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并发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96例老年T2DM并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疗养组(A组)48例和一般疗养组(B组)48例,A组给予药物和心理干预治疗,B组只给予药物治疗及一般疗养措施。结果经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检测,A组患者干预前后在遵医性负面应激反应发生率等方面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患者检测指标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A组疗效明显高于B组。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提高老年T2DM并发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门诊常规性糖尿病防治知识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连续进行为期1年的追踪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体重指数。结果:两组干预后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体重指数优于干预前(P<0.05,P<0.01),干预组干预后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体重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降低糖尿病危险因素,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正性暗示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对观察组进行正性暗示,入院时、4周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定两组病人的抑郁、焦虑评分。[结果]入院时两组病人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观察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性暗示能有效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21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其抑郁状况,其中合并抑郁的患者134例,分为干预组68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降糖药物治疗,并行糖尿病饮食控制,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综合康复干预(康复健康教育、康复心理干预、康复运动训练).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的HAMD量表评分、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DSQL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各项数值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有效的综合康复干预能缓解老年2型糖尿患者抑郁情绪,有效地控制血糖,提高老年2型糖尿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感恩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痛苦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将入组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对照组实施门诊或住院常规护理,干预组在门诊或住院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为期4周的感恩干预。采用简化版糖尿病问题量表(PAID-5)、世界卫生组织幸福感指数量表(WHO-5)及中文版感恩问卷(GQ-6)测评两组干预前后的糖尿病痛苦、主观幸福感及感恩特质状况差异。结果干预后,干预组PAID-5得分(37.02±15.23)低于对照组(45.68±23.09),WHO-5得分(64.87±16.41)高于干预前(54.68±24.15),GQ-6得分(28.43±3.98)高于干预前(26.17±4.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恩干预的施行能有效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情绪障碍、糖尿病痛苦症状,提高患者感恩及主观幸福感水平,助力于患者病后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抑郁的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25例老年T2DM患者采用ZUNG氏量表调查抑郁情况,实施以心理干预为主的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25例老年T2DM患者中,40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发生率为32%.[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针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及心理治疗,从而树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增强对抗糖尿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治疗对2型糖尿病及合并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为期1年的定期糖尿病教育、心理行为干预综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C反应蛋白(CRP);计算各组SDS减分(△SD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CRP、HbAlc、TC、TG、ISI、SDS评分均下降,△SDS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对两组抑郁症患者进行比较,干预组抑郁症患者较对照组抑郁症患者CRP、HbAlC、TC、TG、ISI、SDS评分均下降,△SDS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相关分析提示SDS与CRP、HbAlC呈正相关,与ISI呈负相关,而与TC、TG无相关性。【结论】综合干预治疗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减轻炎症反应状态、纠正糖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8.
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状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w末评定临床疗效,同期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治疗4w末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4w末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及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60例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糖尿病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着重于给予心理干预。在治疗前和治疗第8周末时,分别对两组患者给予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及代谢指标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症状和血糖情况。结果治疗第8周末实验组患者SDS评分及血糖代谢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8周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糖尿病的抑郁症状及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82例老年T2DM住院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综合护理干预组(研究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分别在入院3 d内及出院3个月后复查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综合护理干预组患者抑郁状态的改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状态的改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的分类及对确立治疗目标的影响,提高治疗水平。方法 对56例2型老年人糖尿病病人根据初诊时的年龄分为两大类,A组即青壮年期初诊组(n=26),B组即老年期初诊组(n=30)。老年期初诊组根据伴有慢性并发症的程度推测其发病年龄,又分为BA组即青壮年起病而未曾诊断组(n=6),BB组即老年起病组(n=24)。比较各组发病率、治疗方法及血糖控制率。结果 A组胰岛素使用率34.6%,BB组无1例使用胰岛素,A组血糖控制良好率(11.5%)低于BB组(34.6%)。结论 老年起病者血糖控制较青壮年起病者容易,老年2型糖尿病的分类有助于确立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 2型糖尿病的分类及对确立治疗目标的影响 ,提高治疗水平。方法 对 5 6例2型老年人糖尿病病人根据初诊时的年龄分为两大类 ,A组即青壮年期初诊组 (n =2 6 ) ,B组即老年期初诊组(n =30 )。老年期初诊组根据伴有慢性并发症的程度推测其发病年龄 ,又分为BA组即青壮年起病而未曾诊断组 (n =6 ) ,BB组即老年起病组 (n =2 4)。比较各组发病率、治疗方法及血糖控制率。结果 A组胰岛素使用率 34 6 % ,BB组无 1例使用胰岛素 ,A组血糖控制良好率 (11 5 % )低于BB组 (34 6 % )。结论 老年起病者血糖控制较青壮年起病者容易 ,老年 2型糖尿病的分类有助于确立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13.
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心理干预对 2型糖尿病 (ⅡDM)合并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方法 应用Zung氏抑郁、焦虑自评量表 (SDS、SAS)对 5 6例ⅡDH患者进行测评 ,对其进行 4个月的心理干预后再行测评。结果 ⅡDM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症状 ,与国内常模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经心理干预后 ,抑郁、焦虑症状明显改善 (P <0 .0 5 )。结论 ⅡDM患者常伴有明显的抑郁、焦虑症状 ,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此症状 相似文献
14.
15.
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干预对其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联合心理干预,观察4 w。于治疗前及治疗1 w、2 w、3 w、4 w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焦虑抑郁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同时检测空腹血糖的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治疗后两组症状自评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及空腹血糖测定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治疗组各时段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0.05)。结论2型糖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显著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原发病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有抑郁症状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92例2型糖尿病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及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进行心理干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分别评分并计算减分率,同时监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 c),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出院人数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4周末HAMD评分及减分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出院人数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伴有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糖尿病病情,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患者住院日.综合医院有必要对2型糖尿病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7.
范秀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24):27-28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23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对照组各118例,分别进行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调查2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住院时间、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护患沟通率以及健康教育的覆盖率,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进行焦虑和抑郁的测评.结果 循证护理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护患沟通率以及健康教育的覆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循证护理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护理后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循证护理能够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范秀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8):27-2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3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对照组各118例,分别进行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调查2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住院时间、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护患沟通率以及健康教育的覆盖率,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进行焦虑和抑郁的测评。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和住院时问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护患沟通率以及健康教育的覆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循证护理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护理后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能够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及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7例2型糖尿病伴抑郁情绪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单独采用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6周末评定临床疗效,同期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治疗第6周末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第6周末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绪及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低收入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测定干预治疗前后患者的抑郁值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抑郁值、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状,降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