业者的伦理意识现状,为加强职业伦理教育以及制定我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伦理规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译自美国的Gibson和Pope的全国性伦理调查所用问卷为主体,面向心理咨询与治疗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与美国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我国的被调查者职业伦理意识总体较强,但在知情同意方面需加强培训。在某些条目上有着明显的文化差异。在性别与年龄上均有一些存在显著差异的条目。结论从调查情况看专业培训是增强职业伦理意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国当前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心理咨询和治疗师、应用心理系学生、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人员的伦理意识现状.方法:对全国范围内601名心理咨询和治疗师,广州、珠海市344名应用心理系学生,以及广州201名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人员,以自编“心理咨询或治疗伦理问题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三组人员伦理判断有统计学差异的26个条目中,应用心理系学生认同比例较高的有19条,参加培训人员认同比例较高的有4条,心理咨询师认同比例较高的有3条.43.9%的心理咨询师认同“告诉来访者自己生他(她)气了”,远高于心理系学生的19.8%及参加培训人员的21.9%.同时,14.5%认可“因对来访者愤怒而提高嗓音对其说话”,远高于心理系学生的6.4%及参加培训人员的6.5%.三组人员中均有超过30%认可“和朋友不提名字地讨论来访者的事”,“向自己的学生或被督导者、雇员提供咨询”及“与以前的来访者成为生活中的朋友”,约80%赞成“在来访者可能自杀或杀害他人时突破保密原则”,约50%赞成“因为自己的某些突发事件,更改固定的治疗时间”.52.5%心理系学生、37.3%心理咨询师及34.3%培训人员认同“使用计算机化的测验解释报告”.结论: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内部,咨询师、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人员及应用心理系学生的伦理判断有一定差异.其中,心理系学生的伦理意识与其他两组人员相差较大,在多个条目中的伦理判断较差,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心理咨询师/治疗师与来访者对职业伦理的态度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考察我国当前心理咨询或治疗师与来访者在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职业伦理上的态度和意识,以帮助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职业伦理困境,并为制定我国在该领域的职业伦理规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编心理咨询与治疗职业伦理意识和态度问卷对48名专业人员(咨询师/治疗师)和48名来访者进行调查,比较两组人群在职业伦理意识和态度上的差异,以及一些重要人口学变量的可能影响。结果:两组人群在自编问卷的12个条目评判上有显著差异,其中涉及咨询关系原则4条(如47.9%的来访者认为专业人员可以和来访者发展私人关系,专业人员持同样看法的为4.2%,P<0.01);保密性原则1条;职业责任原则2条;评估、测量和解释原则2条;督导、培训和教学原则2条,另有一条为询问被调查者是否听闻过有违伦理的行为,发现来访者知晓的违反伦理行为(35.4%)显著少于专业人员(97.9%)(P<0.001);专业人员群体在17个条目上评判一致,仅在涉及咨询关系原则的1条目有争议,即48.3%的专业人员认为在来访者和咨询师价值观冲突时应转介来访者,51.7%的专业人员认为不应转介;来访者群体则在11个条目上评判一致,有4个争议条目,其中涉及咨询关系原则的条目3条(即在咨询师可否和来访者发生私人关系,咨询可否给来访者带来伤害,咨询师可否接受来访者的礼物问题上持肯定或否定意见的来访者都在40%以上);职业责任原则的条目1条,即56.3%的来访者认为咨询师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病人,46.7%的来访者则持反对意见。结论:专业人员总体上表现出较强的伦理意识和较为一致的伦理态度,而来访者的伦理态度更不一致,两组人群在保密原则和咨询关系方面的态度差异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5.
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人员枯竭量表的初步编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编制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人员枯竭量表。方法:结合国外相关量表和访谈结果筛选原始项目扫成量表,施钡5135名专业人员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量表结构,检验量表的信度、效度指标。结果: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人员枯竭量表包括情绪压力、成就感降低、身心疲惫和机构支持感降低四个维度,32个项目均具有鉴别度,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分半信度为0.86,间隔三周重测信度为0.898(P〈0.01),与MBI枯竭量表效度检验为0.971(P〈0.01)。结论: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人员枯竭量表适用于测查中国专业人员枯竭水平。 相似文献
6.
对心理咨询及咨询师的期望与要求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了解中国人对心理咨询及咨询师的期望和要求。方法:分别让来访者回答“您认为目前的心理咨询工作存在什么问题”和“您认为咨询师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两个开放式问题,及让咨询师自由地写出5条对咨询师的要求。结果:有45.53%和49.59%的来访者作了回答。存在问题较为突出的依次为:不普及,质量和效果不好,不方便,担心守密问题及太贵等。对咨询师的期望较为集中的依次为: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技术,态度好,像长辈,有丰富的经验和阅历,口才好,像朋友,像老师,高尚的品德等。男女之间在对咨询师的期望中提及“朋友”及希望咨询师为长者或具备丰富的阅历上存在差异。对咨询师期望中,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在心理品质及知识、技术和能力的比例上存在差异。结论:社会文化、性别、不同角色等均是对心理咨询及咨询师期望和要求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工作的认知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及治疗专业工作的认知状况。方法:采用自编《心理健康知识调查表》,从9个方面对北京市6所大学共440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对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的认识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大学生对与心理咨询与治疗这一专业领域本身还是持肯定和重视态度的,但是对于该专业工作的许多具体方面还存在着误解,对于该专业领域的现状也并不满意,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还有待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心理治疗与咨询中的灵性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朝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7):505-509
有文章介绍了当代美国心理治疗的变化趋势之一是心理治疗与灵性(spirituality)的整合。但在治疗实践中如何进行灵性方面的干预,该文只是简略提及。尽管有文章认为,目前大多数这样的干预是有问题的,但治疗中的灵性干预显然还是具有了一定的框架或程式。本文旨在将这样的框架或程式介绍给感兴趣的读者。 相似文献
9.
团体心理辅导是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但其在考虑团体成员的特征、文化、偏好,团体领导者素质,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监督与评估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尝试着用循证心理治疗的理念观对团体心理辅导中的成员甄别、领导者选择、实施过程监督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完善团体心理辅导的可操作性和加强团体辅导效果。 相似文献
10.
保密原则对心理咨询/治疗有重大的影响,在未成年人心理咨询或治疗时这一伦理议题尤为突出。本文将从法律层面、未成年来访者自主权、父母或监护人的权利等方面了解青少年(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保密原则,深入探讨其限制及与成人咨询保密原则的差别。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咨询师或治疗师可能会面对保密相关的伦理困境,本文为他们提供相关的伦理信息和职业信息,并有助于尽早制定出适用于未成年来访者的伦理守则。 相似文献
11.
问题解决疗法:一种基于问题解决认知研究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问题解决疗法是以认知心理学关于问题解决的理论研究为基础,于20世纪80年代创立的一套完整的心理治疗技术,旨在增进来访者的问题解决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社会适应,是一种理论精致、结构严谨、短时高效的心理疗法。它由6个部分组成:界定问题,确立目标,创想方案,评估方案,执行方案,评估初效。 相似文献
12.
美国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保密、保密的局限及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保密是心理咨询和治疗中最重要的伦理原则之一,这一原则体现了 "以人为本"的思想,良好的治疗关系的建立也依赖于此.伦理价值观中除了无伤害这个终极原则以外,再没有一个伦理原则比保密更常被业内人士拿来反复讨论,也没有一个伦理原则像保密这样,打破它反而比遵守它会引发更多的争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