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50%~70%的存活者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1]。偏瘫是脑卒中常见的功能障碍,其功能恢复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是我国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的疾病,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脑卒中的诊断和抢救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病死率逐年下降,但病情稳定后最常见的功能障碍,如偏瘫、语言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使病人本身生存质量下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脑卒中后肢体康复的最佳时间是发病后3个月以内,因此脑卒中恢复期的康复护理相当重要,能使病人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力求少遗留甚至不遗留残疾后遗症,帮助病人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7):189-192
脑卒中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发病后约有75%的患者将遗留各种功能障碍,给患者自身、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足下垂是导致步行障碍的重要原因,患者行走时足尖向下,患肢代偿性呈划圈或跨越步态,步行不稳而使跌倒风险增加,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准确地评定足下垂并早期开始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使患者步行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本文将就近年来关于脑卒中后足下垂的康复评定和中西医康复治疗进展进行综合阐述,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按摩及肢体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清 《河北医学》2002,8(11):1050-1051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 ,大部分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且其功能恢复单纯依靠药物治疗 ,效果不佳[1] ,笔者以相关康复理论为指导 ,尝试采用中医手法按摩的方法配合肢体功能训练对 9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病在我国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脑卒中病人不同程度遗留有偏瘫、失语等功能障碍,如果不注意肢体功能早期康复训练(包括床上正确卧位、肢体被动活动、床上卧位转换、坐位平衡、立位平衡等),易影响病人日后肢体功能的恢复,甚至造成残疾,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妨碍其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这点已得到公认。但患者的参与程度并不理想,分析原因,笔者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1来自社会因素1·1缺乏对脑卒中抢救、治疗、康复一体的专科医院脑卒中病人,特别是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时间,严重影响病人神经功能的恢复。因此,对脑卒中病人不但要抢救生命,还要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1·2脑血管病病人住院时间长、费用高康复训练的费用不在医保范围内,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病人参与功能训练。1·3临床医疗护理任务繁重医护人员主要忙于临床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及精力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1·4综合医院神经内科缺乏能够提供正规康复的设施,不能为脑卒中偏瘫病人提供正规的康复训练。2来自医务人员因素2·1临床医护人员缺乏专业的康复医学知识临床医护人员并未接受过正规的康复知识培训,所...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是全球人口死亡和致残的首要原因.在我国,卒中后长期存活的患者中有50%-70%遗留有功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脑卒中瘫痪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发病急骤,恢复较慢且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能力,并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脑卒中偏瘫早期的康复护理有重要意义,现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发病急骤,恢复较慢且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能力,并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为降低致残率,促进瘫痪肢体功能的恢复,我们对2003年7月至2004年7月收治的148例脑卒中患者,存在或潜在的影响肢体恢复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及时采取了有效的干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康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刘溶 《新疆医学》2007,37(6):85-86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发生率高,目前临床医师对吞咽功能训练重视程度不够,对严重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多采用留置胃管鼻饲的方法,待其自然恢复。由于缺乏积极,及时的康复治疗,部分息者错过康复的最佳时机,影响恢复程度及生活质量。为探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康复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我科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了早期吞咽功能康复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是中老年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起病迅速,恢复较慢,并遗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因此,脑卒中偏瘫病人早积极进行康复治疗与护理,对减少致残,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的残存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收到了较好效果,早期康复护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即使早期、规范介入康复治疗,仍有许多患者在发病6个月后还不能恢复行走功能或遗留严重异常步态,对患者的日常活动和自理能力造成巨大影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技术包括神经调控、头针等以大脑为靶点的中枢干预技术,以及协同功能性电刺...  相似文献   

12.
钟克丹 《中外医疗》2009,28(3):152-152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护理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可行性与重要性。方法着重对2例出院后回到家庭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功能状况及其水平进行康复评估,根据评估内容,为其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治疗计划并加以实施,采取与日常生活活动密切相关的运动、作业、言语等方面康复治疗和心理护理。结果2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过社区康复护理,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得到提高,心理应激、负性情绪得到纠正。结论实践经验证明,社区康复护理已经成为出血性脑卒中综合治疗方法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促进患者受损功能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回归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1].多数患者遗留有程度不同的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我院对72例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实施了中医康复护理措施,观察其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后偏瘫病人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特点是发病急而恢复慢,且易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使工作、生活能力部分或全部丧失,给社会和家庭增加了极大的负担.现代康复治疗大大的改善了这种状况,对脑血管病患者实施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地恢复其肢体功能,降低残疾程度.我科对103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康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的特点,存活患者中大约3/4的有肢体功能、语言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为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2002年1月~2005年10月笔者所在科室将60例有运动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应药物治疗,内科基础护理和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增加康复护理内容.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早期康复护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帮兰  丁月华  吕芳 《右江医学》2004,32(6):617-618
随着诊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卒中的抢救成功率也不断增加,但仍有近80%左右的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早期良好的康复护理训练,可有效地预防废用综合征、误用综合征的发生。我院自2001年1月~2003年1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的早期床旁康复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2/3脑卒中患者遗留功能障碍,其中最常见的是偏瘫。及时有效的早期康复介入能促进其运动功能恢复,改善其生活能力。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科治疗急性脑卒中31例,均经头CT或MRI证实,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一般在24~36h)康复  相似文献   

18.
吴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0,13(10):621-622
<正> 偏瘫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功能障碍,对患者及早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功能。但由于疾病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使患者消极地对待锻炼,直接影响康复训练效果。本文通过对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观察,提出在功能锻炼的同时,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康复治疗,使患者能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积极主动地参与锻炼,促进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以期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是全球人口死亡和致残的首要原因。在我国,卒中后长期存活的患者中有75%遗留有功能障碍。笔者认为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上,遵循循序渐进、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原则,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脑卒中瘫痪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王喜凤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9):1174-1175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日趋上升,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脑卒中病死率明显下降,存活的机会大大增加。脑卒中存活的患者中,70%~80%存在残疾,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护理,可以促进遗留残疾肢体的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地使其身体、感官、智能、精神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功能达到最佳水平,增强患者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现将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